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x
-
资源ID:96287872
资源大小:26.53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docx
(河南专版)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含答案)第六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4分)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奋斗途中的头破血流是生命中一面猩红的旗帜。如果我们能捂紧重创的伤口,挺起胸膛,挺直腰杆去对待任何事情,那么,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qù的;一个有决心从废x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霄的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但你至少能站成一种正气,一线坚贞,一份坦荡,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 (1)依次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lngqíngchà B.lngqínzhà C.lnqíngzhà D.lnqínchà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 不可小qù() 废x() 2.古诗文默写。(8分) 悠悠中华魂,拳拳爱国心,浓浓赤子意。龚自珍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命运,借“(1) _, _"倾吐心曲己亥杂诗(其五)我们在杜甫春望的“(2) _, _”中读出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形象;文天祥在过零丁洋的“(3) _, _"中用比喻手法将国势衰微与个人命运的坎坷紧密联系在一起;曹刿论战中曹刿在国家面临危难时,以“(4) _, _”反驳同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观点,体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 3.依次在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传拓,是将纸蒙在石刻、甲骨、青铜器等器物表面,将文字或图案用墨(朱)色捶拓出来的传统工艺。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 _。 _; _。 _。 _。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 待拓纸逐渐变白,拓纸在欲干未干之时方能上墨 第一遍上淡墨,文字显出之后再层层加深,直到效果满意为止 砖石传拓工序主要分为上纸和上墨两个步骤 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在拓纸上,将毛巾卷成团状,在塑料薄膜上轻轻擦拭,直到拓纸与砖面紧密贴合 首先裁出比砖面略大的宣纸,将其作为拓纸平放在砖面上,用小喷壶喷湿拓纸,再用一张干燥的宣纸吸干拓纸上多余的水分 A. B. C. D. 4.2022年11月5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召开。假如你是会议的一名志愿者,请你参与完成下列任务。(9分) 【材料一】2022年11月5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习近平指出,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我们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材料二】2022年是中国加入湿地公约30年。30年来,我国逐步建立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法律法规体系、调查监测体系,实施了三个五年期的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指定了64处国际重要湿地,13座城市获得“国际湿地城市"称号,完成了4 1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工程项目,建成900余处国家湿地公园。我国还两次获得湿地公约秘书处颁发的“湿地公约奖”。 (1)【任务一】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上面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2)【任务二】某校展开“我是湿地守护者"线上活动,下面是线上活动的四个板块的介绍,请你把板块的名称补充完整。(2分) 湿地之景 湿地是指具有显著生态功能的自然或者人工的,常年或者季节性积水地带、水域。 _ 每一片湿地,都是上千个物种的家园。