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杨浦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含答案解析).pdf
2021-2022学年上海市杨浦区杨浦高级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化学复习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90.0分)1.某元素B的核电荷数为Z,已 知 和4机+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4元素的原子序数用Z、n、m来表示,应为()A.Z+n-m B.Z+m+n C.Z n m D.Z n+m2.据权威刊物报道,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修 分 子.甲、乙、丙、丁四位学生对此报道的认识正确的是()A.甲认为上述发现绝对不可能,因为43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理论B.乙认为宇宙中还可能存在另一种氢单质,因为氢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必然有三种同素异形体C.丙认为“3分子实质上是“2分子与4+以特殊共价键结合的产物,应写成D.丁认为如果上述的发现存在,则证明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3.CL用来消毒生活用水的原因是()A.能杀灭细菌B.以2有毒C.C%是氧化性很强的气体D.与水反应生成HC/。有强氧化性,可杀灭水中细菌4.下列化合物中,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A.Na2O2 B.NH4Cl C.CH4 D.H2O25.固体N/属于离子晶体。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2O-NH3-H2O+H2 T,它也能跟乙醇发生类似的反应,并都产生氢气。下列有关N为 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H:和H-B.NH5中N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C.1 m o/N/中含有5Ml个N键D.与乙醵反应时,N/被还原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B.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C.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不一定存在共价键D.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危险品易危害人类,应禁止生产B.汽车尾气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产生的一个重耍来源C.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铝都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漂白粉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不会变质8.下列物质中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过氧化钠 B.二氧化硫 C.盐酸 D.氯气10.化学与生活、社会发展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屠呦呦对青蒿素的提取属于化学变化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C.彷草纲目记 载 的“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的实验方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D.“丹砂(”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了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1 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锌粒与稀硫酸的反应B.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C.甲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D.Ba(OH)2-8H2。晶体与NH4G晶体的反应12.下列有关反应2+2。=仪+”)。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C%只作氧化剂 B.C%只作还原剂C.C%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D.氯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变化13.厌氧氨化法(Anammox)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N H L /N H Q H 过 产 N O;过程i V /:N,H,-2H过程I I I./N,H,-2H/过程 I I I|.N,Anammox反应模型A.lmo/NH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0NN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B.160小2“4(联氨)中所含电子数与。2“6相同C.过程II属于氧化反应,过程N属于还原反应D.过 程I中,参 与 反 应 的 与 可为。”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4.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A.H2s的电离方程式:M S =2H+S2-B.氯化镂的电子式:H:喇 力C.钾长石(K4SJO8)写成氧化物形式:七0 施。3-6SiO2D.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失 X6K 严例3:121+K fl+3 H2O得6b15.可再生能源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资源,在能源要求、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是实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耳 光 日 光J电魔A.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属于可再生能源B.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C.如图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原理图,图中4极为正极D.光伏发电能量转化方式是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16.