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3_T 3298-2022 软件企业能力评估规范.docx
-
资源ID:96304363
资源大小:93.15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23_T 3298-2022 软件企业能力评估规范.docx
ICS 35.080.01CCS A20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23/T 32982022软件企业能力评估规范2022 - 07 - 07 发布2022 - 08 - 06 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23/T 32982022目次前言 . II1范围 .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 13术语和定义 . 14评估原则 . 25评估组织 . 26软件企业能力要求 . 27软件企业评估要求 . 48评估监督 . 5附录 A(规范性)评估流程. 6附录 B(规范性)评估材料要求. 7IDB23/T 32982022前言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协会、黑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黑龙江省网络空间研究中心、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中天公信勘察设计院(黑龙江)有限公司、哈尔滨航天恒星数据系统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东亚工大电子仪器开发有限公司、哈尔滨新中新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黑龙江斯达浩普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邮通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黑龙江智诚民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三只猫数字传媒有限公司、黑龙江财纳康姆斯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中孚伟业控股有限公司、思灵机器人科技(哈尔滨)有限公司、黑龙江亿林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安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哈尔滨普迪亚科技有限公司、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智诚民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哈工智慧城市研究院(哈尔滨)有限公司、哈工大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天健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市龙浩信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泰正信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夏秀燕、徐维科、施晓林、朱颖滨、姜天一、孟庆川、李志刚、陈要武、杨景灿、肖鸿江、杨婧娀、陈伟、夏晓明、刘志勇、董殿江、刘光波、秦江、白丛江、葛宝玉、田珈微、侯建东、李璐昆、冷智辉、杨昊、夏江陶、闫可、张培月、王凯琢、马旭春、范丹、杨旭、马衍会、李福泉、李添、刘志泉、游艳涛、陈德义、关哲刚、陈宇鹏、董本阳、何晨龙、王晶、梅兵、张立辉、杨洋、肖猛、赵惠芝、李芝、张立新、袁野、郭君、乔宇峰、谭扬、王梓懿、黎冠文、张婉群、王剑桥、孙峰。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本文件为首次发布。IIDB23/T 32982022软件企业能力评估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件企业能力评估工作的术语和定义、评估原则、评估组织、软件企业能力要求、软件企业评估要求和评估监督。本文件适用于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软件企业能力的评估。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5000.51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 51 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SJ/T 11234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SJ/T 11235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软件企业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依法设立的从事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及相关服务的企业(以下简称企业)。3.2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软件企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 2021年第10号文件规定条件的软件企业。3.3软件产品符合我国软件产品管理要求的软件成果,交付给客户的最终成果,在本文件中产品的含义也包含服务、系统。3.41DB23/T 32982022软件企业能力软件企业在企业资格、经营环境、研发能力、质量保证、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企业信誉等方面水平的体现。3.5软件企业能力评估对符合国家鼓励政策的软件企业进行的综合条件评价。4评估原则企业自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科学规范。5评估组织5.1评估机构应依据本文件要求组织开展评估工作。5.2评估机构应符合下列条件:a) 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备案的黑龙江省省级软件行业协会或相关组织;b) 协会或组织内设有评估机构,配备专业人员;c) 评估机构已建立规范化的评估流程(见附录 A)和评估管理体系;d) 已建立或正在建立网上受理评估系统;e) 具有完备的专家库系统,专家库具备一定数量的行业专家、财税专家、法律专家等满足评估要求的专家资源;f) 能够全过程组织开展软件企业评估工作。