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96246581
资源大小:106.34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拟行路难(其四)》《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古诗词诵读拟行路难客至登快阁临安春雨初霁综合检测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从而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D拟行路难(其四)起首两句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2对拟行路难(其四)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拟行路难(其四)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的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B作者运用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的人。“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C诗人并没有直面人间的不平,而是首先以“人生亦有命”的宿命论观点,来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并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D“吞声踯躅不敢言。”到了嘴边的呼喊,却突然“吞声”强忍,“踯躅”克制住了。因为诗人即使大声呼吁,也于事无补。3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清代曹雪芹说他的红楼梦:“满纸荒唐言,把辛酸泪。都云怍者痴,谁解其中味!”此后,诗人杜甫也叹息“百年歌肉苦,未见有知音”。宋代的黄庭坚则慨叹“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东汉诗人曾悲叹“不惜歌者苦,但伤知荇稀”,说出了没有知音的苦闷。他们都异口同声地焦急地召唤着“知音”,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人们的赏识。ABCD4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老学庵笔记乃陆游晚年所作,所记内容多为其亲历或亲见、亲闻之事。难能可贵的是,此书迥异于仅记述事实或转抄他书的丛札性汇编,具有鲜明的识见。除评判性的断语外,体现了他一以贯之的立“大节”、辩邪正的思想倾向。A并无透露出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哪怕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B还有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无不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C处处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包括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D即使一些条目的设置、笔法的使用等,也都透露着陆游的思想立场和价值判断5我国有“四大文化名楼”,下列对联与名楼对应的一项是( )祢衡洲上千年恨,崔浩楼头一首诗。高楼出云千里目,黄河入海一蓑翁。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我辈复登临,目极湖山千里而外;奇文共欣赏,人在水天一色之中。A鹳雀楼 岳阳楼 黄鹤楼 滕王阁B滕王阁 黄鹤楼 鹳雀楼 岳阳楼C黄鹤楼 鹳雀楼 岳阳楼 滕王阁D岳阳楼 鹳雀楼 滕王阁 黄鹤楼6下列语句中加点处所指的文学家,依次正确的一项是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李杜已远,惟有几箱新乐府;湖山之边,尚有三座旧祠堂。诗中什九从军乐,亘占男儿一放翁。A杜甫 李商隐 苏轼B李白 白居易 陆游C杜甫 白居易 陆游D李白 李商隐 苏轼7下列各项文学知识表述中有误的是( )A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B史记与汉书虽都是纪传体,但二者在体裁上也有差异,史记是“通史”,而汉书是“断代史”。C鲁迅先生一生著述甚丰,他的小说作品相对集中地收集在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三册之中。D词牌是我们辨认词的格式、音韵、节奏的重要依据,词牌与词的内容往往并不相关,如“桂枝香”“登快阁”“望海潮”都是如此。8下列对陆游六十二岁时写的临安春雨初霁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开口就言“世味”之“薄”,并惊问“谁令骑马客京华”。写出了这位长期宦海沉浮,命途坎坷的老人的悲叹,说出了对世态炎凉的内心感受。B颔联点出“诗眼”,写诗人听了一夜的春雨,并未入眠。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带给他抚慰,写出了诗人此时内心的闲适与愉悦。C颈联写陆游客居京华,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在作书品茶中消磨时光。