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doc
-
资源ID:96262855
资源大小:4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8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doc
高考语文关系型作文写作指导一、认识关系型作文所谓关系型作文,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语或短语组合而成的一种作文形式,具体写作的过程中必须兼顾话题构成的各个要素,清楚地点明其间关系。就关系型材料作文的命制而言,其形式主要有两种:直接亮出主题,如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可为与有为”,2015年全国卷的“情与法”,上海卷的“坚硬与柔软”。由具体材料归纳概括出关系型话题。如2021年新高考全国卷作文,材料立足于“体育之效”,阐述体育(锻炼)与身体强弱的关系,赞扬体育精神;进而得出结论:“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可知也”。此题需考生从材料中先提炼出“体育锻炼与强弱变化”之间关系的观点,进而拓展到讨论事物“强与弱”变化的普遍规律。二、关系型作文题写法指导1.明晰概念概念是思维的起点,明晰概念内涵是理性思维的前提。审题时一定要正确把握相关概念的字面义和语境义,明确概念内涵的具体所指,切不可模棱两可,否则就有可能导致审题偏差。如2017浙江卷的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考生在审题时首先要明确“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三个概念的所指。这三个层面从具体到抽象,从浅近到深奥,从物质到精神,环环相扣,构成有机的统一体。因此,如果考生对这几层内涵的理解稍有偏差,其审题的效用层级就会下降了。2.优选角度辨清关系型作文题中构成论题的两三个关键词或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辩证思考概念间的逻辑意义,是审题立意的一个重点。 概念间的关系主要有: 一是并列关系,即同一论题下两个概念间的地位是平等并列共存的关系。如2015上海卷的“坚硬与柔软”,坚硬与柔软是人内心的两种不同心态,即有时要坚硬,有时要柔软,要能调适自己的心态。二是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关系,两个概念间看似对立矛盾,但实质上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和谐统一的。如“个性与共性”,没有“共性”就无所谓“个性”,没有“个性”也就没有“共性”,二者对立统一。考生根据生活积累,可马上得出两种逻辑意义:其一,既要遵循约定俗成的社会规范,又要彰显自己独特的个性;其二,彰显个性并非毫无约束,要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体现时代意义。三是选择关系,即概念间的几种可能性要有所取舍选择,不能兼有。如2016浙江卷的“虚拟与现实”,是接受虚拟现实,还是拒绝虚拟现实,或者是跟它保持一定的距离?考生必须有明确的选择,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 四是条件关系,即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一方以另一方为前提或条件。如2015年全国卷的“情与法”,“法”是“情”的前提,即要在合法的前提下讲情,不能为情而违法;当情与法矛盾时,虽情有可宥,但法不容情。又如2014浙江卷“门与路”,要探寻未知世界,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创造,后者是构成前者的条件。五是递进关系,即多个概念之间内涵依次推进,后一个比前一个更进一层。这是多元思辨常见的关系。如2017年浙江卷,“有字之书”“无字之书”“心灵之书”,即青年学子走好人生路的三个层面,是环环相扣,一层更进一层的。六是混合型关系,即多个概念间混合了并列、条件、递进等关系。这也是多元思辨常见的关系。如“理想·奋斗·机遇”,理想的实现要以个人奋斗与抓住机遇为前提条件,奋斗与机遇之间,考生可理解成并列关系或递进关系。需注意的是,构成关系型话题的各要素间的关系大多呈现出一种开放性,其思维方向、价值取向都不是唯一的。因此,我们在面对一个关系型话题作文时,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审慎解读。除此之外,还有以下逻辑关系(1)先后(转化)关系:如2015上海卷,“先坚硬后柔软”“先柔软后坚硬”。(2)主次关系:如2015全国卷,“情”与“理”,当然重“情”,但更要重“理”。(3)因果关系:如2015湖北卷,因为有了泉水的不断聚集,所以才有了喷泉的不停喷涌。(4)表里关系:如2015安徽卷,蝴蝶翅膀表面上看色彩缤纷,其实本是无色的。3.深挖内涵立意忌浅忌俗忌大忌全,要切口小、出新取巧深挖。关系型作文题重点考查考生的分析思辨能力这个核心素养,具体考查对概念的界定能力,考查其思维的指向性、关联性、逻辑性、深入性。备考指导时,必须突破思辨的深度这个难点,并从追问概念、本质,原因、结果,作用、办法、措施及关涉对象、内容、现实存在问题等角度,纵向思考,横向联系,直抵事理的本真或人文价值的核心。三、文章一般结构: (1)承题破题,点明观点。可以概述二者关系,也可分别阐释关系双方的概念。 (2)分别说明二者或多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或者二者的不可或缺,或阐述缺少其一的后果。(3)联系现实,展开论述,(4)总结全文,重申结论。总结写作范式一:第一步:总论关键词AB的关系;第二步:以关键词A为重点,论述关键词AB的第一层关系;第三步:以关键词B为重点,论述关键词AB的第二层关系;第四步:综合论证关键词AB的关系(对立统一/是非取舍/并非绝对/并列共存);第五步:总结全文,强化关键词AB的关系。