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
资源ID:96265482
资源大小:49.97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二上学期9月语文试卷汇编:古代诗歌阅读.docx
古代诗歌阅读黑龙江省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红白牡丹吴 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般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注】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幕,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15.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互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B. 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C. 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明月,在风的吹动下,水面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D. 尾联写只怕下次重来之时,和这次所见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风吹牡丹,香消花落,只能见到凋零在地、衬着绿草的残花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16. 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运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范评事入关韦庄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正喜琴尊长作伴,忽携书剑远辞群。伤心柳色离亭见,聒耳蝉声故国闻。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注】(评事)官名,属大理寺,从八品下,掌出使推按刑狱。(故国)此处意指故乡。(杏园客)指新科进士。(绝艳)最美的花。(终军)终军请缨,汉武帝时20余岁的他自请出使南越,说服其归附汉朝。后用“终军”来称颂少年有为。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客居异乡,平日少有朋友来往,范评事是他在此地往来频繁相亲相得的朋友。B. 颔联中“正”和“忽”二字,表现了诗人得知范评事要离开时,内心陡然的失落。C. 运用“终军”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范评事像终军那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D. 诗人祝福范评事此去必将实现抱负,并期待范评事归来之时二人的重新欢聚。16. 颈联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如梦令·春景(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注】 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红溜:形容花朵娇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15.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B. 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C. 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D.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16. 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遣 闷杨万里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独判连日雨,却惜半朝晴。【注】淳熙七年(1180年)至九年(1182年),杨万里(吉州吉水人)任广东常平茶盐使、提点刑狱,三年间作了四百首诗,编为南海集,此为其中之一。诗经·国风·王风中有君子于役一篇,其中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判:判断。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是在暮春傍晚时分树茂荫浓、鸡鸣声声的乡村。B. 颔联巧用夸张手法:“添与减”“重与轻”形成两组极大的反差,耐人寻味。C. 诗人认为睡觉是排遣愁闷的唯一方法,而现在吟咏诗篇只能勉强自我慰藉。D. 尾联两句呼应颔联,诗人期望着雨过天晴、哪怕只有半日也非常值得珍惜。16. 诗歌题目为“遣闷”,请简要分析诗人“闷”产生的原因。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阴雨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注】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B.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C. 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D. 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立即效法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自由的生活的愿望。古代诗歌阅读黑龙江省龙西北高中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红白牡丹吴 融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般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注】吴融(850903):晚唐诗人,字子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目睹唐朝衰亡,一生仕途不顺。