“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指品茶。D陆游的众多诗篇,大多为壮怀激烈的爱国忧民之作,而该诗没有豪唱,没有愤愤不平,也没有盈盈酸泪,有的只是结肠难解的郁闷和淡然的一声轻叹,“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二、小阅读-课内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注】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相过,即探望、相访。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通过“屋舍、春水、群鸥”等意象,营造了一幅萧瑟凄凉、孤寂冷清的意境。B“但见群鸥日日来”,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C诗人盛情款待,频频劝饮,竭诚尽意,却因力不从心,酒菜欠丰,而不免心生歉疚之情。D诗人把门前景、家常话、身边情编织成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富有浓郁的生活气和人情味。10下列关于古代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鲍照的拟行路难开篇以“泻水”比兴,以水的流向取决于地势,暗示了当时人的境遇取决于门第的社会现实。B杜甫的客至颈联选取了最能显示宾主情意的生活场景,着意描画。主人盛情招待,频频劝饮,有勉励客人安贫乐道之意。C黄庭坚的登快阁描写了自己在日出之际登阁游赏的情景。在颈联和尾联中,诗人感慨知音难觅,幸有美酒相伴,期望坐上归船,与白鸥订盟,永诀机心。D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的颔联和颈联写得细腻生动,闲适恬静,但其中的长夜不寐和日中无聊,暗示着诗人的郁闷和惆怅。1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临安春雨初霁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开头运用比喻,感叹世态人情薄如轻纱,而“客”字点明自己的处境。B颔联点题,绵绵春雨由听觉写出,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语言清新隽永。C颈联叙写诗人忙里偷闲练习草书,晴窗品茗,享受闲适、恬静、洒脱人生。D尾联诗人声称不必感慨京城风尘,赶在清明前回家,和开篇两句绾合照应。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在中华文明中,足以担当精神价值之任的是中、和、乐三种价值。也就是说,中华道术、道德及艺术所体现的对人的精神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的属性分别是: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在中华文明中,道术主要表现为对人道的探索,而“中”便是中国人人道真理观的最高体现。“中”即不偏不倚、适中、中庸。从论语尧曰篇看,早在尧舜禹时代,“中”就被当作核心价值与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代代相传:“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对尧、舜、禹传道过程的记述,已经充分表明儒家对“中”的重视,其提出“中庸”“中和”等观念绝非偶然。至于老子的“守中”、庄子的“养中”等学说,无疑也是对早期“中”思想的继承与弘扬。还有,佛家以中道为最高真理,大大丰富了中华中道观。“和”即和合、协同、合作、亲和,是中华文明中的最高道德理念。在先秦时期,“和”的价值是在与“同”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和”即不同事物和美整合,“同”是同一事物简单积累。后来,孔子进而将“和”“同”引申为道德范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所谓“和”,是指不同的事物、观念结合,并处于一种和谐的状态。所谓“同”,是指同一种事物或观念的相加,显得十分单调。因而,和而不同又意味着兼容并包与追求和平。周易乾卦象更是将“和”提升为宇宙法则,提出“太和”这个重要概念。“和”也是道家和佛家的基本价值范畴。老子一方面以“和”为宇宙法则,“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另一方面又以之为常道,即最高道德法则,“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六和”观念,则体现了佛家的基本道德原则。至迟在夏、商、周三代时期,中国人就赋予了音乐以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甚至将其与“礼”并称,因而中国早期的艺术精神主要体现在音乐之中,而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又是密不可分的。音乐的功用是让人快乐,正如礼记所说“乐也者,圣人之所乐也”。鉴于音乐之“乐”与快乐之“乐”的这种密切关系,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带来对快乐的追求,这从早期典籍中大量出现的“乐”字可以窥见端倪。以诗经为例,如“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等。