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04∕T 0024-2023 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枣庄市).pdf
-
资源ID:96234066
资源大小:458.7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3704∕T 0024-2023 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规程(枣庄市).pdf
ICS65.020.20CCS B 05DB3704枣庄市地方标准DB3704/T 00242023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规程2023-09-06 发布2023-10-06 实施枣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3704/T 00242023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枣庄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单位:枣庄市农业农机技术推广中心,枣庄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枣庄登海德泰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姬文婷,崔霞,朱薇,徐媛婧,朱文婷,王庆军,孙静,秦竞,李超,杨宁,赵元伦,孔令刚,甄铁军。DB3704/T 002420231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土地选择及整地、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存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粮饲兼用型玉米栽培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1粮食作物种子第1部分:禾谷类GB 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T 8321.5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5671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NY/T 2088玉米青贮收获机 作业质量NY/T 2696饲草青贮技术规程玉米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粮饲兼用型玉米 grain and forage maize指在获得高产玉米籽粒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大量家畜可利用的玉米秸杆的玉米品种。3.2青贮玉米 silage corn指收获整株玉米经切碎、加工、发酵后用作饲料的玉米。4土地选择及整地4.1土地选择种植一般玉米的土地都可以种植粮饲兼用型玉米,要求地块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应符合GB 15618的要求。4.2整地在种植前进行精细整地,深翻要求在25cm左右,保证地面平整,土壤细碎。在翻地的同时要施基肥,基肥建议选用有机肥,每亩约100kg200kg,同时根据地力搭配适当的化肥,应符合NY/T 496的要求。DB3704/T0024202325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5.1品种选择选用抗逆性强、产量高、质量好、持绿性好的品种。如鲁单9088、鲁单510、登海605、德单5号、迪卡系列等。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1的规定。5.2种子处理种衣剂应含有能防治玉米病害的杀菌剂和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同时可根据不同地块的易发病害和虫害需要进行种子二次包衣,种衣剂和拌种剂的使用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应符合GB/T15671的要求。6播种6.1播期播种时间宜为6月中上旬。6.2播种密度粮饲兼用型玉米的合理密度不仅要考虑籽粒产量,还要考虑青贮生物产量和品质。种植时,根据土壤的肥力、玉米的品种、收获目标来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播深3cm5cm,一般选用60cm等行距种植。6.3播种墒情播种时适宜的土壤相对含水量是70%75%。若墒情不足,应先播种后灌溉,避免灌溉后影响播种机械下地,耽误播种时间。灌溉用水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7田间管理7.1查苗补苗当幼苗长到3叶4叶时依据种植密度进行间苗或者补苗,间苗的方法为去密留疏,去弱留壮,去病留健。