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1∕T 2595-2019 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6233122
资源大小:374.33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51∕T 2595-2019 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docx
ICS 030.2000DB51四川省地方标准DB51/T 25952019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Teche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reservoir dynamic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systemin Sichuan province2019 - 08 - 22 发布2019 - 09 - 01 实施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1/T 25952019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总则 .24.1 总体目标 .24.2 基本原则 .25 总体框架 .25.1 总体架构 .25.2 系统组成 .36 信息采集与传输 .46.1 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采集与传输 .46.2 大中型水库动态监管采集与传输 .67 数据存储与共享 .117.1 小型水库数据存储 .117.2 大中型水库数据存储 .117.3 数据库建设 .117.4 数据共享 .117.5 数据安全 .128 应用系统建设要求 .128.1 总体要求 .128.2 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 .128.3 大中型水库现地应用系统 .139 建设管理 .139.1 建设管理组织机构 .139.2 建设管理原则 .139.3 验收 .1310 运行管理 .1310.1 运行维护原则 .1310.2 运行维护内容 .1410.3 更新改造 .14附录A(资料性附录) 相关采集设备主要技术参数要求 .16IDB51/T 25952019前言本规程根据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现状,借鉴省内外水库动态监管及预警建设与管理成果,由四川省水利厅组织本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技术相关单位和专家,依据相关标准完成制定。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有: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采集与传输技术要求;数据存储与共享;应用系统建设要求;建设管理;运行管理。本规程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规程的基本内容有可能涉及专利,本规程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规程由四川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规程批准部门: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本规程主持机构:四川省水利厅本规程解释单位:四川省水利厅本规程起草单位:四川省农田水利局四川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本规程在编制和公开征集意见过程中广泛听取了四川省水利厅有关处(局)、市(州)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库管理单位的意见。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冉从恒 冯玉民王斌李周顺何鹏刘双美李晓鹏魏广华毕瑶周永清曾康郭翔宇李小平李振华IIDB51/T 25952019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的总体框架、信息采集技术、数据要求、功能要求、设备要求等技术要求。本规程适用于四川省水利部门主管的大中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与管理,包括系统建设规划、方案设计、项目实施和验收、运行管理等。