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相》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96269412
资源大小:98.0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蜀相》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新教材 统编版 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 教学设计第3课蜀相目录一、素养目标二、教学素养三、作者背景常识四、鉴赏活动五、文本研读六、文本联读 1 / 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第3课蜀相一、素养目标1通过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感受李白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杜甫忧心国事的感怀。2鉴赏诗歌的语言艺术,体会诗歌的语言魅力。3鉴赏诗歌的表达艺术。4体会诗歌表现出来的浪漫主义的飘逸和现实主义的沉郁。二、教学素养唐代诗坛群星闪烁,李白和杜甫就是其中极为璀璨的明星。惨淡的月光下,一个孤单的身影,左手一壶浊酒,右手一把利剑,趁着酒兴而舞,利剑反射出淡淡寒光。借着酒气与剑气,诗人痛快淋漓地呼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然而苦难和穷困使另一个身影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楚倾泻而出,多少忧国忧民积郁其中。一代诗圣,壮志未酬,仕途坎坷,却只能发出“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长叹。三、作者背景常识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西南)人,唐代诗人。杜审言之孙。后人称他为“诗圣”。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攻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寻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上,世称浣花草堂。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武表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病死于湘江途中。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称为“诗史”。其作品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主要作品:春望北征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名家评说文章垂世自一事,忠义凛凛令人思。 陆游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春,当时杜甫避乱于成都。这时的情况,从杜甫个人的处境来看,政治上很不得志。“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生活上的艰难困苦,更不必说。从当时的社会现实来看,“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史思明再次攻陷了东都洛阳,自立为大燕皇帝,大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人民大量伤亡,生产遭到破坏,尤其严重的是唐肃宗昏庸,信任宦官,猜忌功臣。在这种情况下,杜甫的心情自然是很苦闷的。所以当他来到武侯祠时,缅怀诸葛亮的为人,特别是他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刘备和诸葛亮君臣之间那种鱼水相得的关系,不禁百感交集,心潮翻滚,以至泪流满襟,因而写下了这首诗。情境活动忧国忧民的杜甫为什么会选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作为写作对象?请谈一谈你的认识。_答案杜甫有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是在“安史之乱”后,理想落空。此时杜甫自身请缨无路、报国无门。诸葛亮辅佐刘备父子建立和巩固蜀汉政权,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与刘备君臣之间鱼水相得的关系,都使杜甫羡慕。杜甫在探访诸葛武侯祠后,倍加敬重和钦佩诸葛亮,于是创作了仰慕英雄的赞歌。四、鉴赏活动(一)文意理解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成都的别名)外柏森森(柏树茂盛繁密的样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徒然)好音。请概括层意:前四句写丞相祠堂,表达诗人对诸葛亮的景仰和缅怀之情,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三顾频烦(即频繁。一说多次烦劳咨询)天下计,两朝开济(指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帝业,后又辅佐刘禅。两朝,刘备、刘禅父子两朝。开,开创。济,扶助)老臣心。出师(出兵)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请概括层意:后四句写丞相,表现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崇敬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二)基础梳理请解释下列加点(红色)的实词的含义。1寻丞相祠堂何处寻动词,寻找寻逐春风捉柳花杨柳枝副词,常,时常则买灯之事,寻已停罢上神宗皇帝书形容词,不久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八尺或七尺为一寻轻舟泛月寻溪转东鲁门泛舟二首介词,沿着,顺着2朝两朝开济老臣心名词,朝代相如每朝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动词,上朝于是入朝见威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名词,朝廷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三峡名词,早晨3济两朝开济老臣心动词,扶助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动词,渡河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动词,成功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论语动词,帮助、救济阴谷皆入济登泰山记名词,水名,济水(三)诵读指导诵读蜀相,用“/”划分朗读节奏,并用“”标出这首诗的韵脚。背诵全诗。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答案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诵读提示:(1)七律句式的节拍有两种划分方式:二二二一,二二一二。诵读时每个节拍的后一字,遇平声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诵读起来才会有抑扬顿挫的韵律。