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非药物干预疗法操作指南(T-ZSP 004—2023).pdf

    • 资源ID:96227625       资源大小:665.93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非药物干预疗法操作指南(T-ZSP 004—2023).pdf

    ICS 03.080.99 CCS A 16 团体标准 T/ZSP XXXXXXXX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疗法操作指南 Operational guidelines for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the elderly with cognitive disorders in nursing institutions (报批稿)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在提交反馈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 发 布 T/ZSP XXXXXXXX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5 环境要求.1 6 分类操作.2 分类.2 提升认知功能.2 6.2.1 认知干预.2 6.2.2 言语干预.3 改善自主活动及身体机能.3 6.3.1 作业干预.3 6.3.2 多感官干预.4 6.3.3 运动干预.4 6.3.4 中医养生保健干预.5 缓解反应式行为.5 6.4.1 艺术干预.5 6.4.2 园艺干预.5 6.4.3 怀旧干预.6 6.4.4 玩偶干预.6 7 评价与改进.7 评价内容及方式.7 服务改进.7 附录 A(资料性)认知症非药物干预疗法活动记录表.8 参考文献.9 T/ZSP XXXXXXXX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浙江省公共管理学会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绿康医养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丁兰家园、杭州滨江阳光家园、永康丽州家园、温州楠溪家园、浙江省现代养老评估事务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卓永岳、卓雷、莫晓忱、陈怡剑、张丽君、王剑秋、张欢、陈晓亮、卓大龙、周承海、徐丽云、周燕平、胡静密、晏芳芳、唐瑞、冯娜、沈斐、费炳楠、张雯雯、裘丹娜。T/ZSP XXXXXXXX 1 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疗法操作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疗法的基本要求、环境要求、分类操作、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指导养老机构轻中度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疗法的实施。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8600 养老机构服务安全基本规范 GB/T 42195 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 MZ/T 032 养老机构安全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GB/T 4219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认知症 cognitive disorders 以认知功能缺损为核心症状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认知损害可涉及记忆、学习、定向、理解、判断、计算、语言、视空间等功能,其智能损害的程度以干扰日常生活能力或社会职业功能为主,在病程某一阶段常伴有精神、行为和人格异常。认知症非药物干预 non-pharmacological intervention therapy for cognitive disorders 利用非侵入性、非药物的措施,通过对大脑的刺激和适度运动,帮助认知症老年人延缓病情发展、减轻日常生活障碍的有针对性、延续性的方法。反应式行为 reactive behavior 大脑发生改变,影响到记忆、判断、定向、情绪和行为的结果。