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自考00536古代汉语押题及答案.docx
00536单选题1.下列句中,【不】属于双宾语的一句是()。A.與吾共定天下者,獨卿而已。 B.東野與吾書。 C.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 D.虞公弗聽,遂假之道。2.下列各组词,全部属于联绵词的一组是A.知道 踌躇 匍匐 B.從容 剛強 逍遙 C.芣苢 知识 輾轉 D.忐忑 蹉跎 倉促3.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是A.牧,从支从牛,指事。 B.賴,从束从負,會意。 C.高,象台观之形,象形。 D.牟,象聲氣從口出,形聲。4.下列句中的“是”作系词的一句是A.臣聞七十里爲政於天下者,湯是也。 B.虎兕出於柙,龜玉毁於櫝中,是誰之過與? C.此是何種也? D.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5.下列句中的“易”与“移風易俗”中的“易”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B.斯季孫之賜也,我未之能易也。 C.古之易財,非仁也,財多也。 D.此令臣輕背其主,而民易去其鄉。6.下列句子,有名詞作狀語的一句是A.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B.故天下盡以扁鵲爲能生死人。 C.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7.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賊】民之主,不忠。(賊:杀害) B.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蔽:错误) C.【重】之以婚姻,申之以盟誓。(重:重视) D.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鬻:唱)8.下列句中,加的词语属于同义词连用的一句是()。A.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 B.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C.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D.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願也。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淚(泪)盎而繼之以血 B.有求則卑辭,無慾則嬌(驕)嫚 C.從許子之道,則市賈(價)不贰 D.不陵節而施之謂孫(遜)10.下列句子,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 B.童子隅坐而執燭 C.今大道既隱,天下爲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 D.故古者聖王之政,列德而尚賢11.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省略的一句是A.人皆有兄弟,我獨無。 B.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C.晏子爲齊相。 D.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12.下列句中的“夫”是语气词的是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以睦兄弟,以和夫婦。 C.宰夫腼熊蹯不孰,殺之,置諸畚,使婦人載以過朝。 D.夫寒之於衣,不待輕煖。13.唐代孔颖达等奉诏撰定的“五经正义”所属的古注类别是A.傅注类 B.音義类 C.章句类 D.義疏类14.下列句中,加【】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关系的一句是()。A.【矜】(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B.其【謌】(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 C.重爭士【橐】(託),非下也,權重也。 D.魏文侯【燕】(宴)飲,皆令諸大夫論己。15.古书注释中,“如字”的意思是A.读对应的通假字的读音。 B.对多义字分化出来的字义相应改变声调和读音。 C.按常见的读音来读该字,按常见的意思来理解该字。 D.与“讀破”的意思相同。16.下列句中有名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撃三千里。 B.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C.諸侯之賨三:土地,人民,政事。寶珠玉者,殃必及身。 D.湯、武之王也,不循古而興。17.下列各组字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矢險頓除 B.栗下及顏 C.水末昭頒 D.刀本防錦18.孟子·離婁下“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A.誇張 B.互文 C.變文 D.連類而及19.下列句中,中省略主话的一句是()。A.初,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B.人皆有兄弟,我獨無。 C.豎子不足與謀! D.子常奔鄭,昭王奔隨。20.下列句子,有形容詞意動用法的一句是A.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一人,奮兵而出。 B.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於天下也。 C.孟君客我。 D.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21.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信-伸 B.内-納 C.矜-鳏 D.罸一罰22.下列句中,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今君有區區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B.既來之,則安之。 C.黎丘之鬼効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 D.是是、非非謂之知,非是、是非謂之愚23.下列句中,“之”用作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好仁者,無以尚之。 