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名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215476
资源大小:28.62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名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名校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含答案)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1(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认识杨先生已经四十五年了除了我的老师陈省身教授外,他一向是我最尊敬的科学家,他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在统计物理和高能物理的工作都使人敬佩,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他推广Woyl的规范场的工作到非交换规范场的理论,在七十年代由欧美诸人完成的高能物理的标准模型,可以说是人类有史以来对自然界认识最深刻的理论,这个模型的建立须要用到非交换的规范场理论。 五十年来在欧美不同地方的高能对撞机每一次得出来的重要结果,都能震撼人心,因为它显示了大自然最基本结构的一部分。每一次实验的突破,都代表着人类进一步地了解了人类历史以来最想知道的事情:天地是如何建立起来的? 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因此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有更进一步的景仰!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须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这更不是华尔街一般的商人能够理解的事情。 记者说杨教授反对在这个科学界最基本的学问领域上继续做研究,我不敢肯定这句话的真实性毕竟我和杨教授多有过从,却还没有亲耳听到过他反对建立对撞机的事实所以此话只能作为存疑。 但是重要科学的创作,都包含众多科学家的贡献在内,不属于某人所有,真理只在反复的推理和实验下,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同,所以古希腊哲学家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要发掘宇宙间最基本的真理,更要有这种勇气,这种毅力,才能完成西方国家,无论是科学家,或是政府,为了了解大自然的奥秘,都愿意无条件的付出大量的精力!一百多年来,多少智慧,多少金钱,投入在一些看来没有用的基础科学上。但是这些投资却成就了今天西方国家文化的基础。 今日的中国,已非吴下阿蒙,难道不需要为这个人类最崇高的理想做点贡献?难道我们只是在游戏机,在房地产,在互联网上赚点好处,就心满意足?在我记忆所及,中外古今都还没有过这样的大国! 我们扪心自问,中国当今的国力,没有能力做这个对撞机吗?中国领导说的和平崛起,可以没有重要的文化意涵,没有探索宇宙奥秘的勇气吗?现在在中国反对建造对撞机的科学家们,有谁是高能物理的实验专家?为什么有深厚经验的外国专家意见变得不重要了? 我和Steve Nadis的书上已经解释很清楚做对撞机对科学,对中国的重要性,希望大家用理性的态度来看这事! (摘编自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有删改) 材料二: 8月29日微信公众号“老顾谈几何"中有一篇文章,题目是丘成桐:关于中国建设高能对撞机的几点意见并回答媒体的问题,讲到他(丘)赞成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而我(杨)反对,他难相信。其中一段如下: 这些实验背后的基础理论都用到杨先生的学说。每一次突破后,我们对杨先生的学问更加佩服!所以说杨先生反对高能物理需要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使人费解! 丘教授的理解有误!属于偷换概念,原因如下: (一)建造大对撞机美国有痛苦的经验:1989年美国开始建造当时世界最大对撞机,预算开始预估为30亿美元,后来数次增加,达到80亿美元,引起众多反对声音,以致1992年国会痛苦地终止了此计划,白费了约30亿美元。这项经验使大家普遍认为造大对撞机是进无底洞。 目前世界最大对撞机是CERN的LHC。2012年6000位物理学家用此对撞机发现了Higgs粒子,是粒子物理学的大贡献,验证了“标准模型”。LHC的建造前后用了许多年,建造费加上探测器费等等加起来一共不少于100亿美元。高能所建议的超大对撞机预算不可能少于200亿美元。 (二)高能所倡议在中国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由许多国家分摊。可是其中中国的份额必极可观。今天全世界都惊叹中国GDP已跃居世界第二。可是中国仍然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GDP还少于巴西,墨西哥或马来西亚,还有数亿农民与农民工,还有急待解决的环保问题,教育问题,医药健康问题,等等。