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
资源ID:96308882
资源大小:8.53MB
全文页数:6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建设规模:90 万 t/a)“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公示本)2022 年 5 月目 录概 述- 1 -1 项目概况- 1 -2 评价项目的特点- 3 -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3 -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3 -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4 -1 总 则- 5 -1.1 编制依据- 5 -1.2 评价目的、原则及评价内容- 10 -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 11 -1.5 评价标准- 15 -1.6 评价工作内容及评价重点- 20 -1.7 环境敏感区域及环境保护目标- 20 -2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23 -2.1 工程基本概况- 23 -2.2 原工程概况- 25 -2.3 变更工程概况- 32 -2.4 变更工程分析- 48 -2.5 变更工程污染源及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67 -3 建设项目区域环境概况- 81 -3.1 自然环境概况- 81 -3.2 社会经济环境- 86 -3.3 矿区小煤矿分布现状- 87 -4 地表沉陷预测及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89 -4.1 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89 -4.2 建设期生态影响分析与保护措施- 110 -4.3 地表沉陷预测与影响分析- 112 -4.4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22 -4.5 地表沉陷治理与生态综合整治- 128 -5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32 -5.1 地层与构造- 132 -5.2 水文地质条件- 139 -5.3 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47 -5.4 建设期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151 -5.5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影响分析- 152 -5.6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质变化的影响分析- 158 -5.7 煤炭开采对饮用井泉的影响及补偿措施- 163 -5.8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 163 -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66 -6.1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66 -6.2 建设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与防治措施- 169 -6.3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71 -6.4 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75 -6.5 污染源排放量核算- 180 -6.6 地表水环境监测计划- 180 -6.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及结论- 180 -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87 -7.1 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187 -7.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88 -7.3 建设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190 -7.4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 191 -7.5 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194 -7.6 大气环境监测计划- 195 -7.7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195 -8 声环境影响评价- 197 -8.1 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197 -8.2 建设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198 -8.3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200 -8.4 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205 -9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 208 -9.1 建设期固体废物的处置- 208 -9.2 运营期固体废物排放情况与处置措施分析- 208 -9.3 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211 -9.4 矸石周转场污染防治与复垦措施- 213 -10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215 -10.1 土壤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215 -10.2 建设期土壤环境影晌及防治措施- 222 -10.3 运营期土壤环境影晌预测与评价- 223 -10.4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与对策- 227 -10.5 土壤环境评价结论- 228 -10.6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 228 -11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分析- 230 -11.1 清洁生产分析- 230 -11.2 循环经济分析- 236 -12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 241 -12.1 建设期环境管理和环境监理- 241 -12.2 环境管理机构及职责- 242 -12.3 排污口规范化管理- 242 -12.4 环境监测计划- 243 -12.4.1 监测计划- 243 -12.5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 245 -13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 246 -13.1 工业场地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246 -13.2 矸石周转场选址可行性分析- 246 -14 环境风险分析- 249 -14.1 评价依据- 249 -14.2 环境敏感目标概况- 250 -14.3 环境风险识别- 250 -14.4 环境风险分析- 251 -14.5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要求- 253 -14.6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 257 -14.7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258 -14.8 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 258 -15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261 -15.1 项目区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质量- 261 -15.2 总量控制与达标分析- 262 -16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63 -16.1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分析- 263 -16.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及评价- 264 -17 项目与相关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 267 -17.1 与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67 -17.2 与环境保护技术政策符合性分析- 269 -17.3 与区域行业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271 -17.3 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273 -17.4 与区域发展规划符合性分析- 274 -17.5 与区域环境保护政策、规划协调性分析- 274 -17.6 与环境敏感点相关规划协调性分析- 281 -18 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28318.1 入河排污口设置方案概况28318.2 水域管理要求和现有取排水现状28318.3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水功能区水质和水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8718.4 入河排污口设置对第三者的影响分析28818.5 污水处理措施及效果分析28818.6 入河排污口设置合理性分析28918.7 论证结论与建议29119 排污许可申请29319.1 排污许可申请信息29319.2 排污登记表填报情况- 293 -19.4 结论- 302 -20 结论与建议- 304 -20.1 项目概况- 304 -20.2 原工程建设形成的环境问题及后续工程改进措施- 305 -20.3 项目环境影响及环境保护措施- 305 -20.4 项目环境可行性- 318 -20.5 总体结论- 320 -20.6 要求与建议- 320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概 述1 项目概况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简称:玉舍煤矿东井) 位于贵州省水城 县勺米乡,为贵州省发耳矿区总体规划中的规划矿井,规划建设规模 240 万 t/a, 后经重新进行矿井生产能力论证,总规模由原来的 240 万 t/a 降为 180 万 t/a ,矿井分 两期建设,一、二期工程规模均为 90 万 t/a ,二期工程建设时期根据国家行业管理政 策及贵州省煤炭生产能力、原煤需求状况待定。