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陆地水体及其组成(分层作业)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
资源ID:96303299
资源大小:615.47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地理】陆地水体及其组成(分层作业) 高二地理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docx
4.1陆地水体及其组成 分层作业【基础练】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都盛优质矿泉水,被誉为“世界黄金水源带”。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000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世界黄金水源带”的形成原因有( )纬度高,全年气温低 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降水丰富,年积雪量大 森林覆盖率高,利于水体净化 有高大山脉分布ABCD2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 )A水源主要来自太平洋B水源地将随全球变暖海拔降低C补给依靠江河、湖泊D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水圈是地球上物质迁移、能量转换活跃的圈层之一,水循环也是最具动力的自然循环之一。读下图(图中箭头代表水流补给方向),完成下面小题。3甲代表的水体最可能是( )A雨水B地下水C冰川D海洋水4箭头a代表的补给现象一般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读“我国某地区河流流域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5该河位于我国( )A华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南地区D东北地区6图中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 )A雨水B冰川融水C积雪融水D地下水下图为“某河流上下游两个水文观测站测得的全年流量曲线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7该河流最主要的补给类型是( )A湖泊水B地下水C大气降水D冰川积雪融水8下列有关甲、乙流量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甲为上游 乙为上游 甲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 乙站的流量受水库调节ABCD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洞庭湖一度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向来是全国防汛抗灾的主战场、治水的难点、水利建设的重点。据悉,围湖造田和泥沙淤积,使洞庭湖面积由1949年的4350平方千米缩减到1978年的2691平方千米。洞庭湖从我国第一大淡水湖缩减为第二大淡水湖,蓄洪能力明显减弱。但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退田还湖力度,洞庭湖调蓄面积持续扩大,目前较1978年增加了779平方千米,防洪排涝效益明显提高。(1)洞庭湖与长江水体补给的关系是什么。(2)洞庭湖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有哪些。(3)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推测洞庭湖周边地区地下水位的变化状况是什么。【提升练】(2023·全国)下图显示地中海北岸某地水系分布,为湖泊,其中分别与入湖河流构成独立水系。研究者在野外考察中发现,南侧高地上均存在谷地,谷底卵石堆积,研究表明该地曾发生过水系重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推测的湖泊类型、湖水主要输出方式分别为( )A淡水湖、下渗B淡水湖、蒸发C咸水湖,下渗D咸水湖、蒸发2判断南侧谷地是( )A狭长湖盆B断流河道C古冰川槽谷D泥石流通道3据水系变化推测,MN一线( )A南部抬升,北部沉降 B南部沉降,北部抬升C褶皱隆起 D褶皱凹陷(2020·山东)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km2,湖面海拔695m,平均深度1448m,湖水透明度215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km2,湖面海拔853m,平均深度187m,湖水透明度1572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A雨水B河流水C地下水D冰雪融水5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水温B水深C水量D水质(2008·江苏)图7为“我国某河流中游水文观测站多年月平均降水量、径流量、输沙量变化图”。6该流域( )A雨水是河水主要的补给来源 B降水量主要集中在春秋季节C径流量随降水量同步增减 D枯水期流量小,输沙量大7该流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D地面沉降8该环境问题易导致下游( )A径流量减少,不易决堤泛滥 B径流量增多,季节变化减小C输沙量大,水库淤积严重 D流速减慢,利于内河航运(2013·上海)下图为不同水体之间相互转化关系示意图。9在下列月份中,箭头a代表的补给主要发生在(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10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 )A冰川、地下水B雨水、地下水 C雨水、海洋水D海洋水、冰川11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可导致( )A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大B丰水期a变小,枯水期b变小C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小D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12(2019·江苏)阅读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分别源于喜马拉雅山的南、北麓,并在达卡西北汇合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图甲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概况及其部分城市气候资料图”,图乙为“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的月平均流量图”。图甲图乙(1)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有_。 (2)比较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的差异并解释其成因。(3)分析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文特征对三角洲地区的影响。(4)为促进流域内经济社会发展,指出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参考答案【基础练】1C 由题干可知,“世界黄金水源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36°N到46°N之间的阿尔卑斯山、大高加索山、昆仑山等众多名山,纬度不是太高,但是因为海拔高,山地冰川广布,逐渐消融,水质天然无污染、矿物质均衡丰富,正确,错误;由材料可知,“世界黄金水源带”水质好是因渗入岩层,与森林覆盖率关系不大,错误。故选C。2D 材料“昆仑山脉玉珠峰北麓海拔6000m的雪线之上,冰雪慢慢融化,渗入岩层,形成优质的雪山矿泉水”,说明昆仑山的雪山矿泉水由冰雪下渗经过滤和矿化形成,故选D。3B 由图可知,甲水体与长江、洞庭湖均存在双向补给,最可能是地下水,B正确;长江、洞庭湖流域内的雨水主要来自于海洋的水汽输送,A错误;长江、洞庭湖水不能直接补给冰川,C错误;海洋水不能直接补给给长江、洞庭湖,D错误。故选B。4C 箭头a表示长江水补给洞庭湖,应为长江的丰水期(汛期)。