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docx
-
资源ID:96302445
资源大小:14.7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4届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docx
2024届贵州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试卷汇编名篇名句默写(含解析)名篇名句默写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求木长必固根本,欲流远必浚泉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此为喻,提醒太宗皇帝“_,_"。 (2)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将南朝谢脁的诗句“澄江静如练”化用为“ _",又加之以“ ”,共同状写金陵山川形胜。 (3)小刚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信心遭受打击,情绪低落,他的好朋友用李白的诗句“_,_"鼓励他振作精神,重拾信心。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两句是“ _ , ”。 (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3)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句子谈到“思”与“学"的关系,如" ,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用“ , ”两句,描述自己随着小船的漂荡,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对陈涉发动起义取得了人民的赞同和支持的场景,贾谊过秦论中的“ , "用比喻的手法加以描绘。 (3)“水”具有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常用“水"来比喻愁绪,如“ , ”。 贵州省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说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的句子是“ , "。 (2)“ ? ”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苦情的诗句。 (3)请任写一句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形象可感的诗句:“ , 。” 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一)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古代战场,战士用打钲、铙之类的金属乐器作为行军指挥信号,燕歌行(并序)中:“ _, _"两句就有这样的描写,同时展现了军队旗帜飘扬的场景。 (2)史记中记载,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这一史实在苏洵六国论中“ _, _”两句有体现。 (3)酒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它可以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或寄托忧思,或凭吊过往,或与朋友畅饮,或自斟自酌享受其中如“ _, _"。 名篇名句默写 贵州省贵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求木长必固根本,欲流远必浚泉源,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以此为喻,提醒太宗皇帝“_,_”。 (2)在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王安石将南朝谢脁的诗句“澄江静如练"化用为“ _”,又加之以“ ",共同状写金陵山川形胜。 (3)小刚最近考试成绩不理想,自信心遭受打击,情绪低落,他的好朋友用李白的诗句“_,_”鼓励他振作精神,重拾信心。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思国之安者 必积其德义(重点字:德) (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重点字:澄) (3)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重点字:济) 【点评】谏太宗十思疏名句辑录: 1.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的手法来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而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2.谏太宗十思疏中,指出所谓取天下易守天下难的缘由是: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3.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说“知其不可"中的“其”指代的内容是: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4.谏太宗十思疏中,作者用“求木"“欲流”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结论。 5.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作者运用了排喻的手法,首先举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卷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曹操军队攻破荆州后顺流而下的军容盛状的两句是“ _ , "。 (2)李白蜀道难中,"_,_”两句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 (3)我国古诗文中有许多句子谈到“思"与“学”的关系,如" ,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1)舳舻千里 旌旗蔽空 (2)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3)示例一: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示例二: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每空1分,多字、漏字或有错别字等,该空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名篇名句的能力。要注意抓住语境中的关键信息,如第(1)句中的“顺流而下"“军容盛状”等,第(2)句中的“艰难"“惶恐”等,第(3)句中的“思"“学”等。 贵州省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检测语文试题 五、情景默写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的赤壁赋用“ , "两句,描述自己随着小船的漂荡,越过广阔江面的情景。 (2)对陈涉发动起义取得了人民的赞同和支持的场景,贾谊过秦论中的“ , ”用比喻的手法加以描绘。 (3)“水"具有永不停息、无休无止等特点,在古代,诗人常用“水”来比喻愁绪,如“ , "。 17 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天下云集响应 赢粮而景从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容易写错的字:苇、凌、顷、赢、景、迢。 贵州省贵阳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语文试卷 5(6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 氓中说男子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的句子是“ , ”。 (2)“ ? "是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借助设问突出自己被贬之地的偏僻荒寒以寄寓苦情的诗句。 (3)请任写一句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有异曲同工之妙,将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表达得淋漓尽致、形象可感的诗句:“ , 。"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 5【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诗文名句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解答】故答案为: (1)士也罔极 二三其德(重点字:罔) (2)其间旦暮闻何物 杜鹃啼血猿哀鸣(重点字:暮) (3)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白发三千丈 缘愁似个长)(重点字:恰) 【点评】氓名句辑录: 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4.表现男子的暴躁初露端倪的句子:“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贵州省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高考实用性联考(一)语文试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古代战场,战士用打钲、铙之类的金属乐器作为行军指挥信号,燕歌行(并序)中:“ _, _”两句就有这样的描写,同时展现了军队旗帜飘扬的场景。 (2)史记中记载,荆轲刺秦王失败后,秦王大怒发兵灭燕,这一史实在苏洵六国论中“ _, _"两句有体现。 (3)酒是诗人常用的意象,它可以表达出诗人丰富的情感。或寄托忧思,或凭吊过往,或与朋友畅饮,或自斟自酌享受其中如“ _, _”。 【答案】 17. . 摐金伐鼓下榆关 . 旌旆逶迤碣石间 . 至丹以荆卿为计 . 始速祸焉 . 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