总结写作范式二:第一步:总论关键词ABC的关系;第二步:以关键词A为重点,论述关键词A的基础作用;第三步:以关键词B为重点, 论述关键词AB的关系;第四步:以关键词c为重点, 论述关键词ABC的关系;第五步:第五步:总结并拓展,综合论证关键词ABC的关系(对立统一/是非取舍/递进/并列共存)对于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写作,不管怎么写,从哪个角度写,都要根据实际兼顾构成话题的各个概念要素,明确其间关系。千万不可因关系不清而改变话题,或只关照一方搞单打一,也不能将关系绝对化,表述过头,失之严密。而一定要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进行科学解读。 四、关系型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误区 误区一: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既然是关系型话题作文,审题时就应当重点把握话题内部两个关系之间的关系,关涉两点,在两点之间寻找突破口。在审题时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恰恰是割裂了两者的联系,在行文时大谈一点,却对另外一点置之不理,以致造成偏题、离题。误区二:泛论关系,不见重点。有的考生在行文中泛论关系,最终使文章陷入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泥潭。关系型话题作文要善于敏锐地捕捉重点,敢于突出重点,做到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2004年高考全国卷话题作文“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在审题时考生当然应准确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考生在审题时能以“遭遇挫折”为侧重点,能够从如何对待挫折这个角度切入去行文,而不是流于表面的于两者关系泛泛而谈,那么文章将在深度和广度上得到有力的拓展。 误区三:另起炉灶或偷换话题。有些考生根本不了解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的区别,彻底抛开了话题,结果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广东卷要求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作文,有考生由引出话题的那则冯妇的寓言推出一个结论应该了解实际情况后再采取行动,做事不能太轻率。以为这样就符合题意,其实是完全理解错了。另外,注意不要偷换概念,换词也应尽量避免。即使是同义词也不要用,应尽量用话题中的词,以免产生曲解。 实例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从前,“慢”是成事的基础好汤得靠“慢火”炖煮,健康要从“细嚼慢咽”开始,“欲速则不达”是孔子善意的提醒,“慢工出细活”更是品质的保证,总之,“一切慢慢来!快了出错划不来!” 现在,“快”是前进的动力有“快熟面”就不怕肚子饿,有“动车” “高速公路”就不怕塞车,有“宽频”就不怕资料下载中断,有“宅急送”就不怕物品交寄太晚,身边的事物都告诉我们:“快!否则你就跟不上时代!”。 不同的时代总有不同的想法、理念,但“慢”在今天是否已经过时?“快”在今天又是否真的必要? 请结合材料内容,以“快与慢”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审读概念内涵】慢,好的方面是能在学术上更扎实走得更远,更能享受生活的趣味,帮助弱势群体等等,在合适的场景下对慢展开联想。慢,不好的方面可以是做事太拖沓,效率低,不紧跟时代,容易被时代所抛弃。 快,好的方面是紧跟时代潮流,勇立潮头,是时代的骄子,做事情讲效率,工作更有激情,还可以是面对紧急情况能及时反应。快,不好的方面可以是浮躁的做事态度,急功近利的追求,不择手段的功利心等。这些问题可能存在于个人,可能存在于社会,可能存在于国家。可以是具体的某个时间节点,某个场合,某件事情,某个职业,某个团体,某一个人。 明白了快慢是什么,进而思考两者的关系,“快”和“慢”各有优劣长短,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可以是先后关系,共存关系,因果关系等。他们是不可分割的两面。【理出逻辑关系及结构模型】结构模式一 A+B+AB式中心论点:把握“快与慢”的艺术,让人生更精彩。【分论点1】快是一种激情,有速度,更是一种紧跟时代的态度。(A)【分论点2】慢是一种闲适,有深度,更是一种对生活的享受和热爱。(B)【分论点3】快与慢需要结合,享受速度时代的便捷,安抚心灵的岁月静好。(AB) 亦可反之:B+A+AB结构模式二A+A+B式中心论点:快慢合理行,谱写时代曲。【分论点1】以慢来夯实基础,路虽远,慢慢走,一定能到达。(A)【分论点2】以慢来调整处世的心态,事再多,件件做,总能成功。(A)【分论点3】以快为奋力前行的动力,倍速时代,躬身入局。(B)结构模式三B+B+A式中心论点:时代发展真迅速,快慢并行我做主!【分论点1】快一点,有时我们能事半功倍。【分论点2】快一点,也让我们为生命续航。【分论点3】但我们没必要一直“快”,有时慢下来,也是一种享受。结构模式四 非A+非B+AB【分论点1】如果在时代建设里只有慢,那会是什么景象?人人只求慢慢做,社会发展缓慢,这似乎是一种享受的生活状态,只是难以想象一旦遭遇危机,用什么去保护自己?【分论点2】如果在人的生命中只有快,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景象?以快为前进的动力,一切向快看齐,人大约是不需要亲情友情爱情的,也不需要休闲放松,甚至一天三顿饭恐怕都太浪费时间了!【分论点3】我们又当如何看待快与慢呢?慢是慢工出细活,是扎实基础,是心灵寄托;快是时代的必然,我们要紧跟时代,学习新知,勇攀高峰。没有非此即彼,只有两者和谐共舞。结构模式五 AB+AB+AB中心论点:以快为此岸,以慢为彼岸。【分论点1】面对学问,以快为此岸,追求更多更丰富;以慢为彼岸,学习多少就收获多少。【分论点2】面对人生,以快为此岸,树立更高的理想;以慢为彼岸,安抚心灵。【分论点3】面对大有可为的时代,以快为此岸,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方向,与时代同频共振;以慢为彼岸,关照时代中那些弱势群体。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