4 基本要求 建立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服务团队,其团队成员配置与服务和运营相适应,按不低于 1:5 要求配备相应护理员并持证上岗,并且配备不少于 1 名社工及 1 名康复治疗师。建立非药物干预工作流程及制度,团队成员分工合理,定期开展小组讨论及总结,根据非药物干预开展的过程、效果及满意度及时调整活动内容及操作方式。团队成员具备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认知症老年人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具有良好职业操守,每年参加不低于 40 学时的认知症相关知识培训。开展认知症老年人非药物干预操作前,对其进行认知功能、精神行为症状、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提供针对性的非药物干预照护。根据认知症老年人评估结果及整体情况,选择个案干预或团体干预方式,开展专项活动后做好典型案例记录,记录单见附录 A。5 环境要求 T/ZSP XXXXXXXX 2 服务场所安全管理符合 MZ/T 032、GB 38600 要求,环境布置考虑认知症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特殊需求,营造温馨、舒适、安全、居家化氛围和怀旧场景。服务场所避免摆放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减少不良刺激。服务场所环境布置注重保护老年人隐私,维护其尊严。根据认知症老年人功能及程度不同进行单元化布置,减少不同认知症程度老年人之间的相互干扰。服务场所提供激发或提高认知症老年人自主活动、促进社交能力的活动空间。6 分类操作 分类 认知症非药物干预从提升认知功能、改善自主活动及身体机能、缓解反应式行为三方面作用进行分类,见表1。表1 认知症非药物干预方法 类别 方法 释义 提升认知功能类 认知干预 通过对不同认知领域和认知加工过程的学习及干预来提升认知功能,增加认知储备,延缓认知功能减退的干预方法。它包括注意、记忆、思维、执行等。言语干预 对人类交流及其有关障碍进行训练以及改善其言语及交流能力的干预方法。它包括吞咽、构音、理解、阅读、表达等。改善自主活动及身体机能类 作业干预 运用有目的的、经过选择的作业活动或作业项目(日常生活活动,生产劳动或休闲活动)作为干预手段,通过个案或团体干预的方式,帮助其缓解症状、改善与提高日常生活自主活动功能、促进生活质量及社交互动能力的干预方法。多感官干预 通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刺激,提高认知症老年人专注力及反应能力、调节精神状态的干预方法。运动干预 利用器械、徒手或自身力量,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等方式,使认知症老年人获得全身或局部运动功能、感觉功能恢复的干预方法。中医养生保健干预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选择适宜的中医传统功法,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进行锻炼,以采取增强体质、调节情志、调畅气机、培扶正气的干预方法。缓解反应式行为类 艺术干预 运用艺术形式(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使认知症老年人提升对自我及他人的意识,缓解精神痛苦和抒发情绪的干预方法。园艺干预 运用植物与人的关系,通过操作性的园艺活动和治疗性的景观设计等改善认知症老年人情绪情感的干预方法。怀旧干预 通过对过去事件、情感及想法的回顾,帮助认知症老年人提升自我控制感、自我肯定及成就感,调节不良情绪,改善行为症状的干预方法。玩偶干预 通过对(拟真)娃娃或宠物进行照顾、付出关注或与之产生互动,唤起认知症老年人养育本能、缓解激越行为的干预方法。提升认知功能 6.2.1 认知干预 6.2.1.1 适用对象 适用于主观认知下降、轻度认知障碍的认知症老年人。6.2.1.2 准备工作 6.2.1.2.1 对老年人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明确老年人认知障碍的主要问题,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干预计T/ZSP XXXXXXXX 3 划,干预内容包括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失认、失用、定向力等。注1:失用,不能正确地运用肢体和器官功能完成已形成的习惯动作,如洗脸、刷牙、伸舌、划火柴和开锁等简单动作,但不经意时却能自发完成这些动作。注2:失认,不能通过某一种感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却能通过其他感觉识别。