在这里,物种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展卷之美 何谓湿地,在水一方;蛙鸣鸟叫,跃入其中;百草丰茂,沉潜于此;未曾觉察?展之以阅。 _ 湿地,提供一种诗意,诗意之中却包含生命的张力,让人在此诗意地栖居。 (3)【任务三】下图是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标志,整体造型为中国传统的玉璧。请你为大家介绍该标志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要求: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5分) 备注:标志正下方篆书为“武汉”。 二、阅读探究(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58题。(16分) 飞吧,风筝 席莹莹 盘鹰风筝带着我飞过绵延千里的原野,飞过郁郁葱葱的森林,飞过重峦叠嶂的高山,飞过呼啸奔腾的大河看遍世界各地的旖旎风光。 “我们会一直这样下去吗?"我欢呼雀跃,兴奋地问它。 “当然!”盘鹰风筝用乌黑光亮的羽毛横扫着云块,带我冲向更高远的天际。 我每天骑着盘鹰风筝翱翔在高空,饿了到云朵餐厅享用醋熘乌云、花香云糕,渴了在风的果汁店喝杯花香果汁或晚霞汽水,累了便躺在彩虹旅馆的七彩弧形软床上,美美睡一觉。这就是我的日常生活。 我紧紧搂住盘鹰风筝的脖子,尽情享受飞翔的自由,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记不清过了多久,新鲜感淡去,我突然觉得无论到哪儿、做什么都没意思。飞翔、吃饭、喝果汁、睡觉,日子一天天重复着,毫无乐趣可言。 “要不,我讲讲你爷爷的故事吧?"盘鹰风筝载着我,表演完八字攀升、立翅横飞、急缓盘旋、蜻蜓点水等飞行特技,发现我仍是蹙着眉头,抿着嘴巴,便开始绞尽脑汁想办法逗我开心。 “好啊!”我立马打起精神,竖起好奇的耳朵。 爷爷由于家境贫困,年少辍学,十六岁到扎彩铺当学徒,学得了一手扎风筝的好手艺。那时候,风筝界经常举办风筝大赛,得胜者便可独立开一间扎彩铺。要想在风筝大赛中得胜,那还得做可以像真鹰一样,能在空中完成俯冲、翻身、滑翔等特技动作的盘鹰风筝。 师傅教了鱼、虫、鸟、兽等上百种风筝的做法,唯独不肯教盘鹰风筝的制作方法。爷爷白天正常在扎彩铺帮工,下班后,点着油灯,自己摸索着,学做盘鹰风筝。扎制骨架、粘糊蒙面、绘制图案、试飞风筝,这四个步骤爷爷早已烂熟于心。但如何按照顺时针方向,把握好翅膀骨架上的十个关键点,需要一次次尝试。 做好盘鹰风筝,爷爷白天不敢拿出来,只能在满月如镜的深夜到草地上试飞。 三个月过去了,爷爷试飞了六十六次,一次也没有成功。 有一天,师傅无意间发现了爷爷做盘鹰风筝的材料,一气之下全给烧了。爷爷是他带过的最好的徒弟,他舍不得放爷爷走。 无论遇到多大的阻力,爷爷都没有放弃。开一间属于自己的扎彩铺,是爷爷最大的心愿啊!终于在试了九十九次之后,爷爷成功放飞了自己亲手制作的盘鹰风筝,在风筝大赛上拔得头筹。 “我就是那只得胜的风筝,爷爷一直视我如生命。"盘鹰风筝的眼睛湿润了。 没想到爷爷还有这样的经历,我对爷爷的思念如春日的藤蔓一样疯长起来。和爷爷相处的温暖回忆,在我的脑海中一幕幕闪现 如果爷爷还活着,他一定也不希望看到,因为一次失败就当了逃兵的我。 “我还是回家吧!”我低声说。 “决定好了?"盘鹰风筝狐疑地追问。 “是的!”我用力点了点头。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下万道金光。盘鹰风筝像醉了酒似的左摇右摆。不一会儿,它便急转直下,从高空猛地往下坠。 “啊!"我紧闭双眼,抱住它的脖子,吓得扯着嗓子高喊。 “阿彬!阿彬!你怎么在这儿睡着了?我和妈妈到处找不到你,都快急疯了。”一个熟悉的声音蓦地在耳边响起。 是爸爸!我缓缓睁开双眼,发现自己正睡在老屋前山坡上,那只盘鹰风筝安静地躺在一侧。爸爸妈妈焦急地盯着我,一脸的担忧。 “爸爸,我错了!我月考没考好,不敢回家,就躲到郊外爷爷家的老屋旁,在草地上放爷爷最喜欢的盘鹰风筝。"我从书包里翻出那张七十五分的数学试卷,忐忑不安地递给爸爸。 “阿彬,爸爸以前做得也不对,对你太严厉了。”爸爸一手搂着妈妈,一手搂着我,我们紧紧拥抱在一起。 “走,咱们回家!"妈妈抹把眼泪,笑着说。 “等一下!” 我左手拿着叉子轮,右手将草地上的盘鹰风筝高高举过头顶,迎着风狂奔起来。我一边跑,一边放线。一米,两米,三米盘鹰风筝像一只真正的鹰那样,徐徐飞上高空,在我的头顶盘旋。 “飞吧!你是属于天空的!"我找来剪刀,剪断绳子,冲着它高喊。 只见盘鹰风筝忽地扑动翅膀,利箭一般斜着向上冲,又振翅飞过最高的山巅 再见了!盘鹰风筝。我望着天空,默默向它告别。 (有删改) 5.阅读全文,梳理文中情节与情感脉络,填写下面思维导图。(4分) _ _ _ _ 6.小说是社会现象的集中反映,而梦境又是现实生活的心理投射。文中开头设计盘鹰风筝带“我”周游世界的情节有何作用?(4分) 7.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4分) (1)请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第段画线句。(2分) (2)爷爷终于可以独立开间扎彩铺,他成功的因素是什么?(2分) 8.本文以轻松的笔调、形象的语言谈到了孩童世界许多重要的东西:帮助、考试、亲情、自由、沟通请从中任选一个词语,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并谈谈你获得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911题。