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爷爷奶奶丨浙美版(2012).doc
-
资源ID:9619452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7课 爷爷奶奶丨浙美版(2012).doc
课 题爷爷奶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课 时2教学目标知识了解老人的造型特点与美感特征,初步掌握单色粉印版画的基本技法。能力通过摄影、绘画、直观印刻等观察、欣赏、实践活 导动,感受老人脸部造型和美感特征,体验版画的独特韵味,并尝试运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刻画自己的爷爷奶奶。 情感领会版画的独特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老人、长辈的敬爱之情。教学重点感知老人脸部造型特征和神情,用单色粉印版画刻印进行黑、白、灰表现。刻印进行黑、白、灰表现。教学难点用点、线、面表现老人的外貌特征。教学准备(学生)图画纸、吹塑纸、洗衣粉(或肥皂及洗洁精)少许、水粉颜料、调色盒、水粉画笔、砂纸、毛笔、小夹子(两个)等。(教师)范画、照片、课件、吹塑纸、水粉颜料等工具。教学活动设计个性化设计1.欣赏导入,初步感知。(1)出示学生自带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的照片,说说趣事、难忘的事,描述老人的长相特点。(2)出示书本摄影作品,与自己爷爷奶奶的脸部特点进行对比观察。谈谈不同的感受、难忘和感动的地方。(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2.深入感知,学习新知识。(1)对比感知不同的线的特点与质感:平滑与褶皱的纸、光滑与粗糙的树皮、细腻与粗糙的肌肤,感受物体不同的质感与线条特征。小结:人的肌肤也如同树木、纸张一样呈现不同的纹理与质感,可以用不同的点、线、面来表现。(2)探讨、感知老人脸部的线条特点与质感。观察同一人在年轻和年老时的肖像照片,对比变化点。如眼角、嘴角的形状变化,皮肤皱纹、粗糙等感受。教师示范用点、线、面表现相应的质感。(3)教师边讨论边归纳,可从局部到整体,同时示范刻印老人的脸造型特征,并展示分析黑、白、灰的艺术效果。3.深入学习版画造型表现方法。根据欣赏角度与重点,归类欣赏画家与学生的作品。(1)作品欣赏一:观察人物肖像不同角度的生动性。教师与学生一起欣赏课本范画:老人与学生作品(教科书第18页)。让学生说说它们哪里表现得最生动,人物造型表现语言的特点是什么(线描,黑、白、灰表现);也可从人像构图正面、侧面变化的不同表现,正面的姿态变化的生动性等进行欣赏,谈谈这样的版画效果给了你怎样独特的感受。(2)作品欣赏二:观察人物手的不同姿态,使人物表现更生动性。(3)复习上节课我们爱劳动的单色粉印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可从黑、白、灰技法上,再一次理解欣赏以上作品,并可根据上节课印制等技术问题,复习讲解一些难点问题。如教师复习拓印的过程。底版用肥皂去油或在颜料里加点洗衣粉(或洗洁精),以增加水粉色的附着力。把制作好的底版和准备好的印纸用夹子固定一侧,然后用画笔蘸水粉色在版上局部着色,把印纸轻轻地盖在版上,用小瓶在纸背轻轻滚动,版面上的颜色就会均匀地吸附在纸上。一次着色不要过多,分几次印完效果较好。4.尝试实践。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不同层次内容完成。(1)作业要求一:观察自己爷爷奶奶的特点,用单色粉印版画的形式进行表现。(2)作业要求二:临摹教科书上的一幅作品。5.评价。(1)举办“我的爷爷奶奶”版画展。学生尝试用专业语言词汇(如人物形象特点、构图、点线面造型、黑白灰处理等)评一评、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作品的优缺点。(2)教师总评。6. 拓展。鼓励学生继续探寻版画的各种形式。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