对于物质或溶液中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某物质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该物质为C aC 0 3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友 一C.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氯化钢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一定有so/-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沉淀消失,一定有B a 2+17.下列各组反应(表内物质均为反应物、形状体积几乎相同)刚开始时,放出力 速率最大的是()A.A B.B C.C D.D编号金属(粉末状)物质的量酸的浓度酸的体积反应温度AA IO.lmol18.4mol/L H2sO410mL60BZnO.lmol3 mol/L HCl10mL30CFeO.lmol6 mol/L H N 0310mL60DZnO.lmol3 mol/LCH3COOH10mL301 8 .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其分子结构具有对称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苯分子中只含有碳碳单键 B.苯能与滨水发生取代反应C.苯分子中所有原子位于同一平面 D.苯能使KMnC4溶液褪色1 9 .工业上利用反应3 c z2 +2NH3=N2+6”S检查氯气管道是否漏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管道漏气遇氨就会产生白烟B.该反应中。2 是氧化剂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该反应生成I m o/N 2 有6 m o i 电子转移2 0 .下列气体中能形成酸雨的是()A.N2 B.CO C.S02 D.O 32 1 .下列关于卤族元素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的电子得能力:F C l B r IB.从上到下,卤素原子的电子层数依次增多,半径依次增大C.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由易到难为:F2 Cl2 Br2 I2D.氢化物稳定性:HF HCl HBr H2BC将s”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S02具有漂白性D向盛有2mL0.17nol 厂1./7。3的试管中滴加5滴O.lmo,L N a C l 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往试管中滴加5滴0.1m。,广1 溶液,出现黄色沉淀Ksp(Aga)Ksp(A gI)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4m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大气的一种污染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等,以下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天然气 B.煤 C.石油 D.酒精26.下列关于反应4以+2SOC12=4LiC/+S+SO2T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SOC。是氧化齐I ,加是还原剂B.Zzno/SOC%参加反应,共转移4 mo/电子C.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SOC%在正极发生反应D.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可用稀硫酸作电解质溶液2 7 .以下是“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及检验”实验过程中某个环节中的实验步骤,其中正确的是()A.将干海带用蒸储水泡发B.将海带灰用蒸储水浸泡,取其浸取液,向其中加入四氯化碳C.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D.将海带灰的浸取液加入分液漏斗中进行分液分离2 8.下列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A.NO B.Cl2 C.C02 D.H22 9 .在含C(NH4*)=3 c(C h)的溶液中滴加稀N a。/溶液。下列离子方程式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A l3+3 NH/+6 0=阳0 )3 1 +3 N/-H20B.A l3+5 NHt+9 0 H-=5 NH3-H20+A lO+7 H2OC.2A l3+NH:+7 0H-=2A l(OH)3 1 +NH3-H20D.A l3+3 NHt+7 0H-=A lO+3 NH3-H20+2H2O3 0 .用N 4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5.6 g铁钉与足量浓硝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惧B.5 0 g 4 6%的乙醇水溶液中含有的氢原子总数为6 MlC.0.1 m o/S O?溶于水,溶液中S O打、HSOg、4 2 5。3的总数为0 刈D.Imol%与足量。2反应生成的水中含有的共价键总数为N”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 6.0分)31.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4为淡黄色固体;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E、G是常见金属单质;L是一种易氧化的白色沉淀.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中阴离子的电子式为 .(2)7.8 g 4最多可制得/的物质的量为 .(3)写出反应E +D t/的离子方程式:.(4)写出L的悬浊液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 2.如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IA11AIHANAVAVIAV H A0123(1)、的 原 子 半 径 由 大 到 小 的 顺 序 为(填 元 素 符 号)。(2)根据对角线规则可知与有相似的性质,请写出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四种元素中,某些元素间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又具有强氧化性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用电子式表示由、两种元素组成的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形成过程: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oA.%。与。2。互为同素异形体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C.共价化合物溶于水时,分子内共价键可能被破坏D.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其水溶液的酸性越强,还原性越弱(5)氢气是一种理想的绿色能源。