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2239-2008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 50348-201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T 50138-2010 水位观测标准SL 34-2013 水文站网规划技术导则SL 219-2018 水环境监测规范SL 323-2011 实时雨水情数据库表结构与标识符SL 551-2012 土石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588-2013 水利信息化项目验收规范SL 601-2013 混凝土坝安全监测技术规范SL 651-2014 水文监测数据通信规约SL 700-2015 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数据库表结构及标识符SL 715-2015 水利信息系统运行维护规范SL 415 水文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装备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 reservoir dynamic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system对水库实时水雨情及工情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及预警的综合应用系统。3.2图像监控 image monitoring通过拍照方式对水库现场进行监控。1DB51/T 259520193.3视频监控 video monitoring通过控制云台摄像头对水库现场进行实时视频监控。4总则4.1总体目标以水库水雨情等实时信息采集和预警为切入点,大力推进水库管理信息化,建立以信息流为主线的新的管理模式,提高水库工程安全管理水平,提升及时应对水旱灾害的能力,逐步实现水库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4.2基本原则统一规划、分级建设。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提出目标、统一制定建设标准。具体建设内容则由省和地方分级建设,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建设数据汇聚平台和应用系统,地方(市(州)、县(市、区)水务(利)局、镇水利站和水库管理单位)负责水库信息采集与传输设备的建设。需求引领,应用主导。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的建设要围绕水库管理中心工作,特别是紧紧围绕关键业务需求来开展工作,以实时信息的采集和预警为首要建设内容。平台公用、资源共享。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整合资源、集约使用,保证一数一源。由省级主管部门负责统一建设数据汇聚平台和应用系统,大中型水库自行建设的内容需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自主可控、先进实用。优先采用国产设备,尽量采用先进、成熟的技术,使系统具有较好的先进性和较长的生命周期,并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为系统技术更新、功能升级留有余地。急用先建、分步实施。从业务应用需求的实际出发,在建设策略上区分轻重缓急,结合建设资金和维护管理的承受能力等综合因素对分期建设做出合理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推进。优先建设水雨情等关系到水库工程安全的信息采集,有条件的可进行水质监测、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等内容的建设。建管并重、养护结合。重视建设后的运行管理,明确运行管理职责,规范保养与维护工作,及时更新,保障系统正常、稳定、可靠、安全运行。5总体框架5.1总体架构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是由信息采集与传输装置、数据接收系统以及信息管理系统构成的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水库实时水雨情及工情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管理及预警。系统划分为信息采集与传输层、数据资源层、应用系统层以及用户层。2DB51/T 25952019图1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总体框架5.2系统组成5.2.1信息采集与传输层水库现地建设的监测终端。小型水库现地采集内容包括水位、雨量、图像采集,土石坝宜增设生物危害监测,有条件的重点水库也可建视频监控。大中型水库现地采集内容包括水位、雨量、图像/视频、渗流量、表面变形,土石坝宜增设生物危害监测,根据水库功能需要和建设条件,可建设水质、环境(气象)、其他大坝安全监测和闸门监测等。5.2.2数据资源层包括省级统一建设的水库预警综合数据库、资源汇集和共享服务等,也包括大中型水库现地建设的数据库。5.2.3应用系统层主要是指省级统一建设的业务应用系统,包括web版、移动终端版,全省统一建设,通过分配账号,分级使用。同时有条件的大中型水库也可建设现地的水库管理应用系统。5.2.4用户层3DB51/T 25952019省级统一建设的业务应用系统面向的用户主要包括省、市(州)、县(市、区)水务(利)局相关人员。大中型水库建设的现地水库管理应用系统面向的用户主要是水库管理相关人员。