由此可见,“乐”为中华最高艺术价值。“乐”也是儒家、道家、佛家的共同价值。见于论语的“孔颜乐处”一直为后儒所称颂,庄子至乐中的“至乐”“天乐”则是一种与道冥合的超然之“乐”,更不用说佛教所描绘的西方极乐世界了。(摘编自光明曰报,郭沂中和乐: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12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和、乐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对人的生命最具关切性和重要性。B早在尧舜禹时代,儒家的“中”就被当作核心价值与最重要的政治智慧代代相传。C“和”意味着和谐,“同”意味着单调,“和而不同”意味着和谐与单调应兼容并包。D音乐之“乐”和快乐之“乐”密不可分,所以对音乐的重视必然带来对快乐的追求。13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门见山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进行论证,采用了“先总后分”的论述思路。B文章写先秦时期“和”“同”的比较以及孔子对二者的论述,旨在论证二者截然不同。C文章从儒家、道家以及佛家等三个角度,论证了“和”是中华文明中的最高道德理念。D文章在论述“中、和、乐”是中华文明精神价值的体现时,都采用了引证的方法。1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文章内容看,儒家的“中庸”“中和”思想,是对尧舜禹时代关于“中”的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若早期音乐未被赋予道德意义和教化功能,早期的艺术精神就不会体现在音乐中。C“中”侧重人道真理观,“和”侧重道德理念,“乐”侧重艺术价值,三者一同担起中华文明的精神价值之任。D由对“道术中、道德和、艺术乐”的阐释可知,儒、道、佛三家的价值观有相同之处。四、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黄庭坚幼时聪颖早慧,属于神童。他5岁就能背诵五经,宋史记载说:“坚幼警悟,读书五行俱下,数过辄忆。”他的父亲黄庶追慕古代大哲,用上古时帝颛顼高阳氏的后裔“八恺”之一“庭坚”为其命名。良好的家庭环境,让黄庭坚从小就深受文化的浸染,他的出类拔萃也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父亲的去世使得15岁的黄庭坚不得不跟着舅舅到淮南游学。在扬州,他认识了诗人孙觉。孙觉是著名经学家胡瑗的高足,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后来干脆把自己的女儿兰溪许配给了他。两位长辈的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他们清廉的官风,也给了他很大的影响。嘉祐十一年,黄庭坚再赴乡试。考官李询击节称绝,谓“此人不惟文理冠扬,异日当以诗名擅四海”。第二年终登进士榜。对黄庭坚一生影响最大的,当然是苏东坡。他以一块洮河石砚作为见面礼,登门以弟子的身份拜见了老师,正式成为苏东坡的学生。随着师徒二人聚会京城,黄庭坚也迎来了他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在汴京三年的时间里,黄庭坚与苏东坡朝夕相伴,得以亲耳聆听老师的教诲,受益良多。他对苏东坡极为仰慕,痛惜跟老师学得太晚。苏东坡也为有黄庭坚这样的奇才弟子而十分高兴,说“又得天下才,相从百忧散”。两人在一起讲道论艺,酬唱赠答,切磋诗文,鉴书赏画,诗词唱和达百篇之多。此时,黄庭坚的诗歌创作达到一个高峰,他的声名也越来越高,并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以至于有了双星闪烁、“苏黄”并称的说法。可以说,得遇恩师苏东坡,是黄庭坚人生的重要转折点。与黄庭坚过人的才华相比,他一生的仕途极为黯淡。黄庭坚为官总是坚持以民为本,“民为贵,君为轻”,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施仁政,抚黎民,建功业”。例如他在虎号南山中,对虐民的苛政就进行了猛烈的抨击;流民叹则描述了河朔、京师一带连续地震,震后又大涝,导致数万灾民流离失所的悲惨图景。这些作品渗透出强烈的关心国运民生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仁政爱民也成为他从政的核心理念,他曾摘取“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来勒石自警,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却得罪了不少人。随之,他终因朋党之争和文字狱而遭贬。贬谪诏书下达,左右的人皆因黔州乃是蛮荒之地,少有人烟而替他哭泣,而黄庭坚却说:“四海之内,皆为兄弟,浮生若梦,来去无迹,凡有日月星辰明耀之地,无处不可寄此一生,又有何忧?”或许正是在政治上屡受打击、生活上经历了太多的不如意,让黄庭坚有了更多对于人生命运的思考,反而成就了他文学艺术上的辉煌。黄庭坚“擅文章、诗词,尤工书法”,他首先为人所推崇的就是诗词。“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曼妙诗句,皆出自他的手笔。他的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对宋代诗歌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认为“诗,乃至一切艺事,不能落于俗格”。那何为“不俗”呢?