(2)律诗中的对仗有的对得工整,有的半对半不对。仔细分析此诗对仗的特点,会有助于记诵。(四)文白对译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诸葛武侯祠要到哪里寻找?武侯祠在成都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的一片翠柏之中。映着石阶的绿草自成一片春色,隔着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树叶的黄鹂徒有好听的声音。三顾茅庐多次讨论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大计,两朝的开创与扶助,老臣竭尽忠心。出师还没有取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得最后的胜利就先病死了,常常使后世的英雄泪满衣襟。五、文本研读(一)整体感知1依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补充空缺部分。这首诗怀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强烈怀念,也表达了对其尽忠报国的歌颂以及 的惋惜和慨叹,表现了诗人 的情怀。_答案功业未成忧国忧民2找出文本中对应部分,将图示中的空缺部分补充完整。_答案写景概述盖世勋业(二)任务活动任务一赏析诗歌的形象和情感学习情境苏轼说:“古今诗人众矣,而杜子美为首,岂非以其流落饥寒,终身不用,而一饭未尝忘君也欤?”杜甫一生在“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与“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冷酷现实的尖锐矛盾中度过,仕进无门,流亡颠沛,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学习时要注意把握诗中的形象和情感。1蜀相中丞相祠堂的景象是怎样的?有何作用?_答案“锦官城外柏森森”,指出诗人凭吊的是成都郊外的武侯祠。这里柏树成荫,高大茂密,呈现出一派静谧肃穆的气氛。柏树生命长久,常年不凋,高大挺拔,有象征意义,被用作祠堂中的观赏树木。诗人抓住武侯祠的这一景物,展现出柏树那伟岸、葱郁、苍劲、朴质的形象特征,使人联想到诸葛亮的精神,不禁肃然起敬。“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所描绘的这些景物,色彩鲜明,静动相衬,恬淡自然,无限美妙地表现出武侯祠内那春意盎然的景象。春色虽好,鸟音虽美,但诗人却无心赏玩,因为所景仰的人已经见不到了,加倍突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敬仰之情,以及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痛苦寂寥之情。2杜甫用“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两句来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你认为准确吗?_答案准确。这两句高度概括了诸葛亮的一生。上句写出山之前,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隆中对策,指出诸葛亮在当时就能预见魏、蜀、吴三足鼎立的政治形势,并为刘备制定了一整套统一国家之策,足见其为济世雄才。下句写出山之后,诸葛亮辅助刘备开创蜀汉,匡扶刘禅,颂扬他为国呕心沥血的耿耿忠心。两句十四个字就刻画出一位忠君爱国、济世扶危的贤相形象。3尾联中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其中是否包括杜甫自己?_答案尾联中的“英雄”是指失败的英雄,这两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诸葛亮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这英雄也包括杜甫自己。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远大的理想无可奈何地落空了。他在政治上始终一事无成,但即便如此,他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寄托了“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以实现的悲哀,是用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熔铸而成的千古名句。任务二鉴赏诗歌的语言学习情境宋代叶梦得在石林诗话中说:“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迹捕。”杜甫诗歌的语言艺术是非常值得体味、推敲的,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学习时,要联系该字词所在的诗句,或者解释句意,或者描述画面,点出该字词在突出景物特征、创设氛围、开拓意境和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4“丞相祠堂何处寻”中的“寻”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_答案“寻”字表明杜甫此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而是专程拜访;“寻”字为下面的诗句张本,引出下面对蜀相祠堂的描写,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强烈的敬仰之情和对自己报国之志的感慨。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2017·山东卷第14题)提示“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5颔联的诗眼是什么?试分析其表达作用。_答案诗眼是“自”“空”,颔联表现的是幽静的春景衬托出的庄严肃穆的气氛。碧草映阶,黄鹂隔叶,本是一种赏心悦目的景象,然而一用“自”“空”两字修饰,所含之情就大为转折: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碧绿,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叶的黄鹂叫得那么动听,可有谁听呢?由此便使人自然生出“感悟怀人”之意。6简要分析“长使英雄泪满襟”中“长”字的表达效果。_答案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的精神对后人影响深远;另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深沉叹惋和感伤。六、文本联读透过诗行看李杜,李白是仙,杜甫是圣。“仙”出世,李白一生都在作浪漫的想象飞行;“圣”入世,杜甫一生都在现实的荆棘与泥泞中行走跋涉。虽然诗风不同、性格迥异,但诗人的情怀都令我们敬佩、敬仰。1请比较分析这两首诗歌情感的异同。情感同异蜀道难蜀相答案精神追求是济苍生、怀家国警告当世怀古伤今,赞颂英雄2从两首诗的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看,李杜诗风有什么差别?_答案李白写蜀道,运用大胆而恰切的夸张,融入丰富、奇特的想象,抒情豪放、奔放,具有突发性、灵感性。杜甫借事抒情、借景抒情(以乐衬哀),情感沉郁(悲戚)、深沉含蓄,具有沉稳性、深思性。 10 / 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