团.在 101Kp下,1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灯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则 用 来 表 示 氢 气 的 燃 烧 热 的 热 化 学 方 程 式 为。团.氢能的存储是氢能利用的前提,科学家研究出一种储氢合金已知:Mg(s)+”2(g)=Mg“2(s)%=7 4.5 k/mol-1Mg2 M(s)+2 H 2(g)=MgNiHMs)H2Mg2Ni(s)+2 Mm2(s)=2 Mg(s)+Mg2 MH 4(s)W3=+8 4.6 kJ-m o L。则4 H2=kJ-mol-1 o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解:设元素4 的原子序数是X,则质子数为X,故 人巾+的核外电子数为(x-m),因为B的核电荷数为Z,它的阴离子离子核外电子数为(Z+九),因 为 与 4皿+的核外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核外电子数相同,即:x-m =Z+n,整理可得:%=Z 4-n+m,故选B.本题考查原子结构,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离子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离子所带电荷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注意在学习中加强基础知识的积累.2.答案:D解析:解:4 因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宇宙中发现为 分子,则存在该分子,故 A 错误;B.同位素的种类与同素异形体的种类无关,则可能还有氢单质,也可能没有,故 B 错误;C.分子与离子是不同的微粒,所以,3分子不能写出H?,故 C 错误;D.小 分子的存在,利用传统的价键理论不能解释,即传统的价键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继续发展,故 D 正确;故选:DoA.理论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局限性;B.同位素的种类与同素异形体的种类无关;C.分子与离子是不同的微粒;D.,3分子的存在,利用传统的价键理论不能解释.本题考查化学键,题目难度较大,注意理论的时代性和局限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宇宙中发现,3分子,即存在该物质来解答.3.答 案:D解析:解: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有强氧化性,病菌属于蛋白质,强氧化性物质易使蛋白质变性而杀菌消毒,与其它选项无关,故选D。氯气和水发生:CI2+H 2 C H C I O +H C I,其中H。具有强氧化,可用于杀菌消毒,以此解答.本题考查氯气的性质,侧重于氯气的性质与用途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4.答 案:D解析:解:A.NazOz含非极性共价键和离子键,故 A 错误;B.NH4cl中含离子键和N-H 极性键、配位键,故 B 错误;C.C 4 中只含有C-H 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故 C 错误;D.mOz分子中含有。-。非极性键,含有。-,极性键,故 D 正确。故选:D。由不同非金属原子之间形成的共价键为极性共价键,由相同非金属原子形成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以此解答。本题考查共价键知识,注意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的区别以及判断方法,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5.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4 根据结构和性质可知该化合物为N%”,含有N对 和 一正确。下/中村元素的化合价为-3 价.错误。C.1 mol N%中含有4Ml个N 4 键和1惕 的离子键。错误。D,与乙醇反应时,NHS+CH3cH20H-CH3cH2O NH4+H2 T.NH5被氧化为“2。错误。考点:考查N%的结构和性质的知识。6.答案:D解析:解:4 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则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故 A 正确;B.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则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 B 正确;C.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多原子分子中含化学键,且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故 C 正确;D.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如镂盐,故 D 错误;故选:D。A.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为共价化合物;B.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C.稀有气体中不含化学键;D.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能为离子化合物。本题考查化学键与化合物,为高频考点,把握化学键的形成及判断的一般规律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特殊物质中的化学键,题目难度不大。7.答案:B解析:解:4 化学危险品正确使用有利于社会发展,注意使用安全,故 A 错误;B.汽车尾气可导致雾霾,且含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是目前城市大气污染产生的一个重要来源,故 B 正确;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 C 错误;D.漂白粉含有次氯酸钙,次氯酸钙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易分解的次氯酸,故 D 错误。故选:B。A.化学危险品正确使用有利于社会发展;B.汽车尾气可导致雾霾;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D.次氯酸钙易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8.答案:C解析:A.过氧化钠具有强的氧化性,能够氧化有机色素,使品红褪色,故 A 不选;B.二氧化硫能够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使品红褪色,故 B 不选;C.盐酸不具有强氧化剂,也不与品红反应,则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C 选;D.氯气与水反应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够使品红褪色,故 D 不选;故选:C.