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DB61_T 1433-202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规范.docx

    • 资源ID:96304303       资源大小:47.31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61_T 1433-202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规范.docx

    ICS 07.060CCS P 13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 61/T 1433202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规范Code of masse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 on geohazard2021 - 02 - 02 发布2021 - 03 - 02 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61/T 14332021目次前言. 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4 基本要求. 15 群测要求. 16 群防要求. 37 资料整理. 3附录 A(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作明白卡.4附录 B(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明白卡.5附录 C(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6附录 D(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表.7IDB61/T 1433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提出。本文件由陕西省自然资源厅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永红、姚超伟、仵拨云、何意平、李辉、滕宏泉、钞中东、许超美、向茂西、苏晓萌、方萍、王颖、刘海南、卞慧瑛、张建军。本文件由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负责解释。本文件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陕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陕西省地质灾害中心)电话:029-87851090地址: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北路100号邮编:710054IIDB61/T 14332021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群测要求、群防要求、资料整理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群测群防。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群测群防  masses monitoring and preventing以群众为主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监测和预防活动。3.2监测点 monitoring point观察或测量地质灾害隐患点变形和其它异常现象的位置。4  基本要求4.1 应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工作明白卡,工作明白卡应按附录 A 要求填写。4.2 应建立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避险明白卡,避险明白卡应按附录 B 要求填写。4.3 应制定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防灾预案表应按附录 C 要求填写。4.4 应明确地质灾害隐患点的监测员和责任人,监测员应配备必要的装备和仪器(设备)。4.5 监测员应身体健康,有责任心,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且熟悉监测内容及监测方法。5  群测要求5.1 监测内容5.1.1  滑坡的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滑坡地表裂缝分布、发育特征及变化情况;b)  滑坡体下错、鼓胀、反翘以及树木的形态特征;c)  滑坡体上建(构)筑物的变形和开裂特征;d)  滑坡及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的变化;1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地表裂缝埋桩法、裂缝计等建(构)筑物裂缝埋钉法、贴片法、上漆法等地下水位监测测绳法、水位计等地表水位水尺桩法、标尺法等泉流量容积法、三角堰、流量计等降水量监测雨量计等DB61/T 14332021e)  落石、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异常等现象;f)  降水、冻融等自然因素变化;g)  滑坡及附近开挖、加载、爆破、蓄水等工程活动情况。5.1.2  崩塌的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崩塌前缘顶部拉、错裂缝发育特征及变化情况;b)  崩塌体挤压、破碎及土石坠(剥)落情况;c)  崩塌体上建(构)筑物的变形和开裂特征;d)  崩塌及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的变化;e)  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异常等现象;f)  降水、冻融等自然因素变化;g)  崩塌及附近开挖、加载、爆破、蓄水等工程活动情况。5.1.3  泥石流的监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a)  泥石流沟道内斜坡体上松散物及弃渣变化情况;b)  泥石流沟道内降水量、地表水的水量和水位的变化;c)  泥石流沟内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异常等现象。5.2 监测频率5.2.1  5 月10 月监测频率应不少于 2 次/周,其余时间应不少于 2 次/月。5.2.2  暴雨、连续降雨天气时,监测频率应不低于 1 次/天。5.2.3  特殊情况下应加密监测。5.3 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及方法按表1确定。表1 监测内容及方法5.4 监测点(网)布设5.4.1  滑坡、崩塌监测点(网)布设要求如下:a)  监测点应布设在变形部位;b)  滑坡纵向监测线应与滑向一致,监测点布设应不少于 3 个;横向监测线宜与纵向监测线垂直;c)  滑坡变形监测网型按“一”字型、“T”字型、“川”字型、“井”字型、“丰”字型布设。