(11分) 【文本一】 寂寞中沉淀,光明下立足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曾对学生说:“我把希望寄托在10年后发表自己意见的那一批人身上,我关注他们,或许他们才真正决定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希望在这一批人身上,而不在现在表演得很起劲的一些人,那是昙花一现!"钱老何出此言?因为前者定会在寂寞中一天天沉淀下来,最终厚积薄发;而后者只会在热闹中一天天消沉下去,最终烟花散尽。所以,寂寞实乃凝神静气之利器、砥砺沉潜之良策,志存高远者,当守得住寂寞。 那么,怎样才能守得住寂寞呢? 守得住寂寞,需要有一颗“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沉潜心。“沉"就是在寂寞中沉静下来,“潜”就是在寂寞中潜进去,潜到生命的最深处,学术的最深处,历史的最深处,文明的最深处。在北京居住了14年的鲁迅埋头抄了多年古碑,正是这些年的沉静和深潜,让这位“精神战士"的思想发生了质的跃升,他最终“在沉默中爆发”,从“寂寞"走向了“呐喊”,踔厉奋发,笔似投枪,直刺向旧世界“吃人"的本质和国民的劣根性。 守得住寂寞,更要有一颗坚如磐石的弘毅心。在寂寞中深耕,既需要战胜内心的孤独感,又需要战胜遇阻时的无力感,如果乱了心,慌了神,意志摇摆不定,怎么能够守得住寂寞呢?守得住寂寞,方能内心平静、宠辱不惊、有所作为,才能对真正热爱的事情专注持久,不怨天尤人,不妄自菲薄,不见异思迁,向着既定的目标坚持不懈地走下去,最终才能有所收获。成功之人往往都经历过一段没人支持、没人帮助的岁月,而这段时光,恰恰是沉淀自我的关键阶段,犹如黎明前的黑暗,挨过去,天也就亮了。守不住“到死心如铁”,怎么能“试手补天裂"?耐不住“寂寞沙洲冷”,又何以迎“山花烂漫时"? “真的猛士”已经在寂寞里走出了成功之路,吾辈青年自当接续前行,守得住寂寞,心向光明。 【文本二】 人生在世,既要不甘寂寞,更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是专心求一,厚实的底蕴在寂寞中沉淀,深邃的思想在寂寞中孕育,坚韧的意志在寂寞中磨炼;不甘寂寞是奋发向上,如火的激情在不甘中燃烧,惊人的创造在不甘中迸发,追求的目标在不甘中接近。“不甘"与“耐得住”两相交织,两者兼备,可登上乘境界。 袁隆平耐得住寂寞,风里来雨里去研究杂交水稻。他不甘寂寞,时刻瞄准更高的目标。耐得住寂寞使无数才俊梦想成真,不甘寂寞使无数英雄再攀高峰。真正不甘寂寞的人,最能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人最不甘寂寞。 耐得住寂寞,非是隐形遁迹,枯槁心灵;不甘寂寞,也非好高骛远,四面出击,而是专攻与博洽同存,冷静与激情共聚,埋头与抬头共辅,受得住清冷,但不清贫,有自己广阔的心灵世界。追求卓越,但不浮躁,保持默默耕耘的精神境界;心中有主,但心地轻松,满怀理想的绿洲和希冀的花朵。反差大,实相通,功夫深,境界高。“耐得住"而中气充足,“不甘”而神采飞扬,是一种上乘内功的修炼方式。 著名作家叶永烈,长期走在“寂寞之道",先以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文学及纪实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创作科普读物等700 多万字。后来转向追寻探访中国现代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独家涉及高度敏感题材和高度敏感人物,长期占领纪实文学制高点。耐得住寂寞,非是百无聊赖,而是沉酣吸纳,激情四射;不甘寂寞,也不是拼命赶热闹,往热闹当中挤,而是瞄准正道,追求卓越。两者浑然一体,互相砥砺,方有大成,方成大家。 对寂寞“耐得住”和“不甘",是人生的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好些事,能“耐得住”,正是因为“不甘",由于环境、能力、机遇等的限制,耐得住才有时机和可能,不甘心才有进取和提高。境界到了,功夫到了,“耐得住”和“不甘",便如腾飞之两翼,左右相助,得心应手,有志竟成,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摘编自王晓河细品寂寞) 9.下面对文本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本一】第段由钱理群教授对学生说的话引出其中心论点。 B.【文本一】第段用设问句推进论证,加强语气,强调了作者的观点。 C.【文本二】画线句子中“清醒之为,境界之为,积极之为,有为之为”四字短语连用,强调了对寂寞“耐得住"和“不甘”的意义,更具说服力。 D.【文本一】和【文本二】都用了举例论证,使论证更有力。 10.请分析【文本一】的论证思路。(4分) 11.【文本一】和【文本二】都以“寂寞"为话题展开论述,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内容简要分析。(4分) 三、古诗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5题。