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96208201
资源大小:13.6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docx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2课济南的冬天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高新区初中语文学评教一致性教学设计 时间:2021年 月 日 主备人: 审核人:七年级备课组 课题 济南的冬天 课型 新授 课时 1 学科 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习 内容 分析 课标 分析 学情 分析 学习 目标 通过反复识记,100%的学生能够正确读写“镶、肌肤、安适、宽敞”等12个生字词; 通过强化朗读,85%的学生能够读准重音和停连并能够准确把握节奏,读出文中情感,15%的学生能够在反复练习后读准重音和停连; 通过分析文章布局,找出文中描写的景物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体会并说出作者情感,学习并运用情景交融的写法; 通过揣摩关键语句,找出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加以赏析,体会并说出其表达效果,讨论本文语言特色,并能够在今后写作中加以运用。 学习 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系统的朗读技巧:重音和停连; 突破措施:通过教师范读、听录音示读等多元化朗读进行训练。 无法切身体会课文描绘的情景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突破措施:通过揣摩关键语句以及图片展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诱发学生思维。 教学难点:比喻和比拟修辞手法; 突破措施:通过联系旧识春中的比喻句以及结合课文后的比拟一文进行点拨讲解,通过仿写造句来进行训练。 品味赏析散文语言,准确概括本文语言特色; 突破措施:通过阅读作者其他作品或者其他写景散文,赏析关键语句、摘抄、仿写等多种方法来品味语言的艺术魅力。 课前 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PPT,学案 环节(目标)、学习内容及活动设计 评价活动设计 教学指导 环节一: 课前检测学生字词预习情况,包括“镶、单单、安适、慈善、澄清、着落、肌肤、秀气、宽敞、贮蓄、空灵、地毯”12个字音字形。 出示检测PPT,学生接力读纠错订正;听写,同桌互批,抽查E生听写本 问题预设:E类边缘生“着落”中“着”字读音错误;“澄”字读音错误。 即时补救:“着、澄”都属于多音字,写出其全部读音进行遣词造句,对比记忆 环节二:预习检测,走近新知(目标1) 1.同学们,想一想冬天带给你怎样的感觉呢?我们这里的冬天是什么样子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看一看他眼中的冬天又是怎样的。 3.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 学生自由发言,展开交流,讨论冬天带给自己的感觉,描绘自己见到的冬日景象,做好作者资料补充笔记,老师点名发言。 问题预设:学生能说出冬天带给自己“肃杀、寒冷”的感觉,暂时体会不到冬天带给人的“安适感” 课堂补救:创设情境,PPT展示冬日美景,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想象冬日暖阳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并在接下来的课文学习中加以引导。 环节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目标2) 朗读课文,继续学习朗读技巧:重音、停连,同时要读出文中情感。(以第三段为例:小山/整个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 读完课文,找出文中济南冬天的总特点:温晴 借助朗读符号的标注,将全篇朗读的语气、节奏、情感变化组织起来,通过老师范读、听录音示读、学生个人范读、齐读等多种方式朗读加以训练。 2.通过初读课文,找出文中济南冬天的总特点。 问题预设:D/E类生难以读出文中情感 课堂补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对家乡的赞美之情从而带入文中 环节四: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1.课文写了冬天济南哪些景物?(天气、山景、水色) 2.文中作者写山景和水色是如何具体展开描写的?请划分一下层次。(山景:阳光朗照下、薄雪覆盖下、城外远山水色:水藻、水天一色)3.文章蕴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人生、热爱美好事物、高尚高雅 的人文精神) 4.作者是怎样抒发自己的热爱之情的,请结合具体词句进行分析。(1)直接抒发:“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温晴”、“暖和”、“安适”、“宝地”、“慈善”、“最妙的”、“太秀气”(2)间接抒发:创设情境: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理想的境界?”虚实结合: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5.文中作者既写了景又写了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融情于景) 再读课文,勾画批注,用自己的语言跟同桌互相描述补充;小组讨论交流 问题预设:学生无法分清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语句,间接抒情的语句找的不够全面; 即时补救:讲解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的含义,教师先找出一句进行点拨讲解,再让学生回到文中去找其他抒情语句进行分类,详见学习内容 环节五:研读语言,拓展应用 1.课文非常美,景物美,意境美,文辞也美,作者是怎样做到文辞美的,结合文中语句以及课后第三题进行具体分析。(比喻:“对,这是张小水墨画”“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把比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拟人:“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把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增添了趣味性,表达了作者的感情。) 2.老舍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非常有特点,哪位同学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本文作者的语言特色。(细腻生动、自然活泼、纯净优雅、韵味十足) 同桌合作,一人找句子,一人分析表达效果;小组合作本文语言特色,讨论交流,代表发言。能够找出文中运用比喻和拟人修辞手法的语句并加以赏析,体会并说出其表达效果,讨论本文语言特色,并能够在今后写作中加以运用。 问题预设:学生不能正确找出拟人句并加以分析; 即时补救:结合课文后的比拟一文进行点拨讲解,通过仿写造句来进行训练。 问题预设:学生阅读老舍其他文学作品较少,不能准确概括其语言特色。 即时补救:通过朗读和默读以及抓关键词句结合写景状物和抒情议论的语言进行点拨讲解; 课后补救:安排学生阅读老舍的其他文学作品,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文字魅力。 作业 布置 必做:完成基础知识的积累和运用,摘抄本文好词(10个)好句(5句)并背诵。 选做:A类学生:学习比喻句、拟人句的写法,选取家乡美景,写一个350字左右的小片段,要求语言优美,并有自己的思想感情。 B类学生:学习比喻句、拟人句的写法,选取家乡美景,写一个200字左右的小片段,要求语言连贯,修辞得体; C类学生:学习比喻句、拟人句的写法,选取课文中你最喜欢的5句话进行句子仿写。 板书 设计 教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