建造超大对撞机,费用奇大,对解决这些燃眉问题不利,我认为目前不宜考虑。 (三)建造超大对撞机必将大大挤压其他基础科学的经费,包括生命科学,凝聚态物理,天文物理,等等。 (四)为什么有不少高能物理学家积极赞成建造超大对撞机呢?原因如下: A高能物理学是二战后的一个新兴领域,此领域七十年来有了辉煌的成就,验证了“标准模型",使人类对物质世界中三种基本力量有了深入了解。可是还有两项大问题没有解决: (甲)对剩下的第四种基本力量引力的深入了解还有基本困难。 (乙)还没有能了解如何统一力量与质量。 希望解决此二问题当然是所有物理学家的愿望。 B有些高能物理学家希望用超大对撞机发现“超对称粒子”,从而为人类指出解决此二问题的方向。 但是。今天希望用超大对撞机来找到超对称粒子,只是一部分高能物理学家的一个猜想。多数物理学家,包括我在内,认为超对称粒子的存在只是一个猜想,没有任何实验根据,希望用极大对撞机发现此猜想中的粒子更只是猜想加猜想。 (五)70年来高能物理的大成就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没有。假如高能所建议的超大对撞机能实现,而且真能成功地将高能物理学更推进一大步,对人类生活有没有实在好处呢?我认为短中期内不会有,30年、50年内不会有。而且我知道绝大多数物理学家都同意我的这个说法。 (六)中国建立高能所到今天已有30多年。如何评价这三十多年的成就?今天世界重要高能物理学家中,中国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二。建造超大对撞机,其设计,以及建成后的运转与分析,必将由90%的非中国人来主导。如果能得到诺贝尔奖,获奖者会是中国人吗? (七)不建超大对撞机,高能物理就完全没有前途了吗?不然。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向值得探索:A寻找新加速器原理。B寻找美妙的几何结构,如弦理论所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研究都不那么费钱,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 (摘编自杨振宁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有删改) 丘成桐:出生于1949年,美籍华人,哈佛大学终身敏授,国际知名数学家。证明了卡拉比猜想,1982年度荣获最高数学奖菲尔兹奖,是第一位获得这项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的华人,也是继陈省身后第二位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华人。 杨振宁:出生于1922年。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字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埋学奖。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性的贡献,是世界公认的超一流科学家。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杨振宁的非交换规范场理论对高能物理学有重大意义,推动了高能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 B基础学科并非无用,西方国家对基础学科的无条件投入,奠定了今天西方国家的文化基础。 C物质世界存在四种基本力量,人类对除引力以外的其他三种基本力量均有比较深入的了解。 D丘文通过对比中西方对待科学态度以及呈现的不同后果,指出发展科学是国家振兴的唯一出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 A丘文段中“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既道出了真理发现之路,也表达了对杨振宁的赞美之意。 B杨文划波浪线部分巧用设问,层层推进,旨在说明超能对撞机对人类生活没有实在的好处。 C杨振宁并未反对高能物理学的进一步发展,丘成桐在文章中偷换概念,逻辑上存在漏洞。 D丘文和杨文都围绕是否兴建高能对撞机进行说明,此外,丘文对当前社会重商现象提出了批评。 (3)下列关于“高能对撞机"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欧美一些国家拥有高能对撞机,且通过对撞机实验揭示了一部分的大自然最基本的结构。 BCERN的LHC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对撞机,它验证了“标准模型”,对粒子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 C“超对称粒子"可以通过超大对撞机找到,进而帮助人类解决高能物理领域的两项大问题。 D中国如果建造高能对撞机,将承担高昂费用,且无法获得设计及建成后运转与分析的主导权。 (4)如何理解丘文第段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结合材料,站在杨振宁的立场对丘文划线部分的观点进行反驳。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6分) 2(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看不见的珍藏 茨威格 这个故事是我从事艺术品买卖的这37个年头里所经历过的最不寻常的事情。