(11分)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节选自李密陈情表) 【注释】见背:指尊长去世。愍(mn):怜悯。成立:成人自立。婴:缠绕。蓐:草席,草垫子。废离:停止侍奉而离开,下文“废远”同。宠命优渥:指恩宠优厚。盘桓:徘徊,流连。指犹豫不决。区区:拳拳,勤勤之心。形容自己的私情。李密:李密原为蜀汉的尚书郎,蜀汉灭亡后,晋武帝要求他出来做官,李密向朝廷上表推辞。 1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尔来二十有一年矣/有所希冀 B.临表涕零/零丁孤苦 C.躬耕于南阳/躬亲抚养 D.奉命于危难之间/人命危浅 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庶竭驽钝,攘除奸凶。 1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散文给汉语宝库贡献了很多经典语汇,如从【甲】文产生的“临危受命"“三顾茅庐”,从【乙】文产生的“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朝不保夕"等。 B.“表”是古代臣子向帝王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一般前面写上“臣某言",后面写上“臣某不胜感激/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C.“舅夺母志"意为“舅父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这是对母亲改嫁的一种委婉说法。封建社会把妇女改嫁看成不体面的事,李密用这种说法替母亲掩饰。 D.魏晋时期,富贵人家多穿丝织物,平民穿麻葛之类的布制衣服。诸葛亮名满天下,出师表中自称“布衣",是为了说明自己具有崇尚俭朴的君子之风。 15.有人说,读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请结合【甲】【乙】两文表达的情感分析这样说的原因。(4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6、17题。(4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6.“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中的“折"和“即”更换为其他词好不好?为什么?(2分) 17.“胡琴琵琶与羌笛"与渔家傲·秋思中的“羌管悠悠霜满地”都提到了边塞特有的“羌笛",但营造的氛围和寄寓的情感各异。请简要分析。(2分) 四、名著阅读(4分) 18.阅读小文同学所写的议论文开头,请从下列名著人物中任选一位当作论据进行论证,并结合作品说明理由。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是一句流传很久的成语。不可否认,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A.猪八戒(西游记) B.匡超人(儒林外史) C.简·爱(简·爱) 五、作文(50分) 19.为激励同学们满怀信心地直面中考,九年级(3)班围绕“少年·奋进"这一话题展开班会。下面是本次班会的开场白,请你认真阅读,任选一题作文。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代表一种精神、一种风采,更代表一种情怀、一种境界。它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它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胸怀;它是“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奋斗吧,少年!前进吧,少年! (1)请以少年正是奋进时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向同学们说说你的心声。 要求: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600字以上;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2)这段开场白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激励同学们的奋斗热情。 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600字以上;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 一、1.(1)C(2)觑墟 2.(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4)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3.A点拨:根据语境“砖石传拓是传拓的一种"“拓纸完全晾干后,即可将拓纸从砖面四周小心翼翼地揭起”,再纵观选项可知,空缺处应填的是“砖石传拓"的方法(制作流程)。句从整体角度介绍“砖石传拓”的制作步骤上纸和上墨,应排第一位;句“首先"谈“裁纸”,应排第二位;句的“然后",应紧承“首先”,排第三位;句是从“上纸"到“上墨”的过渡环节,应排第四位;句谈如何“上墨",应排最后,因此,排序为:。