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文献检索课程创新.docx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文献检索课程创新金伟伟(郑州轻工业学院电气信息工程学院,郑州市东风路5号450002)摘要:围绕三个主要问题开展讨论,以科学发展、自主创新与和谐社会等主导思想为纲要, 进行深入和辨正探讨,将传统图书馆信息教育职能提升到信息素养层面,为文献检索课的归 属和突破及其改革提出实践模式和积极建议。关键词:信息素养;文献检索;高校图书馆;高等教育University student information literacy cultivation anddocument retrieval curriculum innovationjinweiwei(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 of Light Industry,5 Dongfeng Road, Zhengzhou, 450002, China)Abstract Around three major problems to launch the discussion, with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the harmonious society such as dominant idea for a program for the in-depth and explore the traditional theory, education function of library information ascent to information literacy level, for literature retrieval course ascription and breakthrough and its reform practice patterns and positiv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Key words formation literacy; Literature retrieval ; University library ; Higher education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教育不是高校一家的事,更不是高校图书馆或者“文献检 索课”能承揽得起的。但基于我们的传统、基础和发展,基于我们的认识、理解和视角,信 息素养的探讨与我们涉足的领域和工作密切相关,既有它的切入点,又有它的独到之处,所 以是有积极意义的。当前信息素养在国内逐步推进,概念的引进、内涵的诠释、国外情况的介绍开始让位于 一些具体的调查研究和亲历实践。基于大家对信息素养的了解,讨论应深入一步。下面围绕 三个问题来展开:1、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比国外先进了还是落后了?2、我们的教学是越 来越容易了还是复杂了?3、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还是困难了?我们要用一些主导思想、 用一点哲理来辨正地认识它们。1 科学发展与时俱进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是比国外先进了还是落后了?1.1 回顾历程感恩前辈信息素养的根底在于信息检索,可以说文献检索课是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前驱或前奏。我们耍感恩前辈, 嘱托后者,以下是我们走过的历程:1980年代初期:信息教育的开创。一些大学启动图书馆讲座,奠定了 文献检索课课程开设的基础。1980年代中期:文献检索课的开启。1984年和1985年教育部连续两年下发了 两个通知,对文献检索课进行指导,文件极大推动了文献检索课的发展。就在那两年又连续召开了第一、第 二次全国文献检索课学术研讨会。1980年代后期:文献检索课的推进。大学图书馆学报第1期发表了全 国高校图工委秘书处的文献检索课调查报告,指出前进方向。图工委秘书处筹备组织编写系列教材。1990 年代初期:文献检索课的发展。1992年国家教委下发文献检索课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该通知成为全 国文献检索课规范的依据。1990年代中以来:文献检索课的成熟。逐步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呈现出理性 和平稳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培训班、专题讲座和图书馆导读的系列化和常规化,使文献检索 课立足在一个厚实的基础之上。1.2 肯定成绩,建立自信二十多年来我们已经逐步建立起一支教学队伍,形成高校图书馆信息教育的骨干,后继有人。我们做了 许多工作,包括:课程建设:我们在改革中不断调整课程的性质、目标、范畴、对象,围绕文献检索课,派 生了一些相关课程。