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一、基础知识1.下列对“一词多义”的演变情况,理解不当的一项是()A.由具体到抽象爪牙:亲信、党羽动物的尖爪、利牙B.由个别到一般末:树梢物的尾端;最后;微小、浅薄C.由实到虚果:果实,坚持到底成为事实;果真、果然D.比喻、借代产生的引申义股肱:大腿和胳膊得力的大臣解析:A 应该倒过来理解:“爪牙”的本义是动物的尖爪、利牙。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信”,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形容词,言语真实、诚实)B.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动词,相信)C.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副词,随意)D.长天茫茫,信耗莫通。(名词,消息、音讯)解析:B副词,确实。3.下列成语和文言语句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A.假公济私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欲盖弥彰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C.盛气凌人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D.负荆请罪苍山负雪,明烛天南解析:CC项,“凌”的意思分别为:欺侮;越过。A项,“假”均为“借助”。B项,“彰”均为“清楚”。D项,“负”均为“背”。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C.泰山之阳,汶水西流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D.日上,正赤如丹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BB项,都是形容词作名词。A项,名词;形容词。C项,名词作状语;形容词。D项,动词;名词。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下”,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A.相同,相同B.不同,不同C.相同,不同D.不同,相同解析:A都是动词:低于;攻下。都是名词:下面。6.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古今感情色彩没有变化的一项是()A.邹忌讽齐王纳谏B.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C.烈士暮年,壮心不已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解析:C“烈士”只是词义转移,感情色彩没变,古今都是褒义词。讽、卑鄙、爪牙,句中都是中性词,现在一般都是贬义词。7.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A.白露横江,水光接天B.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C.余音袅袅,不绝如缕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解析:CA项,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在9月7、8或9日。B项,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D项,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我国民间使牛与牛相斗的一种习俗。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B.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D.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解析:DA项,古义:不要,更不用说。今义: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B项,古义:成年的男子。今义:男女两人结婚后,男子是女子的丈夫。C项,古义:“因”是于是,“为”是创作。今义:常跟“所以”搭配使用,表示因果关系。9.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语文老师的严格要求下,我逐渐改正了文不加点的毛病。B.鲁迅说:“犯而不校是恕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是直道。”C.这样的小错误,对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是无伤大雅、不足为训的。D.这种宣扬金钱万能的文章,简直就是不刊之论,焉能见诸报端?解析:BA项,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不可理解为“不加标点”。B项,犯而不校:受到别人的触犯也不计较。不能误解成“违犯不改正”。C项,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能误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D项,不刊之论: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形容言论确当,无懈可击。常被误解成“不能刊载的言论”。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绝”的词义,体会本义和引申义的联系。绝:“断丝以刀也。”(说文)(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陶渊明桃花源记)()(3)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4)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5)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答案:(1)横渡(2)与世隔绝的(3)独一无二的(4)停止,消失(5)断绝(6)极(高的)二、阅读鉴赏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成语修辞中的汉文化成语的产生与使用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的一部分,不少成语是语言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来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汉语成语数量多、内容丰富、使用普遍,反映了汉文化的方方面面。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发达,注定了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章太炎所说的“国民常性,所察在政事日用,所务在工商耕稼。志尽于有生,语绝于无验”,较准确地刻画了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这也影响到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这个“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这种具象思维,使人们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危如累卵”(比喻)让人头脑中浮现出“许多鸡蛋垒在一块儿,随时可能崩塌”的画面。