氯气、H C10,漂白粉等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二氧化硫与品红化合生成无色物质,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漂白原理,熟悉氯气、二氧化硫、氨气、漂白粉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归纳具有漂白性的物质及其原理,题目难度不大.9.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4 浓硝酸有强氧化性,能将橡胶塞氧化,不能用橡胶塞,故 A 错误;B.分液漏斗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水和乙酸乙酯不互溶,能分层,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 B 正确;C.量筒精确到0.1 m l,无法量取9.50mL水,故 C 错误;D.实验室制取乙烯需在170汽,温度计的最大量程是10(TC,不符合要求,故 D 错误.故选B.考点:化学试剂的存放;计量仪器及使用方法;过滤、分离与注入溶液的仪器点评: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使用,难度不大,注意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会腐蚀橡胶塞。10.答案:4解析:解:4 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萃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 错误;B.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属于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 B 正确;C.“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涉及蒸镭的办法,蒸储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故 C 正确;D.根据题意,丹砂(”gS)烧之成水银即红色的硫化汞(即丹砂)在空气中灼烧有汞生成,反应的化学A方程式为:H g S二Hg+S,汞和硫在一起又生成硫化汞,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g+S =HgS,此过程中存在化合价变化,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故 D 正确;故选:A oA.对青蒿素的提取利用的是萃取原理;B.气溶胶为胶体分散系,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C.蒸储的办法可用来分离乙酸和乙醇;D.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本题考查了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涉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环境污染与治理、胶体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熟悉物质的性质是解题关键,平时要注意多积累.11.答案:B解析:解:A.Zn,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为放热反应,故 A 不选;B.H、。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且为吸热反应,故 B 选;C.C、。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氧化还原反应,但为放热反应,故 C 不选;D.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为吸热反应,故 D 不选;故选B.含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为吸热反应,结合常见的吸热反应来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分类,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12.答案:C解析:解:4 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1 价和+1价,所以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A 错误;B.氯气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B 错误;C.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 价变为-1价和+1价,所以利用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 c正确;D.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 价变为-1价和+1价,故 D错误;故选:C o该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由0 价变为-1价和+1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据此分析解答.本题考查了基本概念的判断,根据元素化合价升降结合基本概念来分析解答,熟悉元素化合价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3.答案:A解析:解:4 1m o l N 以所含的质子总数为1 1 刈,故 A错误;B.N 2/4 含有1 8 个电子,C 2 H6 也含有1 8 个电子,贝 i J l n w W 2 H式联氨)中所含电子数与C 2 H6 相同,故 B正确;C.过程口中N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属于氧化反应,过程W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还原反应,故C正确;D.过程/中,参与反应的N H j 与N/。”的反应方程式为:N H才+NHzOH=电+H+,则参与反应的N H*与N H 2 0 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 D 正确;故选:A oA.1 个镂根离子含有1 1 个质子;B.N 2 H4 含有1 8 个电子;C.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为氧化反应,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为还原反应;D.过程/中,参 与 反 应 的 与 N H 2 0 H 的反应方程式为:NHt+N H20H=N2H4+H20+据此判断。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组成、化学键类型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判断,明确物质结构、基本概念、物质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题目难度不大。1 4.答案:C解析:解:4 H2 s 是二元弱酸,属弱电解质,分两步电离,且用可逆符号连接,H2S H+HS-,HS-U H+S2-,故 4 错误;B、氯化镇为离子化合物,镀根离子和氯离子都需要标出所带电荷及最外层电子,正确的电子为 吟 哨 电/,故 B 错误;C、钾长石(心1 5 3。