6信息采集与传输6.1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采集与传输6.1.1建设内容6.1.1.1 信息采集系统包括水位、雨量、图像采集,土石坝宜增设生物危害监测,有条件的重点水库也可建视频监控。6.1.1.2 高程引测通过高程引测确定水库地面点高程,校核坝顶、堰顶等高程数据,保证水位测量的准确性。由于小型水库建设年代久远、历史资料缺失等原因,造成目前已建和待建的许多水位监测站无法引用准确的高程数据,因此需要在小型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建设时,进行高程引测和水尺安装。6.1.2水位信息自动采集6.1.2.1 站网布设原则原则上小型水库应在主坝坝前布设一个水位站。水位测量范围应能涵盖大坝坝顶高程以及水库死水位之间的水位。库区水位变化较大的水库可根据需要在水位转折变化处增设水位站。6.1.2.2 采集方式小型水库水位自动测量宜采用声波式或浮子式水位计。6.1.3雨量信息自动采集6.1.3.1 站网布设原则原则上小型水库应在主坝附近布设一个雨量站。雨量站宜选择空旷无遮挡处,避免雨水受到其他因素干扰而导致测量偏差。为了节约建设成本,雨量站宜与水位站合并统一建站。6.1.3.2 采集方式由于四川省在汛期暴雨频发,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宜采用声波式或翻斗式雨量计。6.1.4图像信息自动采集6.1.4.1 站网布设原则图像信息采集宜与其它水雨情采集集成建设,小型水库图像监测站宜布设在大坝附近,要求可以拍摄到大坝坝体及水面变化,有需要且有条件的宜对溢洪道进行图像监测。6.1.4.2 采集方式4DB51/T 25952019采用图像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由遥测终端机通过GPRS/4G/5G等公网传输到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集中存储,图像监视可在任何客户端实现图像浏览监视。图像采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图像传感器,为了保证成像品质,推荐采用CCD技术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信息采集应具备夜视功能。6.1.5视频监控6.1.5.1 站网布设原则有条件的重点小型水库,可对大坝或溢洪道进行视频监控。6.1.5.2 采集方式宜采用视频与图像监控相结合模式。小型水库根据需要启动视频监视。考虑拍摄视野和清晰度,视频监控宜采用高清球机摄像头。6.1.6大坝生物危害监测6.1.6.1 布设原则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所涉及的大坝生物危害监测主要指针对土石坝的白蚁监测。监测站宜布设在白蚁危害风险区,即坝体、大坝两坝肩、两坝肩顶部下延距坝脚线50m-300m范围以内,以及白蚁危害区,即大坝两坝肩及坝脚线以外300m-500m范围和毗邻的山体、树林周边100m-1000m范围。6.1.6.2 采集方式白蚁监测主要包括白蚁活动动态监测、图像实时分析预警和循环治理效果监测。a)白蚁活动动态监测采用红外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实时跟踪白蚁活动迹象和变化趋势,获取时间序列的白蚁活动动态图像,并通过传输网络回传至数据中心进行编码存储。b)图像实时分析预警是大坝生物危害监测及其预警的核心环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白蚁活动范围、数量的变化分析和危害性综合评估,获得生物危害的风险区域,并输出可选的治理措施。c)循环治理效果监测是保证大坝生物危害防治的补充内容,主要通过红外视频监测技术,动态抓取治理后的大坝白蚁活动状况,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比分析治理前后的变化,实现“监测诱杀预防(趋避)再监测”的一体化监测与防治。6.1.7高程引测每座水库原则上布设一个测量工作基点,5-10年进行复测。采用的高程系统与水库特征水位高程系统保持一致。为节省项目投资,水库附近1公里以内埋设有水准标识的,应尽量采用已埋设的水准点作为测量工作基点。对于在水库(或山塘)地质条件较好处布设的水准点,在保存完好的情况下可作为起测点使用。测量工作基点的联测,高程采用四等水准精度进行联测,平面采用一级导线精度联测;水尺零点高程的测量,采用四等水准精度进行联测。6.1.8水尺安装为了满足日常观察水位需求和水位测量数据比对需求,应在摄像头监视范围内设立水尺,水尺的布设断面应符合GB/T 50138-2010的相关要求。5DB51/T 25952019水尺根据现场情况采用直立式水尺或者悬垂式水尺,安装位置原则上以堤岸作为参照点,向下布置水尺。大坝是斜坡式的,采用直立式水尺:第一根水尺的0刻度与坝顶高程持平;每个水尺0刻度高差一米,不重叠,并且在第1根水尺顶部标识水尺高程。若大坝是混凝土坝面,宜采用拉爆螺丝焊接水尺桩方式安装水尺,若大坝是土石坝面的,宜通过挖坑填埋水尺桩方式安装水尺。大坝是垂直式的,采用悬垂式水尺,可采用镀锌扁铁上布设水尺,将扁铁吊放至水底,并在大坝坝顶标识水尺高程。6.1.9采集频率要求a)水位、雨量数据,汛期不少于 15min 一条,非汛期不少于 1h 一条;b)图像数据,汛期不少于 1h 一条,非汛期不少于 3h 一条。