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docx
-
资源ID:96212155
资源大小:11KB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docx
“入乎其内”方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这样一句话。“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联想到我们的语文教学,概莫能外。所谓“入乎其内”,就是教师认知、进入教材,对教材进行反复研读、仔细揣摩、认真分析,形成认知框架。所谓“出乎其外”,就是教师要跳出教材,将教材升华到更大的思考主题,进而在脑海里拓展出一个广阔充裕的空间。灰椋鸟这篇课文跟一般写景的文章有所不同,因为本文的作者“徐秀娟”是我国环境保护战线第一位因公殉职的革命烈士。1987年9月16日,她为寻找飞失的小丹顶鹤,涉水时不幸遇难牺牲,年仅23岁。因为她所从事的工作使她对貌不惊人、鸣叫声音单调刺耳的灰椋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事实上,这也是作者在看了一次电视录像后才产生的冲动。灰椋鸟尖尖的嘴,灰灰的背,并不美,那么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作者呢。是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是灰椋鸟在林中快乐自由的生活。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把教学重点放在了课文第4、5自然段,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打破常规,长文短上,直奔重点,感受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壮观、喧闹,体会作者对鸟类的热爱;2.以疑促读,以读促思,读中感悟,学习作者是如何有条理地将看到的和听到的写得具体、生动;3.指导方法,内化语言,学以致用,学习造较复杂的比喻句,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总之,“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我一贯的教学主张。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它是一个种子酝酿发酵的过程,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课堂上,教学能否驾驭自如,是对教师思想、学识、功底、眼界、能力的考验。如果不能做到“入乎其内”,就会浅而无味;如果不能做到“出乎其外”,就会虚而不实。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心藏万汇,才能吐纳自如;浑博深刻,才能创出境界。(郭学萍,南京市下关区第二实验小学,语文特级教师,21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