例如,患者看到手表不知为何物,但触摸表的外形或听表走动的声音立刻就辨认是手表。6.2.1.2.2 干预方法包括划销任务、图形复制、画钟表、猜测游戏、删除作业、代币法等。6.2.1.2.3 根据干预计划准备相应的物品,包括导向牌、日记本、时间表、地图、闹钟、手表、各种电子辅助物、记忆提示工具、清单、标签、记号等。6.2.1.3 操作要求 6.2.1.3.1 策划认知干预时,可通过模拟购物、钱币兑换、让老年人帮助找答案等方式进行干预。6.2.1.3.2 环境简化,房间整洁、家具摆放不宜过多。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固定的位置,便于老年人拿取使用。6.2.1.3.3 在干预的初期阶段,逐次减少给老年人提示的信息,简化作业指导,随老年人注意力的进步,延长练习时间并逐渐增加活动的复杂程度。6.2.1.3.4 保证适合的干预强度和训练量,每次的训练内容变换频次不宜过快、过多。6.2.2 言语干预 6.2.2.1 适用对象 适用于伴有口语表达障碍、听觉理解障碍、阅读障碍、书写障碍、吞咽及进食障碍等需要言语干预的认知症老年人。6.2.2.2 准备工作 6.2.2.2.1 对老年人进行言语功能评估,全面评估其健康状况,根据其失语类型及表现选择制定干预计划,干预内容包括构音、听理解、阅读、语言表达、文字表达、吞咽等。6.2.2.2.2 干预方法包括个案干预、自主练习、团体干预。6.2.2.2.3 根据干预计划准备相应的物品,包括录音设备、发音口型矫正镜(可供两人并排使用)、秒表、节拍器、铅笔和记录用纸;引导呼吸的用具(包括吸管、呼吸训练器等);压舌板、消毒用具、干预用卡片(包括图卡、文字卡,文字和语音材料)。6.2.2.3 操作要求 6.2.2.3.1 干预内容先易后难,选用日常用语,选择老年人感兴趣、与其生活、职业及环境相关的内容,干预难度按照循序渐进原则,多给予正向反馈,减少其挫败感。6.2.2.3.2 干预过程中重视老年人的反馈,完全性失语可运用代偿交流方式。6.2.2.3.3 开始对话前给予手势指引,并正面直视,宜进行以下操作:a)缓慢地表达简单的语言与句子;b)鼓励老年人写一个想要表达的单词,并引导其大声读出来;c)鼓励老年人使用方便的、任意的交流方式,如手势或书写;d)用触摸来帮助老年人集中注意力,避免用言语纠错。6.2.2.3.4 控制干预时间,进行短时间、多频率练习。出现疲倦迹象时,及时调整时间或变换干预项目。改善自主活动及身体机能 6.3.1 作业干预 6.3.1.1 适用对象 适用于基础性日常生活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退及障碍的认知症老年人。6.3.1.2 准备工作 6.3.1.2.1 对老年人进行身体功能、文化程度、生命历程、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的评估,根据评估结T/ZSP XXXXXXXX 4 果制定作业干预计划,干预内容包括日常活动、家务劳动、工艺、文娱、游戏、自我管理等。6.3.1.2.2 设计个人特长、互动社交、日常生活等技能训练项目。6.3.1.2.3 根据干预内容及项目准备相应材料。6.3.1.3 操作要求 6.3.1.3.1 作业活动时,调动老年人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多给予鼓励及肯定。6.3.1.3.2 因疾病造成中重度功能障碍的老年人,作业干预可选择以下代偿或补偿方式:a)双下肢功能障碍可借助代步工具;b)手功能障碍可使用辅具。6.3.1.3.3 对于部分症状明显,有攻击、妄想冲动等症状或社交技能不足,自我价值感低,没有自信,容易受到群体压力影响的老年人先进行一对一的干预。6.3.2 多感官干预 6.3.2.1 适用对象 适用于感官失衡、多系统感觉减退的认知症老年人。6.3.2.2 准备工作 6.3.2.2.1 对老年人进行多感官功能评估,制定多感官干预计划,干预内容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刺激。6.3.2.2.2 对于行动不便伴有肢体活动困难或无法配合主动参与的老年人,运用不同的灯光、音乐、触觉球给予被动干预。6.3.2.2.3 根据干预计划准备相应的物品,包括感官瓶、精油瓶、嗅觉瓶、音乐器具及设备、灯光光带、味觉瓶或不同食物、触觉球等,确保材料安全、无毒、无破损。6.3.2.3 操作要求 6.3.2.3.1 布置具有感官刺激、安全、舒适、趣味、放松的治愈性环境。6.3.2.3.2 尊重老年人,让其选择喜欢的感官刺激物品,引导其主动去接触物品。当老年人表现出对某种感官刺激过敏现象(害怕、回缩、紧张)时,停止相应引导。注:不同寻常的食物颜色及搭配,会让老年人可能认为“有毒”或“坏了”;发出刺耳响声的乐器会让老年人误认为是有害“武器”;带有刺激性的视频画面(如战争或攻击),老年人可能会以为是真实地在眼前发生的事情。