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北京高三语文期末古诗阅读汇编.pdf
2021北京高三期末古诗阅读汇编(2021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早发渔浦潭孟浩然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卧闻渔浦口,梯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饮 水 畏惊猿,祭 鱼 时 见 懒 。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注释:(1)渔浦潭:今浙江富阳县东南。时诗人在此处漫游。(2)水獭捕鱼为食,常捕鱼陈列于水边,有如陈物而祭,称为祭鱼,亦称獭祭。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前四句写诗人与渔人早起的行动惊扰了水边宿禽。B.五六句写光线变化使视野更开阔,细节真实生动。C.诗人取景于日常,用语平实质朴,风格清淡自然。D.本诗于叙事中写景,笔触生动,堪 称“诗中有画”。2.“猿”是古诗词中常见意象。下 列 诗 句 写“猿”与其他三项寄寓情感不同的一项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 白 早发白帝城)B.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 长 卿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C.猿愁鱼踊水翻波,自古流传是汨罗。(韩 愈 湘中)D.前路不知何地别,千山万壑暮猿吟。(徐 祯 卿 送萧若愚)3.同样写早行,早发渔浦潭与 早发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早发李郢野店星河在,行人道路长。孤 灯 怜 宿 处,斜月厌新装。草色多寒露,虫声似故乡。清秋无限恨,残菊过重阳。(2021北京西城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偶来顾炎武0偶来湖上已三秋,便可栖迟老一丘。赤米白盐犹自足,青山绿野 故 无 求。柴车向夕逢元亮,款段乘春遇少游。鸟兽同群终不忍,辙环非是为身谋。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他为了抗清而在多地辗转。栖迟:游息。故:通“固”。款段:号马。少游:指汉代的马少游。4.下列对这首诗前四句的理解,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湖上”即“湖 边”,作者偶然来到这个风景优美的地方。B.“老一丘”是说作者若愿意,可以选择在此地生活到终老。C.“赤米”是颜色发红、高品质的米,“足”是说物资充足。D.用“青”“绿”来描写自然风光,色彩丰富,颇具画面感。5.本 诗 后 四 句 用“元亮”“少游”“鸟兽同群”“辙环”等典故来表达心志,下列对这几处典故的分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元亮”是陶渊明的字;作者能够在精神上与陶渊明相遇,可以过上闲适的生活。B.马少游乘马车疾驰,气势炮赫,但坐在简陋柴车上的作者不羡慕那样的富贵生活。C.“鸟兽同群终不忍”化用了孔子的“鸟兽不可与同群”,作者与孔子的想法类似。D.“辙环”,既指孔子周游列国而车辙往复,也指作者自己为抗清在多地奔波辗转。6.有些古诗在拟题目时,只借首句前两字来代题,实际相当于无题。但对于这首诗的题目,有评论家说,本 诗 以 偶 来 二 字 为 题,似同无题,然全首寓意尽在此二字 中”。请结合诗歌内容,分 析“偶来”二字体现了全诗怎样的寓意。(2021北京朝阳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各题。题杜甫画像 王安石吾 观 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 岂 不 稠?丑 妍 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镀。惜 哉 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 走 半九州。瘦 妻 僵 前子仆 后,攘 攘 盗 贼 森 戈 矛。吟 哦 当 此 时,不 废 朝廷忧。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注释:雕镀:雕刻。常愿天子圣,大臣各伊周。7.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浩荡八极”两句的意思是说在洪荒天地之中,事物丰富繁多。B.“丑妍巨细”两句说杜甫的诗写尽了世间百态,不见斧凿痕迹。C.