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235724       资源大小:26.09K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含答案).docx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含答案)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拿矿物资源来说,它不是神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做贡献的。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1结合前后文,写出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枯竭 _(2)再生 (3)不顾后果_ (4)滥用 2这两段话主要说了什么? _ _ 3怎样才能避免文中这种可怕的局面发生呢? _ _ 阅读与理解。 宇宙生命之谜(节选) 根据这些条件,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水星离太阳最近,朝向太阳的一面表面温度达到300400,不可能存在生命。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因此,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4这段文字作者主要运用 的写作方法,写了 5金星表面温度极高的原因是什么? _ _ 6阅读这段文字,可以运用_的阅读方法,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如下信息: 不可能有生命存在;_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阅读,完成练习。 竹节人(节选) 有一段时间,我们全迷上了斗竹节人。把毛笔杆锯( )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 )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节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 )在一起,就成了。锯的时候要小心,弄不好一个个崩( )裂,前功尽弃。 7给加点的汉字标注正确的音节。 8简要写出制作竹节人的过程。 9解释“前功尽弃”在文中的意思,并说明制作竹节人的注意事项。 _ _ 10使用至少三个连续动词描述一项事务的完成。 _ _ 阅读。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 ),讲究假山池沼的( ),讲究花草树木的( ),讲究近景远景的( )。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1从以下词语中选择最合适的填入文中括号内。 配合 层次 映衬 布局 12张华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你会推荐他重点阅读第 自然段。通过阅读,张华发现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_ 。(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13王佳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她怎样阅读这篇文章最合适?( ) A重点阅读每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B从头到尾逐字逐句阅读短文。 C重点阅读第5和第6自然段,略读其他段落。 D只阅读文章第5和第6自然段,其他的不用读。 14结合上下文,对第3自然段中“败笔”一词的解释最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 A影响整个字的一笔 B文中写得不好的句子 C园林设计上的欠缺 D园林绘画方面的不足 15联系上下文,第3自然段中“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 ;“愿望"是指 ;说“他们的愿望”实现了的依据是_。 16画“ "句子中的加点词“往往”去掉好不好?请说明理由。 _ _ 阅读难倒国相,完成小题。 难倒国相 战国时,文武双才的伍子,初次上朝时,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君主又传谕试才。 结果,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这时国相就给他出了个字谜:东海有大鱼,无头又无尾,丢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伍子胥当即答了出来。 接着他又回国相一个字谜:出东海,入西山,_ ,_ 。 其实谜底都是一个,却难住了国相。 17判断下列句子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千斤鼎"“的意思是“千斤顶”。( ) (2)国相给伍子胥出字谜是想难倒他。( ) (3)国相被难住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字谜的谜底。( ) 18文中字谜的谜底是: 19根据谜底给文中空白处补上谜面。 20伍子胥是个 的人,“武"体现在 ,“文”体现在 阅读烛光,完成答题。 烛光 “啪!"停电了。 妈妈拿来一根蜡烛,点燃了它。顿时,小火苗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 烛光中,爸爸正认真地辅导我做功课。遇到难点了,他就拿起课本和参考资料,认真地研读着,时不时地拿着笔,打着草稿,帮我理清解题思路。 每一次,我有不会做的数学题目,总是问他;而他,也总是耐心地回答我。有的题目特别难,他就一再地讲,直到我懂了为止。不止一次,他走进书店,为我精心挑选合适的参考书。当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他会抄下来给我做。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成绩稳步提高。 