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docx
-
资源ID:96295843
资源大小:277.84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docx
土木工程师-专业案例(水利水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单选题1.混凝土用人工骨料质量技术要求,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MPa。A.10B.20C.30D.40 参考(江南博哥)答案:D参考解析:混凝土用人工骨料质量技术要求: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40MPa,常态混凝土人工细骨料中石粉含量以6%18%为宜,其他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的相关规定。单选题2.某砂砾石料场(混凝土骨料)的砂砾石储量为400×104m3,砂砾石天然密度为2.18g/cm3,含砾率为60%,含砂率为22%,砾石的堆积密度为1.71g/cm3,砂的堆积密度为1.45g/cm3,则净砾石和净砂储量分别为()。A.306×104m3、132×104m3B.286×104m3、122×104m3C.266×104m3、112×104m3D.326×104m3、142×104m3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6条规定,混凝土骨料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净砾石、净砂的储量计算:净砾石储量砂砾石储量×砂砾石天然密度×含砾率/砾石堆积密度净砂储量砂砾石储量×砂砾石天然密度×含砂率/砂堆积密度净砾石储量400×10000×2.18×0.6/1.71306×104m3净砂储量400×10000×2.18×0.22/1.45132×104m3由以上计算可知,净砾石和净砂的储量分别为306×104m3、132×104m3。单选题3.某砂砾石料场砂的分计筛余见下表。表8-1某砂砾石料场砂的分计筛余1.砂的细度模数为()。A.2.68B.2.69C.2.71D.2.72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1条第3款规定,砂的细度模数应按下式进行计算:FM(A2.5A1.25A0.63A0.315A0.158)/100式中,FM为砂的细度模数;A2.5、A1.25、A0.63、A0.315、A0.158为孔径2.5mm、1.25mm、0.63mm、0.315mm、0.158mm各筛上累计筛余百分数。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FM(A2.5A1.25A0.63A0.315A0.158)/100(19.738.453.672.784.8)/1002.69由以上计算可知,砂的细度模数为2.69。单选题4.砂的平均粒径为()。A.0.30mmB.0.40mmC.0.50mmD.0.60mm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1条第3款规定,砂的平均粒径应按下式进行计算:式中,D为砂的平均粒径,mm;a1、a2、a3、a4、a5为孔径0.158mm、0.315mm、0.63mm、1.25mm、2.5mm各筛分计筛余百分数。将已知数据代入公式得:由上计算可知,砂的平均粒径为0.40mm。单选题5.天然建筑材料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倍。A.15%,2B.40%,2.5C.30%,3D.30%,2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可行性研究阶段,天然建筑材料的勘察目的是初步查明初选料场的地质条件以及有用罢的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基本勘察要求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40%,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2.5倍。单选题6.天然建筑材料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谋差应不超过_,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_倍。()A.15%,1.5B.40%,3C.30%,3D.30%,2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初步设计阶段,天然建筑材料勘察是在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勘察目的是详细查明选定料场的地质条件以及有用层的储量、质量和开采运输条件,并论证对环境的影响。基本勘察要求勘察储量与实际储量误差应不超过15%,勘察储量不得少于设计需要量的1.5倍。单选题7.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料可行性研究阶段勘察应采用()地形图作为底图,进行料场地质测绘及勘探布置。A.1/100001/5000B.1/50001/2000C.1/20001/1000D.1/10001/500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料勘察的可行性研究阶段,基本勘察要求采用1/50001/2000地形图作底图,进行料场地质平面测绘及勘探布置。单选题8.天然建筑材料土料初步设计阶段勘察应采用()地形图作为底图,进行料场地质测绘及勘探布置。A.1/100001/5000B.1/50001/2000C.1/20001/1000D.1/10001/50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天然建筑材料土料勘察的初步设计阶段,基本勘察要求采用1/20001/1000地形图作底图,进行料场地质测绘和勘探布置。单选题9.类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200400B.200300C.100200D.50100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砂砾石料勘察应包括填筑料、反滤料及混凝土骨料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2.2条第2款规定,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勘探点间距应按表8-2确定,类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200300m。表8-2混凝土骨料勘探点间距单选题10.类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200400B.200300C.100200D.100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砂砾石料勘察应包括填筑料、反滤料及混凝土骨料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2.2条第2款规定,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勘探点间距应按表8-3确定,类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100m。表8-3混凝土骨料勘探点间距单选题11.类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本应为()m。A.50100B.100200C.200300D.200400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砂砾石料勘察应包括填筑料、反滤料及混凝土骨料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2.2条第2款规定,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勘探点间距应按表8-4确定,类砂砾石料料场混凝土骨料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50100m。