“瘦妻僵前子仆后”一句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D.“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化 用 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8.“青衫老更斥”一 句 中 以“青衫”代指人,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这一手法的一项()A.江 州 司 马 青 衫 湿(白 居 易 琵琶行)B.昔日青衫遇知己C.尚忆青衫陪众隽(陆 游 书怀)D.青 衫 昔 作 督 邮 时(刘克 庄 挽黄岩赵郎中二首9.这首诗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什么情感?结合全诗,简要概括。(2021北京海淀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高斋视事 谢眺余雪映青山,寒雾开白日。暧暧江村见,离离海树出。披衣就清盥,凭轩方秉笔。列俎归单味,连驾止容膝。空为大国忧,纷 诡 谅 非 一 。安得扫蓬径,锁吾愁与疾。注释:(1)谢眺,南朝齐文学家。出任宣城太守时,曾于城关陵阳山顶建造一室,取 名“高斋”。视事,处理政务。(2)纷诡,指官场混乱。非一,不能一致、难以治理。10.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一二句,写寒雾消散,白日显露出来,“映”字写出了远处尚未消尽的白雪与青山相互映衬的景象。B.三 四句,写江边村落与树木隐约可见,其 中“暧暖”与 陶 渊 明“暧暧远人村”中的“暧暖”意思相同。C.五六句,写起身披衣,洗漱之后坐在窗前开始写字作画,体现出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D.七八句,说丰盛佳肴只吃一菜足矣,排场显赫所居不过一屋,由此可见作者不以优渥的物质生活为乐。1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前四句写高斋周围的景色,以动衬静,虚实相生。B.五句至八句叙事,多角度展现了诗人的日常生活。C.最后四句抒发情怀,“空”字意蕴深厚,耐人寻味。D.诗歌融景、事、情于一体,景中含情,事中寓志。12.诗 歌 尾 句“锁吾愁与疾”中 的“锁”字,有另一版本作“销”,你认为哪一个更好?请结合全诗说明理由。(2021北京丰台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十二月一日三首其一今朝腊月春意动,云安县前江可怜。一声何处送书雁,百丈谁家上水船,未将梅蕊惊愁眼,要取椒花媚远天。明光 起草人所美,肺病几时朝日边。其二寒轻市上山烟碧,日满楼前江雾黄。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郡郎。新亭举目风景切,茂陵著书消渴长。春花不愁不烂漫,楚客惟听棹相将,(注)杜甫流寓云安时曾计划出峡以避乱、返长安。远天:指云安,荆楚有采椒花制酒祝寿俗.明光:指起草文诰的明光殿,诗人曾于宫中落笔为文。日边,指朝廷。1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其一首联上句写时值腊月寒天,却已春意萌动;下句写云安寒冷,江面肃杀令人伤悲。B.其 一 颔 联“何处”句写听觉,听到大雁的鸣叫;“谁家”句写视觉,看到江船逆流上行。C.其二首 联 写“寒轻”“日满”,呈 现“山烟碧”“江雾黄”的美景,以色彩凸显冬日之美。D.其二颔联写女子背盐出井,男子打鼓发船,既写民情,也体现了云安多盐、临江的特点。1 4.雁是古代诗歌中的常见意象。下列诗句中的“雁”,与“一声何处送书雁”句中 的“雁”,含义最接近的一项是()A.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曹 操 蒿里行)B.孤雁不饮啄,飞鸣念群声。(杜 甫 孤雁)C.不见只今汾水上,唯有年年秋雁飞。(李 娇 汾阴行)D.途路阻人离别久,讯音无雁寄回迟。(李 愚 思妻诗)15.两首诗的尾联非常巧妙地抒发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从手法和情感的角度比较异同。(2021北京石景山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沁 园 春 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宋)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 霜 耿 耿(1);云 山 摘(2)锦,朝 露 溥 津(3)o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当 时 共 客 长 安(4),似 二 陆(5)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游卒岁,且斗尊前。