不少课程、教材和课件获得过奖励、评上过优秀,包括省市级的、部级和校级的,在 高校教学体系中添过重彩。教材建设:至今已出版了数以百计的教科书,涵盖内容从传统的文献检索与利用, 延伸至信息检索、计算机检索、网络信息检索、数字资源检索,等等。这反映了信息教育在信息资源网络化 和数字化过程中的与时俱进。实习室建设:从90年代初起,计算机实习室开始出现在高校图书馆中,从几 台微机开始,逐步扩大机位,连接网络,增加现代教学设备。现在许多学校都有了图书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 (实习室),机器一般都在几十台。教学网络化:20世纪以来,课件研制蓬勃开展,最早出现的雏形是Word 和PPT电子版讲义的制作和上网;接着是多媒体课件的研制,从CD版本到网络版本;然后是走向多媒体 网络教学平台。平台包括更强的功能,提供教学管理、教学讨论、教学测评、学生习题、答疑、测验、评分 等综合服务,它将发展成为一个信息门户(Web portal),实现信息素养教育数字化和集成的教学资源数字图 书馆。1.3 西为中用实现价值我国高校信息教育有厚重的基础,有从教育部到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的直接指导,有课程指导委员会 的具体引领。多少年的耕耘使我们在信息教育领域中扎根生长,为实现当今信息素养垫砖铺路。在与国外专 家学者的讨论交流中,他们对我们的工作表现了很大兴趣,表示了肯定和称道,坦言要相互了解和学习。 有些工作我们确是走在前面的,比如我们开设的正规课程有20多年了,而美国许多大学是没有的或是在设 想计划中的,再者我们课程和学生规模之优势,更是不可比拟的。在文献检索课的前进和徘徊之中,我们 中一些人开始彷徨,隐约感到潜伏的危机:文献检索课到头了?它的边界在哪里?它的天外是什么?于是西方 来了“informationliteraey",这个舶来品给我们的信息教育和文献检索课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信息素 养不仅为文献检索课找到了突破口,也让我们有了一个归属,使文献检索课和国际信息教育主流挂上勾。它 为什么会如此迅速地被我们响应、引入、感悟和推行,原来我们身处的信息环境已经给了我们不断的经验暗 示、朦胧启迪,以及零星思考。精彩的理念为什么常常亮在外国呢?问题是我们的视野,没能一个广阔的空 间去定位我们的存在,特别是在高校的教育改革中,发现我们的需要和价值。我们需要一种介入或融入, 而不是一种另类或异类,如果只在文献检索课本身的圈子里转悠,教学及其改革将没有力度,发展将受到 局限,支持将逐步减少。创新是一种解放和新生。国外同行的高明在于他们会提出个新鲜“理论”,打出一个 知名“品牌”,我们的差距就差在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机制上。创新应当扎根于中华民族的 灵魂,才能使我们驰骋天下,对一个学科专业领域同样如此。2 自主创新实践探索第二个问题:我们的教学是越来越容易了还是复杂了?2.1 继承创新旧貌新颜信息素养教育创新发展,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外部的信息社会、创新社会对创新能力、创新人才 的需求,形成对信息素养教育的需要和促进;另一个是内部的我们信息素养教育及其课程体系、框架、内 容、教学方法的适应和创新。中国要崛起,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成为大学的首要任务。信息素养教育是素质 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素养是终身学习的资本(asset)。终身学习者懂得如何去找到解决问题和决策问 题所需要的信息,懂得认知和创造,知道如何去学习、去更新知识、重构知识体系,他们应当是信息的操 盘手和弄潮儿。高校图书馆的根本任务就在信息和教育,在实现和保证学习及信息环境的同时,对教育深层 次的涉入是不可避免的。早期图书馆的信息教育多倾向于图书馆素养教育,现在这种教育应当明确提升到培 养人的创新素质层面上,融入到高校整个教育体系中。当前教育改革中提倡许多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比如基于探究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研究的学习,它们都离不开基于资源的学习,离不开信息资源 和信息素养能力。所以信息素养可以说是渗透性的,无所不在的。信息素养不是我们的原始创新,会站在 别人肩膀上的人,不能说不是一个智者,我们完全可以接过来继承创新,在此基础上照样可以创出一片中 国的天地。只有是中国的才是世界的,我们的信息素养教育既是和国际接轨的,又是有中国特色的;既是 经验的,又是清新的;既是有理论指导的,又是有实践基础的;既是历史的,又是现实的并面向未来。文献 检索课和信息素养的结合,就使它的面目为之一新,成为培养信息素养能力的一个基地和舞台。2.2 知难而进生存有道2.2.1 尊重现实。信息技术的进步、数理模型的应用、计算方法的引入、本体论语义网的支撑,方便了存取操作,使得 检索的感觉越来越爽快。