表8-4混凝土骨料勘探点间距单选题12.某砂砾石料料场的混凝土骨料储量为45×104m3,则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最少组数为()组。A.7B.8C.9D.12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2.3条第3款规定,用于混凝土骨料的砂砾石料场,每一料场(区)全分析试验组数应不少于表8-5的规定。由表可知,该储量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最少组数为7组。表8-5混凝土骨料全分析取样试验组数单选题13.某砂砾石料料场的混凝土骨料储量为240×104m3,则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组。A.6B.8C.9D.12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2.3条第3款规定,用于混凝土骨料的砂砾石料场,每一料场(区)全分析试验组数应不少于表8-6的规定。由表可知,该储量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最少组数为12组。表8-6混凝土骨料全分析取样试验组数单选题14.砂砾石料料场样品数量应根据试验需要和颗粒组成而定。现场试验样品,全分析取样不得少于()kg,简分析取样不得少于()kg。A.1000、200B.1000、300C.1200、200D.1200、300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砂砾石料料场,现场试验样品重量,全分析不少于1000kg,简分析不少于300kg;室内试验样品重量,砾石(除去大于80mm的)不少于30kg,砂不少于10kg;对超量样品,宜以四分法缩取。单选题15.下列试验项目中,不属于混凝土砂砾料试验项目的有()。A.颗粒分析B.密度C.极限抗压强度D.吸水率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用于混凝土骨料的砂砾石,质量要求对有害物质含量、颗粒级配、碱活性物质、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等指标是否满足规程要求。另外其他指标如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吸水率、冻融损失率、有机质含量及轻物质含量等应满足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要求。单选题16.类人工骨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100B.100150C.100200D.200300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2条第3款规定,人工骨料料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6.2.2-2(见表8-7)的规定。由表可知,类人工骨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100m。表8-7人工骨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17.类人工骨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50100B.100200C.200300D.300400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2第3款,人工骨料料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6.2.2-2(见表8-8)的规定。由表可知,类人工骨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100200m。表8-8人工骨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18.类人工骨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200300B.100200C.50100D.5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2条第3款规定,人工骨料料场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6.2.2-2(见表8-9)的规定。由表可知,类人工骨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50100m。表8-9人工骨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19.堆石料料场详查阶段取样组数应按岩性、风化程度分别取样。同一岩性取样不少于()组。A.5B.6C.7D.8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3条第3款规定,详查阶段堆石料、砌石料按不同岩性、不同风化状态分别取样试验,每一主要有用层岩样应不少于6组,人工骨料取样组数宜适当增加。单选题20.类防渗土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50100B.100200C.150250D.200400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土料勘察应包括填筑土料、防渗土料、固壁土料及灌浆土料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2.2条第2款规定,防渗土料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5.2.2-2(见表8-10)的规定。由表可知,类防渗土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200400m。表8-10防渗土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21.类防渗土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100B.100200C.150250D.200400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土料勘察应包括填筑土料、防渗土料、固壁土料及灌浆土料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2.2条第2款规定,防渗土料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5.2.2-2(见表8-11)的规定。由表可知,类防渗土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小于100m。表8-11防渗土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22.类防渗土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50100B.100200C.150250D.200400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土料勘察应包括填筑土料、防渗土料、固壁土料及灌浆土料勘察。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2.2条第2款规定,防渗土料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5.2.2-2(见表8-12)的规定。由表可知,类防渗土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50100m。表8-12防渗土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23.