7.2合理施肥玉米苗6叶7叶时施苗肥,用量为总氮量的20%,一般选用尿素,沿幼苗一侧开沟施肥,做到小苗浅施,距苗5cm6cm;大苗深施,距苗约15cm20cm;在大喇叭口期11叶12叶时追施穗肥,用量为总氮量的45%左右,在距植株10cm左右处开沟10cm左右深施;籽粒灌浆期时追施花粒肥,用量为总氮量的20%,施用时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也可喷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用作叶面肥,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加光合产物转化。7.3除草除草时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可达到显著的除草效果。可选用播后苗前或苗后喷施除草剂两种方式。播种后出苗前,墒情好时可直接 667m2用 960g/L 精异丙甲草胺乳油 50mL85mL 或 75%异恶唑草酮水分散粒剂 8g10g 等进行封闭式喷雾;墒情差时,于玉米幼苗 3 叶5 叶、杂草 2 叶5叶期用 4%烟嘧磺隆悬浮剂 70mL100mL 加莠去津 100mL 或 10%硝磺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 80mL120mL 喷雾。化学除草时,应根据田间杂草发生情况,合理配方,药剂搅拌均匀,适时适量均匀喷洒。选择合理的喷洒方式和机具,农药安全使用应符合 NY/T 1276 的规定。DB3704/T 0024202337.4灌溉和排涝7.4.1灌溉播种后及时浇蒙头水,保证全苗;拔节后及时浇水可以减少空杆,增加穗粒数;在大喇叭口期,抽雄前10d到开花后20d是玉米生长发育和灌浆鼓粒的关键时期,此时要及时的浇水。7.4.2排水防涝因地制宜地做好农田排灌设施,防止内涝。低洼、涝渍地区和涝渍田应疏通田头沟、沟渠和腰沟,遇涝时及时排除田间水分。7.5病虫害防治7.5.1防治原则及方法大喇叭口至穗期,在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相融合的基础上,根据病虫发生实际,组配杀虫杀菌药剂混配施药,进行“一防双减”。后期密切监测关注病虫动态,防治效果差或后期病虫上升快的地块,要及时做好二次防治。选择合理的喷洒方式和机具,注意操作安全。农药使用应符合GB/T8321.5规定。7.5.2病害防治7.5.2.1茎基腐、大斑病防治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67m2用20%粉锈宁乳油50g100g或667m2用200亿芽孢/mL枯草芽孢杆菌70mL80mL均匀喷雾。7.5.2.2叶斑、穗腐、锈病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667m2用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30mL50mL或667m2用17%唑醚 氟环唑悬乳剂40mL60mL或667m2用18.7%丙环 嘧菌酯悬乳剂50mL70mL等喷雾。秸秆饲用的玉米地块后期不再施药。7.5.3虫害防治7.5.3.1玉米螟防治在玉米螟成虫羽化初始日期可采用高压汞灯诱杀防治;在玉米螟卵盛期即田间玉米螟卵寄生率60%以上可采用赤眼蜂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可用0.2%苏云金杆菌颗粒剂撒施于叶内防治玉米螟;也可667m2用30%乙酰甲胺磷、20%氟苯虫酰胺悬浮剂8mL12mL或40%氯虫噻虫嗪水分散粒剂10g12g等喷于心叶部,防治玉米螟,兼治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等。7.5.3.2玉米穗虫防治可667m2用10%四氯虫酰胺悬浮剂20g40g或20%哒嗪硫磷乳油800倍1 000倍喷雾。7.5.3.3粘虫防治在平均100株有50头粘虫时,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3 000倍喷雾或2.5%敌杀死(溴氰菊酯)乳油3 000倍4 000倍喷雾。7.5.3.4二点委夜蛾防治及时清除玉米根部及周围覆盖的麦秸,破坏其栖息场所;或用拌有菊酯类的麦麸,在傍晚顺垄撒在玉米苗边。DB3704/T0024202348收获与贮存8.1收青贮玉米8.1.1收获期适宜收获期为蜡熟期,不早于乳熟末期,不晚于蜡熟末期,籽粒乳线处于1/3至3/4,适宜的含水量为65%70%。8.1.2收获方式采用玉米青贮收获机收获,留茬高度不低于15cm,不得带入泥土等杂物,应符合NY/T 2088的要求。8.1.3贮存青贮玉米原料装填到青贮池时要迅速、均一,与压实作业交替进行。原料每装填一层压实一次,青贮池每次装填厚度30cm50cm,宜采用拖拉机或专用青贮压实机等机械压实。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外面放置重物镇压,应符合NY/T 2696的要求。8.2收玉米籽粒8.2.1收获期适宜收获期为果穗苞叶变枯,籽粒黑层出现,含水量在28%以下。8.2.2收获方式机械化收获,秸秆粉碎还田。8.2.3贮存及时晾干储存。8.3既收玉米籽粒又收玉米秸秆8.3.1收获期适宜收获期为玉米籽粒刚成熟。8.3.2收获方式机械化收获,果穗和玉米秸秆同时收获。8.3.3贮存果穗及时晾干储存;玉米秸秆贮存方法同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