自从我们钞票的价值就像逸散的煤气荡然无存以来,古玩交易市场那些暴发户们突然对古旧的版画及画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所以你得源源不断地进新“货”。 我不由想到把过去的旧账本拿出来翻一翻,兴许能找出几个昔日的老主顾,从他们那儿弄回几件副本呢。我突然翻出一捆大概要算是我们最早的老主顾写来的信件。这位滑稽可笑、节约成癖的老兵,作为一位古代版画艺术的收藏家却表现出超乎寻常的聪明才智、极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高雅不俗的艺术品味。我将其近60年的订单慢慢地加以整理,发现他的收藏品早就价值连城了。尽管如此,自从1914年以来,他再也没有寄来过订单了。 我毫不费劲地找到了他的住所简陋的乡村楼房的三层楼上,告诉老人恰好路过这里,顺便拜访一下他我们这个字号的多年老主顾、德国最大的收藏家之一,约定下午三点以后来看藏画。 午饭过后,一个衣着朴素的姑娘找到我,说是我的老主顾赫尔瓦特的女儿。她涨红着脸,显得十分局促与尴尬。她断断续续地告诉我来意:原来在大战过后,老人已经完全失明。当时物价飞涨,单凭老人微薄的退休金,根本无法应付一家人的日常开销,甚至温饱都不够。不得已,母女俩只好背着老人把他的藏品卖掉。而为了不被这可怜的失明老人知道,为了让他继续维持他那每天都要花费几小时的“看"画的乐趣,也为了老人能够不知晓真情继续快乐地活下去,她们只好用一些仿制品和空白页来填充画框,瞒过老人。老人女儿的话使我感动万分,我决定对老人守口如瓶,并尽力配合他。 我们于是一起到她家去。“赫尔瓦特今天一个中午根本睡不着,为了急于要把他的宝贝给您看。”老人的妻子微笑着对我说。她女儿的一个眼色已经使她明白我的态度,并让她放下心来了。桌上一大堆画夹已经摊开,等着人去看。 他轻轻地、小心翼翼地用指尖从画夹子里取出一个硬纸框,里面嵌着一张发黄的空白的纸。他热情洋溢地把这张废纸举到面前,细细地看了几分钟之久,可是实际上什么也没看见,他那瞳仁僵死、目光发直的眼睛,不知道是由于纸上的反光,还是来自内心的喜悦突然发亮,闪烁着一种智慧的光芒。 “怎么样,"他颇为得意地说道,“您曾看见过比这幅更加精美的复印画吗?每个细部的线条印得多么清晰,轮廓多么分明。再看看它的来历!瞧这儿”他把画页翻了过来,用指甲极为精确地指着这张白纸的某些地方,使我不由自主地望了一眼,看那儿是不是真的还盖着图章“您看,这儿是那格勒藏画的图章,这儿是收藏家雷米和艾斯代勒的图章。" 听到这位老人这样热情奔放地夸耀一张空空如也的白纸,看见他用指甲毫厘不差地指着只在他的想象中存在的看不见的收藏家的图章,真叫人毛骨悚然。由于恐怖,我的嗓子眼堵得厉害,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才好。我在慌乱中抬起眼睛看了看那两个女人,又看见老太太浑身哆嗦,十分激动地举起双手,向我恳求。于是我振作了一下,开始扮演我的角色。 “简直叫人拍案叫绝!”我终于结结巴巴地说道。老人的脸上马上现出得意的神气,“不过,这还根本算不了什么。"他就这样滔滔不绝、洋洋得意地边说边让我看画夹,足足忙了两个小时。我和他一起共看这一百来张空白的废纸或蹩脚的仿制品,而这些在这个可悲的丝毫没起疑心的盲人的记忆里还是真实存在的,以至于他可以毫无差错、按照准确无误的顺序精确入微地夸奖并且描绘每一幅画。只有一次,他似乎觉察到什么,使他不能热情洋溢地说下去。他拿起一张安提俄珀,他那已经训练得十分敏感的触觉神经在这张陌生的纸上没有摸到那些凹纹,于是他突然皱起眉头,声音也慌乱了:“这不是这不是安提俄珀吧?”他喃喃自语,神情有些狼狈。我马上采取行动,急忙从他手里把这幅画取过来,热情洋溢地大事描绘我也熟悉的这幅画刻画的一切可能有的细节。盲人的那张已经变得颇为尴尬的脸松弛了下来。“总算找到了一个识货的行家!"他洋洋得意地掉转脸去冲着他的妻女欢呼起来,“总算找到一个懂行的,你们也听听。” 他说着,用手指温柔地抚摩一下那些早已空空如也的画夹,就像抚摩一些有生命的东西似的。这是一个既可怕又动人的场面,因为在进行大战的这些年里,我还从来没有在一个德国人的脸上看到过这样纯净的幸福的表情。 我们开始握别的时候,他的声音变得非常柔和。“我终于又能和一个行家一起看一遍我心爱的藏画,这对我来说真是个幸福。我在这儿答应您,在我的遗嘱里加上一条,您应该得到管理这批不为人所知的宝藏的荣誉。请您答应我一件事:请您印个漂亮的藏画目录,这将成为我的墓碑。"我深受感动地答应他去办这件实际上我永远无法照办的事,老人死沉沉的瞳仁又为之一亮。 两个女人送我到门口。她们一面望着我,一面流泪,她们的眼光是多么温暖,多么富有感激之情。我恍恍惚惚地摸索着走下楼梯,心里其实十分羞愧:我像童话里的天使似的降临到一个穷人家里,使一个瞎子在一小时内重见光明,我用的办法是帮人进行了一次虔诚的欺骗,极为放肆地大撒其谎,而我自己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卑鄙的商人跑来,想狡猾地从别人手里骗走几件珍贵的东西的。可是我得到的,远远不止这些:在这阴暗迟钝、郁郁寡欢的时代,我又一次生动地感觉到纯粹的热情,一种纯粹是对艺术而发的精神上的快感,这种感情我们这些人似乎早已忘怀了。我心里充满敬畏之情我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虽然我不知为什么,又一直感到羞惭。 