渐渐地,蜡烛短了一截。 烛光中,妈妈正整理着我背诵过的古诗文。最早背过的古诗,放成一摞;后来背的,则放成另一摞。而我背得不是特别熟的,她又将其单独摞起,供我背诵。 从我记事起,我的生活就离不开古诗。从咏鹅到将进酒, 从静夜思到蜀道难, 凡是有能力背的,我都有所涉及。而她,不仅要将每首诗的意思讲给我听,还要将诗和大意抄下来。抄着抄着,一不小心,就抄了六年,一张张纸堆了足足几十厘米高,真可谓是手抄版的千家诗了。这一张张泛黄的纸稿,渗透着她的心血。 慢慢地,蜡烛又短了一截,可那火苗依然蹿得很高,很旺。 烛光中,奶奶正在为我缝补袜子。她戴着老花镜,小心翼翼地将线穿进针眼里。一针一线,她的动作是那么认真,那么细致。 我每天运动量比较大,袜子没穿几天,就会破几个洞,如果扔掉,也太浪费了。每当此时,总是她慈爱的奶奶,拿起针和线,一针一针地缝着。她常说,自己没文化,不能教子女什么,但至少还能帮着缝缝补补,让孙辈安心读书。一针一线,都倾注着她的关爱。 蜡烛越燃越短,到最后,只剩下一小截。 “啪!”灯亮了,蜡烛发出的光不那么显眼了,但那小小的火苗还是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 21文中哪一个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蜡烛燃烧的动感?( ) A啪 B蹿 C暖 D旺 22“这一张张泛黄的纸稿,渗透着她的心血。"从“泛黄”这个词语可以读出什么内涵?( ) A抄写古诗历时很长,纸张慢慢变黄,可见妈妈用心良苦,不辞辛劳。 B黄色纸张更显眼,时刻提醒我学习,可见妈妈心细如发,教子有方。 C泛黄的纸张在停电的时候可以点火,可见妈妈废物利用,特别节俭。 D用质地低劣的黄色纸张抄写古诗文,可见妈妈勤俭节约,善于持家。 23爸爸辅导“我"功课。文中做了一些补充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有的问题很难,他一讲再讲,直到我懂了为止。 B整理许多优秀的诗给我背,还要将诗的意思讲给我听。 C他经常走进书店,为我精心挑选合适的参考书。 D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他会抄下来给我做。 24下列对短文最后一段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结尾简洁,呼应上文,深化主题,又让人感到余味犹长。 B巧妙地呼应了首段,让人感觉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C呼应上文,强调了在烛光照耀下人感到温暖的身体感受。 D写出了作者感悟到烛光中亲人们对自己的爱,内心温暖。 25短文描述了烛光中的哪三个情境?请各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_ _ 26短文以“蜡烛”为线索,描写了“点燃了它"“短了一截”“又短了一截"“只剩下一小截”等情景,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 _ 阅读 系在风筝上的童年(节选) 长长的轻轻抖动的风筝线,竟丝丝缕缕牵出了我的童年。 在乡下,三月的剪剪轻风还残留着冬的料峭。我们这些颠跑在蓊郁麦田里的孩子,摔打惯了,是不知道什么叫做冷的。何况又常把嬉笑系在风筝线上,即便有些寒意,也早被如火的童心熔化掉,让野气的笑声赶跑了。 我们偷偷找来竹篾,且要绿皮的,有韧性的,犹如女孩子绣花挑线一般仔细。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风筝骨架。然后,几颗小脑袋抵在一处,唧唧喳喳商量一阵,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便给他们穿上了斑斓的衣衫,完全可以与女孩子织成的锦绣相媲美。然后用大团大团的线做放线,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这些线来的可不易呢,是我们这些男子汉低三下四、求爷告奶,甚至向小姑娘一连串喊上十声好姐姐才弄到手的。 好了,抬起你因做风筝而勾得酸了的头,开始放吧。嘿!风筝!全是风筝!这些大大小小造型生动的风筝,从辽阔的麦田里,迤逦的大道旁,潋滟的堤塘边冉冉升起被底下幼稚的欢声笑语吹着,腾腾的热气捧着,悠悠飞向空中,去亲吻白云。好似争艳的奇葩,挂彩的气球。我们的心醉了。 更叫绝的要数晚上。皓月高悬中天,大地一片静谧。夜色朦胧。我们几个小伙伴溜出来一叽咕,便带了心爱的风筝到村头田边但不去有坟茔的地方,虽说不怕,可终究有些煞风景。风筝纸是涂了闪金光的东西,还要想法把一段蜡头或一捻蘸了油的棉絮系在尾巴上,放飞时一点燃便像飞机尾翼上的信号灯一样闪烁。这通常极难放,因野外有风,蜡烛又不顶风,所以总是熄灭。但是,偶有成功的时候,那风筝放起来就别有情趣,“信号灯"明灭闪烁,随风筝飘飘洒洒,也把一颗颗童心送上神秘的高空,如醉如痴。 风筝也有赌气的时候,任你如何摆布它总要往地上栽。这时的小伙伴们决不会张飞似的环眼圆睁,一脚踏翻它的,大家总是小心翼翼地检查一番,找出毛病,对症下药。随着欢呼声,风筝重新又飘然升起。放到得意处,猛不防风筝也会断线,摇头晃脑地越飘越远。我们拉着断了的风筝线,不胜惋惜 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 啊,我的鹅黄色的童年! 27任务:(1)写一篇“风筝制作指南”,教别人做风筝。(2)讲一讲关于放风筝的趣事。 根据文章阅读任务,可采取这样的阅读方法:先整体浏览一下文章,然后根据阅读任务,选择相应的段落重点阅读。通过这样的阅读方法可知,为完成第1个任务,我们应该重点阅读第 段:为完成第2个任务,我们应该重点阅读第 段。 2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巧夺天工:_ 潋滟:_ 29仔细阅读第段,请你按顺序,把与做风筝有关的动词圈起来,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风筝的制作过程,填在下面的括号里。 找来竹篾( )糊纸涂色( ) 30短文第段写了风筝的欢快情景,却又在第段写了失败的情景。对这样写的原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这两种情景都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B这样写使童年的生活更有趣。 C这样写使文章的内容更丰富。 