5.4.2  泥石流监测点布设要求如下:a)  泥石流监测点布设应不少于 3 个;b)  物源为滑坡、崩塌堆积物的,监测点布设应按本文件 4.4.1 要求执行;2DB61/T 14332021c)  降水量监测点应布设在泥石流沟脑。5.5 监测记录按附录D要求填写监测记录。5.6 监测数据获取与传输监测员应将记录表上的信息分析上报;通过监测仪器(设备)获取的信息应及时上传至信息平台,并做好原始数据备份。6  群防要求6.1 防灾避险演练6.1.1  应制定避险演练计划,包括演练时间、地点、类型、人员、次数等。6.1.2  应适时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的防灾避险演练。6.1.3  监测员、责任人及受威胁人员应参加防灾避险演练,熟悉预警信号、撤离路线、避险场所等。6.2 宣传培训6.2.1  应制定宣传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对象、期次等,培训对象包括监测员、责任人及受威胁人员等。6.2.2  应适时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内容包括地质灾害识别、监测内容、监测方法、记录要求、预报预警、防灾避险技能等。6.3 灾情险情上报6.3.1  发生灾险情时,应及时上报灾险情信息。6.3.2  上报信息包括时间、地点、灾害类型、人员伤亡及损失情况、威胁对象等。6.4 预报预警6.4.1  发生地质灾害灾险情时,监测员和责任人应及时采用喇叭、铜锣等仪器(设备)发布预警信号。6.4.2  紧急情况下,监测员或责任人应及时组织人员撤离。7  资料整理群测群防的资料宜定期分类整理并妥善保管。3灾害基本情况名称野外编号统一编号灾害位置省            县(市、区)                   乡(镇、街道办事处)                 村               组类型及规模等级引发因素威胁对象监测预报责任人联系电话监测内容监测方法临灾预报判据避险和撤离预定避险场所预定预警信号预定撤离路线预定撤离命令发布人值班电话抢险救援单位负责人值班电话治安保卫单位负责人值班电话医疗救护单位负责人值班电话本卡发放单位(盖章):                                                                           持卡单位或个人: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日期:                                                                                                           日期:DB61/T 14332021AA附 录 A(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工作明白卡4户主姓名家庭人数房屋类别地质灾害隐患点基本情况家庭住址名称野外编号统一编号家庭成员情况姓名性别年龄姓名性别年龄类型3规模(m )规模等级灾害体与本住户的位置关系引发因素本住户应注意事项监测与预警监测员联系电话撤离与避险撤离路线预警信号避险场所负责人联系电话预警信号发布人联系电话医疗救护单位负责人联系电话本卡发放单位(盖章):                                                                                                                               户主(签名):负责人:联系电话:                                                                                                                                                      联系电话:日期:                                                                                                                                                               日期:DB61/T 14332021附 录 B(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避险明白卡5名称地理位置省          县(市、区)            乡(镇、街道办事处)村                       组野外编号坐标X:Y:统一编号经度:               °                              纬度:               °                              类型3规模(m )及规模等级威胁户数人数威胁财产(万元)及其它险情等级曾经发生灾害时间年      月      日地质环境条件变形特征及活动历史稳定性分析引发因素潜在危害临灾状态预测监测内容与方法监测周期责任人联系电话监测员联系电话预警方法预警信号预警信号发布人联系电话预定避险场所预定撤离路线防治措施建议撤离路线示意图:DB61/T 14332021附 录 C(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防灾预案表6序号内容描述备注1滑坡地表裂缝分布、发育特征及变化情况2滑坡体下错、鼓胀、反翘以及树木的形态特征3滑坡体上建(构)筑物的变形和开裂特征4滑坡及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的变化5落石、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异常等现象6降水、冻融等自然因素变化7滑坡及附近开挖、加载、爆破、蓄水等工程活动情况8其它DB61/T 14332021附 录 D(规范性)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记录表表 D.1 滑坡隐患点监测记录表名称:                               监测员: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时7序号内容描述备注1崩塌前缘顶部拉、错裂缝发育特征及变化情况2崩塌体挤压、破碎及土石坠(剥)落情况3崩塌体上构(建)筑物的变形和开裂特征4崩塌及附近地表水和地下水水量、水质、水位的变化5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异常等现象6降水、冻融等自然因素变化7崩塌及附近开挖、加载、爆破、蓄水等工程活动情况8其它DB61/T 14332021表 D.2崩塌隐患点监测记录表名称:                               监测员: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时8序号内容描述备注1泥石流沟道内斜坡体上松散物及弃渣变化情况2泥石流沟道内降雨量、地表水的水量和水位的变化3泥石流沟内动物反应异常、地声异常等现象4其它DB61/T 14332021表 D.3 泥石流隐患点监测记录表名称:                               监测员:                监测日期:     年   月   日      时_9

    注意事项

    本文(DB61_T 1433-2021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馒头)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