某土料料场防渗土料的储量为8×104m3,则初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组。A.3B.4C.5D.6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2.3条第5款规定,防渗土料每一料场(区)全分析试验组数应不少于表5.2.3-1(见表8-13)的规定。由表可知,当土料料场防渗土料的储量为8×104m3时,则初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3组。表8-13防渗土料全分析取样试验组数单选题24.某土料料场防渗土料的储量为8.5×104m3,则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组。A.3B.4C.5D.6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2.3条第5款规定,防渗土料每一料场(区)全分析试验组数应不少于表5.2.3-1(见表8-14)的规定。由表可知,当土料料场防渗土料的储量为8.5×104m3时,则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6组。表8-14防渗土料全分析取样试验组数单选题25.某土料料场防渗土料的储量为60×104m3,则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组。A.5B.7C.9D.12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2.3条第5款规定,防渗土料每一料场(区)全分析试验组数应不少于表5.2.3-1(见表8-15)的规定。由表可知,当土料料场防渗土料的储量为60×104m3时,则详查阶段全分析取样最少组数为12组。表8-15防渗土料全分析取样试验组数单选题26.槽孔固壁土料场应在调查和取少量样试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详查,详查时勘探网间距应以()m为宜。A.20B.2030C.3050D.50100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槽孔固壁土料应选取胶粒含量高、砂粒含量低、塑性指数大的土料料场作为勘探料场。详查应在调查和取少量样试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其勘探网间距应以2030m为宜。单选题27.类堆石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100150B.150250C.200300D.30050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2条第2款规定,堆石料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6.2.2-1(见表8-16)的规定。由表可知,类堆石料料场初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200300m。表8-16堆石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28.I类堆石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150B.150250C.200300D.300500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2条第2款规定,堆石料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6.2.2-1(见表8-17)的规定。由表可知,类堆石料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150250m。表8-17堆石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29.类堆石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为()m。A.100B.100150C.150200D.200300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2条第2款规定,堆石料勘探点间距应符合表6.2.2-1(见表8-18)的规定。由表可知,类堆石料场详查阶段勘探网(点)的布置间距应100m。表8-18堆石料勘探网(点)间距(单位:m)单选题30.下列试验项目,不属于堆石料试验项目的有()。A.抗压强度B.密度C.液限D.吸水率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2.3条第6款规定,堆石料试验项目包括抗压强度(干、饱和、冻融)、密度(天然、干、饱和)、吸水率、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合算成SO3)、岩石矿物成分、化学成分、颗粒密度、冻融损失率(质量)、弹性模量。C项,液限是黏性土的试验项目。单选题31.混凝土细骨料质量要求,砂的细度模数以()为宜。A.2.03.0B.1.52.5C.1.53.5D.2.03.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颗粒级配对砂料质量影响较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1款规定,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2-1(见表8-19)的规定。由表可知,砂的细度模数以2.03.0为宜。表8-19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2.混凝土细骨料质量要求,砂的平均粒径以()mm为宜。A.0.260.50B.0.200.29C.0.290.43D.0.430.5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第1款规定,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4.3.2-1(见表8-20)的规定。由表可知,砂的平均粒径以0.290.43mm为宜。表8-20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3.混凝土细骨料质量要求,含泥量(黏、粉粒)应小于()。A.1%B.2%C.3%D.5%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1款规定,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2-1(见表8-21)的规定。由表可知,含泥量应小于3%,且不允许有黏主块、黏土薄膜。表8-21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4.混凝土细骨料质量要求,云母含量应小于()。A.1%B.2%C.3%D.5%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1款规定,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2-1(见表8-22)的规定。由表可知,云母含量应小于2%。表8-22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5.混凝土细骨料质量要求,轻物质含量应不大于()。A.1%B.2%C.3%D.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1款规定,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2-1(见表8-23)的规定。由表可知,轻物质含量小于1%。表8-23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6.混凝土细骨料质量要求,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换算成SO3)应小于()。A.1%B.2%C.3%D.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1款规定,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4.3.2-1(见表8-24)的规定。