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科技局 林业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
-
资源ID:96212734
资源大小:18.34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市科技局 林业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docx
市科技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打算根据要求,现将我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下半年工作 计划报告如下:一、工作完成情况(一)系统谋划,加快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举办安徽“双 创汇”走进XX暨“科大硅谷”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发布2023 年XX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中国科大成果转移转化基金 “鳏鹏计划”等科技成果供需信息4项,中国科大-广信农化 “省科技重大专项校企创新联合体”成功揭牌,签约聘任10 位“科技副总”,现场签约中国科大-德泽药研“非人灵长类 繁育中心暨共享实验平台,等4个项目,总投资达3.5亿元, 现场发布中国科大赋权项目19项、本地科技成果23项。组 织参加第二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41项 “成果转化”和“科技招商”项目初步达成合作,协议投资 额30.5亿元。1-5月,全市对接产学研用合作项目248项, 同比增长42.5%; 1-4月,我市吸纳技术合同交易额58.22亿 元,居全省第5位。(二)增量提质,扎实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切实发挥企 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聚力培育科创企业森林。通过“三个 一批“,即“双招双引”引进一批、“千企升级”提升一批、 “创业孵化”培育一批,加速推进高新企业“规模化”和规 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 动,全力做好森林防灭火防范应对,火情预防和早期处理能 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进一步强化松材线虫病防治“三个责任 人”制度落实,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木集中除治工作,全 市共投入5700余万元,清理死亡松树6.62万株,清理面积 17.15万亩,实施健康松树打孔注药14.32万株,松材线虫病 防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八是项目使用林地保障有力。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使用林 地审核审批制度,积极保障全市重点项目落地开工。2023年 上半年,经省林业局审核审批、受省林业局委托审批全市使 用林地项目152宗,使用林地面积400.1523公顷,有力保障 了 XX至安庆铁路、金寨县S447古碑至大湾段公路新改建 工程、安徽玲珑轮胎有限公司年产1400万套高性能子午线 轮胎项目等重点项目落地开工。二、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是加强生态保护。重点开展自然保护地及林地生态环 境问题整改,持续开展森林督查和打击破坏湿地、野生动植 物、古树名木等森林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面落实森林 防火“四化,管理制度,紧抓森林防火责任落实、火源管控、 隐患排查和宣传打击不放松,加快实施中央财政森林防火高 风险治理项目实施。扎实推进“护松2023”打击涉松材线 虫病疫木违法犯罪行为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好、巩固好 去冬今春疫木集中除治成果,坚决守牢林业生态保护防线。二是促进林业发展。组织开展营造林秋季自查验收工作 及森林城镇和森林村庄验收,确俣完成省下达我市2023年 营造林计划任务。严格按照作业设计抓好国土绿化试点示范 项目落地,积极争取油茶产业示范奖补项目。实施林业产业 提升行动,重点支持油茶、毛竹、林下经济发展,在示范基 地建设、培育领军型加工企业、创建公共品牌等方面加大扶 持力度和针对性。三是完善林长制运行机制。开展林长履职提升年活动, 着力提升各级林长特别是基层林长组织林业资源保护的能 力、引领林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推动改革创新的能力。发 布市级总林长令,加强林业资源保护管理。完善市级林长提 示单、市级林长督办函制度。落实林长会议、林长巡林、林 长责任区“三项制度”和市县林长直接联系重点生态功能区 域、林业产业基地、新型林业经营主体“三个联系”,细化 实化林长工作任务,着力提升林长履职效能。四是加强与上海对口合作。围绕实现“XX市林产品走 出去,上海市资本、技术和人才引进来”,与上海市林业局 深化对口合作,重点围绕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绿色产品开发、 森林康养发展、人才技术交流、推深做实林长制改革等方面 开展项目合作,着力激发XX林业产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 活力。组织黄精、天麻、茯苓、灵芝等林下中药材企业与上 药集团进行对接合作,进一步扩大林业领域对口合作成效。五是强化招商引资。重点围绕正在跟进的招商引资项目, 落实专人专班,加大洽谈力度,增强服务的专业性和主动性, 着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难题,推动线索项目加快签约、签约 项目更快落地。同时,围绕招商引资重点行业、重点领域, 进一步挖掘线索、谋划项目、强化服务,着力扩大招商引资 成效。积极争取、全力做好建设项目使用林地保障,服务全 市经济发展大局。上企业“高新化”,确保实现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新技术企 业“双倍增二通过“三个联合”,即联合税务部门建立联席 培育机制,制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指南(去年我市高新 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全省第2);联合经信部门建立联系重点 企业机制,推动企业向高端、高质和高新方向转变(全市上 市后备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县(市区)、开发园区 建立联动机制,做到“面对面”帮扶,“点对点”培育,切 实推进科创企业扩量提质增效。