6.1.10信息传输水位、雨量、图像、生物危害等信息传输宜采用GPRS/4G/5G等公网,视频监控根据现场条件采用4G/5G或光纤传输等公网传输,无公网覆盖的水库宜采用北斗卫星数据传输方式。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可采用当前最新的主流信息传输模式。6.1.11防雷和接地要求防雷和接地应符合GB 50348-2018的相关规定。6.1.12供电系统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推荐采用太阳能板浮充蓄电池供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市电。供电系统除应符合GB 50348-2018的相关规定外,还应保证遭遇连续30天以上的阴雨天气设备仍能正常工作。6.2大中型水库动态监管采集与传输6.2.1建设内容包括水位、雨量、图像/视频、渗流量、表面变形,土石坝宜增设生物危害监测,根据水库功能需要和建设条件,可建设水质、环境(气象)、其他大坝安全监测和闸门监测等。6.2.2水位信息自动采集6.2.2.1 站网布设原则大中型水库的水位信息自动采集设备,应该布设在坝上游岸坡稳定、水流平稳且水位有代表性的地点。当坝上水位不能代表闸上水位时,应在闸上增设水位自动采集设备。6.2.2.2 采集方式对于大中型水库,宜采用浮子式或声波式水位计。6.2.3雨量信息自动采集6.2.3.1 站网布设原则6DB51/T 25952019雨量观测站点的布设应能控制月、年降水量和暴雨特征值在大范围内的分布规律和暴雨的时空变化。雨量站网的布设密度按SL 34-2013执行。雨量站网原则上应均匀分布,为了节约建设成本,宜与水位站合并统一建站。雨量站应避开强风区,其周围应空旷、平坦、不受突变地形、树木和建筑物以及烟尘的影响。6.2.3.2 采集方式由于四川省在汛期暴雨频发,为了测量的准确性,宜采用声波式或翻斗式雨量计。6.2.4图像信息自动采集6.2.4.1 站网布设原则监测位置布设应满足对以下监视对象的有效观察:大坝坝体、大坝上游、大坝下游、溢(泄)洪道、泄洪闸、泄洪洞、取(放)水设施、水位尺。6.2.4.2 采集方式采用图像摄像头进行图像采集,由遥测终端机通过GPRS/4G/5G等公网传输到监控中心服务器进行集中存储,图像监视可在任何客户端实现图像浏览监视。图像采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图像传感器,为了保证成像品质,推荐采用CCD技术的图像传感器。图像信息采集应具备夜视功能。6.2.5水质信息自动采集6.2.5.1 布设原则水质信息自动采集设备一般应布设在靠近用水的取水口及主要水源的入口。采集断面的选择应符合SL 219-2018,3.1中的要求。6.2.5.2 监测项目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所涉及的水质监测项目应符合SL 219-2018,3.3的相关规定。6.2.5.3 采集方式进行水质监测数据的采集方式有以下3种:实验室监测、移动监测和固定自动站监测。针对常规五参数:水温、pH值、溶解氧、电导率、浊度,推荐固定自动站监测,采用多参数探头式传感器进行在线监测。针对其他监测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采用固定自动站监测,同时可结合移动监测、实验室监测,达到水质信息采集的目的。6.2.6气象信息自动采集6.2.6.1 布设原则在满足要求精度的前提下,站距尽可能大、站网密度尽可能的稀少。在国家统一规划下,把自然条件与行政体系结合起来,重点考虑山洪灾害预警减灾服务业务的要求,兼顾科研和气象现代化,尽量做到合理。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自动气象站间距设计为2040km;一般防治区40km左右,综合考虑周边自动气象站建设情况。7DB51/T 259520196.2.6.2 采集方式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所涉及的环境监测内容为温度、湿度、风速、风向。a)温度采集宜采用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以便进行快速和灵敏的温度测量。b)湿度采集宜采用湿敏元件,主要有电阻式和电容式两大类。c)风速采集宜采用风杯风速传感器,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维护简单。d)风向采集宜采用电子罗盘式风向传感器,用电子罗盘定位绝对方向,通过RS485接口输出风向信息。6.2.7闸门监测6.2.7.1 布设原则闸门监测主要是闸门开度测量,在水库现有闸门控制装置加装闸门开度传感器,对闸门的开度进行测量。6.2.7.2 采集方式闸门开度的自动测量宜采用数字式闸门开度传感器,常用的传感器有光电编码器和接触式编码器。测量方式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因部分闸门上连接或安装传感器非常困难,推荐采用间接测量。将数字式传感器和除了闸门以外的其它运动部件连接,注意选择容易安装又容易计算的部位,比如卷筒轴,通过旋转的变化得到闸门开度。弧形闸门开度应当是闸门底部到闸室底槛的距离。间接测量很可能在局部测量范围内有部分测量段的运动轨迹会出现非线性变化,应加以修正。