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说课稿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资源ID:96246043
资源大小:35.1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理】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说课稿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选择性必修一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1课时以庐山为例逐字说课稿教学设计关键词:庐山、地表、岩层、地貌、断裂、岩石、岩浆、地球、开阔地、地壳、变形、地势、坡度、力量、山峰、地表形态、地壳运动、悬崖峭壁同学们好,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一课是在这节课的学习任务当中,我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课前学习任务,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8页中的这段话。依据这段话的描述,尝试绘制一幅庐山的简图,平面图或立体图均可,用简单的几笔线条能体现出庐山的形态特征即可。同学们,你们完成了吗?我想从这段话中找出庐山的形态特征应该不难,那就是山体拔地而起,四周陡立,在海拔1100米左右,却有一片较为平坦的开阔地。这两句话的描写应该就是了。那么你们描绘的庐山简图是这样的吗?现在屏幕上显示的这幅手绘图就是出自咱们同学之手。画面中庐山险峻的姿态正如文中的描述,栩栩如生。同学们,你们画出来的是这样吗?真实的庐山又是什么样子的?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地观察庐山的整体地貌特点,在大家看过教材18页中这张庐山与鄱阳湖的航拍照片之后,我们利用谷歌地球软件,带着同学们一起来更加真切地感受庐山的三维遥感影像。同学们,你们能从这样的遥感影像图像中找到庐山的位置吗?刚才的那段文字里,介绍了庐山的地理坐标,它位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也就是在我国江西省的北部。先找到江西的位置,庐山北临长江,东临鄱阳湖,现在画面中位于九江市南面的这片深绿色的区域就是庐山了。现在我们正从空中俯视庐山和它周围的江湖平原。画面中位于庐山上的牯岭镇,就是前面文字中提到的建于海拔 1100 米左右的小城镇。借助这个软件,我想让同学们去观察庐山整体的地貌特点。高一时我们学习了观察地貌的重要内容,它包括高度和坡度。请同学们注意屏幕的右下方,随着我鼠标的移动,对应的经纬度及海拔高度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牯岭镇的海拔高度大约在 1160 米左右,在它周围海拔有高有低,周围的山峰大约海拔在 1200 米以上。庐山的最高峰位于它南部的汉阳峰,海拔超过1400米,读取了高度之后,我们再来量算一下庐山的坡度。我们沿着从九江西侧的九江市柴桑区,经牯岭镇再到庐山东侧的海汇镇,绘制一幅地形剖面图,来观察一下庐山整体的坡度变化情况。现在这个视角下,同学们应该能很容易体会到庐山拔地而起,四周斗力的险峻姿态了。我们看到庐山东西两侧的平原地表非常平缓,孤岭镇和周围的山峰之间地势起伏也相对较小,但是在山区和平原之间的地方坡度陡增,尤其是东侧,坡度可达 50 度以上。那么在这么大坡度的位置,究竟会是什么样的景观?让我们稍稍走近一些去看一看。虽然画面的分辨率还有限,但是我们应该还可以看出这些深黑色的区域应该就是陡峻的悬崖峭壁,局部地区坡度超过 70 度甚至接近 80 度。除了观察到这些陡崖的坡度特点,同学们还能看出哪些特征?是不是还可以看出这些陡崖横向延伸的规模非常之大,并且在这面山坡的不同高度上,还有类似阶梯式豆芽景观。这里就是庐山非常著名的一处景观,叫做吴老峰。这张吴老峰的照片是中国国家地理专业摄影师拍摄的,让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该处地貌景观的特点。诗人李白曾经赞美他,庐山东南吴老峰,青天削出金芙蓉。九江秀色可揽结,吴江此地朝云松。不管是李白诗中的青天薛出金芙蓉,还是毛主席赞叹的一山飞至大江边,相信同学们一定已经在思考,究竟是什么力量形成庐山如此险峻。在高一我们学习过喀斯特地貌的特点,从景观上看上去,这两处山地都有拔地而起的姿态,请同学们对比两处地貌景观特点,推测他们的成因会相同吗?相信同学们应该还记得,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可容性岩石广部地区,那五老峰这里的岩石是这样的特点吗?事实上,庐山五老峰的基岩以花岗岩和沙岩等为主,并不可溶,那么成因应该是不同的。既然并不是喀斯特地貌这样的流水作用,把原本这里的岩层削下去变陡峭,那会不会是原本这里并没有山,后来慢慢堆高成山?我们将教材中印尼的火山与五老峰的景观特点再试试对比一下,看看他们的成因会相同吗?同学们应该也观察到了,火山呈锥形的形态特点,恐怕与五老峰的样子相差甚远,这样悬崖峭壁应该也不会是火山形成的。那它还有可能是怎么形成的?让我们结合下面两段文字的介绍,来推测庐山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首先,庐山的目前红土发育高度在海拔 300 米左右,但古红土在山上分布的高度为 800- 1200 米,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高一时,我们学习了土壤的知识,同学们知道土壤它的发育条件与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包括气候、生物延时等等因素。古洪土的分布高度较目前土壤洪土发育高度上升了 500- 900 米,说明 800 米以上的洪土是形成之后又随地壳上升而成的,这就意味着庐山是在抬升中的。再接着看庐山山路四周广泛堆积了第四纪的砾石层,这一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通过高一河流地貌的学习,我们知道砾石会堆积在地势较低平的地方。该现象表明,第四纪以来庐山山路一直处在地势低平状态,而前面已经知道庐山目前是在抬升中的,说明庐山与其周围平原在山路的地方存在断裂,庐山山体是断裂抬升,而四周平原相对下陷,这样山路四周由于接受了广泛历史堆积而形成了砾石层。如果庐山真的是断裂抬升而成的话,就能解释我们为什么能在庐山四周看到这么多悬崖峭壁了,这些陡崖就应该是断裂抬升而形成的断层崖。可是断裂如何发生?能量又来自哪里?只有把这两个问题也找到答案,我们前面的推测才能成立。请同学们先来看一段视频,视频中是老师在地理实验室完成的模拟水平岩层被挤压变形过程的实验,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通过观看这个视频,同学们是不是可以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观察到组成地壳的水平岩层在被挤压的过程中发生了强烈变形?模拟实验中我们利用的材料是沙子,而自然界组成 b 超的物质是坚硬的岩石,不难想象,当强大的挤压力超过了岩石所能承受的最大程度时,岩石就会发生破裂。如果庐山也是经历了这样的挤压过程,很可能局部地面抬升时岩层断裂,就会在庐山四周形成众多陡崖。那如此强大的能量又会来自哪里?关于地球上的能量,在高一的学习中,我们知道太阳辐射能是巨大的,为地球提供了光和热,维持着地表温度,但是它是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而导致岩石圈地壳发生运动的能量,科学家们推测是来自地球内部圈层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它也是沿江的主要发源地。