由表可知,硫酸盐及硫化物含量(换算成SO3)小于1%。表8-24混凝土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7.常态混凝土人工细骨料质量要求,人工砂中石粉含量以()为宜。A.5%10%B.6%18%C.7%14%D.8%15%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3.3第2款规定,混凝土人工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6.3.3-2(见表8-25)的规定。由表可知,常态混凝土人工细骨料中石粉含量以6%18%为宜。表8-25混凝土人工细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8.混凝土人工骨料原岩质量技术要求,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MPa。A.30B.35C.40D.45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3.3条第1款规定,混凝土人工骨料原岩质量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3.3-1(见表8-26)的规定。由表可知,混凝土人工骨料原岩中,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应大于40MPa。表8-26混凝土人工骨料原岩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39.混凝土粗骨料质量要求,砾石中软弱颗粒含量应小于()。A.1%B.2%C.3%D.5%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2款规定,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砾料中,软弱颗粒含量应符合表4.3.2-2(见表8-27)规定。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砾料要求级配连续,由表可知,其软弱颗粒含量小于5%。表8-27混凝土粗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0.混凝土粗骨料质量要求,砾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小于()。A.3%B.5%C.10%D.15%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2款规定,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砾料中,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表4.3.2-2(见表8-28)规定。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砾料要求级配连续,由表可知,其针片状矿物含量小于15%。表8-28混凝土粗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1.混凝土粗骨料质量要求,砾石的粒度模数以()为宜。A.2.53.5B.3.56.25C.5.256.25D.6.258.30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2条第2款规定,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砾料中,砾石的粒度模数应符合表4.3.2-2(见表8-29)的规定。用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砾料要求级配连续,由表可知,其粒度模数以6.258.30为宜。表8-29混凝土粗骨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2.土石坝坝壳填筑砂砾料质量要求,碾压后砂砾料渗透系数应大于()×103cm/s,且应大于防渗体的50倍。A.1B.2C.3D.4.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1条第1款规定,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4.3.1-1(见表8-30)的规定。由表可知,根据土石坝填筑砂砾质量要求,碾压后的渗透系数大于l×103cm/s。表8-30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3.土石坝坝壳填筑砂砾料质量要求,砂砾料中含泥量(黏、粉粒)应不大于()。A.3%B.5%C.8%D.1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4.3.1条第1款规定,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4.3.1-1(见表8-31)的规定。由表可知,根据土石坝坝壳填筑砂砾料质量要求,含泥量小于8%。表8-31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4.土料质量要求,防渗体土料的黏粒含量以()为宜。A.10%30%B.10%40%C.15%40%D.15%45%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2条第1款规定,一般土防渗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2-1(见表8-32)的规定。由表可知,防渗体土料黏粒含量以15%40%为宜。表8-32一般土防渗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5.土料质量要求,均质坝土料的黏粒含量以()为宜。A.10%30%B.10%40%C.15%40%D.15%4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1条第1款规定,用于均质土坝的填筑土料宜符合表5.3.1-1(见表8-33)的规定。由表可知,均质坝土料的黏粒含量以10%30%为宜。表8-33一般土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6.土料质量要求,均质坝土料的渗透系数碾压后应小于()cm/s。A.1×103B.2×103C.1×104D.2×104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1条第1款规定,用于均质土坝的填筑土料宜符合表5.3.1-1(见表8-34)的规定。由表可知,作为均质土坝的土料碾压后的渗透系数小于1×104cm/s。表8-34一般土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7.土料质量要求,防渗体土料的渗透系数碾压后应小于()cm/s,且应小于坝壳透水料的50倍。A.1×104B.1×105C.2×104D.2×105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2条第1款规定,一般土防渗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2-1(见表8-35)的规定。由表可知,土料作为防渗体土料,碾压后的渗透系数小于1×105cm/s。表8-35一般土防渗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8.土料质量要求,一般土填筑料的水溶盐含量应小于()。A.1%B.2%C.3%D.5%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1条第1款规定,一般土填筑料宜符合表5.3.1-1(见表8-36)的规定。由表可知,一般土填筑料的水溶盐含量小于3%。表8-36一般土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49.碎(砾)石料质量要求,碎(砾)石料作为均质坝填筑土料碾压后渗透系数应小于()cm/s。