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海洋灾害_学案1.doc
-
资源ID:96262895
资源大小:486.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人教部编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海洋灾害_学案1.doc
海洋灾害【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的海洋灾害及其成因。2会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灾害的形成、危害和预防措施。3认识了解海洋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灾害防范意识。4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学习重难点】认识了解海洋灾害的重要性,树立海洋灾害防范意识。【学习过程】一、海洋灾害定义:是由风、潮、浪、冰、雾等自然过程引发的,主要有热带气旋、_、_、巨浪、海冰、_等。(一)风暴潮1定义:是在_或_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_的现象。2类型及特点(1)台风风暴潮:时间:多发生于_。特点:来势猛、速度_、强度大、破坏力_。分布:台风影响的沿岸地区,西北太平洋频率最高。(2)温带风暴潮:时间:多发生于_季节。特点:增水过程相对_。分布:_纬度沿海地区。3危害(1)表现:使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_、_、耕地盐渍化等。(2)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风暴潮增水的大小、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地理位置、_、海底地形和_情况。(二)海啸1定义:由水下_、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所激起的巨浪。2形成:海底地壳断裂错动海底地震_巨浪。3特点:起始_,来势_,突发性_,破坏力极强。4分布:_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之一。(三)海冰和冰山1海冰(1)定义:狭义的海冰指海水冻结形成的_。广义的海冰包括_以及流入海洋的_、_等淡水冰。(2)形成: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最先出现海冰。(3)分布:我国渤海及_北部的部分海域。(4)危害:海冰的_力以及运动时产生的推力和_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封锁航道、摧毁港口建筑物,撞倒采油平台。2冰山:指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巨大冰块,属于_冰。二、海洋自然灾害防范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_。2加强_建设。3提高人们的_与_。三、突破重难点1风暴潮(1)风暴潮的形成风暴潮是在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强烈天气系统作用下,引起的近岸地区海面水位急剧升降的现象。连续向岸吹的强风是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特别是大风与大潮的高潮相叠加时,风暴潮将来势倍增。(2)风暴潮的类型及特点 台风风暴潮:多见于夏秋季节台风鼎盛时期,这类风暴潮的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海洋沿岸地区均可能发生。西北太平洋是台风最易生成的海区,全球台风有1/3左右是发生在这个海区,强度也是最大的;在西北太平洋的沿岸国家中,我国是受台风袭击最多的国家。从历史资料看,几乎每隔三四年就会发生一次特大的风暴潮灾害。 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夏季也有发生,一般特点是增水过程比较平缓,增水高度低于台风风暴潮,中纬度沿海地区常会出现,以欧洲北海沿岸、美国东海岸以及我国的北方海区沿岸为多。(3)风暴潮灾害风暴潮引起的水位暴涨及相伴的狂风巨浪,可使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此外,还会造成严重的海水入侵,使地下水遭到污染,耕地盐渍化。灾害的轻重,除受风暴增水的大小和当地天文大潮高潮位的影响外,还取决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海底地形和社会经济情况。一般来说,地理位置正处于海上大风的正面袭击、海岸形状呈喇叭口状、海底地形较平缓、人口密度较大、经济发达的地区,所受的风暴潮灾害相对来讲要严重些。2海啸(1)海啸的形成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激起的巨浪,在涌向海湾内和海港时所形成的破坏性的大浪称为海啸。破坏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出现垂直断层,里氏震级大于65级的条件下才能发生。