我已走在大街上了,回头却看见一个令人难忘的情景:楼上的窗口露出一张白发老人的高高兴兴的笑脸,凌驾于大街上愁眉苦脸、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人群之上,由一片善意幻觉的白云托着,远远脱离了我们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我不觉又想起那句含有深意的老话我记得好像是歌德说的“收藏家是幸福的人!”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 A标题“看不见的珍藏",指藏品并不存在和失明老人看不见藏品,同时也昭示了“我”人性中的纯粹与善良。 B老人急切地期盼“我"的到来,得意地展示他的珍藏,这种兴奋源于倾吐自己艺术爱好的渴望,遇到知己的喜悦。 C失明老人发现安提俄珀画纸的异常这一情节展现了他敏感的艺术鉴赏力,暗示了老人内心的怀疑。 D老人的妻子和女儿在战后一边艰难维持家庭的生计,一边依然小心翼翼、尽力地呵护着老人心中的艺术世界。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大战过后通货膨胀导致的物价飞涨和老人再没给“我”寄来过订单,为后文老人藏品的荡然无存埋下伏笔。 B小说中语言、动作、神态等多种细节描写,生动地刻画出失明老人的形象,表现他对自己藏品的狂热喜爱。 C结尾窗口老人“高高兴兴的笑脸"与大街上人群的“愁眉苦脸”形成对比,反映对艺术的追求能消解现实的严酷。 D小说截取了一个小人物的生活片段,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控诉了战争,也讴歌了黑暗年代中人性的光芒。 (3)“我”的心理随着老人鉴赏名画的过程逐步发生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部分简要分析“我"不同阶段的心理表现。 (4)作者在文末引用了歌德说的一句话,“收藏家是幸福的人!”你认为老人是幸福的还是不幸的?请结合文章内容从不同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 3(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公为相,及判河阳,最后请老家居。凡三上章,皆言天子无职事,惟辨君子小人而进退之,此天子之职也。君子与小人并处其势必不胜君子不胜则奉身而退小人不胜,则交结构扇,千岐万辙,必胜而后已。小人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元丰六年,公病,上书言八事,大抵论君子小人为治乱之本。神宗语宰辅曰:“富弼有章疏来。"惇曰:“弼所言何事?”帝曰:“言朕左右多小人。"惇曰:“可令分析孰为小人。”帝曰:“弼三朝老臣,岂可令分析?"左丞王安礼曰:“弼之言是也。”罢朝。惇责安礼曰:“左丞对上之言失矣。"安礼曰:“吾辈今日曰诚如上谕,明日曰圣学非臣所及,安得不谓之小人?”惇无以对。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公,指富弼,北宋名相,谥韩国文忠公,下同。惇,指章惇,北宋中期政治家。 材料二: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物情顺通,故大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阔。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故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斯言是矣!君子之行贤也,不察于有度而后行也;任心无邪,不议于善而后正也;显情无措,不论于是而后为也。 (节选自晋书 嵇康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君子与小人A并处B其势C必不胜D君子E不胜F则奉身G而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 A请老,指官吏请求退休养老,与“告老"“致仕”“乞骸骨"“悬车”等意思相近。 B治乱,即安定与动乱,与史记 屈原列传中“明于治乱"的“治乱”意思不同。 C名教,指儒家以正名定分为主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后成司马氏集团的统治工具。 D贵贱,既可指价值的高低,也指地位的尊卑即富贵与贫贱,此处主要指地位的尊卑。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 A富弼共三次向皇帝上奏,都谈到天子没有具体的职务,但要以明辨君子小人并决定他们的去留作为主要职责。 B元丰六年,富弼病中上书皇帝,言及皇帝身边有许多小人,章惇请皇帝为他分析,皇帝却婉拒了章惇的请求。 C嵇康认为,气静神虚的人,用心不在于对外的夸耀自负;禀性忠诚内心达观的人,情志不被自己的欲望束缚。 D嵇康认为,不过分追求物欲生活享受的人,比过分看重自己生命的人高明,因此,最高明的人不执著于外物。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小人复胜,必肆毒于善良,无所不为,求天下不乱,不可得也。 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5)课内文言文知识点填空。 