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题(含解析).docx
-
资源ID:96215690
资源大小:24.76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题(含解析).docx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题(含解析)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题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日更定矣 更有痴似相公者 B.余挐一小舟 上下一白 C.湖中人鸟声俱绝 哀转久绝 D.是金陵人 是日更定矣 (2)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问其姓氏 其真无马耶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出淤泥而不染 C.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更有痴似相公者 名之者谁 (3)把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_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_ 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养鱼记 【宋】 欧阳修 折檐之前有隙地,方四五丈,直对非非堂。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因洿以为池,不方不圆,任其地形;不甃不筑,全其自然。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湛乎汪洋,晶乎清明,微风而波,无波而平。若星若月,精彩下入。予偃息其上,潜形于毫芒,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斯足以舒忧隘而娱穷独也。 乃求渔者之罟,市数十鱼,童子养之乎其中。童子以为斗斛之水,不能广其容,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怪而问之,且以是对。嗟乎!其童子无乃嚚昏而无识乎!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感之而作养鱼记。 (选自居士外集) 【注】折檐:屋檐下的回廊。非非堂:作者刚刚出仕,在洛阳做留守推官时所建,在衙厅西侧。洿(w):地势低洼的地方。甃(zhu):砌池壁。筑:夯底土。锸(ch):铁锹。浚:挖沟疏通水路。偃息:休息。潜形于毫芒: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舒忧隘而娱穷独:释放忧愁郁闷的心情,在困厄孤独中快乐起来。罟(g):渔网。无乃乎:相当于现代汉语的“难道不是吗"“恐怕吧”。嚚(yín)昏:愚蠢糊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_ 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_ 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_ (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折檐之前有隙地 怪而问之 B.纵锸以浚之 且以是对 C.予偃息其上 不能广其容 D.微风而波 盖活其小者而弃其大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予观巨鱼枯涸在旁,不得其所;而群小鱼游戏乎浅狭之间,有若自足焉。 _ (4)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描写鱼池的一组是( ) 修竹环绕荫映,未尝植物。 纵锸以浚之,汲井以盈之。 湛乎汪洋,晶乎清明。 微风而波,无波而平。 若星若月,精彩下入。 循漪沿岸,渺然有江湖千里之想。 A. B. C. D. (5)文章结尾,作者“感之而作养鱼记",请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有怎样的感想。 _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岳阳楼记(节选) 宋 范仲淹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黄州新建小竹楼记(节选) 宋 王禹偁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刳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子城西北隅,雉堞圮毁,榛莽荒秽,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吟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之暇,被鹤氅,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不可具状 公退之暇,被鹤氅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后天下之乐而乐 烟云竹树而已 B.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竹工破之 D.然则何时而乐耶 子声丁丁然 (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微斯人,吾谁与归? _ 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_ (4)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 _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和诗歌,完成题目。 【甲】湖心亭看雪 张 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乙】龙山雪 张 岱 天启六年十二月,大雪深三尺许。晚霁,余登龙山,坐上城隍庙山门,李岕生、高眉生、王畹生、马小卿、潘小妃侍。万山载雪,明月薄之,月不能光,雪皆呆白。坐久清冽,苍头送酒至,余勉强举大觥敌寒。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马小卿唱曲,李岕生吹洞箫和之。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三鼓归寝。马小卿、潘小妃相抱从百步街旋滚而下,直至山趾,浴雪而立。余坐一小羊头车,拖冰凌而归。 【注】霁:雨后或雪后转晴。李岕(jiè)等五人都是当时的伶人(戏曲演员)。生,指男演员。马小卿、潘小妃为女伶。呆白:苍白。苍头:指年纪大的伙计。欱(h):同“喝"。 【丙】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及下船_ 大雪深三尺许_ 三鼓归寝_ 万径人踪灭_ (2)甲文中画线句“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的“俱"是“都”的意思,请从乙文中找出一个和“俱"意思相同的词: 。 (3)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酒 气 冉 冉 积 雪 欱 之 竟 不 得 醉 (4)“薄"有下列义项:冷淡,不热情;土地不肥沃;少,不富有;稀薄。乙文中的“明月薄之”的“薄"的意思是 。(只写代表义项的序号) (5)翻译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声为寒威所慑,咽涩不得出。 _ (6)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你对江雪一诗中“独钓寒江雪”一句的理解。 _ 5.