海底没有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底的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水下核爆炸也能产生人造海啸。全球地震海啸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是与地震带一致的。据1 700多年的资料统计表明,全球有记载的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约发生260次,平均六七年发生一次,其中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的地震海啸约占80%,发生在地中海区的约占8%,而在日本列岛及其邻近海域发生的地震海啸则占太平洋地震海啸的60%左右,因此,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的国家。(2)海啸成灾原因地震产生的水体波动与通常海面上的海浪是不一样的,海浪通常只在一定深度以上的水层引起波动,且这种波动的振幅随水深衰减很快。地震引起的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当然在大洋中震源附近水面最初的升高幅度只有12米,这种波动运行在深水大洋时,波长可达几十至几百千米不等,周期在2200分钟范围内变动,最常见的是240分钟,传播速度可达每小时1万千米,比大型喷气式客机的航速还大。海啸不会在深海大洋上造成灾害,以至于航行的船只也难于察觉出这种波动。然而海啸波进入大陆架后,因深度急剧变浅,能量集中,波高骤然增大,当进入狭窄浅水海域,海啸波携带巨大能量直冲海湾和岸边,这时可能出现1020米以上的波高,以排山倒海之势冲击过来,特别是传播到漏斗型湾顶处更为突出。如海啸波在海湾内反复发生反射时,还会诱发海湾内海水的固有振动引发假潮,可使波高增幅更大,造成更大的危害。3海冰和冰山(1)海冰 海冰的形成海冰是极地和高纬度海域特有的水文现象。狭义的海冰仅指海水冻结形成的咸水冰。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湖冰等淡水冰。一般地,在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先出现海冰。 海冰的危害漂浮在海洋上的巨大冰块和冰山,受风和海流作用而产生的运动,其推力与冰块的大小和流速有关。观测结果显示,一块6千米见方,高度为15米的大冰块,在流速不太大的情况下,其推力可达4 000吨,足以推倒石油平台等海上工程建筑物。海冰对港口和海上船舶的破坏力,除上述推压力外,还有海冰膨胀力造成的破坏。经计算,海冰温度降低15时,1 000米长的海冰就能膨胀出0.45米,这种膨胀力可以使冰中的船只变形而受损。海冰运动时的推力和撞击力都是巨大的,1912年4月发生的泰坦尼克号客轮撞击冰山,遭到灭顶之灾,是20世纪海冰造成的最大灾难之一。我国1969年渤海特大冰封期间,海冰摧毁了由15根22厘米厚锰钢板制作的直径0.85米、长41米、打入海底28米深的空心圆筒桩柱全钢结构的“海二井”石油平台,另一个重500吨的“海一井”平台支座拉筋全部被海冰割断,可见海冰的破坏力对船舶、海洋工程建筑物带来的灾害是多么严重。(2)冰山冰山是淡水冰的一种。它是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冰山撞击能够使巨型轮船沉没入海。典例1阅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材料一新浪网2005年1月7日消息:印度洋海啸遇难者总人数已上升至16万5千人。材料二世界卫生组织专家称:灾后疫病流行可能让目前的死亡人数翻番。材料三本次震中分布图(1)本次地震震中位于_岛西北近海,震级达90级,该地区发生大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海啸是_,对沿岸地区有哪些破坏作用?(3)为什么该地区海啸过后容易爆发瘟疫?(4)利用上述材料说明本次灾害发生的特点。造成该地区巨大人员伤亡的人为原因有哪些?答案:(1)苏门答腊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消亡边界。(2)由地震、火山爆发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海水陡涨,摧毁沿海建筑物,夷平村镇,同时造成人员伤亡。(3)湿热环境,灾后积水,病毒及吸血虫大量滋生;灾区缺乏洁净饮用水,人们抗病能力减弱;该地区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易于疫病流行。(4)地震、海啸具有突发性;地震导致海啸,海啸又导致疫病流行,反映了本次灾害具有群发性特征。人为原因:没有完善的预警系统;经济较为落后,抗灾救灾能力弱;该地区人口稠密,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对海岸带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等。解析地震是地壳活动的一种形式,一般多发生在板块交接处;海啸不仅会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还会破坏交通、医院等基础设施,阻碍救援及时有效地进行,还会诱发其他灾害;分析某种灾害的成灾强度要结合其强度、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程度以及对灾害的防范程度等。