鲁阳戈:淮南子载,鲁阳公跟韩国军队作战,酣战至日幕,为了趁日间消灭敌人,他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舍,星次。相传有二十八宿,一宿为一舍),又恢复了光明。后多指力挽危局的手段或力量。15. 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联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来表明自己宁愿在安静的环境中与牡丹互相厮守,表现出自己对牡丹的用情之真、情谊之深。B. 颔联上句写红牡丹,直接用“殷鲜”突出其娇艳欲滴的特点,又运用比喻,用美丽的红霞写出怒放的红牡丹令人惊艳的情态之美。C. 颔联下句写白牡丹,想象月下一幅澄澈明净的景象,水中倒映着明月,在风的吹动下,水面泛着清波,以此来描绘白牡丹的素洁淡雅和极具美感的花形。D. 尾联写只怕下次重来之时,和这次所见的景象就大不相同了,风吹牡丹,香消花落,只能见到凋零在地、衬着绿草的残花了,表达了诗人的伤感之情。16. 这首诗颈联的上、下句都运用了典故,有何用意?请简要概括分析。【答案】15. A 16. 诗人先借庄周梦蝶的典故,表明自己为了能一直与牡丹花相伴,愿意变为蝴蝶的想法;再借鲁阳挥戈的典故,表明自己希望时间倒流,从而留住美好的牡丹的心愿。表现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和惜别之情,也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和无力改变唐朝危局的无奈,暗藏着诗人希望有力挽危局的人出现的心愿。【解析】【15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中,A项,“先写繁华的弦弹与歌舞景象,以动衬静”错,“不必繁弦不必歌”,是说不需要繁华的音乐歌舞,并没有实际描写动态的景象,并非以动衬静。故选A。【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应分析诗中所用典故的原始意义,然后结合诗句,体会其在诗中的意义和作用。颈联上句运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从“看久”“愿成”等语可以看出,此处用典意为诗人愿意变为蝴蝶以与牡丹相伴,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下句运用鲁阳挥戈的典故,鲁阳挥戈使太阳倒退了三舍,从诗中的“惜”字可以看出,此处用典表达了诗人希望时光能够倒流的感情,体现出了诗人对牡丹的不舍之情。同时,结合注释内容可知,诗人时处晚唐。目睹国家衰颓,故引用鲁阳挥戈之典,抒发自己希望有人改变晚唐危局的深意。【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山县、克东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送范评事入关韦庄寂寥门户寡相亲,日日频来只有君。正喜琴尊长作伴,忽携书剑远辞群。伤心柳色离亭见,聒耳蝉声故国闻。为报明年杏园客,与留绝艳待终军。【注】(评事)官名,属大理寺,从八品下,掌出使推按刑狱。(故国)此处意指故乡。(杏园客)指新科进士。(绝艳)最美的花。(终军)终军请缨,汉武帝时20余岁的他自请出使南越,说服其归附汉朝。后用“终军”来称颂少年有为。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人客居异乡,平日少有朋友来往,范评事是他在此地往来频繁相亲相得的朋友。B. 颔联中“正”和“忽”二字,表现了诗人得知范评事要离开时,内心陡然的失落。C. 运用“终军”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范评事像终军那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D. 诗人祝福范评事此去必将实现抱负,并期待范评事归来之时二人的重新欢聚。16. 颈联表现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15. C 16. 不舍。“离亭”送别,翠柳、连绵的蝉声都增添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思念。连绵的蝉声让诗人思念关内的故乡。羡慕。范评事此去之处正是诗人的故乡,羡慕友人回到关内。【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C.“表明诗人希望范评事像终军那样主动请缨,建功立业”说法错误,此处用典重在称颂范评事年少有为,到京师中举成为进士,像终军那样马到成功,而非主动请缨,建功立业。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情感的能力。“伤心柳色离亭见”中的“离亭”指送别的地方,“柳色”点出时令和送别,古人有“折柳送别”之习俗,“柳色”的“伤心”正是由于相别之人伤心的移情。“聒耳蝉声故国闻”中“故国”的“蝉声”包含着故人的情意。所以颈联写出了诗人内心的离愁和对友人离去的不舍。“聒耳蝉声故国闻”的意思是再听一听故乡的蝉声吧。连绵的蝉声让诗人想到了关内的故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颈联中“离亭见”表明范评事要离开,结合标题“送范评事入关”可知,他此去之处正是关内,是作者的故乡。由“聒耳蝉声故国闻”可知诗人思念故乡,亦渴望回到故乡,所以此次友人能回到关内,作者心生羡慕之情。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兆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如梦令·春景(秦观)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注】 秦观,字少游,北宋文学家、词人。此时诗人因党祸被贬到杭州做官,继而又被削职,流落到湖南郴州,其间跟家人朋友聚少离多。红溜:形容花朵娇红。绿皱:形容春水绿波。小梅:乐曲名。唐大角曲里有大梅花小梅花等曲。15. 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首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B. 一个“溜”字,一个“皱”字,将宁静的春色搅动,又是那样地轻柔,那样地温和,那样地令人陶醉、销魂。C. 三、四句写天寒指冷,玉笙冰凉,一曲小梅呜咽回荡,响彻天空,这使得诗歌境界一转,可见诗人心中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D. 