“不俗”有两种:“语言高妙,似非吃烟火食”“笔下无一点尘俗气”,是为诗品不俗;“临大节不可夺”“与天地相终始”,则为人品不俗。在二者的关系上,他提出“文章者,道之器也;言者,行之枝叶也”。说到底,在他眼中,没有人品的高洁,诗品必然俗不可耐。黄庭坚说得好,做得更好。他的一生,屡受恩师苏东坡的牵连,但他从未因为避免被贬谪而与老师划清界限,更不会暗施冷箭。这种人生境界,保证了他诗歌的骨力,读来不仅意境悠远,而且荡气回肠。与诗歌相比,黄庭坚的书法更为有名。黄庭坚书法最早师从周越,周字“落笔刚劲沉着,字字不妄作”,他一学就是二十年,他行笔中一波三折之势即受益于此。尽管黄庭坚练字刻苦,但作品却难入高手法眼。有一次黄庭坚应宝梵寺住持之请作草书数纸,苏东坡甚是赞赏,但钱勰认为他的草字太俗。黄庭坚很不解,钱勰说:“你如果见过怀素自叙帖,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黄庭坚自此不肯为人作草书。不过黄庭坚并没有就此止步,他一边从苏东坡、王羲之等大家的书法中汲取营养,一边师法:自然,苦思突破的路径。一次,他在游黄龙山时,船工划桨的整齐动作激发了他的灵感,得以初悟草书真谛。他被贬为涪州别驾,意外地见到了怀素自叙帖真迹,将自叙帖借回家,废寝忘食地临摹和研究,草书技法由此突飞猛进。通过兼收并蓄,大胆创新,黄庭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书法风格,终得自立门户,与苏东坡、米芾、蔡襄被时人并称“宋四家”。“诗品、书品、人品”,黄庭坚的艺术品格,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世道之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摘自文史天地,略有删改)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孙觉对黄庭坚极为赞赏,并给予其悉心教育,让黄庭坚受益匪浅。孙觉清廉的官风也对黄庭坚影响很大。B黄庭坚聆听恩师苏东坡的教诲,受益良多,以至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并得以在文学史上以“苏黄”并称。C黄庭坚为官总是坚持以民为本,把百姓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展现了感人的人道主义精神。D黄庭坚的“诗品、书品、人品”是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他傲然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16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黄庭坚的父亲用高阳氏后裔“八恺”之一的“庭坚”为黄庭坚命名,不单反映出父亲对他个人的期待,也直接反映出这个黄氏家族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B黄庭坚成为苏轼的学生后,黄庭坚有相见恨晚之感,而苏东坡对黄庭坚亦是十分满意,认为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百忧可散,欣喜有加。C黄庭坚的虎号南山流民叹等众多作品中流露出的是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这种强烈的国运民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他仕途发展的助推剂。D黄庭坚对于他人生仕途的遭遇比较淡然,这种淡然是他屡受打击、饱经坎坷的结果,也是他对人生和社会思考的结果。17作者在结尾为什么说黄庭坚“世道之颓,吾心如砥柱的风骨,更是值得我们永远追求的精神境界”?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五、文学类阅读-单文本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文段一】“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的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与九江的关系是脉络分明的。而杜甫之后,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节选自林庚说“木叶”)【文段二】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诗人的构思过程中,意象浮现于诗人的脑海里,由模糊渐渐趋向明晰,由飘忽渐渐趋向定型,同时借着词藻固定下来。而读者在欣赏诗歌的时候,则运用自己的艺术联想和想象,把这些词藻还原为一个个生动的意象,进而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词藻和意象,一表一里,共同担负着交流思想感情的任务。意象多半附着在词或词组上。一句诗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象,如:“孤舟蓑笠翁”“云破月来花弄影”“风急天高猿啸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也有一句诗只包含一个意象的,如:“北斗七星高”“楼上晴天碧四垂”。意象有描写性的,或称之为静态的,如“孤舟”“蓑笠翁”;也有叙述性的,或称之为动态的,如“云破”“月来”“花弄影”。意象有比喻性的,如“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也有象征性的,如离骚中的香草、美人。