6.3.2.3.3 给予老年人舒适体验,选择适宜的内容及时间,避免过度刺激,避免强调单一刺激而忽略其他感官。6.3.2.3.4 在干预活动中,引导老年人选择自己合适的角色,提升日常生活及协作能力,帮助其树立自信,逐渐增强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更多的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参与。6.3.2.3.5 记录老年人活动时的表现及情绪,总结老年人喜好、容易接受及抗拒的刺激内容,对活动内容进行及时调整、动态跟进。6.3.2.3.6 将多感官的刺激融入到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包括:a)通过饭菜香味促进老年人识别餐饮空间;b)通过色彩对比明显促进空间界面的识别;c)通过香气、植物、窗景提供柔和的感官刺激;d)通过熟悉的老歌或音乐唤起愉悦的情感回忆。6.3.3 运动干预 6.3.3.1 适用对象 适用于存在运动功能减退或障碍的认知症老年人。6.3.3.2 准备工作 6.3.3.2.1 对老年人进行运动功能评估,排除禁忌证,制定运动干预计划,干预内容包括运动方式、运动强度、持续时间、运动频率、场地选择、器械辅具、注意事项等。T/ZSP XXXXXXXX 5 6.3.3.2.2 干预方法包括关节活动、肌力、耐力、呼吸、平衡与协调、转移、站立与步行等。6.3.3.2.3 开展运动干预前,指导老年人进行放松及热身活动。6.3.3.3 操作要求 6.3.3.3.1 使用简洁、清晰的指导语及演示,减少周围环境的非相关刺激。6.3.3.3.2 在干预前进行呼吸及放松练习引导,干预过程关注老年人呼吸情况,避免出现憋气、过度换气、异常呼吸状况。6.3.3.3.3 干预过程中间歇性穿插休息时间,时刻观察老年人状况,及时调整训练节奏及强度。活动中对老年人进行安全保护,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干预。6.3.3.3.4 干预完成后,再次评估老年人的身体状况。6.3.4 中医养生保健干预 6.3.4.1 适用对象 适用于急慢性病、亚健康的认知症老年人。6.3.4.2 准备工作 6.3.4.2.1 由专业的中医师或中医康复师根据辨证论治选择,包含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6.3.4.2.2 选择适宜的中医拳操、功法、情志疗法等,组织有共性问题、功能障碍程度相近的老年人一起参与。6.3.4.3 操作要求 6.3.4.3.1 遵循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原则。6.3.4.3.2 注重适应症、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缓解反应式行为 6.4.1 艺术干预 6.4.1.1 适用对象 适用于轻、中度的认知症老年人。6.4.1.2 准备工作 6.4.1.2.1 对老年人进行身体功能评估,根据兴趣爱好制定艺术干预计划,干预内容包括绘画、雕刻、涂鸦、黏土、拼贴、编织、摄影等活动。6.4.1.2.2 宜根据老年人的参与及状态,及时调节难易程度,促进参与创作制作的积极性及注意力。6.4.1.2.3 根据干预计划准备相应的物品,包括画纸、画笔、调色盘、颜料、黏土、报纸、塑料瓶、石头、树叶、纸箱等。6.4.1.3 操作要求 6.4.1.3.1 使用的工具及材料安全无毒。防止老年人误食颗粒物或色彩丰富的材料。6.4.1.3.2 尊重老年人作品的自由呈现及表达方式,为老年人创造支持性、不加批判的创作环境。6.4.1.3.3 多给予老年人鼓励及肯定,将其创作及制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增强老年人的自信、成就感、积极性。6.4.1.3.4 在团体艺术干预活动中,可通过讨论作品减少老年人之间的抗拒性,根据他们的个性,进行座位的调整,促进相互之间的合作和互动性。6.4.2 园艺干预 6.4.2.1 适用对象 适用于轻、中度认知症老年人。6.4.2.2 准备工作 T/ZSP XXXXXXXX 6 6.4.2.2.1 对老年人进行身体状况进行评估,结合养老机构现有条件及老年人配合度,制定适宜的园艺干预计划,干预方法包括芳香、色彩、景观、森林浴、光照和声音等。6.4.2.2.2 干预形式包括盆栽种植、插花、植物属性互动、植物手工制作、采摘、帮厨等室内方式,开心农场、康复花园、植树活动、游园观景等室外方式。6.4.2.2.3 根据干预计划准备相应的物品及场地,包括种植场地、种子、植物、花盆、园艺工具、肥料、水壶、姓名标识等。6.4.2.3 操作要求 6.4.2.3.1 了解老年人对于园艺相关的喜好、是否有从事农作经历、植物花卉过敏史等信息,宜选择有互动性的植物,包括含羞草、向日葵、跳舞草、睡莲等,增强感知觉及多感官体验。