这是一首春日怀人之作。眼前鸡嘴啄花,燕尾剪波的春光春色,触动了怀人的心绪。一曲小梅,传出了绵绵相思之情。这首词构思新颖,轻柔典雅,工丽含蓄。16. 本词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进行分析。【答案】15. C 16. 以乐景衬哀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词人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化用。诗人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写女子独自在小楼里吹笙,以排遣愁闷,借以表达诗人的悲苦和思念。拟人。写人与绿杨一样消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伤春念远之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 的含意自在其中,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反复。“依旧”一词,反复运用,指小梅之曲悠悠不尽,表现诗人忧思情怀不尽。同时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综合赏析诗歌手法、感情和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C项,“更留恋的还是点点梅花盛开的冬景”错误,题目是春景,小梅是一首曲子,这里表达的是伤春凄冷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词表现手法的能力。“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二句直笔写春。莺歌燕舞,花红水绿,旨在突出自然春光之美好,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的伤春念远之情。“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化用李璟山花子“小楼吹彻玉笙寒”句。春光明媚,本应产生舒适欢畅之感受,而女主人公何以有这般与外界景物格格不入的忧伤情绪?只是因为思念远方之人,因此内心忧思不断,借小梅曲传达内心情感。“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是为点题之笔,运用拟人与反复手法表达情感。柳絮杨花,标志着春色渐老,春光即逝。飞絮蒙蒙,是那一段剪不断理还乱的念人之情。因为有那刻骨深情的相思,所以忧思约带、腰肢瘦损。“人与绿杨俱瘦”以生动的形象表达感情,而“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含意自在其中。直让人想象到一幅花落絮飞,佳人对花兴叹、怜花自怜的图画。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遣 闷杨万里江树深春色,村鸡薄晚声,雨添青笠重,人减画船轻。遣闷惟须睡,哦诗只强成。独判连日雨,却惜半朝晴。【注】淳熙七年(1180年)至九年(1182年),杨万里(吉州吉水人)任广东常平茶盐使、提点刑狱,三年间作了四百首诗,编为南海集,此为其中之一。诗经·国风·王风中有君子于役一篇,其中有“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判:判断。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点明了诗人所处环境,是在暮春傍晚时分树茂荫浓、鸡鸣声声的乡村。B. 颔联巧用夸张手法:“添与减”“重与轻”形成两组极大的反差,耐人寻味。C. 诗人认为睡觉是排遣愁闷的唯一方法,而现在吟咏诗篇只能勉强自我慰藉。D. 尾联两句呼应颔联,诗人期望着雨过天晴、哪怕只有半日也非常值得珍惜。16. 诗歌题目为“遣闷”,请简要分析诗人“闷”产生的原因。【答案】15. B 16. 暮春时节,傍晚鸡鸣,这些都易引发人思乡之情,而作者宦游在外,不得归家,所以郁闷。连日阴雨,心情烦闷。无人陪伴,孤寂无聊,所以烦闷。【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B.“夸张”错,“添与减”“重与轻”应该是对比手法。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首联写暮春傍晚时分树茂萌浓、鸡鸣声声的乡村,这是诗人所处的环境。而作者宦游在外,不得归家,“深春色薄晚声”引发人思乡之情,所以郁闷。根据尾句“却惜半朝晴”可知连日下雨带来苦闷,诗人因为连雨天格外期盼晴天,无事可做只能以睡觉消遣。根据“独判连日雨”可知是诗人一人独处,无人陪伴,无人分享,孤寂无聊,所以烦闷。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阴雨白居易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注】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由江州司马诏授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本诗即作于赴任途中。北窗琴:晋陶渊明曾置无弦琴一张,又喜卧北窗下。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首联描写此时此地景象:清晨,山岚雾霭十分浓重;江山辽阔,此地却非常偏僻遥远。B. 颔联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突出峡中滩急声响、秋意扑面,雾气弥漫、多阴少晴的特点。C. 诗歌前四句寓情于景,在描写沿途所见美丽而险峻的景色中蕴含了诗人的复杂心情。D. 尾联运用典故,流露出诗人欲立即效法陶渊明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自由的生活的愿望。15. D 【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D.“归隐田园而享受幽独、自由的生活的愿望”错。尾联化用陶渊明置无弦琴的典故,表明自己只能依靠这北窗下的琴来排解心中的孤独,表达了诗人不甘寂寞而又无可奈何的心情。故选D。 16. 颈联上句写遥望京城却被云遮住了眼睛,暗含了诗人渴望自己被朝廷赏识、重用而不得的苦闷;下句写自己思乡时,觉得雨点仿佛一滴滴打在心头,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以及归乡不得的忧伤。(每点3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