A.1×103B.1×104C.2.5×104D.1×103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1条第2款规定,碎(砾)石料作为均质坝填筑土料宜符合表5.3.1-2(见表8-37)的规定。由表可知,碎(砾)石料作为均质坝填筑土料碾压后的渗透系数小于1×104cm/s。表8-37碎(砾)石土、风化土填筑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50.碎(砾)石料质量要求,碎(砾)石料作为防渗体土料碾压后渗透系数应小于()cm/s,并应小于坝壳透水料的50倍。A.1×103B.1×104C.2.5×104D.1×105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2条第2款规定,碎(砾)石土、风化土防渗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2-2(见表8-38)的规定。由表可知,碎(砾)石料作为防渗体土料,碾压后渗透系数应小于1×105cm/s。表8-38碎(砾)石土、风化土防渗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51.土料质量要求,作为防渗体土料的塑性指数以()为宜。A.510B.1015C.1020D.1520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2条第1款规定,一般土防渗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2-1(见表8-39)的规定。由表可知,作为防渗体土料的塑性指数以1020为宜。表8-39一般土防渗料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52.槽孔固壁土料质量要求,槽孔固壁土料pH值应大于()。A.7B.8C.9D.10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5.3.4条规定,固壁土料的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5.3.4(见表8-40)的规定。由表可知,槽孔固壁土料pH值应大于7。表8-40槽孔固壁土料质量指标单选题53.堆石料质量要求,堆石料冻融损失率应小于()。A.1%B.2%C.3%D.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3.1条规定,堆石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6.3.1(见表8-41)的规定。由表可知,堆石料冻融损失率小于1%。表8-41堆石料原岩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54.堆石料质量要求,堆石料干密度应大于()t/m3A.2.3B.2.4C.2.45D.2.5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6.3.1条规定,堆石料质量技术指标宜符合表6.3.1(见表8-42)的规定。由表可知,堆石料干密度应大于2.4t/m3。表8-42堆石料原岩质量技术指标单选题55.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A.1/5B.1/4C.1/3D.1/2 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5条第1款规定,有用区周边界线应以勘探范围和试验资料为基础,结合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圈定,延伸至勘探范围以外的边界线距离,不得大于勘探孔间距的1/2。单选题56.天然建筑材料砂砾料、土料储量计算中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m为界,未揭穿有用层下限应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A.0.20.3B.0.10.3C.0.20.4D.0.20.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5条第1款规定,储量计算中砂砾料、土料有用层上、下限应以顶底板各扣除0.20.3m为界,石料应扣除0.51.0m;未揭穿有用层,其下限院以实际勘探深度为界,石料场的计算底界可根据地质和开采条件,适当放宽。单选题57.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平均厚度法多用于()。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5条第2款规定,平均厚度法多用于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勘探点布置均匀的料场。平行断面法多用于地形有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三角形法常用于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单选题58.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三角形法多用于()。A.地形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B.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5条第2款规定,三角形法常用于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平均厚度法多用于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勘探点布置均匀的料场。平行断面法多用于地形有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单选题59.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对无用夹层,可按实际厚度划出;对有害夹层,应按实际边界多扣除()m。A.0.20.3B.0.10.3C.0.20.4D.0.20.5 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5条第1款规定,对无用夹层,可按实际厚度划出;对有害夹层,砂砾料和土料应按实际边界线多扣除0.20.3m,石料应比其实际厚度多扣除0.51.0m。单选题60.天然建筑材料储量计算中平行断面法多用于()。A.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的料场B.地形起伏、剥离层、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C.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D.地形起伏、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 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5条第2款规定,平行断面法多用于地形有起伏、剥离层与有用层厚度有变化的料场。三角形法常用于勘探网(点)布置不规则的料场。平均厚度法多用于地形平缓、有用层厚度较稳定、勘探点布置均匀的料场。单选题61.某砂砾石料场(混凝土骨料)的砂砾石储量为200×104m3,砂砾石天然密度为2.18g/cm3,含砾率为60%,含砂率为22%,砾石的堆积密度为1.71g/cm3,砂的堆积密度为1.45g/cm3,则净砾石和净砂储量分别为()。A.133×104m3、56×104m3B.143×104m3、61×104m3C.153×104m3、66×104m3D.163×104m3、71×104m3 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SL2512015)第8.2.6条规定,混凝土骨料应按下列公式进行净砾石、净砂的储量计算:净砾石储量砂砾石储量×砂砾石天然密度×含砾率/砾石堆积密度净砂储量砂砾石储量×砂砾石天然密度×含砂率/砂堆积密度带入数据可得:即净砾石和净砂的储量分别为153×104m3、66×104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