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娥冤(节选)》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
资源ID:96269688
资源大小:121.9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窦娥冤(节选)》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docx
演悲欢离合,当代岂无前代事;观抑扬褒贬,座中常有剧中人必修下第二单元窦娥冤知识点总结写在前面关于元曲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一、文学常识1、作家作品关汉卿,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单刀会。他的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元剧中最优秀最光辉的剧本,它犹如一篇声讨元代统治者的檄文,通过纯洁、善良的窦娥的悲剧,揭露了元代社会高利贷盘剥、地痞流氓横行和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罪行,鞭挞了元代社会的混乱、畸形和吃人的丑恶本质。 2、戏曲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比较著名的戏曲种类有:京剧、豫剧 、越剧 、评剧、昆曲、川剧、粤剧 、黄梅戏、秦腔 、楚剧 、客家戏 、沪剧、潮剧、评弹等。3、元杂剧相关知识元杂剧,又称北杂剧,是元代用北曲演唱的传统戏曲形式。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楔子”相当于现代戏剧的“序幕”。有时有一本五折或六折。由正旦或正末演唱,成为“旦本戏”或“末本戏”)折“折”是音乐单位,以同一宫调的一套乐曲唱完为一折。一本四折,就是指一个剧本采用不同宫调的四套曲子和穿插其间的科白,构成戏曲情节发展中的四个段落。一本四折也符合戏剧冲突的形成、发展、高潮和结局这一完整过程的四个阶段。宫调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调”,合称“宫调”。杂剧的每一折,由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联成一套曲子。一韵到底。一折一调。元杂剧三要素:唱、白、科唱是唱词;白,即“宾白”,是说白;科是戏剧动作。关目关目,为戏曲术语。泛指情节的安排和构思。元杂剧的主要角色杂剧角色分为旦、末、净、杂。旦包括正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搽旦。正旦:歌唱的主要女演员。外旦、贴旦次要女演员。末包括正末、小末、冲末、副末。正末是歌唱的主要男演员,外末、副末是次要的男演员。冲末是首次上场的男演员。净是性格暴烈的男演员。杂是除以上三类外的演员。有孤(当官)、驾(皇帝)、卜儿(老妇人)、徕儿(小厮)、细酸(读书人)等。4、三大戏剧体裁:悲剧、喜剧、正剧鲁迅先生中的喜剧与悲剧的定义是: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悲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描写主角与占优势的力量(如命运、环境,社会)之间冲突的发展,最后达到悲惨的或灾祸性的结局。悲剧的基本情调都是严肃、沉重、悲壮的,给人的美感是一种 “悲剧美感”。喜剧是戏剧的一种类型,一般以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人对丑的、滑稽的予以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喜剧的基本情调都是轻松、活泼、欣喜的,给人的美感是一种 “喜剧美感”。正剧又称悲喜剧,兼有悲剧、喜剧的因素,但不受悲剧、喜剧特征的约束,内容题材丰富严肃,剧中矛盾复杂,多方面反映社会生活,是近代和现代剧作的主要类型。5、元曲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梧桐雨白朴、汉宫秋马致远、赵氏孤儿纪君祥6、元曲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7、小说(戏曲、戏剧)结局及作用出人意料式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局)人物上,突出人物形象特点;情节上,与上文伏笔相照应,使读者觉得既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情节上,突出故事结局;主题上,突出文章主题;效果上,使平淡的故事陡生波澜,猛烈撞击读者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悲剧结局人物上,更好地体现人物性格;主题上,深化主题;效果上,让人回味,引人深思。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给人以愉悦欣慰之感;符合读者阅读的心理预期,符合读者期待美好的审美追求。戛然而止式结局(空白式结局)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便于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马原小说结局的十三种方式死、团圆、诗意、解谜、解嘲、有去无归、梦魇、循环往复、得而复失、走出叙事人视野、以死亡来终止、歪打正着、迷失)二、文本解析1、窦娥的形象特点窦娥是一个封建社会底层平民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善良质朴,对亲人细致体贴,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普通妇女;(第一折)但她又不是一个任人捏合,逆来顺受的弱女子,她身上有着反抗恶霸的勇气和力量;(第二折)她反抗意识集中爆发体现在第三折。窦娥的性格不断发展、丰富,成为越来越光彩照人的女性。2、语言特点在创作中大量地运用源自人民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富有表现力的口语;灵活运用当时人所习见习闻的成语熟语、诗词文句和历史故事,进一步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大量运用对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集中运用了反复手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感情。3、三桩誓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结合三桩誓愿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的结合4、主题“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窦娥冤将“楚州府”“山阳县”作为统治秩序的一个缩影,以一件冤案揭露出弥漫于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的黑暗,对整个封建秩序做出强烈批判。窦娥冤中的矛盾冲突是在“社会”“道德”“意志”等多个方面展开的,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无法自我解决的内在矛盾。三、关汉卿散曲代表作【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不伏老】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我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折柳攀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梁州】我是个普天下郎君领袖,盖世界浪子班头。愿朱颜不改常依旧,花中消遣,酒内忘忧。分茶攧竹,打马藏阄;通五音六律滑熟,甚闲愁到我心头!伴的是银筝女银台前理银筝笑倚银屏,伴的是玉天仙携玉手并玉肩同登玉楼,伴的是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瓯。你道我老也,暂休。占排场风月功名首,更玲珑又剔透。我是个锦阵花营都帅头,曾玩府游州。【隔尾】子弟每是个茅草冈、沙土窝初生的兔羔儿乍向围场上走,我是个经笼罩、受索网苍翎毛老野鸡蹅踏的阵马儿熟。经了些窝弓冷箭鑞枪头,不曾落人后。恰不道"人到中年万事休",我怎肯虚度了春秋。【尾】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当当一粒铜豌豆,恁子弟每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斫不下、解不开、顿不脱慢腾腾千层锦套头。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我也会围棋、会蹴踘、会打围、会插科、会歌舞、会吹弹、会咽作、会吟诗、会双陆。你便是落了我牙、歪了我嘴、瘸了我腿、折了我手,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尚兀自不肯休。则除是阎王亲自唤,神鬼自来勾,三魂归地府,七魄丧冥幽,天那,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赏析一枝花·不伏老是元代戏剧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首带有自述心志性质的套曲。这套曲子用本色、生动、诙谐、夸张的语言,以大胆而又夸张的笔调,熟练地发挥了散曲形式的特点,描写了作者的浪漫生活和多才多艺,倾诉了一泻无余的感情,显示了作者狂放高傲的个性,表现了顽强、乐观、热爱生活的性格。表明决不与黑暗现实妥协的决心。全曲气韵深沉,语势狂放,历来为人传颂,被视为关汉卿散曲的代表作。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