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
资源ID:96228387
资源大小:61.03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理】水循环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必修一.docx
水循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水循环”一节的课程标准要求为:运用示意图,说明水循环的过程及其地理意义。“运用示意图”意在学生能否绘制示意图或用示意图来说明原理。教学中可以通过直观的模拟实验让学生逐步建立水循环模型,了解水循环各环节的概念,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再结合真实生活案例,说出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及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设计了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表1)。二、教学思路本教学设计基于真实生活情景(无锡城市内涝),课前教师与学生一起设计模拟实验,课中通过模拟实验、问题驱动与合作讨论,课后进行实地调查(“海绵校园”建设)的方式展开教学。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感知城市内涝,通过模拟实验探索地理原理,分析内涝成因,提出应对措施。整节课有四个环节,分别为“知城市内涝”“析内涝成因”“提治理措施”“展校园规划”,真正落实“做中学,学中做”,即从现象出发,获取原理,再将原理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最后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的落实。具体教学设计如表2所示。表1核心素养视域下的教学目标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地理实践力通过课堂动手操作实验,能够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通过课后实地调查,了解“海绵校园”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结合区域(无锡)案例,利用水循环环节综合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人地协调观能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城市内涝从无锡的地名导入,如江阴、鹅湖、荡口,水孕育了美丽的无锡,但水能载舟,水亦能覆舟情境导入播放“无锡城市内涝”视频设问观看视频,说出城市内涝有哪些影响观看视频并回答问题通过视频呈现身边真实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析内涝成因模拟实验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实验目标:模拟并描述自然界水的运动过程(图1);推测自然界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尝试绘制水循环过程示意图图1模拟水循环环节实验装置观察实验并回答实验目标(问题),其他学生补充纠正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讨论通过模拟实验能直观展现水循环的过程,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表达等能力,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通过小组讨论无锡城市内涝成因,不断构建知识。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情境材料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图中标注无锡的位置,呈现无锡市气温和降水图(图略)无锡城在新中国成立后填塞水塘20个,面积47公顷,填塞旧城区河道32个,长31.4千米,使无锡从罕见内涝变为一到雨季就面临洪涝威胁的城市无锡城市密集的建筑和硬化的地面及城市下水道建设的图片(图略)设问结合水循环的环节,小组讨论城市内涝形成原因设问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提治理措施设问结合内涝成因和所学知识,提出应对城市内涝的具体措施模拟实验24不同地面径流、下渗情况比较(图2图4)小组合作讨论回答问题两位学生协助教师完成实验,其他学生观看录制好的实验视频,填写实验报告由实验引出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小组讨论回答问题不同的下垫面对缓解城市内涝的效果如何?通过模拟实验验证结论更具有说服力,由此引出中国的海绵城市建设图2模拟硬化地面实验图3模拟植被覆盖地面实验图4模拟透水砖地面实验实验目标:模拟城市不同地面对径流和下渗的影响观察硬化地面、植被覆盖地面、透水砖地面地表径流量和下渗量差异并填写下表(为控制变量,实验模拟降水时间为20分钟,降水强度一样,地表坡度相同。因实验时间长,该实验可在课前拍好视频,课上播放)不同地面径流、下渗情况记录表下垫面下渗量下渗速度地表径流量地下径流量硬化地面植被覆盖地面透水砖地面材料海绵城市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渗、滞、蓄、净、用、排),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设问海绵城市需要大力建设、保护城市的海绵体,请列举城市海绵体具体包括的事物总结播放“无锡市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与国家级示范城市建设”视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展校园规划设问参照海绵城市的海绵元素,观察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校园规划中存在哪些海绵元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完善设计,把学校真正建设成“海绵校园”课后作业为更好地建设海绵校园,通过实地调查学校,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最后完成研究性学习结合日常校园生活,小组讨论并记录,每组派一位代表发言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调查,完成研究性学习学以致用,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原理知识来解决身边的问题并布置实践作业。