一个意象不止有一个相应的词语,诗人不仅追求新的意象,也追求新的词藻。“东家蝴蝶西家飞,白骑少年今日归。”用“白骑少年”四字写思妇心中的游子,增强了游子给人的美感。词藻新,意象也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以“红泥小火炉”入诗,词藻意象都新。诗的意象和与之相适应的词藻都具有个性特点,可以体现诗人的风格。一个诗人有没有独特的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即取决于是否建立了他个人的意象群。屈原的风格与他诗中的香草、美人,以及众多取自神话的意象有很大关系。李白的风格,与他诗中的大鹏、黄河、明月、剑、侠,以及许多想像、夸张的意象是分不开的。杜甫的风格,与他诗中一系列带有沉郁情调的意象联系在一起。李贺的风格,与他诗中那些光怪陆离、幽僻冷峭的意象密不可分。各不相同的意象和词藻,体现出各不相同的风格。它们虽然只是构成诗歌的砖瓦木石,但不同的建筑材料正可以体现不同的建筑风格。意象和词藻还具有时代特点。同一个时代的诗人,由于大的生活环境相同,由于思想上和创作上相互的影响和交流,总有那个时代惯用的一些意象和词藻。时代改变了,又会有新的创造出来。这是不难理解的。(节选自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18对文段一表达的中心意思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诗歌中有用“树”的,有用“叶”的,但很少用“树叶”。B我国古代诗歌中大量的用“木叶”,又发展到用“落木”。C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D中国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是其中的小小一例。19根据文段二的内容,给其拟一个合适的标题。(不超过8个字)20运用文段一和文段二中的相关知识,鉴赏下面这首诗颈联中的意象。江汉唐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六、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材料一“十座城十鹿文化地标”对于书店经营者而言不啻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能够成为一崖城市的文化地标,必然与这崖城市的文化精神有着强烈的呼应,这种呼应从书籍的安排到读者群的定位,都有不同呈现。南京先锋书店总经理周平认为,南京与先锋书店之间的关联是“历史尘埃注定了南京悲情而伤感的城市性格,而先锋书店则希望用先锋精神使城市人感受到新的气息”。像西安万邦书店注重历史风物的呈现,杭州晓风书屋以书传递理想、传递人文关怀的理念一样,每家书店都在展示着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讲述着植根于自己城市特殊土壤中的故事。这也可以看作是实体书店转型后与城市精神的深度融合,对读书人文化自觉的促进。(摘编自后书店时代,读者如何与阅读相遇?)材料二(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材料三“新华书店开设网上商城了!”近日,这一消息迅速在网上流传开来,引发业内关注。打开该商城网页,便能看到一个设计简单大方的主页面。页面左侧标明了图书的一些分类,有“学霸专区”“少儿启蒙”等。随意点开“少儿启蒙”一栏便可发现,里面收录的图书基本包括全国各大出版机构近期出版的相关童书,品类齐全。此外,在主页面上半部分,记者还看到了新华独家、中版好书、童书专区等分类,同时,该网上商城还为读者购书做出了“品质推荐”,如著名作家王蒙的笑而不答以及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名著。注册账户登录后,便可以下单购买了。“2015年,我们开始启动这个工作,进行方案设计和合作洽谈。”新华互联总经理许维华介绍,读者阅读习惯、消费理念发生改变后,各大电商平台发展势头迅猛,对实体书店影响越来越大,而全国新华书店有一万两千家门店,但是尚未有效在线上联合起来。所以,由新华书店总店牵头,联合全国各省区市新华书店共建这样一个网上商城,恰逢其时。(摘编自开网店、布局线下实体书店融合发展渐成趋势?,中国新闻网2018年4月26日)材料四为加强山西省实体书店建设,山西省委宣传部、省广电局、省发改委等11个部门于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推动实体书店创新发展。根据实施意见,山西省将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以连销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要业态,以阅读服务、创新发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以大型书城为中心,各类特色书店相配套,乡镇发行网点和社区书店、校园书店为延伸的布局合理、体系完善、贯通城乡的出版物流通网络,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主业突出、经营多元、特色鲜明、环境优化的实体书店发展格局,使全省实体书店发展达到全国中等水平,实现实体书店网点总量与出版物销售额稳步增长。为此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各市县根据当地城乡规划、人口规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条件,到2023年建设一批布局合理、数量规模适宜的实体书店;二是创新实体书店经营发展模式,鼓励开办特色书店、24小时书店等;三是鼓励实体书店参与文化强省建设,推动三晋文化传播,鼓励实体书店参与“全民阅读月”“书香漫晋”“全民阅读报刊行”“人间四月读书天”等具有全省影响力的阅读活动,着力打造“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品牌。