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游大林寺 【唐】白居易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唯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 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如正、二月天,山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来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选自全唐文,有删减) 【注】遗爱草堂:白居易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自己营建的草堂。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的“化城”指化城寺。海东人:新罗国人,新罗国地处朝鲜半岛。聚落:村庄。 迨(dài):等到。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例句: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A.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B.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C.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D.此地实匡庐间第一境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 _ (3)用自己的话说说白居易一行游大林寺的行踪。 _ (4)大林寺景色优美却游人甚少,其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_ 6.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游东坡 【宋】陆 游 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曰“居士亭",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又有“四望亭”,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 (选自入蜀记) 【注】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乌龟的头。筇(qión)杖:竹杖。雪堂:苏轼在东坡筑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自州门而东_ 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_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_ 为一郡之最_ (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堂 中 有 苏 公 像 乌 帽 紫 裘 横 按 筇 杖 是 为 雪 堂 (3)下列表述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尽如人意。 B.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近来却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尽如人意。 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 (4)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 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 ” 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 之情。 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题目。 武陵春 【宋】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 ”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2)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两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辋川六言(其五) 【唐】王 维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注】辋川:地名。一瓢颜回陋巷:孔子在论语·雍也中赞美弟子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 (1)任选第一、二两句诗中的一句,发挥想象,描绘诗句展现的画面。 _ (2)细读全诗,说说诗人向往什么样的生活。 _ 9.阅读行路难(其一),完成题目。 行路难(其一) 【唐】 李 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借典故直接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行船必能安全到达彼岸的坚定信心。 (2)通读全诗,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诗人形象? _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唐】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这两句诗所展现的画面。 _ (2)“枳花明驿墙"一句中的“明”字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_ (3)尾联“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_ 参考答案 1.【答案】(1)C (2)D (3)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我尽力喝下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解析】(1)A项,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还;B项,数词,一叶、一艘/全;C项,消失;D项,表判断/代词,这。故选C项。 (2)A项,代词/表示加强诘问语气;B项,表承接/表转折;C项,哪里/于此,意思是在其中;D项,代词,的人。故选D项。 2.【答案】(1)种植。;满,充满。;顺着,沿着。(2)C (3)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窄又浅的水池里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4)C (5)作者看到大鱼“不得其所”,而小鱼“有若自足",感到两者命运不公,感叹像童子一样的用人者糊涂无知,还感慨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认为自己应到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才华。 【解析】(2)A项,结构助词,的;代词,代指童子。B项,连词,表示后一行动是前一行动的目的;介词,用。C项,都是代词,代指鱼池。D项,连词,表顺承,就;连词,表转折,却。 (4)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的能力。第句写的是空地四周的环境;第句写的是疏通水路,引水灌池;第句写的是作者的自足之感。 (5)【参考译文】 在我屋檐下的回廊前有块空地,方圆四五丈,正对着非非堂。四周绿竹环绕,互相荫蔽映照,不曾种植花草。于是借着低洼的地势用作水池,不是方形也不是圆形,就随着这块地的形状(修池);没有砌池壁,也没有夯池底,保全它本来的样子。用铁锹挖沟疏通水路,从井里取水灌满水池,池水澄澈无垠,池面光亮明朗,有风,漾起水波;没风,水面平静清澈。