8)因各元素原子比例不变,故化学式中各原子个数加倍后改写成氧化物形式:K20 A l2O3-6 SiO2,故 C 正确;失丁义5I-1、D、本反应是归中反应,电子转移情况是K C IQ rH H C l_3C12 f+K C 1+3H2O,故 D 错误;得5故选:C。A.硫化氢为多元弱酸,分步电离;B.氯化镂中的氯离子是阴离子,应标示出最外层电子;C.硅酸盐化学式可表示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加合物,根据氧化物的书写顺序来回答;D.反应中氯元素化合价+5价和-1价归中反应得到0价氯元素,据此标注电子转移。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电离、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硅酸盐的氧化物书写方法、电子式书写等知识点,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15.答案:C解析:解:4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 A 正确;B.不可再生资源不能持续使用,推广可再生能源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故 B 正确;C.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由图中的电流方向可判断4 为负极,故 C 错误:D.光伏电池发电是将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 D 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能源的分类和电池,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电池中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16.答案:C解析:解:4 物质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可能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均使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为碳酸钙,故 A 错误;B.加入氯化钢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可能生成4 g s 沉淀,如检验硫酸根离子,应先加入盐酸,再加人氯化银,故 B 错误;C.加入盐酸无现象,可排除阴离子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领溶液后有白色沉淀产生,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则一定有s。;一,故 C 正确;D.可能生成碳酸钙等沉淀,不一定含有B a2+,故 D 错误。故选:Co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使石灰水变浑浊:B.可能生成AgCI沉淀;C.加入盐酸无现象,可排除银离子的干扰;D.可能生成碳酸钙等沉淀。本题考查离子的检验,为高频考点,把握离子的检验方法、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7.答案:B解析:解:活泼性4 Z z i F e,4 与浓硫酸反应不生成氢气,Zn比 尸 e活泼,反应较快,硝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8 中氢离子浓度最大,则反应速率最大.故选B.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物质的本身性质,对于同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注意硝酸、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难度不大,注意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为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易错点为4,注意浓硫酸与金属反应不生成氢气.18.答案:C解析:解:4 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键,无碳碳单键,故 A 错误;B.苯能与澳水发生萃取,属于物理变化,苯分子中不含双键,与澳水不反应,苯与液溪在催化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故 B 错误:C.苯分子是平面型分子,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故 C 正确;D.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键,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锯酸钾溶液褪色,故 D 错误;故选:CoA.苯分子中6个碳碳键完全相同,不存在单键;B.苯能与滨水发生萃取,属于物理变化;C.苯分子是平面型分子;D.苯不含碳碳双键,不能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发生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有机化合物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19.答案:C解析:解:4 反应生成H S,N%可与HC2反应生成氯化镂,有白烟生成,故 A 正确;B.G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为氧化剂,利 用 了 的 强 氧 化 性,故 B 正确;C.反应物、生成物中均有单质,一定不发生复分解反应,故 c 错误;D.N元素化合价由-3 价升高到0价,则生成1?10四2 时 有 电 子 转 移,故 D 正确。故选:Co反应3。2 +2%仇=N2 +6 H C7 中,C,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为氧化剂,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名 为还原剂,N%可与”G 反应生成氯化镂,有白烟生成,以此解答。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应用的考查,注意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解答该题,题目难度不大。20.答 案:C解析:解:一氧化碳、氮气、臭氧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酸雨的p C l B r /,则原子得电子的能力越强,即得电子能力:F C l B r 1,故 A 正确;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外电子层数F C 1 Br/,其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减弱,导致其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 B正确;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F C I Br /,则其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F2 Cl2 Br2 12,故 C 正确;D、非金属性:F Cl B r 1,则HF、HCl、HBr、H/的稳定性依次减弱,故 D 错误;故选:D。