变式练习1 关于冰山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山属于咸水冰的一种B露出海面的冰山与海下部分大致相当C冰山是由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形成的D北大西洋的冰山可能来自南极大陆四、海洋灾害的应对措施1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例如,为防范灾害性海啸的突然袭击,目前在太平洋地区用于监测海啸的地震台站约有50余个,分属12个国家和地区,这些监测站网采用比较精良的仪器设备,有的把地震仪安置在太平洋海底,以监测远距离的海底地震,并利用地震波沿地壳传播的速度远比地震海啸运行速度快的机制,使地震海啸提前做出预报成为可能。例如发生在智利的海啸,需要经过13个小时才能传到夏威夷,约20个小时后才到达日本沿岸,如果利用海啸监测网获取的地震波记录,在一小时内就能做出海啸警报,这对日本防灾体系来说,可以赢得多达19个小时的防范时间。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防波堤、拦河坝可以减少海洋自然灾害带来的危害和损失。3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典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山东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出现近30年来同期最严重的海冰灾害,海冰灾害发生早,而且增长迅速,短时间内就覆盖了大片区域。根据2010年2月16日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辽东湾浮冰范围98海里;渤海湾浮冰范围15海里;莱州湾浮冰范围8海里;黄海北部浮冰范围20海里。辽东湾浮冰范围超过警报标准,有关部门发布了海冰警报。材料二渤海和黄海北部沿岸海冰警报示意图(1)简要分析辽东湾海冰范围广、冰层厚的主要原因。(2)说明我国沿海海冰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答案:(1)纬度高;海域较封闭(海水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海水较浅。(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危害:阻碍航运,威胁船只和海上建筑物的安全;影响渔业、养殖业及其他海上活动。措施:做好对海冰发展的动态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海冰信息;加强渔船管理,严禁船只在恶劣天气出海作业。解析第(1)题,可从海水流动性差和深度较浅两个角度归纳。第(2)题,危害主要从沿海建筑、海运、养殖等方面归纳;预防措施主要从预警和渔船管理两个角度归纳。变式练习2 对海啸灾害,合理有效的防灾减灾措施是() 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将人们迁离海岛和沿岸 增高海岸堤防围海造陆 在海岸复种红树林保护海岸A B C D 【达标检测】1与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温带反气旋2引发风暴潮的直接因素是()A连续向岸吹的强风B连续离岸吹的强风C天文大潮中的高潮D海底火山的喷发3关于海啸的说法,错误的是()A海啸大多是由海底地震引起的B海啸波在大洋中传播时能量衰减很少C海啸和风暴潮造成的危害均由巨浪引起D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4下列不属于海洋自然灾害的是()A风暴潮 B干旱 C海底火山喷发 D海面风灾5我国莱州湾地区风暴潮的成因是()A台风 B地震 C火山喷发 D寒潮大风6下图为“北印度洋及附近海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季节为北半球_季,判断理由是_。(2)图中乙海底地形是_,其成因是_。(3)甲海区海水盐度高的原因是_。(4)试从气象、地形、水文、海湾形态等角度,简析丙海域风暴潮严重的自然原因。读“四个海湾示意图”,回答79题。7与丁海湾风暴潮形成相关的天气系统是()A冷锋 B暖锋 C热带气旋 D温带气旋8甲海湾风暴潮形成严重灾害的自然原因是() 口大内小的喇叭湾 飓风活动频繁 西南季风 地震活动 经济水平低,防灾设施落后A B C D 9有关四海湾的正确叙述是()A甲海湾是世界飓风、风暴潮、海啸和洪涝的重灾区B乙海湾每年8月18日会形成壮观的天文大潮,湾口分布有渔场和天然气田C丙海湾夏秋季节多台风登陆D丁海湾面临该国著名的海上油田和世界著名渔场10关于海冰和冰山的描述错误的是()A海水结冰,海区盐度会降低B海冰主要是咸水冰,高纬度海区直接由海水凝结形成C冰山为陆地淡水冰川滑入海洋而成,夏季冰山数量多D冰山的撞击力巨大,隐藏在海水中的部分危险更大11下列行为不能减少风暴潮造成的损失的是()A利用气象卫星正确预报B加固海堤C建造沿海防护林D入保险12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2008年我国风暴潮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92.24亿元。(1)指出引发我国沿海地区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海南岛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及减灾对策。 12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