唯求则非邦也与 戊申晦 藉 寇兵而赍 盗粮"者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4(9分)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欧,完成下面小题。 放言五首(其三) 唐 白居易 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杂兴八首(其三) 顾嗣协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舍长以就短,智高难为谋。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注】元和五年,白居易的好友元稹被贬江陵,写了五首放言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贬江州,也写下五首放言诗奉和。钻龟、祝蓍(sh):古人占卜的两种方式。周公:周成王叔父,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等人造作流官,说周公要篡位,周公恐惧,外出追难。后来成王发现流言是假,便迎接周公回来,平定了管叔等人的叛乱。王莽:汉元帝皇后侄,后篡汉自立,改国号为“新”。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 A白诗首联设置悬念,说要赠人一个判断真假的方法,却不正面说明,吸引读者阅读兴趣。“赠"字强调此法乃经验之谈。 B白诗充满了对朋友的劝慰之情,也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之情以及对自身遭遇的愤愤不平,并坚信自己与友人的冤情终会昭明。 C顾诗用语浅近、如话家常,却表现出作者思维的深刻与缜密,诗中阐释的道理颇具思辨性和开放性。 D两首诗都以议论说理为主,富有理趣,体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洞察。两诗结尾处均未点破观点,富有情味,让人思而得之。 (2)古诗中蕴含的人才观往往丰富而深刻,请分别概括以上两首诗的人才观,并简要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人才观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谏逐客书中,李斯认为如果秦穆公、秦孝公、秦惠王、秦昭王却客疏士,那么最终结果会是: , 。 (2)登泰山记中,姚鼐在写自己登泰山的经历时,详细记载了其路程里数与道路台阶情况的句子是“四十五里, , ”,这种详实的文字,同样体现其文章的考据之风。 (3)侍坐中,孔子引导曾皙不要有所顾虑,可以畅所欲言地说出自己的理想,因为每个人只是说说各自的志向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语用I(本题共1小题,11分) 6(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苏东坡又火了。苏东坡早已不仅仅是个古代的文学人物、政治人物,而且成为一个不断生长的文化符号。苏东坡从众多文人中 ,除了他具有传奇丰富的人生故事、儒释道于一体的人生观和诗文书画俱佳的才华,还因为他塑造了令人神往的文化人格。 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有何特别?首先,虽苏东坡“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终秉持勇于进言、经世济民。朝堂上,他能在王安石变法时直陈得失,丝毫不计个人之利害:贬谪中,他并不灰心丧气,更未就此躺平,每到一地,他总是撸起袖子加油干,力求造福一方百姓。其次,苏东坡有着超然物外、 的人格魅力。纵览苏东坡的一生,他虽也曾深受恩宠,名头大,官位大,但也曾饱受贬谪之苦,人生起伏更大。他在一地鸡毛的生活中能够“一蓑烟雨任平生”,让生活在苦难中开出花来。 其实,苏东坡的热度从未消减,历朝历代谈论、研究、追随他的人多得 。今天,我们在各种文艺作品中讲述苏东坡、吟咏苏东坡,也是在呼唤苏东坡身上的那种文化人格。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3)在论述苏东坡的文化人格时,文中使用了“躺平"“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地鸡毛"等词句,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二)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1小题,8分) 7(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串螃蟹在门后叽哩咕噜吐着泡沫。打气炉子呼呼地响。 一声鸡啼。一个金彩烂丽的大公鸡,一只很好的鸡,在小天井里徘徊顾盼,高傲冷清,架上两盆菊花,一盆晓色,一盆懒梳妆。大概多数人一定欣赏懒梳妆名目,但那不免过于雕琢着意,太贴附事实,远不比晓色之得其神理,不落形象,妙手偶得,可遇不可求。看过又画过这种花的就可以晓得,再没有比这更难捉摸的颜色了,差一点就完全不是那回事!天晓得颜色是什么样子呢,可是一看到这种花叆叆叇叇,清新醒活的劲儿,你就觉得一点不错,这正是“晓色”!心中所有,笔下所无的两个字。 (选自人民文学出版社汪曾祺全集 鸡鸭名家2019年版) (1)文中画横线处“高傲冷清"后的标点在不同版本中有逗号和句号的区别,请分析这里使用逗号的理由。 (2)“叆叇”的本意是云彩很厚,文中加点处使用叠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 四、写作(60分) 8(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华夏儿女代代相传的文化基因。可是随着现代忙碌生活的到来,古诗词却成了阅读的调味品。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1)D (2)C (3)C (4)连用多个反问句,增强语势,引起读者的注意。 强调本文的核心观点:中国应该建造对撞机。 结构上承上启下,既承接了上文,中国有实力也有责任建造对撞机,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5)丘成桐的观点:因为中国的国力增强,且大国有为人类社会做贡献的责任,建造高能对撞机可以推动世界高能物理领域的发展,所以中国应该建造高能对撞机; 今日的中国虽然GDP位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人均GDP低,且仍有许多比对撞机更重要的问题亟待解决; 兴建对撞机并非是为人类崇高理想做贡献的唯一办法。寻找新加速其原理、美妙的几何结构也可以推动高能物理发展。 2.(1)A (2)C (3)惊讶。老人的热情举动、专注的神情,感受到老人完全失明的眼中闪着智慧的光芒,这让“我"觉得很惊讶。 恐惧。老人热情地夸耀一张张根本不存在的画,还用手精准地指着画上的图章,这让“我”有点毛骨悚然。 感动。一边是老太太的恳求,一边是老人的热情洋溢,“我"被老人精神感动的同时,心生同情,愿意帮助他们。 羞愧与敬畏。告别老人后,“我”为自己作为一个奸诈狡猾的商人企图骗取老人的藏品的最初想法而充满羞愧。同时“我"为老人能远离严酷的现实社会,葆有对艺术的纯粹的热情而感到敬畏。 (4)示例一:老人是幸福的。 老人的妻子和女儿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小心翼翼的呵护,圆合着老人的梦,为老人支撑起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世界。 老人终生为自己的艺术珍藏而骄傲,并以此作为精神上的寄托,将自己的晚年完全沉浸在拥有这些稀世珍宝的幸福感里。 在阴暗的通货膨胀时期,老人虽遭双目失明和日不饱食之苦,但他的精神世界却充实而美丽,远远脱离了这个严酷的现实世界。 示例二:老人是不幸的。 老人处于这样阴暗的时代,战争给他们生活带来巨大的伤害,双目失明,通货膨胀,生活穷苦。 老人半生的收藏为了要维持生计而不得已被变卖,而他每天用几个小时来欣赏抚摸的画作早已成了一堆劣质品和泛黄的白纸。 老人沉浸在自己的珍藏之中,幸福地活着,可是这幸福是用善意的谎言营造起来的,大大加深了老人的悲剧色彩。 3.(1)BDF (2)B (3)B (4)小人再次胜出后,一定会对善良的人肆意毒害,没有什么坏事不做,要寻求天下不动荡,是不能得到的。 真正的君子,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行为却又不违反天道。 (5)难道吗 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通“借”,借给 送给 4.(1)D (2)白诗人才观:若想辨识人才,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不能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 顾诗人才观: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用人当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用,不要求全责备。 白诗手法:类比。白诗以试玉、辨材之例,说明认识事物好坏真伪的正确方式是时间的考验,寓哲理于形象之中。用典。用周公摄政辅佐成王的故事,再用王莽篡汉自立的典故,证明上述道理;假设。尾联先用假设引发读者思考,再用反问揭示自己的看法。正反对比。正面以试玉、辨材之例,说明认识事物好坏真伪的正确方式是时间的考验;反面以周公、王莽之例说明不经过时间考验就会误判人才,以为周公想篡权,王莽是君子。(四点中任意答出三点即可) 顾诗手法:类比。使用骏马犁田渡河来表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5.(1)是使国无富利之实 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2)道皆砌石为磴 其级七千有余 (3)何伤乎 亦各言其志也 6.(1)脱颖而出 宠辱不惊 不计其数/数不胜数 (2)苏东坡虽“只缘身在此山中”,但一生始终秉持勇于进言、经世济民的立世准则。 (3)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 使苏东坡积极乐观的形象更为鲜活。 7.(1)逻辑上:这句话写了叙述者先被鸡啼牵引视线,后以公鸡的高冷顾盼带出架上菊花,由低到高,视角转换自然流畅。 意境上:由公鸡的高傲冷清再联系到架上的菊花,二者形神毕肖,色彩华贵,与意境谐调。句意联系紧密,可以用逗号。 (2)“叆叇”本意是云彩很厚,这里借助云彩的层层叠叠来形容菊花花瓣的繁复。 使用叠词,强调了繁复的程度,形象生动地写出菊花盛放的美丽。 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