A、得电子能力越强、氧化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B、同一主族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D、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本题考查同一主族元素递变规律,侧重考查对元素周期律的理解和灵活运用,明确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22.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制备,为高频考点和常见题型,把握流程中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与实验的结合,题目难度中等。A.ZM+与Na。”的反应生成Z n O ,加入硫酸生成2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O广+4 4+=Zn2+2H2O,故 A 正确;B.操作为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为烧杯、玻璃棒、漏斗等,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除烧杯、玻璃棒、漏斗等玻璃仪器外,还需要干燥器等,故 B 错误;C.由硫酸铜溶液得到胆研,可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故 C 正确;D.用酒精洗涤胆机晶体,除去表面的杂质,可避免晶体的溶解而损失,故 D 正确。故选Bo23.答案:C解析:解:2Cu+O2=2CuO反应中Ca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Cu+S=Cu2s反应中Ca的化合价升高,C”为还原剂,S的化合价降低,S为氧化剂:A.由分析可知,反应中S与氧气都得电子作氧化剂,故 A 正确;B.氧气与Ca反应生成的Cu的化合物为高价态产物,S与C”生成的铜的化合物为低价态产物,所以氧气的氧化性大于S,故 B 正确;C.由C项分析可知,氧气的氧化性大于S,故 C 错误;D.C”元素的化合价有0、+1、+2价,故 D 正确.故选C.2Cu+(?2=2CuO反应中Ca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2Cu+S=Ca2s反应中Ca的化合价升高,Ca为还原剂,S的化合价降低,S为氧化剂,不同氧化剂与同种多价态金属反应时,氧化性强的生成高价态产物,据此分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的判断及基本概念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4.答案:A解析:解:4 等体积浓度不同的硫代硫酸钠溶液与等体积等浓度的稀硫酸反应可以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 A 正确;B.常温下,测得O.lnioZ T N aA 溶液的pH小于O.lmoZ 人 版?溶液的pH说明,的电离程度大于 B L 但是不能说明凡4的电离程度大于心氏 故 B 错误;C.二氧化硫不能使石蕊试液漂白褪色,故 C 错误;D.硝酸银溶液过量,加入氯化钠溶液和加入碘化钾溶液,均为沉淀的生成过程,没有沉淀的转化过程,则无法判断溶度积的相对大小,故 D 错误;故选:A oA.只有Na2s2O3溶液的浓度不同;B.测得O.lmo,L N aA 溶液的p 小于O.lmo,iNcizB溶液的p H,可知后者水解程度大;C.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D.硝酸银过量,均为沉淀生成。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速率、盐类水解、沉淀生成、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5.答案:D解析:A、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B、煤属于化石燃料.C、石油属于化石燃料.D、酒精不属于化石燃料故选:D.26.答案:D解析:解:4 口的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SOC%中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故 A 正确;B、反应4Li+2S。5=4LiCZ+S+SO2中,每生成lmo/SO2转移4小山电子,则2 molSO”参加反应,共转移4 mo/电子,故 B 正确;C、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正极电极反应式为2SOC%+4 e-=4 C r+S +SO2,DIUSOC%在正极发生反应,故 C 正确;D、由于加和SOC%都易与水反应,电解池应为非水电解质,故 D 错误.故选:D.4加+2soe。=4LiC/+S+SO2反应中,的 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作氧化齐 U,每生成lm o,SO2转移4m。,电子,将该反应设计成电池,负极为锂,SOC在正极发生反应,据此分析.本题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原电池原理,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注意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题目难度不大.27.答案:C解析:解:4 应将干海带灼烧后,用蒸储水泡发,故 A 错误;B.将海带灰用蒸储水浸泡,取其浸取液,然后加氧化剂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再向其中加入四氯化碳,故 B错误;C.向海带灰的浸取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和过氧化氢溶液,可氧化碘离子,故 C 正确;D.将海带灰的浸取液含碘离子,加入分液漏斗中不能分离碘离子,故 D 错误;故选C.海带中碘元素的分离实验中,在灼烧后的海带灰中加入蒸储水,煮沸23m讥,再过滤,得到滤液,煮沸的目的是为了加快碘化物在水中的溶解,以使灰烬中的碘离子尽可能多的进入溶液,然后加氧化剂氧化碘离子生成碘单质,再萃取、分液得到含碘单质的有机溶液,最后蒸储得到碘,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海水提碘及实验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提纯碘单质的实验流程及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碘离子转化为碘单质需要加氧化剂,题目难度不大.2 8.答案:B解析:解:4 N。不溶于水,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A 错误;B.CG 溶于水,生成和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B正确;C.二氧化碳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C 错误;D.