注释:(1)耿耿:明亮。(2)搞(chi):舒展,铺陈。(3)溥 溥(tuan):形容露水多。(4)长安:代指宋都汴京。(5)二陆:指西晋诗人陆机、陆云兄弟。二人在年青时入洛阳,以文章为当时士大夫所推重。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开 篇“孤”“青”“野”“残”四字,渲染了旅途中凄清孤寂的环境和心境。B.“渐”字领起的十六字形成对仗,描写的早行景象宛然在目,极具画面感。C.诗 人“凭征鞍无语”,“无语”表达出无缘与二陆“共客长安”的怅惘之情。D.这首词集写景、抒情、议论为一体,情感起伏跌宕,层次井然,文思连贯。17.这首词多化用前人佳句来抒情达意。下列对相关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君尧舜”化 用 杜 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表达出苏轼兄弟的政治追求。B.“用 舍”两 句 化 用 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C.“但优游卒岁”化 用 左传中 的“优哉游哉,聊以卒岁”,表情达意更为简洁。D.“且斗尊前”化 用 牛 僧 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尊前见在身”,传递的情感相似。18.金代文学家元好问认为这首词的作者并非苏轼,但多数研究者并不认同这一观点。请结合具体词句简要阐述理由,反驳元好问的观点。(2021北京通州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雨雪曲江 晖(1)边 城 风雪至,游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轻 生 本为国,重气不关私。恐君犹不信,抚剑一 扬 眉。注释:(1)江晖:南朝陈诗人。曾直言进谏而不被君王采纳。1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边城风雪至”概括交代了边关萧萧北风、漫天飞雪的自然环境。B.“游子自心悲”一句刻画了戍边士卒思念家乡、斗志消颓的形象。C.“抚剑一扬眉”表现戍卒手执长剑、远赴疆场、以死明志的决心。D.本诗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通篇充满一种悲壮慷慨的激情。20.“轻生本为国,重气不关私。”一句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下列诗句采用这一手 法 的 一 项 是()A.烟笼寒水月笼沙(杜 牧 泊秦淮)B.杜鹃啼血猿哀鸣(白 居 易 琵琶行)C.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陶渊 明 归园田居)D.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1.杨 炯 从军行:“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两首诗都具体描写了边塞的风雪,请结合诗句,分 析“风雪”形象在营造意境、抒发情感方面有何不同。(2021北京顺义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满 江 红 送李御带玦-吴潜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始堪煮。拼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注:李琪:字开伯,吴郡人,历官御带国子司业(武臣的荣誉性官衔),是作者的友人。吴潜:南宋诗人,曾任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主张积极抗金,清除奸佞,却受谗被贬。红玉阶:红色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代指宫殿朝堂。垂虹:指江苏吴江县垂虹桥上为纪念晋代吴江人张翰而修的妒乡亭,也叫垂虹亭。22.下列对词句的分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A.“红玉阶前”的一“问”,表明了作者对友人辞官的疑惑和关切。B.“空自怨”的“空”,与“塞上长城空自许”中 的“空”意思相同。C.“留君”又“送君”,表明作者内心欲留而又不敢留的胆怯心理。D.“一笑问青天”,既有内心的不平,又有早知结果的自嘲与豁达。2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 确 的 一 项 是()A.这首词,采用了主客问答的形式,与 苏 东 坡 赤壁赋的手法相同。B.全词语句短促,节奏鲜明,与作者内心情绪上的激切与愤懑相应。C.