(摘编自山西出台政策支持实体书店发展,山西经济日报2018年12月12日)2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2010年到2018年,实体书店销售额都是300多亿元,起伏不大;而网上书店销售额从开始时的50亿元增长到后来的573亿元,增速惊人。B网上书店销售额的增长量逐年加大,2018年其增长贡献达到了125.27%,而实体书店的销售额却出现了负增长,其增长贡献为-25.27%,两者相差甚多。C与网上书店相比,2018年上半年实体书店的销售在教辅教材类图书方面有较大优势,在社科类、文艺类图书方面稍有优势,但在少儿类、语言类、科技类图书方面都有较大差距。D2018年上半年少儿类图书和社科类图书深受消费者喜爱,前者占到了网上书店书籍销售总量的28.44%,后者在两类书店的销售量都约占销售总量的四分之一。2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南京先锋书店、西安万邦书店、杭州晓风书屋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讲好了自己城市特殊土壤中的故事,能促进读书人的文化自觉,因而有良好的发展态势。B新华书店将各种图书分门别类,并且分出“学霸专区”“少儿启蒙”等不同区域来放置,特别有利于消费者寻书购书,这些方便读者的举措将促进图书销售。C山西省11个部门为了推动实体书店的创新发展,特意提出打造“书香三晋文化山西”品牌的策略,并举办“全民阅读月”等阅读活动,效果显著。D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实体书店受到了网上书店的巨大挑战,但它仍能够保持一定的销售量,可见它还有自己的生存土壤和发展空间。23请你依据上述材料,为实体书店的更好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七、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赵才,字孝才,张掖酒泉人也。才少骁武,便弓马,性粗悍,无威仪。周世为舆正上士。高祖受禅,屡以军功迁上仪同三司,配事晋王。及王为太子,拜右虞候率。炀帝即位,转左备身骠骑,后迁右骁卫将军。帝以才藩邸旧臣,渐见亲待。才亦恪勤匪懈,所在有声。岁余,转右候卫将军。及辽东之役,再出碣石道,还授左候卫将军。时帝每有巡幸,才恒为斥候,肃遏奸非,无所回避。在途遇公卿妻子有违禁者,才辄丑言大骂,多所援及。时人虽患其不逊,然才守正,无如之何。十年,驾幸汾阳宫,以才留守东都。十二年,帝在洛阳,将幸江都。才见四海土崩,恐为社稷之患。自以荷恩深重,无容坐看亡败,于是入谏曰:“今百姓疲劳,府藏空竭,盗贼蜂起,禁令不行。愿陛下还京师,安兆庶,臣虽愚蔽,敢以死请。”帝大怒,以才属吏,旬日,帝意颇解,乃令出之。帝遂幸江都,待遇逾昵。时江都粮尽,将士离心,内史待郎虞世基等多劝帝幸丹阳。帝廷议其事,才极陈入京之策,世基盛言渡江之便。帝默然无言,才与世基相忿而出。宇文化及弒逆之际,才时在苑北,化及遣席德方矫诏追之。才闻诏而出,德方命其徒执之,以诣化及。化及谓才曰:“今日之事,只得如此,幸勿为怀。”才默然不对。化及忿才无言,将杀之,三日乃释。以本官从事,郁郁不得志。才尝对化及宴饮,请劝其同谋逆者一十八人杨士览等酒,化及许之。才执杯曰:“十八人止可一度作,勿复余处更为。”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节选自隋书·赵才传)2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B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C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D诸人默然/行至聊城/遇疾/俄而化及为窦建德所破/才复见虏/心弥不平数日/卒/时年七十三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藩邸,是藩王或诸侯之宅第,文中指晋王的住所。邸,泛指王侯的住宅。B驾,可特指帝王的车乘,也借指帝王;幸,封建时代称皇帝亲临。驾幸,指天子驾临。C东都,指复都制体系下位于东方的都城,隋朝时都城是长安,东都指开封。D弑逆,古代指下杀上、臣杀君的忤逆行为,文中指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2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才英勇善战,深得倚重。赵才骁勇英武,擅长骑马射箭,高祖时屡立战功;因是王府旧臣,深得炀帝赏识,多次升迁,官至左候卫将军。B赵才粗鲁耿直,言语无忌。在随场帝巡视途中遇到公卿的家人违反禁令,他都恶语斥骂,毫无顾忌;尽管有些人对他很不满,但也无可奈何。C赵才忠于炀帝,直言进谏。赵才对炀帝极为忠诚,恭敬勤垦,毫不懈怠;他冒死劝阻场帝驾幸江都,结果惹怒炀帝,被交给执法官吏处置。D赵才明悉国势,深谋远虑。赵才洞悉国家危亡之势,劝炀帝返回京城安抚百姓,为此与虞世基产生争执,因炀帝犹豫不决,两人互相怨恨,退出朝堂。2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时帝每有巡幸,才恒为斥候,肃遏奸非,无所回避。(2)化及遣席德方矫诏追之。才闻诏而出,德方命其徒执之,以诣化及。