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课堂小结引用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语句结束本节课进行主题升华,增强学生对人地观念的理解亮点一:知识观由静态知识转向动态知识。知识观是教育教学的根本问题,更是教学的核心问题,也是课程教学改革的现实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课程与教学的理念和行为。不少地理教师根深蒂固地认为知识就是客观存在的、能够在教材上圈画、可让学生记忆背诵的“名词”,从不把知识作为可以经历的“动词”来对待,主张知识剥离具体的情境,美其名曰“干货”。其本质就是静态主义知识观,即知识不需要被探究和运用,一旦被发现就变成了一种永恒不变的产品,被“放在那里”,作为教学的“瑰宝”年年相传,教学过程也只是把这些静态的知识传递给学生,而探究、发现知识的过程荡然无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则体现了动态主义知识观,如参照海绵城市的海绵元素,观察江苏省天一中学的校园规划中存在哪些海绵元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继续完善设计,把学校真正建设成“海绵校园”?再如,课后作业布置为通过实地调查学校,了解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措施,最后完成研究性学习。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知识与探究二者通过融合成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与手段,强调学科知识应通过真实情境探究得到,而不是等待被传承。这一设计意味着知识本质的整体革新,知识由“静待”到“活跃”。亮点二:学习观由“坐而论道”转向实践出真知。不少教师认为,学习只要“坐”听、“坐”看、“坐”记、“坐”背、“坐”练即可,这是典型的“坐而论道式静态”学习观。这种学习观凸显的是已知内容的静态掌握,是把经验与生活肢解和剥离,钳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就像是一个被灌输的“容器”,其学习方式以理解、记忆、训练为主,主张“练中学”“熟能生巧”。本节课设计了四个典型实验,摆脱“坐而论道”的学习观,走向实践出真知的学习观。如模拟实验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实验;模拟实验2:硬化地面实验;模拟实验3:植被覆盖地面实验;模拟实验4:透水砖地面实验。由此可见,教学从“坐而论道”走向实践出真知,即注重“做事”,强调“做中学”“学中用”“用中学”。这样的学习观要求学生在活动体验中获得真知,即在“做事”中获得真知,而不仅是“做题”,是“解决问题”,而不仅是“解题”。为此,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充分活动的地方,让学生在实验活动中学习,而不是静坐听教师传授间接经验。这样一方面强调了“学以致用”,即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将其运用于实践;另一方面强调了“以用促学”,即知识运用可以促进知识学习;再次,强调了运用知识的过程也是学习知识的过程。由此可见,本节课的教学打破了“坐而论道”的传统学习方式,走向了“学科实践”为主的新型学习方式。亮点三:育人观由学科学习转向素养形成。新时代课程改革的第一大理念就是育人为本。本节课的意义在于以学科实践为中介与载体来培养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通过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和应用,形成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只有将学生的学科学习转化为学科实践,才有可能发展学生的学科素养,进而体现育人的终极价值。回顾本节课可以看出,一是通过课堂动手操作实验,来描述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通过课后实地调查,了解“海绵校园”建设现状,发现问题,提出措施,凸显了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二是结合区域(无锡)案例,利用水循环环节综合分析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提出应对措施,强化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三是能够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树立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感悟人地协调的意义和价值。最后,引用习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提到的关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语句结束本节课,升华了人地协调观理念。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曾说:“只有当正确的知识与习得知识的正确过程相匹配时,知识技能才有可能成为素养”。也就是说,要用地理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地理,而不能用非地理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地理,唯有此才能形成核心素养。再进一步说,学什么知识与技能、怎样学过程与方法、学会什么能力、品格、观念,是一个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不能人为把三者割裂开来去行动。知识是载体、实践是路径、素养是目的。本节课就是通过对地理学科知识的探究、使用、实验和实践,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使地理学科具有发展人的价值,凸显学科育人价值。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有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没有全员参与。如模拟实验1: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实验,这是一个关键实验,但是课堂上仅设计一个实验装置是远远不够的,应设计多个实验,让学生能全员参与。二是探究没有抓住具体的关键问题。例如,课后作业为探究“海绵校园”问题,不能流于形式,应落实到具体的关键问题、关键事件、关键学生身上。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