“世事悠悠”“年光冉冉”显示出作者对过去美好岁月的深切留恋。D.全词处处洋溢着铿锵的报国之志,与岳飞的 满江红格调相近。2 4 .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中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请以划线句的观点对“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一句加以赏析。(2 0 2 1北京房山区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诗歌,完 成2 5 2 7题。(共1 2分)哀江头少陵野老吞声哭,忆昔霓旌下南苑,辇前才人带弓箭,明眸皓齿今何在?人生有情泪沾臆,春日潜行曲江曲。苑中万物生颜色。白马嚼啮黄金勒。血污游魂归不得。江水江花岂终极?注 释:【1】唐肃宗至德元年秋,甫江头宫殿锁千门,昭阳殿里第一人,翻身向天仰射云,清渭东流剑阁深,黄昏胡骑尘满城,安禄山攻临长安,细柳新蒲为谁绿?同辇随君侍君侧。一笑正坠双飞翼。去住彼此无消息!欲往城南望城北。杜甫被叛军抓获。杜第二年 春,杜 甫 脱 逃,沿长安曾经 的 风 景 胜 地“曲江”潜 行,因事感怀,创作此诗。2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 项 是(3分)A.诗 题 冠 以“哀”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诗中回荡着抚时感事的哀痛之情。B.全诗即景生情,表达了诗人真诚的爱国之情,以及深沉的国破家亡之痛。C.从“霓旌下南苑”的 欢 愉 到“血 污 游 魂”的悲惨结局中寓有深刻的教训之义。D.从结构上看,全诗是先从追溯对昔日的回忆写起,之后再从回忆转到现实。2 6.下列对诗句的分析,不 正 确 的 一 项 是(3分)A.“细 柳新蒲为谁绿”与 姜 夔 的“念 桥 边 红 药,年年知为谁生”有异曲同工之妙。B.“苑中万物生颜色”写御驾游苑使花木生辉,直接描绘了帝、妃游苑的C.“明眸皓齿”一词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写出了杨贵妃倾国倾城的美丽形象。D.“人 生”两句以无情反衬有情,意谓江水江花无情,而人生有情、泪沾胸 臆。2 7.请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 杜 甫 的 哀江头和 登高这两首诗思想感情上的异同。(6分)参考答案1.A“诗人与渔人早起的行动惊扰了水边宿禽”错误,根 据“卧闻渔浦口”来看,应是诗人尚在睡中,却被船外水禽噪聒声惊起。2.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借啼不住的猿声烘托行舟飞进,表达作者畅快和兴奋的心情;其余选项都是表达作者寂寞悲凉的感情.3.早发渔浦潭:描绘了早晨渔浦潭及作者江上早行所见景象,明朗开阔,活泼有生机,表达了诗人旅途之闲淡悠然及对美丽江景的喜爱与置身自然的喜悦。早发:描绘了清秋早晨郊野客栈及周边的景象,凄清萧瑟,荒芜冷寂,表达了诗人羁旅的孤独寂寞及对家乡的思念。4.C赤米,即粗糙的米。白盐是粗盐。“赤米白盐”是淡泊简陋的生活。自足是自己感到满足,不是充足。5.B.马少游是汉代名将马援之从弟。他与志向远大的哥哥马援完全不同,他淡泊名利,不求闻达,无意仕途,只想优游乡里终此一生。此处是说自己在春天里骑弩马的淡泊悠闲的情怀和马少游一样。6.“偶来”指自己偶然来到湖边,因而有难得的机会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清静、闲适的生活。“偶来”也指自己享受隐居式的生活只能是偶尔的、暂时的,最终还要去为抗清事业奔波。“偶 来”中既有对闲适生活的留恋,又有投身抗清事业的坚决,二者交织,寄寓了作者为了抗清事业而“终不忍”自我享受、还是选择舍己为公的情怀。7.C“详细描绘了诗人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错。“瘦妻僵前子仆后”句描绘的是杜甫家庭生活的遭遇,并不是杜甫一生的坎坷遭遇。8.A 题 干 中 的“青衫老更斥”的“青衫”代指人,故该句所用修辞是借代。A.“江州司马青衫湿”中用官职“青衫”是指官服,故该句中的“青衫”不是代指人。9.开头从杜甫的诗歌写起,赞美杜甫的诗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惊人的表现力;接着描述了杜甫坎坷不平的一生,慨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表达了对杜甫的钦敬,表示愿意追随杜甫。诗的开头两句“吾观少陵诗,谓与元气侔”先从杜甫的诗歌写起,“力能排天斡九地,壮颜毅色不可求。浩荡八极中,生物岂不稠?丑妍巨细千万殊,竟莫见以何雕艘”句赞美杜甫的诗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惊人的表现力。“惜哉命之穷,颠倒不见收。