B.子路日:“願聞子之志。” C.桀紂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 D.詩云:“其何能淑。載胥及溺。“此之謂也。24.下列句子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A.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客人不知其是商君。 C.颍考叔为颍谷封人。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25.在古书旧注的类别里,宋代洪興祖的楚辭補注属于A.義疏類 B.補注類 C.音義類 D.集解類26.下列句子,有名詞用作動詞的一句A.女股肱周室,以夾輔先王。 B.公子糾敗,召忽死之。 C.單于使使曉武,會論虞常,欲因此時降武 D.我醉,汝道苦我,何故?27.下列句中,“惡”用作疑问代词的一句是()。A.好榮惡辱,好利惡害。 B.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 C.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 D.民食果蓏螓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28.下列句中,属于疑问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如今人方焉刀俎,我爲魚肉,何辭爲? B.泰山其頹,則吾將安仰? C.陛下以絳侯周勃何如人也? D.樊喻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辭!”29.下列句中,加【】的字与括号内的字是分化字关系的一句是()。A.故有君子,則法雖省,足以【徧】(遍)矣。 B.莊公【寤】(牾)生,驚姜氏。 C.以官服事,以勞【殿】(奠)賞,量功而分祿。 D.舉儉力孝【弟】(悌),罰偷窳,而惰民惡之。30.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C.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31.下列句中,加 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B.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剪),采橡不斲。 C.位尊而無功,奉(俸)而無勞,而挾重器多也。 D.當(嘗)察亂何自起,起不相愛。32.东汉郑玄“三禮”注的古注类别是()。A.义疏类 B.音义类 C.传注类 D.章句类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使用本字的一句是A.五侯九伯,女實征之,以夾輔周室。(女) B.誰謂河廣,曾不崇朝。(崇) C.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缺) D.宣子骤諫,公患之,使鉏霓賊之。(賊)3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於”用作介词引进比较对象的一句是A.畔主背親,爲降虜【於】蠻夷 B.夔弗能以文辭鸣,又自假【於】韶以鳴 C.蒲萄實偉於棗,味並殊美,冠【於】中京 D.丈人智惑於似其子者而殺【於】真子。35.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無一毋 B.然一燃 C.群一羣 D.脩一修36.下列各组字,属于异体字关系的一组是A.杆一桿 B.共一供 C.溢一鎰 D.暴一曝3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今先生儼然不【遠】干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B.著有過,【刑】仁講議,示民有常。 C.國老皆賀子文,子文【飲】之酒。 D.君子食之,以【平】其心。38.下列句中的“池”与“金城汤池”中的“池”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城郭滿池以為固。 B.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花林曲池,園園而有。3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B. C. D.40.下列句子属于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A.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B.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4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广度宽窄差异的一句是A.将軍者,國之爪牙也。(爪牙) B.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謗) C.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子) D.不恤公道通義,朋黨比周。(黨)42.“本無其字,依聲托事”解釋的漢字結構類型是A.象形 B.形聲 C.轉注 D.假借43.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的一句是()。A.潁考叔爲潁谷封人。 B.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C.夫戰,勇氣也。 D.甚矣,汝之不惠!44.下列句中,加【】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A.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B.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C.楚子將以商臣爲大子,【訪】諸令尹子上。 D.以爾車來,以我【賄】遷。45.下列句中有介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臣實不才,又誰敢怨? B.色物、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 C.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D.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46.下列句中,名词作状语表示工具或凭借的一句是()。A.夫山居而谷汲者,膢臘而相遺以水。 B.每字爲一印,火燒令堅。 C.鄒忌脩八尺有餘,形貌昳麗。朝服衣冠,窥鏡。 D.