从这个意义上说,检索的确是容易了,教课也轻松了。如果我们的课仅仅停留在这 样的检索层面上,那确实是简单了,16个学时还嫌多。换言之,讲座培训就够对付了。“容易”是危险的, 课程可有可无、听其自生自灭的暗流和寒流的袭击就难于避免。不能说“存在就是合理的”,但合理的就应当 存在,应当发展,文献检索课面临着“生存还是灭亡”的选择,要么容易到被淘汰;要么知难而进,注入信息 素养的内涵,进行课程创新,我们要选择后者这条光明的路。2.2.2 尊崇改革。首先我们要把原有的“物业”构筑得更好,此外,争取逐步构建起一个信息素养教育体系。它应当是一个 图书馆与学校其他专业学科和院系的联盟,除文献检索课外包容一组信息素养教育配套课程。它们有类别, 分层次覆盖各个方面,满足各种需要,包括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及各类进修生的,选修和 必修的有学分和无学分的分门别类的课,发展成集成化教育资源网络体系。这里要强调两点,一个是图书馆 的各类培训讲座,它们是构筑这个体系的地基,是我们扎根的土壤;另一个是我们与周边的关联,和学校教 学环境和课程体制的衔接和协调,去渗透、去嵌套。这不是我们自作多情,而是因为信息素养在高校的无 孔不入、无所不在和无处不需。这样我们才能盘根错节,根深叶茂,茁壮成长。要探索适应信息素养教育 的配套教材,如何将信息素养内容和我们传统教材的特色相结合,又避免在概念定义上的空论,既有知识 性,可读性,又有实践性,可操作性,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新课题。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入信息素养 教育研究。信息素养在国外已不只认为是基本文化素质教育的一种补充,而且是在信息时代对教育观及教 育活动的重新定义和构建。随着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在世界的广泛开展,各国教育管理部门纷纷出台了信息 素养政策或标准。我们同样需要有自己的权威性、指导性和规范性的文件来确定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并规范 教育内容和教育活动。一个好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不仅仅是多媒体技术的展示,应当要多考虑内容的选择和 架构,多着眼于现代教育理念的贯彻。多媒体只是一个技术表现手段,我们应当集中去关注教学系统设计, 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优化,包括教学目标分析,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选择,教学策略运用,信息资 源设计,学习环境设计等等,基于Web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还要关注虚拟学习社区的构建和数字化服务的 提供。Elearning、Ekey在线教育是一个基于网络的学习系统,并涵盖一系列的应用与方法,包括计算 机辅助学习、虚拟教师和数字化协作、新的沟通机制和交互作用,涉及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内容系统、 信息搜索、电子图 书馆、远程学习与网上课堂等。开放的、远程的、互动的、个性化的资源门户是信息 教育网络化的一个可实现的目标。2.2.3 遵循规律。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从点到线再到面,最后到空间的认知过程可以是一个文献检索课向信息素养教育 推进的试验模式。布点:我们讲检索工具,需要有选择地对个别资源、工具做重点解析,在不断学习训练过程中,一点 一点把它们累积起来。这主要是通过指定数据库的检索练习题来完成的。连线:具体的操练多起来,点自然就多起来,这些点延伸便渐渐连成线。就是悟出了这些检索工具的 共性和一般规律,达到通识。当第三只烧饼吃饱时,别以为前两只烧饼是白吃的,必须让同学知道“罗马不 是一天建成的”,必须通过反反复复的实习训练才能从个别、局部走到一般。这主要是通过综合训练题来完 成的。拓面:然后是线的拓宽,能走阳关道就不过独木桥。学生必须把握一定的检索策略和检索技巧,实施 高效、快捷的检索。为此需要深入了解数据库的内容和特点及其所提供的各种功能,进行全面考量和综合 应用。检索必须严谨,按规矩,去和数据库磨合并达成默契。这主要是通过布置思考题来完成的。展体:接下来是向全方位的辐射,针对一个特定的课题或目标去实施检索并有效地完成任务,可以说 需要“浑身解数”。交一份作业卷子容易,得到一个满意的检索结果难。这需要对检索工具及其方法、策略的 全面把握和准确应用,通过多个工具,渠道、途径和手段去获取、选择、分析、评价、整合、管理、交流 信息。我们主张启发式教学,自主性学习,鼓励同学试验、猜想、提问、讨论,进行引导。没有猜想就失去 了创新的灵感,只有在探试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找到新的办法,逐步逼近问题的解。