2014 年 5 月,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 矿东井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矿井据此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2015 年 2 月, 贵州省环境保护厅以贵州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黔环审201525 号) 文对该矿井环境影响报告 书进行了批复。2015 年 10 月,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格目底 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一期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 (黔发改能源20151661 号)文对玉舍煤矿东井一期工程初步设计进行了批复,初步设计全矿井分六个采区开采, 一期工程规模为 90 万 t/a ,一、二采区为一期工程开采范围,一、二采区设计生产能 力均为 90 万 t/a ,一、二采区交替进行开采和瓦斯治理达产,三、四、五、六采区为 二期工程开采范围,矿井按此设计开展一期工程建设,并于 2016 年 8 月取得贵州格目 底矿业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 一期) 采矿许可证。玉舍煤矿东井实际于 2005 年 12 月开始,采取边建设边完善矿井合法开采手续的 方式进行开工建设,建设至 2013 年,一期工程一采区已基本建成可出煤,二采区也已 完成大部分井下工程建设,地面工程基本建成。由于矿井合法开采手续一直未健全, 于 2013 年 3 月 12 日停建至今,期间矿井仅进行井下巷道维护工作。2019 年 12 月,根据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煤矿企业兼并重 组工作要求,贵州省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关 于对贵州水城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第二批) 兼并重组实施方案的批复 (黔煤转型升 级办2019147 号) ,确定玉舍煤矿东井为兼并重组保留矿井,配套关闭贵州林东 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平坝县十字乡平坝煤矿,兼并重组重组后玉舍煤矿东井保留原规模 90 万 t/a 不变,原矿界范围不变。- 1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玉舍煤矿东井兼并重组后,决定恢复一期工程建设,一期工程仍按原规模 90 万 t/a 建设,后期工程建设时期根据行业管理要求及原煤需求状况待定,同时,一期工程恢 复建设工程需根据矿井周边煤矿调整与玉舍煤矿东井重叠矿界的实际情况,修改原一 期工程设计。为此,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受玉舍煤矿东井委托,对东井一 期工程设计进行修改。目前,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已编制完成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 舍煤矿东井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修改) ,贵州省能源局以省能源局关于对贵州格 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 一期工程) 初步设计 (修改) 的批复 (黔能源审202135 号) 文对初步设计 (修改) 进行了批复。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一期工程初步设计 (修改) 主要对矿 井一期工程进行设计修改,一期工程首采区由一、二采区交替开采变更为一采区开采, 矿井至选煤厂的原煤由封闭管状带式输送机运输改为公路汽车运输,大气污染防治措 施减弱,对照煤炭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 (试行) ,矿井首采区发生变动、污染 防治措施减弱为重大变动,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求,矿井应重新报 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且从本项目于 2015 年 2 月 15 日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批准之日起 至今,已停建 5 年以上未开工建设,需重新审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为此,贵州格目 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对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贵州省生 态环境厅审批。矿井一期工程 (变更) 设计为矿井兼并重组工程实施设计,设计重点对一期工程 (变更) 进行设计,同时对全矿井开采进行设计,一期工程 (变更) 为矿井全井田开 采的一采区,因此,本次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对一期工程 (变更) 进行评价,为保持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完整性,并与全井田开采的初步设计工程内容相统一,本次评价也 同时对后期工程全井田开采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本矿井原煤运往玉舍煤矿中井选煤车间进行洗选,玉舍煤矿中井选煤车间与本矿 井相距约 4km ,主要入选玉舍煤矿中井、东井原煤,属群矿 (中心) 型选煤厂,矿井 不另行建设选煤厂。原玉舍煤矿东井一期工程工业场地已建设瓦斯发电站,已建瓦斯发电站属单独立 项、单独环评项目,原水城县环境保护局以“水环审表20148 号”审批意见对瓦斯- 2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发电站环境影响报告表进行了批复,因此,本次评价不对瓦斯发电站进行评价。根据贵州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环评排污许可及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合一”行 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环通2019187 号) 要求,本次环评将 排污许可和入河排污口设置相关内容纳入环境影响报告书,增加排污许可申请、入河 排污口设置论证章节。根据玉舍煤矿东井原煤、煤矸石辐射检测结果,原煤、煤矸石中铀 (钍) 系单个 核素活度浓度均低于 1Bq/g ,根据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 录>的公告 (生态环境部 公告 2020 年第 54 号) ,本项目无需编制辐射环境影响 评价专篇。2 评价项目的特点玉舍煤矿东井为煤炭资源开采项目,矿井涌水、煤矸石外排以及开采沉陷引起的 生态破坏是本项目的环境影响重要特征,且其影响延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3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2020 年 1 月,玉舍煤矿东井委托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接受委托后,评价单位组织环评工作人员对相关技术文件和其他有关文件进 行了研究,并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环评人员赴现场开展实地踏勘和调查,制定了工 作方案。评价单位在多次进行现场踏勘和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与环境监测协作单位开 展了污染源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等工作,在认真深入分析了项目环境特征、工程 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基础上开展了各项专题的评价工作,并于2022 年4 月编制完成了贵 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 报告书。4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矿区范围内无需保护的自然景观及人文景观。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为运营期矿井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矸石堆存对环境的影响, 设备噪声对声环境的影响,矿井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排污许可、入河排污口 设置的合理性,同时关注矿井开采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 3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5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的建设符合国家煤炭产业政策和生态 环境保护政策,矿井建设对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改变经济落后面貌具有积极意义,矿 井的建设是及时和必要的。项目的组成、布局、规模、工艺合理,场地选址可行,矿井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矿 井水、瓦斯、煤矸石等均按要求进行综合利用和合理处置,沉陷区制定了生态环境综 合治理规划,环境风险事故发生的几率和强度均较小,排污口设置合理。