青衫老更斥,饿走半九州”“瘦妻僵前子仆后,攘攘盗贼森戈矛”,描述了杜甫坎坷不平的一生。“吟哦当此时,不废朝廷忧。宁令吾庐独破受冻死,不忍四海赤子寒飕飕。伤屯悼屈止一身,嗟时之人我所羞”,作者慨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所以见公像,再拜涕泗流”,表达了作者对杜甫的钦敬。推公之心古亦少,愿起公死后之游”,表示作者愿意追随杜甫。综上分析,这首诗分为三个部分。开头从杜甫的诗歌写起,赞美杜甫的诗具有非凡的气势和惊人的表现力;接着描述了杜甫坎坷不平的一生,慨叹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最后表达了对杜甫的钦敬,表示愿意追随杜甫。10.C 写字作画,体现出志趣高雅、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错误,“秉笔”,执笔,此指批阅公文。这两句是写诗人起身披衣盥水,到窗下捉笔办公,不是写字作画,自然也不能体现志趣高雅、悠然自得。11.A虚实相生”错误,前四句实写野外的景色,没有虚写12.“锁”字更好。远离官场、隐居山林,虽能带给作者精神愉悦,但官场纷乱,忧愁只能被暂时锁住、封存,无法彻底消除。“锁”字化抽象为形象,生动表现出诗人为国忧虑的深重,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以及出世入仕的矛盾心理。“销”字更好。诗歌最后两句写以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选择来消除心中的忧愁和身体的疾痛,这与开篇的雪映青山、江村美景形成呼应,体现出山水自然对诗人的巨大吸引力和精神抚慰作用。与“安得”一起,强化了对归隐的渴望之情。1 3.A “下句写云安寒冷,江面肃杀令人伤悲”错误。该句主要交代了地点是在“云安县前”,并不是为了写“云安寒冷”;而 且 该 中“可怜”是怜爱的意思,写了作者想到今年或可乘船东下,对云安县前的江水产生了怜爱之情,并 未 表 达“江面肃杀令人伤悲”。1 4.D (“一声何处送书雁”句 中 的“雁”,代指书信、音信。A.“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中“雁行”比喻诸军貌合神离;B.孤 雁不饮啄,飞鸣念群声”中 的“孤雁”,“不饮啄”写出了孤雁的品骨;C.“唯有年年秋雁飞”,借“秋雁”表达物是人非之感;D.“讯音无雁寄回迟”中 的“雁”,代指书信、音信。)1 5.同:(1)手法:都采用了用典和虚写的干法。(2)情感:都表达诗人思归之情。异:(1)手法:其一,昔日长安为官的荣耀与今日病中思归的落寞,今昔对比;其二没有对比。(2)情感:其一,表达因为肺病不能回长安的担忧之情;其二,表达期待早日回归又担心不能举桨出峡的迫切思归之情。1 6.C 表达出的怅惘之情”错误。“凭征鞍无语”意 思 是“征鞍上,悄无声”。上阕一开篇,作 者 便 以“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以 及“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摘朝露溥溥”数句,绘声绘色地画出了一幅旅途早行图。早行中,眼前月光、山色、晨霜、朝露,别具一番景象,但行人为了早日与弟弟联床夜话,畅叙别情,他对于眼前一切,已无心观赏。此时,作 者“凭征鞍无语”,进入沉思,感 叹“世路无穷,劳生有限”这是过渡句。为此,便引出了下阙一大通议论来,作者追忆:他们兄弟俩,“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这是下一段的内容。选项过度解读,杂糅了信息,无中生有。1 7.B 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错误。“用舍由时,行藏在我”意 思 是“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抚今追昔,作者深感他们兄弟俩现实社会中都碰了壁。为了相互宽慰,作 者 将 论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中的诗句,化入词中,并加以改造、发挥,以自开解。“用舍由时,行藏我”,由往事回到现实,表明作者已从壮志难酬的苦闷中摆脱出来,获得了内心的平静和慰安。在议论中发表了自己的人生观和人生态度,抒写了沉郁惆怅的心境。可 见“积极进取”曲解文意。1 8.上 阕“月华”四句描写的自然景物明朗开阔,其阔大的境界与苏轼豪放词的风格一致。下 阕“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等句,表现出作者自我宽慰、优游度日的豁达情怀,这正符合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分析】上阕 月 华 四 句 意 思 是“晓月渐渐淡去了白绢似的皎洁,微亮的晨霜一片晶莹;山上云白如展开的锦缎,朝露点点与晨光辉映。