6.4.2.3.2 采取五感结合方式:a)花卉或植物颜色及气味可增强视觉及嗅觉;b)室外的鸟叫虫鸣可增强听觉;c)种植及采摘可增强触觉;d)现摘现吃强化味觉,或将种植的蔬菜果实进行烹饪享用。6.4.2.3.3 园艺活动过程中,可将季节、天气、礼拜、场地、时间、姓氏等信息反复传递给老年人,让老年人根据植物状态及风景进行认知补正,促进认知功能,给予引导、帮助,鼓励种植。6.4.3 怀旧干预 6.4.3.1 适用对象 适用于轻、中度的认知症老年人。6.4.3.2 准备工作 6.4.3.2.1 对老年人既往的生活经历进行信息采集,选取有正向反馈的回忆内容,制定适宜的怀旧艺干预计划,包括个人回忆治疗和团体回忆治疗。6.4.3.2.2 使用老物件、老照片、音频录像、游戏道具及老年人熟悉的歌曲舞蹈等作为辅助,对环境、空间进行怀旧布置,宜邀请家属参与,引起老年人的共鸣及回忆。6.4.3.3 操作要求 6.4.3.3.1 照护人员理解老年人的记忆力下降、无法回忆等情况,不责怪,不抱怨。6.4.3.3.2 出现定向、现实导向及远近期记忆的问题,尊重老年人,耐心并反复对其的诉求及表达进行响应。6.4.3.3.3 关注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抚及鼓励,或通过游戏、喜爱的食物等方法进行注意力转移。6.4.3.3.4 根据老年人既往生活或工作中的称呼,进行怀旧称呼,帮助其重新与社会进行联结。6.4.4 玩偶干预 6.4.4.1 适用对象 适用于养育本能较强的认知症老年人。6.4.4.2 准备工作 6.4.4.2.1 玩偶干预前,根据老年人的经历及喜好选择适宜的玩偶,向家属(监护人)解释干预的目的。6.4.4.2.2 购买适宜的玩偶和配套用品,选取真实度高、材质柔软的玩偶及配件,避免使用会发出噪音的玩偶。6.4.4.3 操作要求 6.4.4.3.1 照护人员采取老年人对玩偶的称呼,同样称呼玩偶。6.4.4.3.2 接触玩偶时,尊重及呵护玩偶,避免对玩偶做出不当的言行举止。6.4.4.3.3 不随意分享玩偶,保障老年人对玩偶的所有权。T/ZSP XXXXXXXX 7 6.4.4.3.4 引导老年人在吃饭、睡觉以外的时间抱玩偶,避免过度照顾。6.4.4.3.5 服务过程中,不得用贿赂语言或要挟语言。注:贿赂语言:您只有好好吃饭,我才让您抱娃娃。要挟语言:如果您再这样,我就再也不给您娃娃了。7 评价与改进 评价内容及方式 7.1.1 评价内容包括:a)老年人认知功能、身体机能、反应式行为改善的程度;b)老年人、家属及照护人员的满意度。7.1.2 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电话、信件、网络等方式对家属、老年人、照护人员开展非药物干预疗效评价,了解非药物干预疗法的效果及满意度。服务改进 7.2.1 每月召开小组会议,进行总结与改进。7.2.2 面向社会公开组织机构、服务内容及工作人员等基本信息。7.2.3 建立服务质量跟踪与投诉渠道,开通咨询电话或设立意见本。7.2.4 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7.2.5 根据评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与建议,及时改进,不断提高服务质量。T/ZSP XXXXXXXX 8 A A 附录A (资料性)认知症非药物干预疗法活动记录表 认知症非药物干预疗法活动记录见表A.1。表A.1 认知症非药物干预疗法活动记录表 活动日期 活动地点 组织者 活动主题 活动目的 参加人员 人员:护士、护理员、康复师、社工、志愿者各*人 老年人及家属:(老年人的姓名,便于后期个案跟踪及疗效记录)活动评估与准备:环境、材料、老年人 活动说明 活动过程(附:图片资料)效果评价 老年人参与度:需改进的方面:记录人 B B T/ZSP XXXXXXXX 9 参考文献 1 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令2020第66号)2 关于印发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指南(试行)的通知(国卫办老龄发201924号)3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届第73号)4 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二号)5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三号)

    注意事项

    本文(养老机构认知症老人非药物干预疗法操作指南(T-ZSP 004—2023).pdf)为本站会员(wo****o)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