故选A。 4.(1)示例:中国重视湿地保护,履行湿地公约,已经为保护湿地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卓有成效。 (2)示例:物种之家生命之诗 (3)该标志整体造型为中国传统的玉璧,中间为“湿地公约”的英文,寓意为地球万物和谐。内嵌江豚、麋鹿、扬子鳄、朱鹮四种生活在中国湿地的珍稀濒危动物形态和人脸轮廓,在设计上使用连贯曲折的线条,勾勒出人和动植物简约生动的造型,串联的形象围成了湿地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意在表达湿地环境、人与动植物和谐共生的关系。标志正下方用印章形式呈现了我国承办第十四届湿地公约缔约方大会的举办地武汉。 二、(一)5.欢呼雀跃/兴奋“我"听盘鹰风筝讲爷爷曾坚持不懈做出盘鹰风筝的故事“我”从梦中醒来,与父母交心,相互理解获得力量与勇气 6.梦境设置意趣横生,符合少年的心理特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阅读思考;形象地展示了“我"在考试不理想的情况下害怕回家、逃避现实、异想天开的心理;凸显盘鹰风筝的巨大作用,刻画它温柔细腻、善于引导孩子的形象;与文末“我”放飞风筝,变得懂事坚强形成对比,写出了“我"的成长历程。 7.(1)示例:本句用了“翱翔”“享用"“喝”“躺"等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在周游世界时的自由快乐,真实地反映了少年遭遇挫折时逃避现实、渴望放松的心理。 (2)坚持。下班后,自己摸索着做盘鹰风筝。勤奋。深夜到草地上试飞风筝。(意思对即可) 8.示例:帮助。盘鹰风筝带领“我"在空中自由自在翱翔,给“我”讲爷爷执着钻研扎盘鹰风筝的励志故事,让“我"学会勇敢面对学习、生活中的挫折,真正帮助了“我”。现实生活中,希望有更多像盘鹰风筝一样的人,帮助青少年排解不良情绪,给他们关爱,帮他们走出心灵困境。 (二)9.B 10.首先用钱理群教授的话引出【文本一】的中心论点“志存高远者,当守得住寂寞";然后从守得住寂寞需要有一颗沉潜心、更要有一颗弘毅心两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守得住寂寞;最后号召青年人当守得住寂寞,心向光明,回扣论点。 11.【文本一】侧重于论证怎样才能守得住寂寞,守得住寂寞,要有一颗沉潜心,更要有一颗弘毅心;【文本二】侧重于论证耐得住寂寞和不甘寂寞之间的浑然一体、互相砥砺的关系,合理处理二者关系能获得事业的成功和人生的辉煌。 三、(一)12.C点拨:A.同“又”,用在整数与零数之间/与“无"相对,表示存在;B.降落,落下/与“丁”连用,“零丁"也作“伶仃”,指孤独无依的样子;C.亲自/亲自;D.命令/生命;故选C。 13.希望用尽我平庸的才能,铲除奸邪凶恶的敌人。 14.D点拨:诸葛亮称“布衣"是为了强调自己的平民身份。 15.诸葛亮回忆自己被先帝三顾而出山和临危受命的经历,强调出师北伐、“兴复汉室”以报答先帝和朝廷的坚定信念,忠心耿耿、鞠躬尽瘁,让人共鸣落泪。李密写少年时的孤苦命运和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强调自己要在祖母病重时尽孝,不能离开去朝廷做官,感情真切,感人至深,让人共鸣落泪。(意思相近即可) 【乙参考译文】臣生下来刚六个月,慈父便去世了;到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改变守节的志向(逼她改嫁)。祖母刘氏,可怜臣幼年丧父又身体虚弱,亲自抚养臣。臣小时多病,九岁还不能走路,伶仃孤苦,直到成人自立而祖母刘氏早已疾病缠身,经常卧床不起,臣侍奉她服用汤药,从来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过她如今臣是卑贱的亡国之俘,极为卑微鄙陋,过分地受到提拔,荣宠优厚,怎么敢犹豫徘徊,另有所图呢?只因刘氏(已如)迫近西山的落日,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臣(如果)没有祖母,就无从(长大)以至今日;祖母(如果)没有臣的照顾,就不能尽其余生。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就臣)内心(而言)不能够废止(奉养)、远离(祖母)。 (二)16.不好。“北风卷地白草折"中的“折”体现了边塞之奇,奇在北风之大,连草木都被摧毁。“胡天八月即飞雪",奇在八月天就下雪,“即”写出了“立即"“突然”的意味。二者都表现出边塞环境变化多端,因此不能换。 17.本诗以“羌笛”营造热闹欢乐的气氛,寄寓对友人的不舍和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后者则营造凄清悲凉的意境,隐含着诗人思乡忧国、功业难成的感伤之情。 四、18.示例:少年时期的匡超人淳朴忠厚,孝敬父母,到杭州结识假名士后思想蜕变,跟潘三混在一起后更是用胸中一点笔墨写假婚书,代人参加科举考试,读书所学尽用来做毫无礼义廉耻的事情。可见本性很好的匡超人在当时黑暗腐朽的现实熏陶下,在身边恶友的影响下,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五、19.略。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