“磨刀霍霍”(摹状)使人仿佛看到奋力磨刀的样子,听到磨刀的声音。这种具象思维,也使人们想把自己的论述建立在坚实的基础之上。中国人素来“崇古”,古圣先贤的语言、古人的事迹,都被时间赋予了经典的地位。于是人们说话作文,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既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也是后人经常引用的“经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论语)、“阮囊羞涩”(古人事迹)。古人在具体务实的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有追求遣词造句新颖奇特的心理。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惟陈言之务去”,主张语言运用力求独创、新颖。可见,喜新求异是汉语修辞活动的一个传统文化心理。另一方面,中国人以含而不露为美,喜欢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两方面都要求语言交际时“换一种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创造出许多打破常规的表达方式,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我们可以在许多成语中看到这些修辞方式的运用。例如,说“贫困、没钱”平淡无奇,就用典故“阮囊羞涩”(用典);用“白山黑水”代“东北”,用“苍山洱海”代“云南”(借代);截取孔子的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中的“而立”“不惑”造出成语“而立之年”“年届不惑”等(割裂);“瓜字初分”旧指女子十六岁,就是拆“瓜”为“二”“八”,蕴“二八一十六”之意(隐语)。儒家文化讲“礼”,“尊人抑己”,许多成语都有这种色彩。如“客人来了”,说“大驾光临”,自家因此“蓬荜增辉”。均衡是美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也是汉族人民修辞活动中的一种审美情趣。中国传统思维有一种朴素的辩证观,即以二元对待的观点来看待、分析事物,重视事物的关联、对立及其变化。故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成语内部语素对偶、互文,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成语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汉语成语多采用“四字格”,就是因为“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有删改)1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文化具有具体务实的传统,体现在中国人说话写文章时有理有据,“理据”即指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圣贤的经典论述。B.中国人的具象思维,使人们往往崇尚圣贤的经典论述,说与写总喜欢引经据典。许多成语就是人们引经据典的成果。C.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中国人在言语活动中,遇到稍微抽象的东西,就把它具体化。成语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D.章太炎关于中国人“重实际而黜玄想”的民族性格的描述,影响了中国人的说话方式,简洁具体,有理有据。解析:BA项,原文是“理据往往指的是生活事实的验证和古圣先贤的经典论述”,选项中缺少“往往”一词;C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使”错误,应为“这种具象思维,使”;“成语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错误,原文是“汉语成语多用比喻、摹状,就是这种具体化的反映”;D项,“章太炎关于中国人的描述,影响了”错误,原文为“这也影响到中国人的”;其中的“这”指的是上文的“中国文化具体务实的传统”。1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汉语成语数量多、内容丰富、使用普遍,不少成语是汉语的活化石,它们大都源于古代,贯用于古今,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B.喜新求异、含蓄表达思想的传统文化心理,使古代的文人雅士在说话作文时追求“雅言”“美辞”,促使一些修辞方式的产生和推广。C.成语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因其内部语素前后对照、互相补充、相辅相成,并通过双关、借代巧妙联系,有虚实映衬之美。D.“贫困、没钱”的说法平淡无奇,“阮囊羞涩”体现出遣词造句新颖奇特的特点,也体现出中国人委婉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特点。解析:C并不是所有成语都完全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原文说“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没有运用这些手法的成语就不一定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1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成语“千钧一发”让人眼前浮现出“一根头发悬挂着千钧重的东西”的画面,这一成语反映了古人在言语活动中具有具象思维的特点。B.成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不是“四字格”,不符合四个字两两相对的特点要求,所以不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C.成语“喜新厌旧”内部语素相对应,“喜新”“厌旧”结构相似,前后对照,互相补充,是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D.成语“抛砖引玉”既能体现古人的具象思维,又能体现古人因求新、含蓄而爱用各种修辞的文化心理,也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解析:B原文说“在语言表达时,常用字数相等、结构相似的语词表达相同、相反或相关的意思。成语中运用对偶、互文、双关、借代,就是这种均衡对称的审美情趣的体现”,可见“四字格”“四个字两两相对”不是判断成语是否符合均衡对称的审美要求的标准。三、综合表达14.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字)对于五四时期的新文学阵营而言,所谓“新”,代表着晚近的先进的事物,代表着现在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而“旧”则是落后的腐朽的事物,是应该抛弃和埋葬的,可是在旧文学阵营的眼中,所谓“新”,只是新潮的、还未经过时间考验的东西,往往昙花一现,其中有太多需要去掉的夸饰和虚伪,而“旧”则是经过历史检验的真理,是过去的精华所在。答案: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理解有差异。(或五四时期新、旧文学阵营对“新”“旧”的价值判断不同。)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