6软件企业能力要求6.1企业资格6.1.1依法在中国境内设立(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具有独立企业法人资质。6.1.2以软件产品开发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为主营业务,并正常运营。6.1.3企业主营业务或主要产品具有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属于本企业的知识产权。6.2经营环境6.2.1企业具有与软件开发相适应的生产经营场所。6.2.2企业具有所需的软件和硬件设施。6.2.3企业具有所提供服务相关的技术开发支撑环境(如:合法的开发工具等)。6.2.4企业产权明晰,组织健全,管理规范,遵纪守法。6.3研发能力6.3.1企业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2DB23/T 329820226.3.2汇算清缴年度研究开发费用总额不低于企业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 7%。6.3.3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金额不得低于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 60%。6.3.4汇算清缴年度企业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或劳务派遣、聘用关系的职工,其中月平均职工总人数的40%及以上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研究开发人员月平均数量不得低于月平均职工总数的 25%。6.4质量保证6.4.1建立了符合软件工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6.4.2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并具备软件产品质量保证和相关服务质量能力。6.4.3企业应具备以下至少一项质量管理及保障体系, 并保持持续有效运行:a) 企业依据 GB/T 1900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有效运行;b) 企业依据 SJ/T 11234 软件过程能力评估模型或国际 CMMI 标准,通过了 CMMI 能力评估;c) 企业已建立完善的软件研发质量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并持续运行;d) 遵循 SJ/T 11235 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GB/T 25000.51 系统与软件工程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 51 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等标准开展了提高产品开发和相关服务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6.5产品和服务6.5.1企业提供的软件产品和相关服务应符合国家及相关行业标准要求。6.5.2企业主营业务或主要产品具有专利或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6.5.3企业提供软件产品完成并且质量合格的证明文件,至少应包括一项下列文件:a) 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合格证明文件;b) 企业产品质量自检合格报告;c) 软件工程竣工报告;d) 软件产品用户验收报告;e) 能够证明软件产品完成并且质量合格的其他文件材料。6.5.4信息技术服务应符合下列条件:a) 企业具有承接信息技术服务的相关资质或标准;b) 具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的软件和硬件等必要的设施;c) 有承接信息技术服务相关资格的人员;d) 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6.6业务收入6.6.1汇算清缴年度软件产品开发销售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额不低于企业收入总额的 55%嵌入式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额不低于企业收入总额的 45%。6.6.2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及相关信息技术服务(营业)收入额不低于企业收入总额的 45% 嵌入式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不低于企业收入总额的 40%。6.7企业信誉6.7.1企业信誉应符合下列要求:3DB23/T 32982022a) 企业遵守国家的法律和法规,合法经营,依法纳税;b) 企业的设立具有合理商业目的,且不以减少、免除或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c) 企业遵守国家及行业管理规定,遵守行业公约,维护行业行为秩序;d) 汇算清缴年度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质量事故、知识产权侵权等行为;e) 汇算清缴年度未发生违法行为。6.7.2企业应提供下列信誉证明文件或材料:a) 企业获得的信用报告、荣誉证书、相关经营许可和相关认证等证明企业信誉的文件或材料;b) 企业对所出具的文件资料真实有效,并对其负责的承诺书。7软件企业评估要求7.1评估流程评估流程见附录A。7.2评估材料要求评估材料要求见附录B。7.3评估实施要求7.3.1评估申请7.3.1.1申请评估的企业,应按照本文件要求提交相应的文件材料,文件材料种类及要求见附录 B。7.3.1.2评估机构应对文件材料的充分性、完整性、可用性进行预审。7.3.1.3文件材料不充分或不完整的,企业应按评估机构要求补充、完善。文件材料符合评估要求的,评估机构向企业发送企业能力评估受理通知。7.3.1.4文件材料不符合评估要求的,评估机构向企业发送不予受理通知并退回相关材料。7.3.2评估初评7.3.2.1申请评估的企业受理后,由评估机构组织初评。7.3.2.2评估机构对文件材料内容的全面性进行审核。7.3.2.3评估机构对文件材料的主要内容真实性进行核查、抽查。7.3.2.4未通过初评的,评估机构向企业反馈结果并终止评估。7.3.3系统评估7.3.3.1申请评估的企业通过初评后,进入系统评估阶段。