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96269403
资源大小:32.04KB
全文页数: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docx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学生初步了解绝句的节奏韵律特征,并能朗读出来。2. 学生能够熟读背诵诗歌。3. 学生能够理解诗歌含义。4. 学生能够借助想象品味句子或词语,体会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5. 学生能够活学活用,将所学诗句巧妙运用到恰当的语境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难点:借助想象,感同身受地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模拟法【讲故事,设情境导入课题】唐玄宗天宝年间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李白正在扬州旅游,和朋友边欣赏美景边愉快地聊着天,聊着聊着,不知怎么就把话题扯到了王昌龄身上。李白说:“好久没见昌龄老哥了,也不知道他最近怎么样。”朋友一听,很惊讶,说出的一番话让李白的心情瞬间从天宫掉到深渊里。那人说:“李兄,你难道没听说王昌龄已经被贬到龙标当县尉去了吗?估计现在正在赴任的路上呢。”李白一听,大惊,急忙问:“什么原因?”“不过是生活不拘小节,得罪了某些人而已。”说完,两人都陷入了沉默,李白再也没心情欣赏美景,匆匆告别回去客栈。情之所至,挥笔写下一首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设计意图】将诗歌的写作背景以及人物关系融入故事之中,避免单调枯燥的讲解,能够很好地激起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走入情境之中,给学生一种感同身受之感,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都感情。为接下来理解诗文铺路。【解读诗题,想象诗人心情】1、读懂题目。学生结合故事背景以及课本注释,理解诗题。重点弄清“闻”“左迁”“龙标”。预设答案:听说王昌龄被贬到龙标当县尉,我在遥远的扬州写下这首诗寄托我的心情。2、想象李白心情。结合写诗背景,假设你是李白,当你听说自己的好友无辜被贬时会产生哪些情感。PPT资料提示满腹才华,屡遭贬谪。作者被贬到了龙标县做县尉时已经51岁。龙标,唐朝时属于极其偏远落后地区。预设答案:同情好友的不幸;为好友怀才不遇愤愤不平;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伤;想到好友年纪已老却要长途跋涉的担忧【设计意图】通过解读题目,体会诗人感情,解读诗文奠定基础。学会换位思考,以我心体会诗人的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朗读诗歌,感受诗人情感】1、学生朗读诗歌,划分节奏,圈出韵脚。2、简介诗歌体裁:PPT展示:绝句大多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或者七个字,分别叫做五绝、七绝。其中第二句和第四句必须押韵。节奏按四三停顿。3、自由朗读,读的节奏分明,重读突出韵脚,读出韵律感。理解诗歌 体会诗人情感1.翻译诗文。提示:联系故事背景,诗歌题目,结合课下注释,同学讨论翻译理解,理解尽量富有情境感,不求语言优美,只求真情流露。答案:漫天飞舞杨花早已无影无踪,耳边传来子规的悲啼,听起来是那么凄凉,让人不禁黯然落泪。为何春光正好,我却如此伤心?只因为听说老朋友你不幸被贬到龙标,如今已经过了五溪。我心中对你有万千牵挂,无奈远隔山水,只能把一颗愁心寄托给明月,愿它代替我,陪伴你一直到那僻远的夜郎西。2.再读诗歌,整体把握诗人情感。PPT: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李白( )之情。预设答案:读完这首诗,我感受到李白对王昌龄的担忧(同情、牵挂、思念、关怀)之情。3.再读诗歌,通过停连、重音和语速、语调的变化读出情感。【设计意图】理解促进朗读,朗读加深理解,读思感结合。【品味词句,推敲诗人情感】1.解惑答疑,细品情感。(1)杨花落尽子规啼,仅仅是写景吗?(2)为何李白不先说“闻道龙标过五溪”的事,再写“杨花落尽子规啼”呢?这样写不是更合情合理吗?(3)五溪、夜郎,仅仅只是为了交代地点吗?(4)明月怎么能够寄托愁心呢?学生四个小组分别讨论解决问题。鼓励大胆想象联想,给出说得过去的理由,只要能让读者理解并且信服即可,不设统一答案。参考答案:(1)杨花落尽子规啼,不仅仅是写景,也是含蓄委婉交代了时间为暮春,这是用典型的季节特征来表现时间,比起单纯点明时间更富有诗情画意,留给读者更多品味的余地。此外,这句景物描写也是为了渲染一种凄凉伤感的气氛,借景抒情,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忧愁。所以说,这句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精妙无比。(2)先叙事,后写景,这是常规的写法,也正因为常规,则会显得普通,感情表达不够强烈。像本诗的安排,属于倒装顺序,将写景提前,显得突兀而醒目,带给读者强烈的冲击,从而留下深刻印象,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巨大的忧伤。(3)五溪,夜郎,既是在交代王昌龄的行踪,也是暗示这些地方地处偏僻,路途遥远,能勾起诗人对朋友的挂念和担忧。(4)明月本无情,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明月人格化,使其拥有了人的情感意志,从而能够理解自己一片苦心,代替自己陪伴朋友一路跋山涉水,安全远行。2.再读诗歌,背诵诗歌。【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锻炼学生咬文嚼字的能力,培养质疑、思考的习惯。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寻转变。【迁移运用,与诗人共情】创设情境,选用诗句。你的好朋友将要随父母移居外地,你俩分别之际,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临别,你送她一本你最喜欢的诗集,并在扉页上写下一句 (引用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句)来表达你对朋友的依依不舍之情。【为诗配画 ,体现诗人感情】课后作业:为本诗创作一幅画,能够让欣赏者透过画面了解诗意,捕捉到诗人的感情。【设计意图】诗配画,促使学生复习回顾诗歌内容,在深入理解诗歌构思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用画面展现出诗歌的情境,这个任务还能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