童子隅坐而執燭4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程度深浅差异的一句是A.姜輿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 B.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 C.孟嘗君【願】謂馮?。 D.臣以愚戇,【感激】忘身,敢觸忌諱,手書具對。48.下列句中,“被”介绍动作行为主动者的一句是()。A.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B.世之有饑穰,天之行也,禹湯【被】之矣。 C.禰衡【被】魏武謫爲鼓吏。 D.項王身亦【被】十餘創。49.下列句中,加括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B.計(猶豫),未有所決。 C.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50.下列句中,加【】的词语与“望洋向若雨欺”中“望洋”结构特点相同的句是()。A.臣恐天下隨風【靡靡】,爭爲口辯而無其實。 B.陟彼高岡,我馬【玄黄】 C.是皆以有參天地之化,關【盛衰】之運。 D.單于【愈益】欲降之。51.古书旧注中,既解释经文又给前人的注做解释的注释类型是()。A.補注 B.集解 C.義疏 D.傳注52.下列句子属于否定句代词宾语前置的一句是A.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 B.申之以盟誓,固國之艱急是爲 C.無適小國,將不女容焉。 D.甚矣,汝之不惠!5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时间副词的一句是A.吾爲汝父也,【豈】謂不慈哉? B.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C.臣則【嘗】能斵之,雖然,臣之質死久矣。 D.使吏召諸民當償者【悉】来合券。54.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分化字关系的组是A.共供 B.村邨 C.管館 D.咳孩5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貶差異”的一句是A.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B.亡人無【黨】,有必有讎 C.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D.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56.陆德明的經典釋文所属的古注类别是()。A.傳注類 B.音義類 C.羲疏類 D.集解類57.下列注释术语中,表示“按照常见的读音来读某字,并按照常见的意思来理解该字”的是A.讀若 B.讀與某同 C.如字 D.讀如58.以下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祥,从示从羊,会意。 B.羶,从羊从亶,会意。 C.盃,从皿不声,形声 D.線,从糸从泉,会意。59.下列句中属于判断句表示比喻关系的一句是A.兵者,凶器也。 B.良庖歲更刀,割也。 C.仲尼,日月也。 D.廉頗,趙人。60.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用引申义的是A.楚聞之,夜(引)兵而去。 B.昭王南(征)而不復,寡人是問。 C.天柱折,地維(絶)。 D.竊人之(財)猶謂之盜,况貪天之功以爲己力乎?61.下列各組字,屬於分化字關係的一組是A.俯-俛 B.番-蹯 C.歡-懽 D.桮-杯62.“望”和“顾”两词意义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A.性状情态不同:“望”指抬头向远处看;“顾”指转头向后看。 B.语法功能不同:“望”可以带宾语;“顾”不可以。 C.程度深浅不同:“望”是一般地看;“顾”是认真地看。 D.侧重的方面不同:“望”侧重予外表;“顾”侧重内心。63.下列各組字,屬於異體字關係的一組是A.置-實 B.指-旨 C.考-拷 D.燈一鐙64.下列句中,使用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一句是A.距關,毋内諸侯。 B.亟請於武公,公弗許。 C.不鳴则己,一鳴驚人。 D.於是國人莫敢出言。6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願無【伐】善,無施勞。 B.夫鹓鶵,【發】於南海而飛於北海。 C.吾能【弭】謗矣,乃不敢言。 D.澭水暴【益】,荆人弗知。66.古书注音的术语里,与“讀若”相同,既可以注音又能指出本字与借字关系的是A.讀如 B.如字 C.讀破 D.讀與某同67.“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解释的汉字结构类型是A.會意 B.形聲 C.轉注 D.假借68.下列各组词中,全是双声联绵词的一组是A.斟酌 仿佛 逍遙 B.躊躇 倉促 忐忑 C.高岡 憔悴 伶俐 D.玄黃 望洋 委蛇6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谦敬副词的一句是A.旬日之間,(浸)大也;三年之後,如車輪焉。 B.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 C.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D.(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70.古书旧注中用一个字为另一个同音字注音的方式叫A.反切 B.讀若 C.直音 D.讀如7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部分属于双音词的一句是A.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颜色) B.善哉!雖然,公翰盤爲我爲雲梯,必取宋。(雖然) C.雖遇執事,其弗敢違。(執事) D.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無論)72.“唯”和“諾”两词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A.情感色彩不同:“唯”比“諾”更带有恭敬的色彩。 B.程度深浅不同:“唯”程度深,“諾”程度浅 C.语法功能不同:“唯”可以带宾语,“諾”不可以带宾语。 D.范围广狭不同:“唯”使用范围宽,“諾”使用范围窄。73.已知我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是()。A.战国文字 B.殷商甲骨文 C.西周金文 D.秦朝小篆74.下列句中数词“三”作谓语的一句是A.誦三遍而請習之。 B.范增數目項王,擧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C.