7.3.3.2评估机构对文件资料的内容逐条审核。7.3.3.3评估机构对文件材料内容如有疑问,可要求企业进行补充或澄清说明。7.3.3.4企业未在规定时限内提供符合要求的补充材料或澄清说明的,可暂停评估或终止评估。7.3.3.5评估结论为“通过”或“不通过”。全部满足软件企业能力评估要求,结论为“通过”,有一项不满足软件企业能力评估要求,结论为“不通过”。7.3.4评估公示4DB23/T 329820227.3.4.1申请评估的企业通过系统评估后,进入公示阶段。7.3.4.2公示信息在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的双软评估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公示期为七天。7.3.4.3公示期内提出异议的,根据提出异议的内容,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进行相应处理。7.3.5证书发放7.3.5.1公示期满且无异议或提出异议经核实不成立的,评估机构向申请评估的企业颁发软件企业证书。7.3.5.2软件企业证书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授权评估机构制作颁发。7.3.6客户管理与服务7.3.6.1评估机构应建立健全软件企业能力评估客户管理系统。7.3.6.2评估机构应对系统中的软件企业客户,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回访,了解掌握企业相关动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7.3.7证书失效软件企业获得证书后,评估机构若发现软件企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取消软件企业证书:a) 在申请评估过程中提供虚假信息;b) 有逃避缴纳税款或帮助他人逃避缴纳税款等行为,或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受到税务机关处罚;c) 在安全、质量、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和企业管理等方面有重大违法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d) 未及时报告使软件企业评估条件发生变化的更名、分立、合并、重组以及经营业务重大变化等情况。8评估监督8.1评估机构应接受上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与监督。8.2参与软件企业评估的工作人员如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属部门或机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相应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 违反评估工作程序和工作原则的;b) 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索贿受贿的;c) 违反评估工作保密规定要求的;d) 其他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5评估机构通知企业补充相关材料A附 录 A(规范性)评估流程企业自愿申请企业向评估机构提交软件企业能力评估申请表(附:评估材料)评估机构对评估材料的充分性、完整性可用性进行预审需要补充相关材料的 不符合评估条件是否通过预审通过评估机构向申报企业发送软件企业能力评估受理通知评估机构组织初评:包括企业资格、经营环境、研发能力、质量保证、产品和服务、业务收入、企业信誉七个方面。未通过是否通过初评通过系统评估:按照初评的主要七个方面内容,依据评估项目的符合条件,进一步全面深入逐条严格审核。未通过是否通过系统评估通过公示提出异议DB23/T 32982022评估机构向企业发送不予受理通知并退回相关材料根据异议内容进行相应处理成立不成立异议是否成立向企业反馈结论是否提出异议无异议发放证书结束图A.1评估流程图6序号评估材料材料要求一软件企业能力评估申请书根据评估机构提供的申请书内容填写。二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须加盖企业公章。三承诺书企业法定代表人对所填信息和申请材料真实性、准确性的承诺书。四企业开发及经营的软件产品列表列表包括本企业开发和代理销售的软件产品,以及企业主营业务中拥有软件著作权或专利等自主知识产权的有效证明材料。五软件产品评估证书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XXXXX 信息技术服务合同(协议)企业拥有的软件产品评估证书或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企业资质证书、与用户签订的信息技术服务合同(协议)等信息技术服务相关证明材料。六职工人数、学历结构、研究开发人员数量情况表上一汇算清缴年度的企业职工人数、学历结构、研究开发人员数量及其占企业职工总数的比例说明,企业职工劳动合同签订情况说明以及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纳证明等相关材料。七公司汇算清缴年度财务说明具有国家法定资质的中介机构鉴证的企业申请评估汇算清缴年度上一汇算清缴年度和当汇算清缴年度(实际年限不足一年的按实际月份)财务报表(含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以及企业软件产品开发销售(营业)收入、企业软件产品自主开发销售(营业)收入、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境内研究开发费用等情况表,并附研究开发活动说明材料。八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开发环境及技术支撑环境的相关证明材料企业生产经营场所、开发环境及技术支撑环境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经营场所购买或租赁合同,开发环境及技术支撑环境证明,企业主要经营管理制度文件列表等。九质量保证的相关证明材料保证产品质量的相关证明材料,包括 ISO9000 系列证书或 CMM/CMMI评估证书,或建立符合软件工程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的说明和至少1 个主要产品的需求规格说明书、测试报告、用户手册等过程文档记录。DB23/T 32982022附录B(规范性)评估材料要求评估材料及要求见表B.1。表 B.1评估材料要求_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