这样就会越来越清 晰,而不是越搅越乱。检索过程常常是一个从馄饨、模糊到似是而非,又从似是而非到模糊再到清晰的反 复过程,是波浪式前进的探究学习。为此,我们必须强调对检索结果和对参考文献的浏览,这是一个重要的 判断和评价过程。通过浏览,除了得到下一步调整检索策略和方案的主要依据外,还会得到许许多多新的 信息、线索和启发,包括检索词对主题概念的准确对应、选词表达的准确描述,并实现人与系统的匹配。我 们鼓励检索策略的探究,主张从专著、教材或综述性、述评性文献,进展报告等的阅读以及和他人的交流 中找到检索的切入点,然后去寻求进一步的答案。我们主张迂回作战,如果正面攻歼艰难,就从侧面去包 抄,比如通过不同字段的检索去获得相关的检索词。此外,我们要引领学生进入资源门户(resource portal) 如MetaLib系统和SFX服务,同时把文献资源管理的知识和工具,如Refworks. Notexpress等交给他们。这个训练我们主要在研究生中实施,通过综述报告和论文写作,通过课堂专题讨论来完成。综述报告和 论文写作。同时也为研究生的课程设计、选题报告、研究论文及学位论文做了必要的准备。课堂讨论有利于 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建立自己知识与能力结构,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围绕课题, 同学分组准备,课上有代表用PPT做演讲,讨论内容包括:信息资源发现和挖圳.全文的获取,策略的实 施,搜索和导航工具的推荐及使用评价等。这些实践探索和当前经典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型“Big6技能”和“研 究周期模型”(The Research Cycle)不径吻合。“Big6技能”提供了 6个主要信息技能领域,包括:任务的确 定、搜寻信息的策略、检索和获取、信息的使用、集成、评价。”研究周期模型”致力于帮助学生从信息的使 用者成为信息生产者,它面向6个过程:质疑、计戈ij、收集、分类和筛选、评价。综述报告较好地结合了 这些过程和技能。学生不再只关注信息的查找,而是得到了更多的自主思考和独立判断,在信息空间展开 想象和技能,实现目标,构筑新的知识体系。2.2.4 遵守规则和信息打交道,要取之有道,这个“道”既包括道路,也包括道德,既是技术问题,又是社会问题。必须 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意识。现在网上资源越来越多,使用上的开放存取(open access)比运行上的技术规范 更令人关注。增强网络及其资源的使用纪律,安全、规范、高效地使用它们,合理下载、正确引证、尊重 版权等意识必须渗透到信息素养教育的全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去读一点相关文件、通知和规定,作为教 学内容,另外用一些违章的行为和后果警示同学。合理合法使用信息是必须遵守的信息游戏规则。2.3 开展合作推进研究2.3.1 合作研究。2002年以来,我们参加了一些学术活动和合作研究:我们翻译了美国ACRL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 养能力标准”(2000年),翻译了 UNESCO主持的布拉格会议所发布的布拉格宣言(2003年),并进行了散发 和宣传。在哈尔滨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研讨会,以后每年有若干省市联合举办了高校信息 素养教育研讨会,包括在北京、广东、山东等地。2004年12月,经北京地区图工委的批准,将成立于1987 年的“北京地区高校文献检索课研究会”改名为“北京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会”,以促进信息素养教育的实 施、研究、交流与合作。在北京地区图工委的支持下,北京研究会开展了“北京高校信息素质教育标准示范 框架研究”。课题聘请了 1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应用调查问卷,通过评议,修改,两次轮回达到收敛。 成果是一个北京高校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草案,希望得到试用推广。它同另一项目“馆员岗位培圳内容体系” 的研究均于2005年完成,并通过成果检验和学评。北京研究会2005年申报的北京市教委“高校信息素质 教育研究”课题已经下达,并即将启动。2. 3.2网站建设。北京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会建立了自己的网络门户.“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园地”(http : / / edulib. tsinghua. edu. cn),于2001年开通,目前有7个板块,包括:图情教育、信息素养、电子期刊、 图情论坛、图情I :具箱以及研究会的介绍和信息通报等。最近充实了信息素养栏目,同时也开始制作一些 英文版面。