环评和设计 所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贵州其他矿区均有成功实例,实践证 明是可行和可靠的。因此,只要严格执行各项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就可将 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接受范围内,同时还可带动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的建设可行。- 4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1 总 则1.1 编制依据1.1.1 任务依据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关于编制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一 期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90 万 t/a 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的委托书,2021 年 1 月。1.1.2 法律、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修订) ,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修正) ,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正;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修正) ,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正;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修订)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订) ,2020 年 9 月 1 日施行;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修订) ,2018 年 12 月 29 日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修正) ,2009 年 8 月 27 日修正;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修正) ,2015 年 4 月 24 日修正;10)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 (修正) ,2009 年 8 月 27 日起施行;1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004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12)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 (修正) ,2017 年 10 月 7 日起施行;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修改) ,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修改) ,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改;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修正) ,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16)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修改) ,2018 年 10 月 26 日修改;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修改) ,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18) 土地复垦条例,2011 年 3 月 5 日起施行;1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20)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修改) ,2017 年 10 月 1 日起施行;21)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 (修正) ,2016 年 11 月 7 日修正;22)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337 号,2013 年 9 月 10- 5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日;23) 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517 号,2015 年 4 月 2 日;24) 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务院,国发201631 号,2016 年 5 月 28日。2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26) 排污许可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 736 号) ,2021 年 3月 1 日施行;27) 地下水管理条例,2021 年 12 月 1 日起施行。1.1.3 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 年版) ,2021 年 1 月 1 日起 施行;2)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 (生态环境部令,部令第 4 号) ,2018 年 7 月 16 日;3) 矿井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环发2005 109 号) ,2005 年 9 月 7 日;4) “关于发布燃煤二氧化硫排放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 (环发200226 号) ,2002 年 1 月 30 日;5) 关于加快煤层气 (煤矿瓦斯) 抽采利用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0647号) ,2006 年 6 月;6) “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保总局关于印发煤炭工业节能减排工作意 见的通知的通知” (黔发改能源20071144 号) ,2007 年 7 月 17 日;7) 关于加强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199936 号) ;8) 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 (环发200424 号) ;9) 关于加强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管理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6225号) ,2006 年 9 月 30 日;10) 煤炭产业政策,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 年第 80 号公告及其附件,2007 年 11 月 23 日;11)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9 年本) ,2020 年 1 月 1 日;1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 (环发201277 号) ,2012 年 7 月 3 日;- 6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13) “限制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 和禁止用地项目目录 (2012 年本) 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5 年 5 月 23 日;14) 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 (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18 号令) ,2014 年 12 月 22 日;15)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21 年版) ,2021 年 1 月 1 日;16) 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2017 年 2 月 8 日;17) 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银行业监督 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 (国土资规20174 号) ,2017 年 3 月 22 日;18) 国家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令 第 27 号) ,2011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19) 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 (环环评202063 号) ,2020 年 10 月 30 日;20)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公告 2020 年第54 号,2021 年 1 月 1 日。1.1.4 地方法律、法规及规章1) 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2019 年 8 月 1 日起施行;2) 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 (修订) ,2017 年 11 月 30 日修订;3) 贵州省地质环境管理条例 (黔国土资发200737 号) ,2007 年 4 月 17日;4) 省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境 保护部关于取消矿山环境治理回恢复保证金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基金的指导意见> 的通知 (黔财建201818 号) ;5) 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保护构建和谐矿山的通知, (黔环通200786 号) ,2007 年 7 月 27 日;6)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 (黔环函 (2012) 184 号) , 2012 年 8 月 28 日;7)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能源局等部门贵州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方 案 (试行) 的通知 (黔府办发201261 号) ,2012 年 12 月 17 日。