D这样写使读者心生遗憾,不合适。 31对短文第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欢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 B已经逝世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永远难忘。 C风筝是“我”童年唯一的玩具,看到风筝线就想起了童年。 D表达了“我"对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之情。 32短文主要写了两件事,分别是 _ 和 _,这两件事表达了作者 之情。 参考答案: 1 用完,用尽。 又一次。 考虑。 过分的,无节制的。 2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度地开采,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危害。 3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1本题考查字义。 枯竭:(水源)干涸;断绝。竭:用完,用尽。 再生:再次获得生命。再:又一次。 不顾后果:不考虑做了这件事以后会有什么结果。顾:考虑。 滥用:没有选择胡乱地过度使用。滥:过分的,无节制的。 2本题考查概括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但是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加速了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第二自然段写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 由此可知,这两段话主要说了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无度地开采,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会给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危害。 3根据“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但是因为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可知,为了避免文中这种可怕的局面发生,应该注意保护自然资源,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4 分析说明 科学家分析出太阳系中除地球、火星以外,其他星球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金星缺氧、缺水,具有“温室效应”。 6 细读 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 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 【解析】4考查写作方法以及概括语段内容。 通读语段可知,这段文字作者主要运用分析说明的写作方法,写了科学家分析出太阳系中除地球、火星以外,其他星球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5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通读语段,文中的“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告诉了我们金星表面温度极高的原因,即:金星缺氧、缺水,具有“温室效应”。 6考查根据语段内容填空,并回答问题。 阅读这段文字,可以运用细读的阅读方法,从大量信息中提取如下信息:金星是一颗缺氧、缺水水,有着浓厚云层的行星,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离太阳很远,它们的表面温度,一般都低于-140,也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7jù zun chun bng 8 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作身躯 钻小眼供装手臂 再锯八节当四肢 各节用线穿在一起 9文中意思是如果毛笔杆锯小节时崩裂,那么竹节人就得重做,之前的功夫就白费了。因此制作竹节人锯毛笔杆时要把握好力度和速度,不要让竹节崩裂。 10我回到家后,放下书包,拿出课本和作业本,开始写作业。 【分析】7本题考查字音。 锯(jù)钻( zun)穿(chun)崩( bng) “钻”是一个多音字。 zuàn 1打眼儿的工具:电。头。2钻石:这表是十七的。 zun 1用钻子一类的尖物穿孔:眼儿。探。2穿过;进入:山洞。到水里。3钻研:学习不能光书本,还必须结合实践。4为了私利而想方设法找门路:营。门子。 8本题考查概括能力。 由原文“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这就是竹节人的脑袋连同身躯了,在上面钻一对小眼,供装手臂用。再锯八节短的,分别当四肢。用一根纳鞋底的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就成了。"可以简单概括为: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作身躯;钻小眼供装手臂;再锯八节当四肢;各节用线穿在一起。 9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 前功尽弃:指以往的功劳全部废弃。文中指在锯的时候要小心力度,不然容易崩裂,前面的步骤就都白费了。因此在锯毛笔杆的时候要小心力度,否则会前功尽弃。 10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用至少三个连续动词描述一系列动作即可。例如:妹妹突然扬起手,嘴里呀呀地喊着,摇晃跑向沙发上的妈妈。 11布局 配合 映衬 层次 12 2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3C 14C 15 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 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16不好。