人世间的行程没个尽头,有限的是这劳顿的人生。似这般无足称道的平庸,难得有欢愉的心境”,描写的自然景物明朗开阔,其阔大的境界与苏轼豪放词的风格一致。下 阕“用舍由时,行藏在我”“优游卒岁,且斗尊前”等句意思是“幸有妙笔在手文思敏捷,诗书万卷在胸,自以为辅佐圣上使其成为尧舜,该是星月同辉,事业必成。其实重用与否在于时势,入世出世须由自己权衡。不妨闲处袖手看风云,少不得那分明哲与淡定。好在你我身体康健,只须终年悠闲游乐,姑且杯中寻醉慰平生”,表现出作者自我宽慰、优游度日的豁达情怀,这正符合苏轼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19.B“思念家乡、斗志消颓”错。写出了戍卒在行军路上艰难前行的悲苦心情。20.A.“烟笼寒水月笼沙”意思是: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使用了互文修辞。21.(1)江 诗 承 前 续 写“风雪”的肆虐,风声呜咽,笳声凄婉,戛然而止;大雪漫漫遮盖道路,识途老马行进迟缓。寒风之狂猛、积雪之深厚,交代了边地的凄冷苦寒的恶劣环境,表现成卒在行军路上艰难前行的悲苦心情。(2)杨诗紧承颔联,写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狂风呼啸,夹杂着进军的战鼓声。通过景物描写烘托征战的艰苦激烈场面,表现戍边将士冒着风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的精神。【分析】“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意谓漫天大雪遮天蔽日,使战旗上的图画都晦暗失色;刺骨寒风不停呼啸,与战鼓声交织在一起。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大雪弥漫,遮天蔽日,使军旗上的彩画都显得黯然失色;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狂风呼啸,与雄壮的进军鼓声交织在一起。两句诗,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人别具机抒,以象征军队的 旗和 鼓,表现出征将士冒雪同敌人搏斗的坚强无畏精神和在战鼓声激励下奋勇杀敌的悲壮激烈场面。“边城风雪至,客子自心悲。风哀笳弄断,雪暗马行迟”描写边塞地区风雪到来,引发客子的悲伤,风声悲哀呜咽,以至于笳声凄凉哀婉,戛然而止;大雪纷飞,天地昏暗,以至于老马难以前行。表现了风大雪急。写出了边地的凄冷苦寒的恶劣环境,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凄凉渲染成卒在行军路上艰难前行的悲苦心情。2 2.C从全词看,作者并没有想留却胆怯而不敢留的矛盾。“留”是为了给朋友饯行。2 3.B (A.这首词并非主客问答形式;是上阕用了设问,开 篇 以“问”写送别,问友人因何事隐去,引出后文 报国无门空白怨,济时有策从谁吐?”的回答;C.“世事悠悠浑未了”是指世上还有很多未了之事,“年光冉冉今如许”,意思是岁月匆匆今天我们已经这样了。全句加起来是对年华已逝,事业未竟的慨叹。说“美好岁月”欠准确;D.词句中流露出报国之志,但 说“洋溢”“铿锵”欠妥:和 岳 飞 满江红格调根本不同。)2 4.湖海之上,满汀鸥鹭,自由自在;远处烟雨中露出一半远帆,空阔、自然,写出了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但“烟雨”茫茫,也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对未来的渺茫。【分析】“湖海上、一汀欧鹭,半帆烟雨”三句,借景抒情,景中含情:遥望湖海上满滩沙鸥白鹭,远处船儿微露半帆笼罩着烟雨。整体景象悠然、空阔,充满自然之趣,从而表现了诗人自己的“翩然”之状:出朝后漫游湖海,与鸥鹭为友,出没于烟波雨浪,显得多么自在、轻快。表现了了作者和友人对自由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半帆烟雨”,烟雨苍茫,意境迷离,暗扣作者前路迷茫;照 应 了 后 句“报国无门空自怨”“欲归何处”,暗示出心中对报国无门的怨愤、对未来的渺茫。2 5.(3分)D(全诗是从眼前写到回忆,再从回忆回到现实。)2 6.(3分)B (“直接描绘了”错。)2 7.【参考 答 案 及赋分建议(简洁版)】相同点:两首诗都写出了忧国之情。(1分)如:哀江头中“欲往”句表现了诗人因叛军横行而心烦意乱、不辨南北,满含为国运担忧的哀痛;登高中“艰 难”句隐含对国势衰微的忧虑。(1分)不同点:哀江头包含着对长安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1分)流露着对蒙难君王的伤悼之情。(1分)登高包含着诗人年老体弱、穷困潦倒的孤苦之情,(1分)以及壮志未酬身先老的愁苦之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