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一课时 早期国家与社会.docx
-
资源ID:96193421
资源大小:19.26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学案:第一单元 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一课时 早期国家与社会.docx
其次课 中华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一课时早期国家与社会(见学生7页)夏朝、商朝、西周史称“三代”一、夏朝的兴亡(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前后)1 .夏朝的建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 夏 朝。 它的建立,标记着我国早期一国家的产生。标记着我国进入了文明时代。2 .夏朝概况:(1)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从今,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 天下。夏朝后期的都城位置可能是在_二里头_ ,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我国宫殿 建筑的先河。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3 .夏朝灭亡:四百多年后,国王桀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抗拒。公元前1600 年前后,商部落首领陵灭夏,建立商朝。二、商朝时期社会的发展(约公元前1600年一公元前1046年)1 .商朝的建立:公元前1600年一前后商部落灭夏建商。2 .商朝时期,一青铜铸造业发达。(1)特点:青铜器种类繁多(有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等数十种);运用广泛(渗透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影响巨大(使社会生产和生活质量大大提高)。(2)典型代表:一同母戊一大方鼎,形制宏伟(高1.33米,重800多千克),技艺精湛(铜、 锡、铅三种金属合成的比例合理,体现了商朝工匠的才智);是目前世界上发觉的古代最大 的青铜器。3 .甲骨文:4 1)含义:商朝时刻在一角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5 2)特点: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6 3)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一商朝一起先的。甲骨文是探讨商朝社会极 其宝贵的史料。甲骨文推动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7 .商朝的灭亡: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其他小国,在一牧野与商朝军队绽开大 战,最终歼灭商朝。三、西周的建立和统治(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1 .西周的建立: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史称西周2 .西周的统治:建立强大的一军队一 制定严酷的刑罚。(2)实行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受封对象周王的兄弟和少数的功臣诸侯的义务必需听从_周王吩咐,父纳贡品,保卫疆土_ ,管理_地方事 务,保卫周王室诸侯的权利可以从周王那里得到土地和人口,并且在诸侯国内享有世袭的统治权作用确立了周王的权威,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成为对四周民族具有较 大影响的国家(3)实行宗法制度含义:诸侯在自己的封土内,依据一血缘关系的亲疏一确定土地、财产和权位的安排和继承的制度。宗法等级:周王(天子)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他们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的统治阶级。(4)实行礼乐制度目的:以便更有效地调整社会冲突,稳定社会秩序。内容:要求一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 明显的区分。3 .西周的灭亡: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四、夏商周时期的社会经济状况1 .商朝和西周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2 .商朝都城占地30平方千米,人口约14万,城中设有一 市场,商业旺盛。3 .西周全国人口超过300万,城市、道路交通和邮驿系统更为发达。1 .周朝个人社会地位和权利的确定和现代社会有什么根本差别?西周强调社会等级,重视人的出身,社会地位和权利的确定依据血缘关系。而现代社会 人们的社会地位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学识、实力和才能等,强调同等和奋斗。2 .孔子为什么重视礼乐制度?孔子重视礼,重视不同社会等级、社会身份的人之间的关系和秩序,而西周时期完善的 礼乐制度恰恰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3 .正确评价礼乐制度:作用:礼乐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危害:礼乐制度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不同等,压抑了人的特性和创建性。4 .世界几种古老文字比较:文字发源地独仓U书写影响共同形成时间者材料占/、古代 埃及 人真正的文都是象形古代埃及尼罗公元前3000年前纸草字是从象从图文字河流域后形文字发画文展而来的字发楔形古巴比伦两河公元前3200多年苏美泥版有力推动展而文字流域尔人了西亚文来的;化的发展都是甲骨古中国黄河流商朝商朝龟我国有文 字可考的不同 区域 进入文域人甲、历史,就文明兽骨是从商朝时代起先的的标记1 .数轴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 权更迭时制作的年头标尺,其中处应当是(A )A.夏朝B.西周C.商朝D.东周2 .夏朝筑有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右图为春秋左传中关于夏朝军制的记载。夏朝的建立者是(C )A.黄帝B.尧C.禹D.桀3 .据史记记载,禹年老时,举荐伯益作为继承人,但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 继承了父亲的位置。从材料中能得到的精确信息是(B )A.伯益建立夏朝B.世袭制代替禅让制C.夏朝建立标记我国封建社会起先D.启是夏朝第一代君主4 .为了便利记忆,某同学画了下面这张示意图。此示意图反映的内容是(B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5 .如右图,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有关商王武王的卜问、乘车狩猎等160多个文字的记载。这种了解商代历史最干脆、最重要的文字是(B )A.符号B.甲骨文C.铭文D.小篆6 .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主要是因为甲骨文是(D )A.商代的文字B.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C.文字的起源D.目前我国发觉的最早的比较成熟的文字7 .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记载:“多行不义必自毙J下列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 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的是(D )A.黄帝B.禹C.汤D.纣8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时,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中华第一鼎”正式移驻该 馆。“中华第一鼎”指的是(A )A.司母戊鼎B.毛公鼎C.大盂铜鼎D.商朝虎耳铜鼎9 .巨幅壁画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已入围“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 它反映的是3 000多年前的哪一场面(C )A.炎黄部落战胜蚩尤部落B.商汤灭夏C.周武王灭商D.犬戎灭西周10 .北京出土的青铜器“克盍(h6)”(右图)上记载:“周成王封 克做展(今北京地区)的诸侯,管理羌族、驭族克进驻IS地, 接收土地,平静动乱。”此记载印证的分封制的内容是(A )A.诸侯得到周天子授予的土地和臣民B.诸侯定期觐见周天子C.诸侯在战时须带兵随从周天子作战D.诸侯向周天子缴纳贡品11 .经考古发觉,下列地区可能存在我国夏朝后期都城遗址的是(C )A.浙江良渚B.辽宁红山C.河南二里头D.北京周口店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夏朝建立四百多年后,国王残暴无度,激起平民和奴隶抗拒。位于黄河下游的 商部落联合周边各部起兵,在公元前1600年前后灭夏建商。商朝末年,国王奢侈残暴,修 豪华宫苑,施炮烙酷刑,失去民心。最终被生活在渭水流域的周国联合其他小国歼灭。(1)材料一反映夏、商灭亡的共同缘由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治国阅历?【答案】君主的暴政。国家要以民为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言之有 理即可)材料二:如下图。(2)材料二反映了西周哪一政治制度?请将材料二中的图示补充完整,并写出西周是依 据什么来区分尊卑等级的。【答案】分封制。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血缘关系的亲疏。材料三:周礼规定:“天子是三架编钟三面摆置,诸侯是两架编钟两面摆置,大夫是一 架编钟一面摆置。”(3)材料三反映了周朝哪一制度?这一制度和材料二反映的制度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答案】礼乐制度。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和巩固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