氢气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 D 错误;故选:B。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该物质具有漂白性,根据气体的性质解答。本题以漂白原理为载体考查了氯气的性质和二氧化硫的性质,注意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和次氯酸的漂白原理不同,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是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无色物质,次氯酸的漂白性是利用次氯酸的强氧化性,题目难度不大。2 9.答案:B解析:解:在含c(N 4C,)=3c(4C,3)的溶液中,氨根离子与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1,设钱根离子和铝离子分别为3m0八Imol,A.向溶液中加入6 nwlNaOH 时,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再与氨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为:Al3+3/V/+6 0 H-=Al(OH)3 1+3NH3-H20,故 A正确;B.反应川3+SN H+90W-=AIO2+5NH3-H20+2 H 2。中铝离子与镂根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5,而实际溶液中铝离子与钱根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1:3,不可能发生该反应,故 B错误;C.当加入3.5 mo/Na。时,Im ol铝离子消耗3moZ氢氧化钠,乘 余的0.5 mo/氢氧根离子消耗0.5 nw佳 安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 43+NH,+7 OH-=2 H(OH)3 1+N“3-H2。,故 C 正确;D.当加入7 mo/氢氧化钠时,镀根离子和铝离子完全反应,铝离子转化成偏铝酸根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l3+3 NHt+7 OH=A IO2+3 NH3-H2O+2H2O,故 D 正确;故选:B。氨根离子、铝离子都与氢氧化钠反应,氢氧化钠先与铝离子反应生成氢氧化铝,然后再与氨根离子反应生成一水合氨,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在含c(NH 4c。=3c(4C,3)的溶液中,氨根离子与铝离子物质的量之比为3:1,设镂根离子和铝离子分别为3m。1、1m。,,依据氢氧化钠加入的量书写离子方程式。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反应物用量对反应的影响,明确氨根离子、铝离子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顺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30.答案:B解析:解:4、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故铁不能完全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小于0.3惕 个,故 A 错误;B、乙醇水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也含H原子,5 0g46%的乙醇溶液中乙醇的质量为23 g,物质的量为0.5 m。,故含3Ml个H原子,含水的质量为2 7 g,物质的量为1.5 徵。八 故含H原子为3以 个,故共含H原子为6 治 个,故 B正确;C、S 02 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不能完全反应,故溶液中含有未反应的S O2 分子,即溶液中的S O歹、H S 火、“2 5。3的总数小于0.1以,故 C 错误;D、1m0(“2 与足量。2 反应生成1M。皿。,而42。中含2 条共价键,故1m。,水中含2 惧 条共价键,故D 错误。故选:B。A、常温下,铁在浓硝酸中会钝化;B、乙醇水溶液中,除了乙醇外,水也含H原子;C、SO2和水的反应为可逆反应;D、Im o/%与足量。2 反应生成1瓶。,“2。,而”2。中含2 条共价键。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和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掌握公式的运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31.答案:6:H;0.2 7 7 10/;2AI+2H20 +20 H-=2A l0 i+3H2 T;4Fe(0W)2+2H2O+02=4 尸 e(0H)3解析:解:4为淡黄色固,8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4、8可以相互反应,则可推知力为Na?。?,B为“2。,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E、G常见金属单质,L是一种易氧化的白色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G为Fe,E为4,C为。2,D为NaOH,F F e304,H)Al2O3,I%NaAlO2,J为FeC%,K为FeCJ,L为Fe(0 H)2.(1)D为NaOH,NaOH中阴离子的电子式为:6:H-,故答案为:G:!-;(2)7.8gNa2 O2的物质的量为焉券嬴 =0 沉山,可以生成0.2 mo/Na。”,由2 4 +2“2。+2 Na。=2NaAlO2+3H2 1,可知最多可制得Na/U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1,故答案为:0.2mol;(3)反应E+D的离子方程式:24+2 2。+2。-=24。5 +3”2 3故答案为:2 4 +2/。+20 H=2 405 +3%;(4)L的悬浊液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Fe(OH)2 +2H2O+02=4Fe(0W)3,故答案为:4Fe(0W)2+2H2O+02=4Fe(0H)3.4为淡黄色固,B是最常见的无色液体,4、B可以相互反应,则可推知4为Naz。?,B为电0,二者反应生成氢氧化钠与氧气,E、G常见金属单质,L是一种易氧化的白色沉淀,由转化关系可知,G为尸e,E为Al,C为。2,D为NaOH,F F e304,H为AI2O3,I为NaAlO?,J为F e C*K为FeC%L为Fe(0 H)2,据此答题.本题考查无机物推断,涉及Fe、4元素单质化合物性质,物质的颜色及转化中特殊反应等是推断突破口,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难度中等.32.答案:Na 4 0 B e(OH)2+2NaOH=Na2BeO2+2H2O N a+:(5:H-或+r.H H 1Na:O:C1:2 :N-+4 H-H:N:N:H C 2(g)+。2(。)=%。)H=-2 85.80 m ol-1-6 4.4解析:解: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为H、为C、为N、为。、为Na、为、为Si、为S、为C,、为B e。(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N a A l 0,故答案为: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