三進及溜,而後視之。 D.晏子數之曰:“爾罪有三。”7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用本字的一句是A.棄甲曳【兵】而走。 B.是其始死也,我襡何能無【槩】。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D.厚祿尊位之臣,莫不敬懼而【施】。76.有时不写本字而用音同音近字代替,我们把这个记录同音词的字叫做A.通假字 B.今文字 C.異體字 D.古文字77.下列句中,用判断句形式表示比喻关系的一句是A.良庖歲更刀,割也。 B.今之王,古之帝也。 C.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D.夫戰,勇氣也。78.下列句中,加【】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词义特点差异的一句是()。A.將軍者,國之【爪牙】也。 B.秋水時至,百川灌【河】。 C.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D.姜與子犯謀,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79.下列句中,加的词用引申义的一句是()。A.案灌夫項,令謝。夫愈怒,不肯謝。 B.彼有遺秉,此有滯穗。 C.以志吾過,且旌善人。 D.兔走觸株,折頸而死。80.许慎为“假借”下的定义是()。A.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B.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C.建類一首,同意相受 D.本無其字,依聲託事81.下列句中,用代词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君子謂祁奚於是能舉善矣。 B.有是哉,子之迂也! C.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 D.執事不以釁鼓,使歸即戮,君之惠也。82.下列句中,加【】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分化关系的一句是()。A.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懦)愚,沈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 B.左師觸龍言願見太后。太后盛氣而【胥】(須)之。 C.郢人堊【慢】(漫)其鼻端,若蠅翼,使匠石斵之。 D.舉儉力孝【弟】(悌),罰偷窳,而惰民惡之。83.许慎为“會意”下的定义是A.書成其物,隨體詰詘 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84.下列句中,“爲”是介词的一句是A.夫執奥者爲誰? B.不如早爲之所,無使滋蔓。 C.君子質而已矣,何以文爲? D.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85.下列句中,数词表示分数的一句是()。A.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 B.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 C.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8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是A.【刑】仁講讓,示民有常。(刑:刑罚) B.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己至軍矣。(督:责问) C.齊侯陳諸侯之師,與屈完【乘】而觀之。(乘:骑马) D.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謹。(概:大约)87.下列句中括号内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是A.是以人民衆而(貨財)寡。 B.民望之,若大旱之望(雲霓)也。 C.且陛下(春秋)高,法令無常。 D.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88.下列句中,加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是以事行而不悖(悖:顺利) B.吾始困時,嘗與鮑叔賈,分財利多自與。(賈:做买卖) C.畜老猶憚殺之,而况君乎?(憚:放肆) D.公貨足以賓獻,家貨足以共用,不是過也。(共:共同)8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异体字关系的一句是A.晏子爲齊相,出,其御之妻從門間而【闚】 (窺)。 B.其時已與先王之法【虧】(詭)矣。 C.名立而功成,美【章】(彰)而惡不生。 D.黄帝伐涿鹿而【禽】(擒)蚩尤。90.下列句子,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得者不敢輒【食】,乃歷數家。 C.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流水。 D.此不知其罪而死,臣昌君【數】之。91.下列句中,“然”是形容词词尾的一句是A.河束凶亦然。 B.雖然,馬齒亦益長矣。 C.曾子聞之,瞿然曰:“呼!” D.蘇君今日降,明日復然。92.下列句中,用“是”复指前置宾语的一句是()。A.爾貢包茅不入,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 B.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C.求!無乃爾是過與? D.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己。”其是之謂乎?93.下列句中,有名词作状语的一句是()。A.反欲鬬兩主,觀禍敢。 B.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C.舉以敗國,將何賀焉? D.荆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94.王昌龄出塞“秦時明月漠时関”,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A.變文 B.互文 C.連類而及 D.用典95.下列各组字中,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大 朙 星 B.試 匪 舂 C.頸 蝕 騰 D.从 責 放9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使用本字本义的一句是A.