星星和月亮都能映照在池中。我在池边休息,如在毫末之中隐藏了自己的身体,顺着池面的微波沿岸散步,有一种茫然身处江湖上的感受。这足以释放我忧愁郁闷的心情,让我在困厄孤独中渐渐快乐起来。 于是我寻找打鱼的地方,从渔人那里买回几十条鱼,叫小童放在水池中养着。(可能)小童认为水池的水有限,不能扩大容积,只能先让小鱼活下来,而把大鱼都扔了。我感到奇怪,问他,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唉!那个小童难道不是愚蠢糊涂又没有见识吗!我看那些大鱼枯死在池边,不能回到该去的地方;而那一群小鱼却在又窄又浅的水池里游玩嬉戏,好像很满足的样子。我很有感触,因而写了养鱼记。 3.【答案】(1)探求。 ;指朝廷。; 全,都。 ;同“披”,披着。(2)B (3)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焚香静坐,排除一切世俗的杂念。 (4)范仲淹忧国忧民;王禹偁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解析】(2)A项,连词,表示顺承关系;助词,与“已"组合成“而已”,罢了。B项,介词,因为。C项,助词,的;代词,代竹子。D项,代词,这样;助词,的样子。 (4)参考译文 乙黄冈地区盛产竹子,大的像房屋的椽那么粗,竹工破开它,刮去竹节,用来代替陶瓦。家家户户都这样,因为竹子既便宜又省工。 黄冈子城的西北角,城墙坍塌了,草木丛生,一片荒芜,(我)就在这地方盖了两间小竹楼,跟月波楼相连接。(登上小楼)远望,山色一览无余,平视江波,幽静辽远,(实在)无法一一描述出来。夏天,降下骤雨最相适宜,(这时在小楼上)会听到瀑布的声音;冬天飘着大雪最为适宜,(这时在小楼上)会听到碎玉落地般的声响;(这里)适宜弹琴,琴声和谐流畅;适宜吟诗,诗韵清新绝妙;适宜下棋,棋声叮叮悦耳;适宜投壶,箭声铮铮动听:这些乐趣,都是竹楼的帮助。 在办完公事后的闲暇时间,(我)披着鸟羽编织的大衣,戴着华阳巾,手拿一卷周易,焚香静坐,排除一切世俗的杂念,(这时)除水色山光之外,眼前只有风帆沙鸟、烟云竹树罢了。等到酒醒之后,茶尽烟消,送走夕阳,迎来皓月,这也正是谪居之地的美好境况。 4.【答案】(1)等到。;左右。;睡觉。;消失。 (2)皆 (3)酒气冉冉积雪欱之竟不得醉 (4) (5)声音被寒气的威力震慑,艰涩得出不来。 (6)渔翁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表现出孤寂清高的精神风貌。 【解析】(4)根据文章可知,在白雪的映照下,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 (6)【参考译文】 【乙】天启六年的十二月,大雪下了大约有三尺深。晚上的时候天放晴了,我登上龙山,坐在城隍庙的山门上,李岕、高眉、王畹、马小卿、潘小妃这几个人陪伴着。众山都被雪覆盖住了,月亮的光辉也显得稀薄了,月亮显不出光亮,雪都白花花的。坐久了觉得有点清冷,年纪大的伙计送酒来了,我尽力举起大杯子喝酒来抗寒。酒气上升,积雪将酒气吞噬,竟然喝不醉。马小卿唱曲子,李岕吹洞箫和着马小卿的曲子。声音被寒气的威力震慑,艰涩得出不来。三更的时候,我们(准备)回去睡觉。马小卿、潘小妃互相抱着从百步街旋转滚落,一直到山脚下,满身是雪地站着。我坐着一辆小羊头车,拖着满身的冰凌回来了。 5.【答案】(1)B (2)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 (3)白居易一行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了东林、西林二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上稍事休息,便登上香炉峰,住在大林寺。 (4)大林穷远;名利之诱人也如此! 【解析】(4)【参考译文】 我和河南人元集虚、范阳人张允中共十七人,从遗爱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与西林寺,到达化城寺,在峰顶休息后,又登上香炉峰,后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路远又荒凉,(所以)人们很少到这里。寺院的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清瘦的竹子。寺中仅有木板屋与木器,寺僧都是海东人。 因山高地深,所以节气来得很迟。当时已是初夏四月,(而这里)还像正月、二月的天气,山上的桃树刚开花,涧中水草还很短小;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村落都不相同。刚来十分惊讶,如同到了另一个世界。因而随口赋诗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然后遍览寺壁,看到郎中萧存、魏弘简,补阙李渤三人的姓名与文句。于是对元集虚等感叹道:此地的风景实在是庐山第一境。由驿路到山门,也不到半天的路程,但是自从萧存、魏弘简、李渤游览后,到今天将近二十年,寂寞得竟无人问津。唉!可见名利诱惑人到了何等程度啊!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太原白乐天序。 6.【答案】(1)向东(走)。;空而开阔。;面向。;是。 (2)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3)B (4)雪堂;仰慕 【解析】(4)【参考译文】 十九日的早晨,(我)游览东坡。从州门向东走,山冈、高坡高低不平,到了东坡一带地势就平坦开阔了。东边有一处山坡很高,建有三间房屋。有一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乌龟的头,名叫“居士亭”,亭子朝南的一面有一座厅堂很雄伟,(厅堂的)四面墙壁上都画有雪。厅堂中有苏公像,(头)戴着乌纱帽,身穿紫裘,横按竹杖,这就是“雪堂"。雪堂东面有一棵大柳树,相传是苏公亲手栽种的。(雪堂的)正南方有一座桥,匾额上写着“小桥”,因“莫忘小桥流水"的句子而得名。桥下最初没有水渠,遇到下雨天就有涓涓流水。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近来却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东边有一口井叫“暗井”,取自苏公“走报暗井出"的诗句。泉水较冷,喝到嘴里能让牙齿感觉舒服,但不是很甜。还有一座“四望亭”,正好与雪堂在一条线上。在高处的土山上,能观赏到美丽的山水景色,(那)是全郡中最好的去处。 7.【答案】(1)物是人非(2)C 【解析】(1)本题考查对词的内容的理解能力。抓住题干要求“愁苦的缘由",结合背景与内容即可回答。此外注意“四个字”的要求。 (2)全词围绕“哀愁"来写,丝毫没有欢乐之意;而且词人只是听说好,并没有去。因此C项是错误的。 8.【答案】(1)示例一:第一句描绘了远处的山边横卧着一个寂静的小村庄,绿树掩映中零星的檐角翘起,其间正升起一缕袅袅的炊烟。示例二:第二句描绘了远处的高山云雾缭绕,与天相接的地方正静静地挺立着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2)诗人向往恬静安闲的田园生活,也向往如颜回和陶渊明那样安于清贫的宁静生活。 9.【答案】(1)B (2)看到了一个虽饱含苦闷、愤懑,感到迷茫,却又充满信心,执着地追求理想,满身豪气,积极乐观的诗人形象。 【解析】(1)A项,诗歌开头两句描写了隆重的宴会场面,反衬了诗人悲愤、失望的心情;C项,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项,诗歌最后两句体现出诗人充满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10.【答案】(1)示例:鸡鸣之声从朦胧残月下的茅店中传出,行人的足迹印在那板桥凄清的白霜上。 (2)“明”原为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出行之早。 (3)内容上:点明思乡之情,反映了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感情。才离开家乡不久,便在夜里梦到自己家附近的池塘,凫雁来回游动,自得其乐,而自己却在离家远行的路上。结构上:与首联中的“客行悲故乡”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