长江主要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是雨季,降水多,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于洞庭湖,长江补给洞庭湖,C正确,A、B、D错误,故选C。5D 图中可以看出该河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根据所学知识判定:这是我国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的河流在春季有积雪融水补给,在夏季有降水量补给,形成两次汛期,D正确;华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没有春汛,ABC错误;故选D。6C 图中A为春汛,是由于东北地区纬度高,冬季降雪多,冬季积累的冰雪在春季气温升高,融化补给河流,所以A汛期主要的补给类型为积雪融水,C对。故选C。7C 降雨量的变化与相对径流量变化一致,判断最主要补给类型为降水,C正确8B 甲站的流量季节变化小,应是受水库调节,位于下游,乙变化大,应位于上游,正确。B正确。9(1)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湖泊与长江之间具有互补关系。(2)河流、大气降水、地下水等。(3)随着洞庭湖面积的扩大,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会上升。【详解】(1)由所学中国河流湖泊知识可知,洞庭湖是长江中下游的湖泊,与长江相连通。当洞庭湖水位高于长江时,洞庭湖补给长江;当洞庭湖水位低于长江时,长江补给洞庭湖;即洞庭湖与长江之间具有相互补给关系。(2)洞庭湖可接纳流域的河流水,洞庭湖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补给水源有大气降水,此外还有地下水补给。(3)湖水与地下水可相互补给,洞庭湖面积扩大后,水位上升,可补给地下水,使得周边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提升练】1D 由材料信息可知,与湖泊相连的河流为入湖河流,河流注入湖泊,带来的盐分不断在湖泊累积;湖泊没有河流流出,盐分无法排出;湖泊位于地中海沿岸,纬度较低,蒸发量较大,盐度较高,为咸水湖,A、B错误。该地位于地中海北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湖水蒸发强烈,D正确。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判读湖泊所在地的土壤、地质情况,湖水下渗情况无法判断,C错误。故选D。2B 结合湖及其所属水系可推测,原先湖泊及其水系为南部河流的上游河段,由于南侧地区形成新的分水岭,湖泊南部河道发生流向改变,后因无水流汇入,造成断流,故B正确;如果是狭长湖盆,堆积物应该比较细小,而南侧高地上谷底存在卵石堆积,A错误;如果是冰川或泥石流,则堆积物应该大小不一,杂乱无章,故排除CD。故选B。3A 由上题分析可知,MN一线形成新的分水岭,造成湖泊南部河道改向,故该处应为断裂带,且MN一线南部地势相对抬升,形成分水岭,北部相对沉降,积水成湖,A正确,B错误;如果发生褶皱,不会保持原有的水系形态完整,排除CD。故选A。4C 由图文信息可知,奥赫里德湖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雨水下渗快,图中显示,没有明显河流注入奥赫里德湖,因此雨水和河流水直接补给湖泊较少,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A、B不符合题意;湖岸山地多可溶性石灰岩,喀斯特貌发育,当地雨水大多转化为地下水,又因湖泊沿断层分布,地下水易沿断层出露,补给湖泊,地下水补给水源含沙量小,使得湖水透明度高,因此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地下水,C符合题意;该地区纬度较低,海拔较低,几乎没有终年积雪冰川,因此冰雪融水不是该湖的主要补给水源,D不符合题意。故选C。5D 由图文信息可知,两湖的纬度和海拔相差不大,因此水温差异不大,故A错。奥赫里德湖面积更大,水深更深,水量更大,应该渔业资源更丰富,但实际渔产不如普雷斯帕湖丰富,因此水深和水量不是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原因,故BC错。影响渔业资源主要因素是饵料,奥赫里德湖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水质好,营养盐类少,饵料不足,渔产不丰,故D对。故选D。6A 通过读图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变化一致,从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以判断出该流域主要以雨水补给为主,故选A。7B 河流的含沙量较大,且与河流径流量关系密切,说明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故选B。8C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水土流失严重,会导致下游地区水库泥沙淤积,故选C。11C 读图可知,箭头a代表长江水补给洞庭湖水,这种补给主要发生在长江水位高的夏季,即选C。12B 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可以和洞庭湖水、长江水直接相互转化,结合四个选项,洞庭湖水、长江水不能直接转化为冰川,海洋水不能直接转化为洞庭湖水和长江水,只有雨水、地下水符合条件,即甲代表的水体类型是雨水、地下水。故选B。13D 如果在洞庭湖区进行大规模退耕还湖,湖区面积增大,调蓄能力提高,则可导致丰水期a变大,枯水期b变大。故选D。14(1)冰雪融水、雨水、地下水(2)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均流量较大;布拉马普特拉河峰值较早 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降水量大,雨季长(3)有利:促进三角洲的形成与发育;提供水源 不利:引发洪涝灾害(4)兴修水库,调节径流;加强区域合作;节约利用水资源;合理利用地下水等【详解】(1)恒河是热带季风气候,主要靠雨水补给。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地区是我国的雅鲁藏布江,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和雨水补给,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该流域地区常年最稳定的补给类型是地下水补给,因此共有三种类型,高山冰雪融水补给、雨水补给和地下水补给。(2)流量的差异可以从流量的总量大小以及流量的季节变化两方面去比较。从图中可以看出布拉马普特拉河月平均流量大于恒河,尤其是在上半年,并且布拉马普特拉河在七月份流量最大,而恒河在九月份流量最大。布拉马普特拉和出现峰值时间较早,这是因为与流域的补给类型有关,布拉马普特拉河受印度西南季风的影响,山地迎风坡降水量大,并且时间较长,因此月均流量大,出现峰值时间早。(3)影响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谈。有利影响:河流流量较大,带来泥沙较多,有材料可知,该水系最后注入孟加拉湾,流域总面积超过170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1.3万亿立方米,年输沙量超过10.6亿吨,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河口三角洲。河口处泥沙沉积有利于促进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靠近河流有利于进行灌溉。提供了便利的水源。不利影响,要结合去的气候特征去谈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容易引发旱涝灾害。(4)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途径要从开源和节留两方面去谈。该区域洪涝灾害较多,因此可以通过修建水库调节地表径流,改变水的时间分布不均特征。同时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流经印度,孟加拉国等不同的国家,可以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流域内水资源。提高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要节约用水,尤其是要合理利用地下水,防止过度开采。8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