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 B.信以結之,则民不【倍】。 C.長歸來乎!無以【爲】家。 D.君逆寡人者,輕寡人【與】?97.下列各组字中,全都属于上形下声结构的一组是A.哀 空 赢 B.罟 孟 箸 C.恭 產 星 D.果 嶽 愬98.下列各組詞,全是聯綿詞的一組是A.霹靂 尋常 倉庚 B.斟酌 芣苢 逍遙 C.隳頹 逶迤 參差 D.社稷 憔悴 形容9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属于联绵词的一句是A.適莽蒼者,三飡而反,腹猶果然。 B.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 C.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 D.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10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程度深淺差異”的一句是A.雖蔬食【菜】羹,未嘗不飽 B.夫雖無國四方之憂,然謀臣與【爪牙】之士,不可不養而擇也。 C.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 D.子爲父死亡所【恨】。101.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古今意义变化属于色彩褒贬差异的一句是A.厲王虐,國人謗王。 B.故子生三月則父名之。 C.匪來贸絲,來即我謀。 D.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102.杜甫潼關吏“大城鐵不如,小城萬丈餘”,意為大大小小的城池都坚固且高大雄伟詩句采用的特殊表達方式是A.變文 B.連類而及 C.互文 D.用典103.下列各组字,属于分化字关系的一组是A.管一館 B.牟一眸 C.卻一隙 D.畔一叛10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是情态副词的一句是A.王侯將相寕有種乎? B.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C.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D.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105.下列句中,含有形容词意动用法的一句是A.辨言偉服,戰攻不息。 B.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C.輕死而暴,是小人之勇也。 D.倾奪鄰國,而雄諸候。106.“恭”和“敬”两词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A.程度轻重不同:“恭”程度轻,“敬”程度重 B.侧重点不同:“恭”侧重外貌,“敬”侧重内心。 C.语法功能不同:“恭”可以带宾语,“敬”不可以带宾语。 D.范围广狭不同:“恭”使用范围宽,“敬”使用范围窄107.下列句中,加【】词是判断词的一句是()。A.穎考叔【爲】穎谷封人。 B.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 C.梁父【即】楚將項燕。 D.無父無君,【是】禽獸也。108.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屬於複合詞的一句是A.【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B.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 C.璧有瑕,請【指示】王。 D.今公從數,一旦有【缓急】,寜足恃乎!109.古书旧注中除了释词,还串讲文意、指明一章主题意旨的注释类型是A.傳注 B.集解 C.義疏 D.章句110.下列句中,采用“连类而及”这种特殊表达方式的是()。A.母也天只,不諒人只 B.秦時明月漢時關 C.無羽毛以御寒署 D.新来瘦,非關病酒,不是悲秋111.下列句中,省略动词宾语的一句是A.人皆有兄弟,我獨亡。 B.忠之屬也,可以一戰。 C.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 D.誰爲爲之?孰令聽之?112.下列句中划线部分的动宾关系属于使动关系的一句是A.B. C.D.113.下列句子屬於代詞複指前置賓語的一句是A.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B.大王來何操? C.大道之行也,與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 D.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奕秋之爲聽。114.形声字义符的表义特点是()。A.大多数义符都能表示词义所属的范围。 B.大多数义符都能表示词的具体意义。 C.大多数义符都不能表示词义的所属范围。 D.大多数义符都没有表义作用。115.“顧”和“望”兩詞的不同之處主要表现在A.程度深淺不同:“顧”程度深,“望”程度淺 B.情感色彩不同:“顧”情感色彩重,“望”情感色彩輕。 C.性状情態不同:“顧”是轉頭向後看,“望”是抬頭向远處看。 D.語法功能不同:“顧”可以帶賓語,“望”不可以帶賓語。116.下列句中,“具”表示“全部”义的一句是A.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B.修櫓轒輼,具器械 C.問釋之秦之弊。具以質言 D.而國亡捐瘠者,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117.下列句中,有被动表示法的一句是()。A.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B.今有美堯、舜、湯、武、禹之道於當今之世者,必為新聖笑矣。 C.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D.舉公義,辟私怨,此若言之謂也。118.“今有一人,入人園圃,竊其桃李”一句,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A.互文 B.連纇而及 C.婉曲 D.用典119.下列句子,有動詞使動用法的一句是A.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B.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 C.公寤生,惊姜氏。 D.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120.下列各组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组是()。