6.2.8视频监控6.2.8.1 布设原则监测位置布设应满足对以下监视对象的有效观察:大坝坝体、大坝上游、大坝下游、溢(泄)洪道、泄洪闸、泄洪洞、取(放)水设施、水位尺。6.2.8.2 技术要求a)监控网络结构视频监控分布在各监控位置,通过光纤网络,与水库管理房的网络进行通信,所有视频监控内容都存储到硬盘录像机的硬盘,方便调用查看。摄像头光纤网络交换机 硬盘录像机摄像头图2监控网络结构8DB51/T 25952019b)视频共享为方便相关决策指挥部门或省、市(州)、县(市、区)相关职能部门掌握库区的实时情况,需要将库区的视频监控信息共享给相关职能部门。各水库管理处需接入互联网,作为视频监控数据共享的传输信道。视频共享方式为:省级监控平台通过互联网与硬盘录像机相连接,获取相关视频监控信息,市(州)、县(市、区)水务(利)局可通过省级监控平台共享水库的视频监控信息。视频监控硬盘录像机传输网络防火墙 省级监控平台市(州)、县(市、区)水利部门图3视频共享拓扑结构6.2.9大坝安全监测6.2.9.1 布设原则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大坝安全监测站的布设应涵盖坝高15米以上或者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大坝。大坝包括永久性挡水建筑物以及与其配合运用的泄洪、输水和过船建筑物等。坝高15米以下、10米以上或者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下、10万立方米以上,对重要城镇、交通干线、重要军事设施、工矿区安全有潜在危险的大坝参照本规程执行。6.2.9.2 采集方法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所涉及的大坝安全监测内容包括大坝渗流监测和坝体表面变形监测。6.2.9.2.1 渗流监测a)土石坝渗流监测包括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坝基渗流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和渗流量监测。坝体渗流压力监测、坝基渗流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宜选用测压管或孔隙水压力计,监测点的布设参考SL 551-2012的要求。渗流量监测应根据渗流量的大小和汇集条件,选用如下几种方法和设施:当流量小于 1L/s 时宜采用容积法,通过容积式流量计进行采集。当流量在 1300L/s 之间时宜采用量水堰法,通过水位计测量水位换算成流量。当流量大于 300L/s 或受落差限制不能设量水堰时,应将渗漏水引入排水沟中,采用流速法,通过水位计、流速仪分别测量水位和流速,并换算成流量。b)混凝土坝渗流监测包括坝基扬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和渗流量监测。坝基扬压力监测、绕坝渗流监测可埋设渗压计监测,也可埋设测压管监测,监测点的布设参考SL601-2013的要求。渗流量监测方法根据监测对象和排水量,选用如下方法:9DB51/T 25952019廊道或平洞排水沟内的渗漏水宜用量水堰法监测,也可用流量计监测。排水孔渗流量很小的渗漏点宜用容积法监测。坝体混凝土缺陷、冷缝和裂缝的渗漏水渗漏水量较大时,应采用容积法或量水堰法监测。6.2.9.2.2 坝体表面变形监测坝体表面变形包括坝面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水平位移中包括垂直坝轴线的横向位移和平行坝轴线的纵向位移。水平位移宜采用全站仪,垂直位移宜采用水准仪进行监测。6.2.10大坝生物危害监测6.2.10.1 布设原则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所涉及的大坝生物危害监测主要指针对土石坝的白蚁监测。监测站宜布设在白蚁危害风险区,即坝体、大坝两坝肩、两坝肩顶部下延距坝脚线50m-300m范围以内,以及白蚁危害区,即大坝两坝肩及坝脚线以外300m-500m范围和毗邻的山体、树林周边100m-1000m范围。6.2.10.2 采集方式白蚁监测主要包括白蚁活动动态监测、图像实时分析预警和循环治理效果监测。a)白蚁活动动态监测采用红外视频监控技术,通过实时跟踪白蚁活动迹象和变化趋势,获取时间序列的白蚁活动动态图像,并通过传输网络传至数据中心进行编码存储。b)图像实时分析预警是大坝生物危害监测及其预警的核心环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实现白蚁活动范围、数量的变化分析和危害性综合评估,获得生物危害的风险区域,并输出可选的治理措施。c)循环治理效果监测是保证大坝生物危害防治的补充内容,主要通过红外视频监测技术,动态抓取治理后的大坝白蚁活动状况,并通过图像分析技术对比分析治理前后的变化,实现“监测诱杀预防(趋避)再监测”的一体化监测与防治。6.2.11采集频率要求a)水位、雨量数据,汛期不少于 15min 一条,非汛期不少于 1h 一条;b)图像数据,汛期不少于 1h 一条,非汛期不少于 3h 一条;c)水质、气象、闸门、大坝安全等数据,宜不少于 1h 一条。6.2.12信息传输水位、雨量、图像、水质、环境(气象)、闸门监测、大坝安全监测、生物危害监测等信息传输宜采用GPRS/4G/5G等公网,视频监控根据现场条件采用4G/5G或光纤传输。随着信息传输技术的发展,可采用当前最新的主流信息传输模式。6.2.13防雷和接地要求防雷和接地应符合GB 50348-2018的相关规定。