1-5月,全市参加高企申报 企业151家;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83家,是去年全年 的1.2倍。(三)以人为本,着力推进科技人才建设。一是持续推 进高层次人才团队招引工作。印发进一步推动招引高层次 人才团队工作指标分解表的通知,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招 引高层次人才团队目标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市经开区和现 代服务业产业园区科技部门。1-5月,共招引高层次人才团 队5家。二是不断强化“双创”载体平台建设。赴各县市区、 市经开区实地调研考察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运营 情况。推荐市经开区TEAM WORK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 空间。三是积极筹备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协助市妇联共 同举办XX市第三届女性创业创新大赛。谋划制定第十二届 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市级赛事活动实施方案,已积极发动全市 13家企业报名参赛。(四)引育并举,聚力打造协同创新格局。一是推进 G60科创走廊建设。分别参加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专题 会议、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专责小组专题会议、推进G60 科创走廊科创生态建设大会。组织企业参加第五届长三角 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拍卖项目50个,上线推 介项目187个,现场成交额首次突破23亿元,其中我市企 业成交科技成果11项,成交金额3910万元。参与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智能物流装备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司尔特、 驿星智能物流装备2家企业参与合作。二是融入长三角科技 创新合作。参加南京都市圈创新合作暨长三角航空产业发展 大会”,与其他成员单位共同发布南京都市圈科技创新合 作白皮书。组织推荐1个项目申报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 (国际科技合作专项)项目、2个项目申报省重点研究与开 发计划(长三角科技合作专项)项目。开展科技创新券的通 用通兑试点工作,共46家企业申报。三是筹备XX (上海) 科创中心开园运营。扎实开展企业入驻指导与服务,已汇聚 首批XX本地龙头骨干企业和“双招双引”项目入驻,我市 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两大主导产业的头部企业均在积极部署 入驻,华晟新能源携手开盛产业园内先进光伏研究院、海螺 建筑光伏等7家企业联合入驻,聚力打造光伏技术数字化信 息化研发平台和创新资源要素整合枢纽,中鼎股份正在筹备 建设中鼎上海国际研发中心。组建XX (上海)科创中心“双 招双引”工作专班,开展驻地招商服务,负责项目入驻后续 管理和物业服务等工作。(五)精准发力,提升科技服务社会温度。一是实施市 级科技计划项目优化改革。统筹全市各类科技项目资金,集 聚市直部门、县(市、区)力量,合力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 术攻关,出台XX市科技计划项目实施方案。二是加大为 企服务力度。选派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科技副 总”,目前已为企业匹配“科技副总” 21人;建立联系服务 企业队伍,今年以来已服务企业800余次。三是助力乡村振 兴工作。推荐11个项目申报省重点研究与开发计划农社领 域项目、3个项目申报省重大基础研究项目。争取省级财政 资金118.4万元,用于8人省级科技特派团项目。争取省级 财政资金200万元,立项2项省科技特派员农业物质技术装 备揭榜挂帅项目(全省仅13项)。二、下半年工作打算(一)健全科技创新应用体系,释放创新“驱动力”。 坚持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树立“科技即产业”的理 念,对照省产业研究院标准,提升现有2个研究院建设水平, 加快我市特色产业研究院建设进程,力争特色产业三年全覆 盖;全力以赴抓好高层次人才创业、高技术项目投资、高科 技企业落户,推动“科技一产业”良性循环,切实把科技活 动变成经济活动。(二)健全科创企业培育体系,做强创新“主力军, 全面确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 型中小企业“双倍增”计划,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 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建立健全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后备库, 市县联动、以奖代补,加大对入库企业的支持力度;聚焦具 有产业链引导能力和行业竞争力的“腰部企业”,深度推进 产学研用合作,组团赴强院强所进行对接,集聚创新要素, 做强做大一批10亿规模的创新龙头企业,增强资源配置能 力。坚定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力量,突出企业 出题人、出资人、成果所有人和转化使用人作用,引导推动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确保2023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和高 新技术企业双双突破700家。(三)健全立体创新平台体系,锻造创新“大载体”。 提升XX (上海)科创中心平台能级。以科技创新为引领, 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继续做好入驻项目和团队遴选等工作, 推进XX (上海)科创中心高质量运营。积极参与“G60科 创云”平台建设,推动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 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借助区域产业部门、产业联盟、产业园 区等要素资源,聚焦我市“2+3+4”产业链,有效组织上下 游企业、配套企业和专业机构,根据产业链强链补链的需求, 开展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深化全市重点园区、特色 园区与G60科创走廊城市产业合作,加强优势产业集聚、产 业链上下游分工合作和协同发展。推广G60科创贷、质量贷、 知识产权贷、绿色贷等系列产品。深入参与推进长三角G60 科创走廊绿色券发行工作,助力畅通绿色券发行通道。(四)健全全域创新联动体系,筑牢创新“硬支撑”。 