八、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拟行路难(其四)鲍照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注释:鲍照:南朝宋诗人,出生于低级士族家庭。当时实行门阀制度,寒族士人普遍在社会上遭到不公平待遇。2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水泻于地而东西南北各自流,其命运的走向并不能由水自己来主宰。B与水一样,人亦各自有命,诗人认为对此只能“行叹”而“坐愁”。C诗人心有激愤,欲借酒自宽、以歌抒怀而皆不可得,可见忧思之重。D诗歌前六句五七杂言,欲说还休;末两句连用七言,情如洪水奔涌。29清人沈德潜评此诗“妙在不曾说破”,请具体说明诗中不曾说破之处。九、语言表达30下面是一位年轻导游为某中学“巴蜀名人研究团”的同学准备的解说词片段,其中有五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指出并作修改。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莅临杜甫草堂游览!今天我作为大家的导游深感荣幸。在游览过程中,大家有任何疑问,我都会不吝赐教。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在成都的故居,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因为杜甫在成都创作的诗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所以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块圣地,吸引无数游客前来拜谒。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杜甫草堂,瞧一瞧杜甫的风采吧!31下面这副对联的上联引用了鲍照拟行路难(其二)的诗句,请引用拟行路难(其四)的诗句拟写下联。上联:“如今君心一朝异,对此长叹终百年”,婉转深沉,流露弃妇哀怨悲苦意。下联: 32请根据下面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概括出鲍照对战争的态度。(不超过30字)鲍照在诗歌中常以边塞健儿自喻,抒发自己欲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慷慨顿挫之中,自有一股昂扬之气。如代出自蓟北门行一诗中说:“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首诗充满了作者对正义之师的热情歌颂,抒写了他立志报国的强烈愿望,是一首激昂慷慨的爱国之歌。同时,他的诗也真实地反映了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这些战场上的战士,有的“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有的在军中“但恐羁死为鬼客,客思寄灭生空精。每怀旧乡野,念我旧人多悲声”。而思妇回想“执袂分别已三载”,征人却“迩来寂淹无分音”。于是朝悲戚戚,暮思绕绕。这些诗形象地写出了征夫思妇的痛苦,控诉了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33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唐代韩愈提倡“词必己出”“陈言务去”,为汉语贡献了如“蝇营狗苟”“同工异曲”“俱收并蓄”“落井下石”等生动的成语。宋代江西诗派的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说:“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分析材料,请说说关于文学的创作韩愈和黄庭坚分别提倡怎样的观点?韩愈提倡:黄庭坚提倡:34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存在四处语病,请找出并加以改正。说起陆游,对同学们一定不会陌生,他一生留下大约9000多首诗歌。本小组拟将陆游诗歌作为研究重点,以学习诗歌写作,陶冶性情,放飞心灵。诚邀热爱诗歌并对陆游有所了解的同学加盟参加。请于本月15日前,将自荐信投入图书馆大厅里的“陆游研究”信箱。陆游研究小组2010年1月5日十、材料作文3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一个木匠带着孩子在雇主家干活,木匠干得满头大汗,于是把自己的衣服一件件脱掉。这时他想起了自己的孩子,生怕他热着,也把孩子的衣服一件件脱掉,结果孩子冻病了。(2)克雷洛夫寓言中有一则故事:森林王国中的梭子鱼犯了罪,法官是怕水的山羊,它的裁决是,将梭子鱼扔到河里淹死。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2D3B4B5C6C7D8BA10B11C12D 13B 14B15B 16C 17他的为官之道值得我们学习。官风日下,他不会去出卖自己的良知。当别人都忙于官场周旋、阿谀奉承时,黄庭坚却仁政爱民,坚持着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的为人之道值得我们学习。世风日下,他不会去出卖自己的老师。当自己的老师苏轼进入人生的低谷被贬时,黄庭坚不会为了自己和老师划清界限,更不会为了自己就对老师暗放冷箭,对老师的感恩和支持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的地方。他的为文之道值得我们学习。文风日下,他不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