6.2.14供电系统10DB51/T 25952019信息采集与传输系统推荐采用太阳能板浮充蓄电池供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采用市电。供电系统除应符合GB 50348-2018的相关规定外,还应保证遭遇连续30天以上的阴雨天气设备仍能正常工作。7数据存储与共享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采用省级建设的统一平台进行管理,各地建设的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数据应接入该平台。系统相关数据必须遵循统一、规范的标准,监测站点由全省统一编码。7.1小型水库数据存储小型水库数据统一存储在省级平台,需接入省级平台的数据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实时信息。基本信息包括水库基本信息和测站基本信息,水库基本信息可用水利普查数据等历史资料,参考高程引测的数据,对其特征水位进行认真校验后,录入省级平台数据库,水库遥测终端站的建设单位对水库基本信息准确性和预警可靠性负责。实时信息包括水位、雨量、图像、视频等,数据传输需遵循SL 651-2014,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建设数据接收服务,实时信息统一接收,按省级平台的要求统一入库。已建含沙量监测设备的水库,按照同样的原则接入省级平台。7.2大中型水库数据存储大中型水库数据可存储在省级平台,也可存储在各水库管理单位现地建设的系统平台,但应与省级平台互联互通,数据共享。需接入省级平台的数据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和实时信息。大中型水库基本信息可通过数据同步或数据录入等方式接入省级平台数据库,水库基本信息可用水利普查数据等历史资料。实时信息包括水位、雨量、图像、气象、水质、闸门开度以及大坝安全等,数据传输需遵循SL651-2014,通过一站双发或数据转发等方式接入省级平台数据库。已建含沙量监测设备的水库,按照同样的原则接入省级平台。视频宜采用直连方式同时接入现地及省级平台。大中型水库由各地自行建设的内容,如洪水预报、调度等信息可不接入,由各地自行管理。7.3数据库建设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数据库包括属性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两大类。属性数据库包括基础库、实时库和历史资料库三种类型。数据库设计需要符合SL 323-2011和SL700-2015的相关要求。空间数据库包括基础库、专业库以及一些专题库等内容。推荐使用公共的电子地图,根据工程管理的需要,可进行各类专题图层的绘制工作。7.4数据共享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数据可根据需要在各级水利管理单位间共享,如相邻省、市、县之间,相邻水库之间,上下游的不同管理单位之间等。同时可与气象、环保、国土等部门进行数据交互共享。数据共享可采用数据层共享或应用层共享的模式。a)数据层共享将设备发送回来的数据直接转发到目标平台的前置机中,并解析保存到中间库供调用。b)应用层共享11DB51/T 25952019提供数据共享WebService服务,目标平台合法通过验证后可根据需要获取数据。7.5数据安全数据安全应符合GB/T 22239-2008对于第二级安全保护能力的相关要求。8应用系统建设要求8.1总体要求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建设管理。应用系统分Web版、移动终端版,对水库基础信息、水雨情、大坝安全监测、环境因素(气象)、水质、闸门开度等信息进行展示与管理,实时掌握水库最新动态。各市县通过账号访问系统,账号由省级主管部门统一进行分配。大中型水库可使用省级统一建设的应用系统。也可自行建设,现地部署,但应与全省大平台互连互通,数据共享。8.2四川省水库动态监管预警系统8.2.1WEB 版系统软件功能要求WEB版系统软件功能包括基本信息管理、地理信息监视、实时信息监视、数据查询统计、预警预报功能、系统管理功能等。a)基本信息管理包括水库基本信息和测站基本信息,可对基本信息进行查询、增加、修改、删除等。b)地理信息监视具备二维、三维两种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上显示水库监测站点的位置、数据和图像信息,用户可以直观地看出水库监测站点的分布情况。鼠标悬停或点击水库监测站点后,自动弹出该站点的图像、水位、雨量、库容等信息。c)实时信息监视是以单个水库为对象,全面展示水库图像、水位、雨量、水质、环境因素、闸门开度、大坝安全监测、视频等实时信息。d)数据查询统计需要对水库的工情、水雨情、蓄水量、出入库流量、大坝安全等信息以列表、图表等方式进行查询、统计、分析。e)预警预报功能包括水位预警、雨量预警、大坝安全预警、下游村庄预警等功能。对预警信息的指标、分析、发布进行管理。根据预先设定的预警条件,对水库实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一旦实时监测数据达到预警条件,系统将自动报警,并将报警信息发送到相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