A.簧、錢、刎 B.項、寘、水 C.發、信、伐 D.彬、箸、解121.“瞩”和“瞰”两词意义的差别主要表现在A.语法功能不同:“瞩”不可以带宾语;“瞰”可以。 B.性状情态不同:“嘱”是集中视力于一点,注意看;“瞰”是从高处往下看。 C.侧重的方面不同:“瞩”侧重于内心;“瞰”侧重外表。 D.程度深浅不同:“瞩”是一般地看;“瞰”是认真地看。122.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的一句是A.沛公至軍,立誅殺曹無傷 B.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C.邴夏御齊侯,逢丑父爲右。 D.反欲鬭兩主,觀禍敗123.下列各组字,全都是指事字的一组是()。A.向舂高 B.大止匍 C.匪星上 D.刃本末124.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錦,从帛金声。形声 B.孟,从子从皿。会意 C.佞,从仁女声。形声 D.蝕,从食从虫。会意125.下列句中,有分数表示法的一句是A.吾有卿之名而無其實,無以徙二三子。 B.殺十人,十重不羲,必有十死罪矣。 C.漢兵物故什六七。 D.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餘人。126.下列對漢字結構的分析完全正確的一組是A.伐,從人持戈。會意。 B.果,從木,象果形在木上。指事 C.晦,從日從每。形聲。 D.向,從,中象屋形。象形。127.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A.贫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 B.荆人尚猶循表而導之。 C.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内。 D.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員。128.下列各组字,全部是象形字的一组是A.門 耳 頁 B.大 江 老 C.亦 水 新 D.向 其 名129.下列句中,是主谓倒装句的一句是()。A.子邪,言伐莒者? B.不者,若屬皆且爲所虜。 C.是非君子之言也。 D.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爲之辭。130.下列对“飢”和“餓”的词义辨析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情感色彩不同:“飢”是中性的;“餓”常用于贬义。 B.语法功能不同:“飢”不可以带宾语;“餓”可以带宾语。 C.程度轻重不同:“飢”是吃不饱,腹中空,程度轻;“餓”指没有饭吃或长时间未进食,程度重。 D.范围广狭不同:“飢”词义范围宽;“餓”词义范围窄131.许慎为“象形”下的定义是A.晝成其物,隨體詰訕 B.視而可識,察而見意 C.比類合誼,以見指撝 D.以事爲名,取譬相成132.下列句中,“若”为第二人称代词,并充当宾语的一项是()。A.夫民心之慍也,【若】防大川焉,潰而所犯必大矣。 B.君【若】以德綏諸侯,誰敢不服? C.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D.盡矣,吾語【若】。13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女與回也孰【愈】?(过分) B.榖田必須歲【易】。(容易) C.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更加) D.雖然,馬【齒】益長矣。(年龄)134.下列句中的“亡”与“亡不越竞,反不討賊”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此亡秦之續耳。竊爲大王不取也! B.湯有七年之旱,而國亡捐瘠,以畜積多而備先具也。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 D.離桓之罪,以亡於楚。135.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用本義的一句是A.【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B.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知】乎? C.晨往,寢門辟矣,盛服將【朝】。 D.帥偏師以修封疆。雖【遇】執事,其弗敢違。136.下列句中,“而”连接状语和谓语中心语的一句是()。A.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B.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C.蟹六跪而二螯。 D.長驅到齊,晨而求見。137.下列句中,加括号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A.危而不持,顚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 B.匠石運斤成風,聽而斵之。 C.善張網者引其網。 D.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138.下列各组字中,义符相同的一组是A.溪谿 B.游遊 C.猶猷 D.騰勝139.下列句中,用判断句形式表示原因的一句是()。A.良庖歲更刀,割也。 B.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 C.齊諧者,志怪者也。 D.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140.下列各组字,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结构类型都具备的一组是()。A.戶甘淼雞 B.其閩築海 C.元默柴淚 D.韭禮汝偏141.下列对汉字结构的分析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防,从耳方聲。 B.彫,从彡周聲。 C.番,象田中有米之形。 D.吹,象口中少氧之形。142.下列句中的“亡”與“追亡逐北”中的“亡”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問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 B.中士聞道,若存若亡。 C.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 D.若假之道,則虢朝亡而虞夕從之矣。143.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语属于同义连用的一句是A.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善。 B.