“往往”在这里是指通常情况下水面成河道模样时会安排桥梁,但也有特殊情况。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若去掉,句子意思就变了。 【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结合语境准确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 首先要理解词的含义,注意词的搭配以及词语使用的对象,把握具体语境,借助语感做出正确选择。 布局:对事物的全面规划和安排。 配合:合在一起,显得合适相称。 映衬: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也可以是相反的事物间进行对比。 层次:是指系统在结构或功能方面的等级秩序。具有多样性,可按物质的质量、能量、运动状态、空间尺度、时间顺序、组织程度等多种标准划分。 亭台轩榭是建筑物,它是整体规划,应用“布局";假山池沼两类景物合在一块儿,应讲究配合;花草树木是对园林建筑的衬托,讲究的是映衬;近景远景讲究的是层次。根据句意与词语使用的对象,文章中括号内依次填入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1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从前往后找相关信息。从“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些描写中可知,张华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可以推荐他重点阅读第2自然段。苏州园林的共同点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3本题考查阅读方法。 文章第5和第6自然段重点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所以王佳想要了解苏州园林的假山和池沼,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阅读第5和第6自然段。故选项C正确。 14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义,再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选项。 败笔是一个汉语名词,原指诗文或书画中有毛病的地方。现多指某件事中或某件物品不完美的部分。在文章第3自然段中,联系上下文可知,“败笔"是指园林设计上不完美的部分。选项C正确。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联系上下文找相关信息。从“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可知,“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中“他们”是指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从“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中可知,“愿望”是指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从“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这些描写中可知,“他们的愿望"实现了。 16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本意,再结合语境,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往往”本义是常常;指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文中指通常情况下水面成河道模样时会安排桥梁,但也有特殊情况。因此“往往"不能去掉,若去掉,句子意思就变了。该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准确性。 17 × × 18日 19写时方 画时圆 20 文武双才 力气很大,能举千斤鼎 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 【解析】17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1)千斤鼎:在商周时代,鼎是一种礼器。因为是祭祀用。所以造型上讲究特别多。现在出土的鼎,最重的是司母戊鼎,重达832公斤。根据现在的研究,秦朝的一斤大约于现在的250克上下。那么所谓千斤鼎,大约也就在500斤左右。因此千斤鼎指的是重量达到千斤的鼎。因此A项错。 (2)说法正确。 (3)文章讲的是相国知道自己的谜底,但是不知道伍子胥的字谜,而不是国相被难住的原因是不知道自己字谜的谜底。说法错误。 18本题主要考查猜字谜。 “东海有大鱼,无头又无尾”是“田",“丢了脊梁骨,一去直到底。”是“日"。“出东海,入西山出东海,入西山”也指的是“日"。 19本题主要考查猜字谜。 “写时方、画时圆”谜底是“日"。 20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从“战国时,文武双才的伍子,初次上朝时,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君主又传谕试才。”“伍子胥当即答了出来。"可知,伍子胥是一个文武双才的人。从“在殿前刚举完千斤鼎”可知,“武"体现在力气很大,能举千斤鼎。从“结果,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可知,“文"体现在满朝文武都论不过他。 21B 22A 23B 24C 25爸爸辅导“我”做功课。妈妈整理“我"背诵过的古诗文。奶奶为“我”缝补袜子。 26短文以“蜡烛"为线索串联全文材料:“点燃了它”“短了一截"“又短了一截”“只剩下一小截",既写了眼前烛光中爸爸、妈妈和奶奶为自己辛勤付出的情景,也分别回忆了以上三位亲人平日里对自己深深的爱,内容真实且生动形象。