那么在庐山地区,我们能发现来自地球内部如此强大的能量释放吗?在刚才观察庐山的遥感影像时,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山麓四周分布了很多的城镇,在庐山的东南方位有一个叫温泉镇的地方,被誉为江南第一温泉,这就说明当地热资源非常丰富,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重要体现。而且进一步验证了我们前面对庐山山麓四周存在断裂带的推测。那么庐山的形成究竟是不是这样?让我们一起走进庐山博物馆。关于庐山的地质演变历史,博物馆的一个展示中有下面这段文字的介绍。在距今8亿年前,庐山地区还是一片浅海,到了距今21年的时候,地球变得活跃起来,地壳深处炙热的岩浆把厚厚的地层顶得高高的,形成了巍峨的庐山。目前,庐山周边的陡峭崖壁就是被顶托起来的证据。看来,我们前面对庐山险峻形态形成的推测是已经被科学家们验证过的。借用这张示意图,同学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文字描述中的过程。实际上,地下炙热的岩浆并不一定都会喷出地表,如图中右侧所示,岩浆并没有喷出地表,而是在地壳当中上升。可以看到,在其周边地区,随着岩浆的上升,会对最初已经形成的岩层造成挤压和顶托,最终造成岩层的破裂和抬升。庐山就是在这样的地壳挤压抬升过程中,岩层发生断裂而隆起形成的断块山,它周围断层颇多,因此,庐山多奇峰峻岭,悬崖峭壁,千姿百态。这节课我们以庐山为例,从观察它的地貌特点出发,探究其形成的力量。我们把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来自地球内部,我们称之为内力作用。庐山就是在这样的内力作用下拔地而起。庐山所发生的断裂、抬升过程,就是内力作用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即地壳运动。它是指岩石圈因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叫构造运动。内力作用还有多种表现形式,伴随着地壳运动的发生,岩石圈往往出现破裂,深处的岩浆岩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这过程叫做岩浆活动。我们看到的庐山地区多温泉,也是沿江活动的表现。那么在炙热岩浆进入地层时,岩石往往受温度、压力等因素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这时又会发生变质作用。庐山山体中就有很多岩石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发生了这样的变化,形成了新的岩石种类。一般来说,变质作用发生在地壳深处,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的时候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因此,在内力作用中,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庐山是地壳运动的结果,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种导致庐山地貌形成的过程还表现出什么特点?是的,地壳运动塑造地貌的过程极其缓慢,可能需要经历上亿年的时间,所以它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有些内力作用,像火山喷发或者地震,他们就表现得非常激烈,仅仅几天甚至几秒钟就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因此,在自然界中,内力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时间有快有慢。地壳运动往往是需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着的变化,就如庐山一样。那么,地壳运动除了可以塑造庐山这样的地表形态,还可以形成什么样的地貌?请同学们自己尝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动手做一做。同学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简易材料,比如橡皮泥或者废旧报纸垒成一后落,甚至可以是同学们喜爱的零食,如山楂糕或云片糕等等。通过模拟实验,探究不同形式的地壳运动会对地表形态产生怎样的影响,并完成学习任务单中的表格进行总结归纳。相信同学们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能更加准确和清晰的理解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同学们都完成探究实验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同学们总结归纳的是否准确。在地壳运动过程中,岩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会有两种情况,即压力和张力,从而使岩层发生变位或变形。当岩层受到两侧向中心的挤压时,忌压力作用。通过同学们的模拟实验,岩层是不是发生了如图示这样的变位变形,最终对地表形态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结合实验在观察绘制的示意图,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间地表被抬升隆起而形成了山地或高地,庐山就是在这样的挤压过程当中,进一步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了断块山。那么当岩层受到中心向两侧的拉张,即张力作用时,同学们在模拟实验中又有什么样的发现?你们绘制的示意图和屏幕上显示的一样吗?对地表形态产生了什么影响?通过实践我们是不是可以看到,在这样的受力作用下,最终中间的地表沉降凹陷,形成了谷地或低地?简单的动手操作之后,相信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出地壳运动会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我们现在看到的庐山,其基本形态骨架就是由内力作用塑造出来的,因此内力作用为我们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内力作用的基本概念,其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其表现形式包括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我们以庐山为例,分析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即作用结果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庐山的四周布满断崖峭壁,桎梏幽深,但从孤岭镇至汉阳峰及其他山峰的相对高度却不大,地势起伏较小,谷地宽广,形成外陡里平的奇特地形。如照片中我们看到的样子。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来探究位于庐山顶上的牯岭镇所处的平坦开阔地又是如何形成的。祝同学们学习愉快,同学们再见。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