令行【禁止】,王者之事畢矣。 C.昔秦國【负恃】其眾,貪于土地,逐我諸戎。 D.陟彼高罔,我馬【玄黄】。14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部分是复合词的一句是A.善哉!【雖然】 ,公輸盤爲我爲雲梯,必取宋。 B.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於邦內。 C.計【猶豫】,未有所決。 D.且下之化上疾於【景響】,舉錯不可不審也。145.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城”与“金城湯池”中的“城”意思相同的一句是A.楚國方城以爲【城】,漢水以爲池。 B.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C.田單乃收【城】中得千餘牛。 D.所過【城】邑皆畔燕而歸。146.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爲”用作介词引进原因的一句是A.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B.嘗試【爲】寡人爲之。 C.今君聽讒人之議而不知我,西河之【爲】秦取不久矣。 D.豈不轂是【爲】?先君之好是繼。147.下列句中。加者重号的词语属于双音词的一句是A.璧有瑕,請【指示】王。 B.所以遣将守関者,備他盗之出入舆【非常】也。 C.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D.君能有終,則【社稷】之固也。148.下列句中有双宾语的一句是A.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獻之厲王。 B.吾日三省吾身。 C.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D.甚矣,汝之不惠!149.下列各组词全是叠韵联绵词的一组是()。A.霹靂、知識、輾轉 B.逍遙、從容、望洋 C.綢繆、伶俐、唏噓 D.菡萏、剛強、爛漫150.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以”连接结果与原因分句的一句是A.何不試之【以】足? B.陛下【以】絳候周勃何如人也? C.漢所以不撀取楚,【以】昧在公所。 D.君子不【以】言擧人。151.下列各組字中,全是會意字的一組是A.磊 莫 灋 B.韭 上 信 C.趾 顛 欽 D.夜 柴 衷152.下列各组字中,全属于形符或声符在一角结构的一组是A.勝雷慙 B.弑者徙 C.徒疆穎 D.幕闢辮153.诗經·邶風·柏舟:“母也天只,不諒人只。”毛傳:“諒,信也,母也天也,尚不信我。天謂父也。”诗中不用“父”而用“天”,是为了押韵的需要。这里采用的特殊表达方式是A.連類而及 B.互文 C.婉曲 D.變文154.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字与括号中的字是通假字关系的一句是A.堯舜支(肢)解人,從何軀始? B.小知(智)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C.曾子寢疾,病,樂正子春坐於牀(床)下。 D.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又)五日而後反。155.下列句中,“之”連接主語和謂語表示時間修飾的一句是A.雖我之死,有子存焉 B.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C.大道之行也,天下爲公。 D.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彫也。156.下列句中,“與”用作语气词的一句是()。A.文仲以鬯圭與玉磬如齊告糴。 B.鬬且廷見令尹子常,子常與之語,問蓄貨聚馬。 C.頊王曰:“賜之彘肩。”則與一生彘肩。 D.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157.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臣之質死久矣。(質:本身) B.德合一君而徽一國者。(徽:征求) C.願車馬衣輕裘舆朋友共,敞之而無憾。(憾:抱怨,不满) D.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庶:普遍)158.下列句中,加【】的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句是()。A.河内【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B.竊貨曰【盜】,匿行曰詐,易言曰誕。 C.君能補過,袞不【廢】矣。 D.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159.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词意义解释正确的一句是A.【尤】而效之,罪又甚焉。(尤:担心) B.有聖人【作】,搆木為巢以避群害。(作:辛劳) C.子日:“庶矣哉!”冉有日:“既【庶】矣,又何加焉?”(庶:众多) D.古今所傳,不可【誣】也。(誣:诬蔑)160.下列句中,名词作一般动词的一句是A.睹此状,大懼,獸伏而出。 B.南之人不得北,北之人不得南。 C.寳珠玉者,殃必及身。 D.奪之人者臣侯。161.下列句子,有形容词使动用法的一句是A.忠臣畢其忠,而不敢遠其死。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C.旬日之間,浸大也。 D.有道之士其術而欲以明萬乘之主162.在古書注的類型裡,既解釋經文,又給前人的注作解釋的是A.傳注類 B.義疏類 C.音義類 D.補注類163.下列各组词,全是联绵词的一组是()。A.芣苢馳騁囹圄 B.執事趑趄隳頹 C.逶迤倉庚繽紛 D.俊傑社稷形容164.下列句中,数词作谓语的一句是()。A.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 B.今人有五子不爲多。 C.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D.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爲一。165.下列各组字,声符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吐徒填 B.供恭戴 C.釗銜錢 D.聞閩問166.下列句中,“乃”用作副词,表示“竟然”义的一句是A.必以長安君爲質,兵乃出。 B.先生不羞,乃有意欲爲收於薛乎? C.王喜,告召公曰:“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 D.呂公女乃呂后也。167.下列句中,加【】的词用本义的一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