形式上,线索清晰,条理清楚,并给读者一种回环反复的美感;情感上,水到渠成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亲人们对自己深深的爱使自己感到温暖。 【解析】21本题主要考查对关键词的理解。 从“妈妈拿来一根蜡烛,点燃了它。顿时,小火苗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可知,“蹿"字生动地描写出了蜡烛燃烧的动感。 22本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这一张张泛黄的纸稿,渗透着她的心血。”从“泛黄"这个词语可以读出抄写古诗历时很长,纸张慢慢变黄,可见妈妈用心良苦,不辞辛劳。 23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烛光中,爸爸正认真地辅导我做功课。遇到难点了,他就拿起课本和参考资料,认真地研读着,时不时地拿着笔,打着草稿,帮我理清解题思路。每一次,我有不会做的数学题目,总是问他;而他,也总是耐心地回答我。有的题目特别难,他就一再地讲,直到我懂了为止。不止一次,他走进书店,为我精心挑选合适的参考书。当看到有价值的题目,他会抄下来给我做。”可知,爸爸辅导“我"功课。文中做了一些补充说明ACD说法正确。 B有误。从“烛光中,妈妈正整理着我背诵过的古诗文。最早背过的古诗,放成一摞;后来背的,则放成另一摞。而我背得不是特别熟的,她又将其单独摞起,供我背诵。”可知,整理许多优秀的诗给我背,还要将诗的意思讲给我听。这是妈妈做的事,而不是爸爸做得的事。 2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 从“啪!"灯亮了,蜡烛发出的光不那么显眼了,但那小小的火苗还是一蹿一蹿的,很暖很暖。”可知,短文最后一段结尾简洁,呼应上文,深化主题,又让人感到余味犹长。巧妙地呼应了首段,让人感觉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写出了作者感悟到烛光中亲人们对自己的爱,内心温暖。而不是呼应上文,强调了在烛光照耀下人感到温暖的身体感受。选项C说法错误。 25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结合语境,用一句话简要概括。 从“烛光中,爸爸正认真地辅导我做功课。"“烛光中,妈妈正整理着我背诵过的古诗文。”“烛光中,奶奶正在为我缝补袜子。"可知,烛光中的三个情境,主要写爸爸辅导“我”做功课。妈妈整理“我"背诵过的古诗文。奶奶为“我”缝补袜子。 26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可从内容、主旨进行分析。 短文以“蜡烛"为线索,描写了“点燃了它”“短了一截"“又短了一截”“只剩下一小截"等情景,这能让亲人们对自己深深的爱使自己感到温暖以及写了眼前烛光中爸爸、妈妈和奶奶为自己辛勤付出的情景。 27 28 指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成的。形容技艺极其精湛。 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29找来 放到 烤 弯 拼 系 勾勒 系 缠 制作骨架 系缠放线 30D 31C 32 做风筝 放风筝 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 【分析】2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读全文,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文章第三自然段讲述的是制作风筝;文章四、五六自然段讲述的是关于放风筝的趣事。 28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要学会掌握理解其中的重要的字,就容易理解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还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巧夺天工: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高超精妙。 潋滟:水波荡漾的样子;水满的样子;光耀的样子;形容水波相连,荡漾闪光,波光闪动的样子。 29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仔细阅读第三自然段,从“我们偷偷找来竹篾”“把竹篾放到火堆上烤了"“再弯成弓似的和轱辘似的几何形状”“拼在一起"“悉心系好”“就各出心裁地用彩笔在糊好的桑皮纸上勾勒一通"“一头系在风筝上,一头缠在一个线拐子上。”可知答案。 3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作者在第六段写了放风筝失败的情景是因为两种情景都是作者童年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样使文章的内容更加丰富。 3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句子“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可知放风筝承载着童年的欢乐,常常引起“我”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已经逝世的童年,在记忆中有时清晰,有时模糊,却永远难忘,并不是说风筝是作者童年唯一的玩具。 3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体会思想感情。 文章第三自然段讲述的是制作风筝;文章四、五六自然段讲述的是关于放风筝的趣事。结合句子“韶光如流。虽说童年已经悄然离去,可风筝的这根若有若无的线,却每每牵着我的童年,我常想捡回那逝去的童年。”可知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和眷恋。

    注意事项

    本文(统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专项特训(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八戒)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