该网站得到海内外的关注,访问者呈波浪式上升趋势,最新统计表明,每天的访问量平均在数 百人次,最近的访问达到每天50人次。3和谐社会务实求真。第三个问题:我们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还是困难了?3.1 崇尚和谐高校图书馆是一个大社会中的小社会,它以读者为中心,服务为主导,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环境。它必须 创建人和环境的和谐,包括馆员、读者和资源的和谐。身处小社会中的我们必须把握信息素养及文献检索课 在高校大环境中的位置,使之达到外部和内部的和谐及协调发展。我们不是世界的中心,但我们要和世界 接轨。我们面临着机遇,并存着挑战,现实的日子并不好过。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通识教育、素质教育 的实施,由此带来的学制压缩、课程压缩、课时压缩,学分压缩,这时图书馆课程的遭遇经常是首当其冲的。 以前我们抱怨过,无奈过,今天我们觉悟了,也成熟了,我们用理性而不是盲目,平和而不是浮躁,务实 而不是忽悠,去正视问题,懂得思考,学习应对。信息素养教育是全社会、全民的事,需要外部的支持力 度和内部的改革力度。从2002年全国会议开始,几年来北京地区、七省市和十省市的信息素养专题研讨会, 壮大了我们的力量,形成了一股势力。信息素养在我国图书情报界的响应,动作是最敏感、最快捷的。我 们感到周围的推波助澜之势,看到中国图书情报界三大学术机构,包括科学院、中信所和大学图书馆在信息 素养上的张力,看到皇!竺!堡:堑垒!; !下至中学在信息素养上的活力(如北京中学的信息教育研究会的成 立),看到上至UNESCO对全球信息素养的推力,对中国和国际一些信息素养研究合作项目的支持和投入。 还有国内外同行的共同声音和一致努力。环境对我们的需要以及我们和环境的协调是我们能够存在和发展 的根本因素。3.2 协调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我们要改变观念,更加务实,变化形式,渗透精髓。比如正式的课少了,就开些非正 式的课;必修的课少了,就来点选修的课;白天的课少了,就增加晚上的、周末的课。授课的对象从本科 生、研究生扩展到工程硕士生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学时从8、10、12至16、32不等,需要里应外合, 形成开放、不拘一格的局面。我们在学校减缩了大量本科生必修课后,每年的授课人数一直保持在2000人 以上。多元化的形式是一种趋势,为求大、求全、求正统,而放弃了机会和可能是不值得的,不可取的。 同时,图书馆的基础教育和用户培训必须加强,两者的交融形成推进信息素养教育的态势。我们这个小社会 还要和学校院系这个社会结合、合作,这也是我们推进高层次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向。有图书馆员、教师、教 学管理者的智慧协作,信息素养教育应当在高校奏出的进行曲中有其优美的谐音与和声。参考文献1孙平,曾晓牧.面向信息素养论纲(J.图书馆论坛,2005, (4).2曾晓牧,孙平.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的研制z.中国图书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3北京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会.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园地(EB/OL. 20060425. http: / edu. lib. tsinghua. edu. cn/.4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内蒙古民族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素质教育大纲EB/OL. http: / / www. imnc. edu. cn/jiaowu/szjy2. htm.5许家梁,等,信息检索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6叶建华.高校图书馆在线信息素质教育模式的探讨与研究图书馆论坛,2006, (2).7孙丽芳.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课协作式教学策略实施J.图书馆论坛,2006, (2).8孙平,曾晓牧.认识信息素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4, (4).9柯平.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概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作者:金伟伟、自动化07级2班、14号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