一是实施县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开展县(市、区)科 技创新绩效综合评价工作,组织企业家科技商学院培训,推 进县(市、区)科技创新能力锻长补短,进一步营造创新氛 围,持续优化创新环境。推进宁国国家级创新型县(市)、 广德省级创新型县(市)建设。二是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 优化改革,探索推进科技项目形成机制创新,集聚市直部门、 县(市、区)力量,合力推动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三是 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完善科技特派员精准匹配机制,选派 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赴企业担任“科技副总”,帮助企业推 动产学研用合作,推进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实现科技特 派员创业和技术服务行政村全覆盖,推进科技特派团、示范 基地等社会化科技服务组织建设,转化推广农业“四新”科 技成果。市林业局2023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打算一、上半年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扎实做好市委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立巡察反馈问 题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整改工作方案,认真分析查找问 题原因,明确整改责任人、责任单位、整改时限及整改举措, 坚决把巡察整改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重点工作来抓,定 期调度,确保各项整改要求落实到位。截至目前,市委巡察 反馈3个方面12项问题,已完成整改10项,正在推进2项, 整改完成率83.3%O二是成功争取中央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以项目为抓 手,推动全市国土绿化扩面增效,全力争取中央财政国土绿 化试点示范项目,编制XX市国土绿化示范试点项目实施 方案,通过财政部、国家林草局竞争性选拔,成功获得2 亿元中央财政支持。截至6月底,全市已完成人工造林2.24 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31.7%,超额完成人工造林任务。广泛 开展“互联网+义务植树”,开通“互联网+义务植树”捐资 尽责通道,开展义务植树活动7场。三是林长制改革进一步深化。提请市级总林长召开两次 市级林长会议,制定2023年林长制改革工作要点,部署 推动全年林长制重点工作。聚焦“平安森林、健康森林、碳 汇森林、金银森林、活力森林”五大森林建设,开展新一轮 林长制改革创新攻坚系列行动,全面提升林长制改革示范区 先行区创建质效:印发XX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实施方 案,明确我市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的原则、目标和任务, 启动编制XX市国家储备林建设总体规划,舒城县、金寨 县、霍山县等国储林项目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加快林业碳汇 开发,霍邱县西山国有林场作为全省唯一林场,入选国家林 草局21个国有林场森林碳汇试点名单,目前已完成森林碳 汇试点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完成新造林400亩,森林抚育800 亩。四是湿地和自然保护地监管全面增强。扎实推进省生态 环境专项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其中涉及林业部门验收销号的 问题27个,完成整改21个,其它6个序时推进。组织开展 全市湿地公园和重要湿地生态环境问题全面排查整改专项 行动,共排查生态环境问题17个,完成整改13个,4个问 题整改有序推进。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开展森林 公园,湿地公园和地质公园的勘界评审工作,进一步完善相 关自然保护地边界范围。完成霍邱东西湖省级自然保护区、 大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南岳山一佛子岭省级风景名胜区规 划报批工作。五是森林资源保护有力有效。严格开展森林督查和打击 毁林专项行动,完成问题案件查处整改77起,正在查处案 件2起,查处违法使用林地面积21.6005公顷,违法采伐林 木853棵。2023年一期、二期图斑自查发现违法案件14起, 目前正在查处中。完成合肥专员办通报的“叶集区土地整理 项目毁坏国有看花楼林场约120亩林地的问题仍未得到有效 查处”和“金安区违反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 和中央环保督察相关要求实施毁林造地补充耕地项目”两项 问题整改。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组织开展打击野生动 物违法犯罪“清风行动”等联合执法行动,创新野生动物保 护管理手段,在重要栖息地设立红外相机,密切监控野生动 物栖息地动物活动。六是林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开展油茶、竹等产业发展 情况调研,起草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推进木本油料产 业发展若干措施的意见关于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 意见,着力完善产业支持政策。加大林业经营主体培育力 度,推荐5家林业企业积极申报第三批省级特色林业高质量 发展示范园,完成第九批省级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申报工作, 成功创建2家省级木本油料(油茶)产业示范园区。强化与 上海市对口合作,与上海市林业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 企业到上海市参加第五届中国森林食品交易博览会,6家企 业获得金奖,1家企业获得优质奖。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油茶 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通过省级竞争评审,成为全省唯一 推荐申报项目。XX油茶公共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XX茶 油LOGO”完成作品著作权登记并获授权。上半年,全市实 现林业总产值399.27亿元,同比增长9.67%,位居全省前列。七是森林灾害风险治理到位。全面加强森林防火网格化 建设,实现森林防火管理“定格、定人、定责、定图”,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