- 7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8) 贵州省水污染防治条例 (修正) ,2018 年 11 月 29 日修正;9) 贵州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 (修正) ,2018 年 11 月 29 日修正;10) 贵州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1)省人民政府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黔府发20179 号) ,2017 年 5 月 8 日; 12) 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的通知 (黔府发201816 号),2018 年 6 月 27 日;13) 贵州省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办法,2018 年 10 月 16 日起施行;14) 贵州省风景名胜区条例 (修改) ,2018 年 11 月 29 日;15) 关于印发环评排污许可及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合一”行政审批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黔环通2019187 号) ,2019 年 11 月 1 日起施行;16) 贵州省煤炭清洁化储装运卸管理实施方案,2019 年 12 月 18 日;17) 贵州省省级生态环境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 (2021年本) ;18) 贵州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1.1.5 行业、地方规划1) 贵州省生态功能区划,2005 年 5 月;2) 贵州省水功能区划 (2015) ;3) 六盘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4) 六盘水市水功能区划,2017 年 12 月;5) 六盘水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6)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六盘水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准入管理制度的通知 (六盘水府办函201762 号) 。1.1.5 技术规定与依据l)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 (HJ 2. 1-2016) ;2)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 (HJ2.2-2018) ;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 (HJ 2.3-2018) ;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5)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 (HJ2.4-2009) ;- 8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6)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19-2011) ;7)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 169-2018) ;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煤炭采选工程 (HJ 619-2011) ;9)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土壤环境 (试行) (HJ 964-2018) ;10)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GB50433-2008) ;11)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技术规范 (HJ651-2013 )12) 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范,国家安全监 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能源局、国家铁路局,2017 年 5 月;13) 清洁生产标准 煤炭采选业 (HJ446-2008) ;14) 煤炭工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810-2012) ;15) 煤炭工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GB50821-2012) ;16)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 (GB50197-2015) ;17)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2017 年 10 月 1 日;18) 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 (GB 34330-2017 ) ,2017 年 10 月 1 日;19) 煤炭洗选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59-2016) ;20) 选煤厂洗水闭路循环等级 (GB/T 35051-2018) ;21) 煤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2019 年 8 月 28 日;22) 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 (2019) ;23)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 (HJ942-2018) ;24) 排污单位编码规则 (HJ608-2017) ;25)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总则 (HJ819-2017) ;26) 水资源评价导则 (SL/T238- 1999) ;27) 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 (GB/T25173-2010) ;28) 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 (SL395-2007) ;29) 入河排污口管理技术导则 (SL532-2011) ;30) 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水处理通用工序 (HJ1120-2020) 。1.1.6 技术参考资料1)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贵州省 煤矿设计研究院,2015 年 2 月;2) 贵州省水城县玉舍煤矿东井井田煤炭资源储量核实及补充勘探报告,贵州- 9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省煤田地质局一五九队,2015 年 2 月;3)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一期初步设计 (修改) ,贵州省煤 矿设计研究院,2021 年 1 月;4) 本次评价环境现状监测报告。1.2 评价目的、原则及评价时段1.2.1 评价目的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发展规划,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 策和区域发展规划,生产工艺过程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政策;对项目兼并重 组后可能造成的污染和生态环境影响范围和程度进行预测评价;分析项目排放各类污 染物是否达标排放、是否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对设计拟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评价,在 此基础上提出技术上可靠、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经济和布局上合理的污染防治方案 以及生态环境减缓、恢复、补偿的措施;从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角度论证项目建设的 可行性,为环境管理部门决策、工程设计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1.2.2 评价原则1) 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律法规、产业政策、环境功能区划为依据,结合 项目工程特点和区域环境特征,以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评价工作。2) 本项目为煤炭资源开发项目,除具有一般工业污染特征外,矿井水、煤矸石的 外排,以及采空沉陷引起的生态破坏是本项目的重要特点,且影响延续时间长、涉及 范围较广。因此,本次评价的原则是:突出重点、点面相结合、远粗近细。3) 贯彻“以新带老”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努力推动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论证 矿井水、矸石等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及可行性,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矿区 水源地保护措施和生态综合整治的方案,将本矿区建设成环境友好型矿区。4) 环评报告书的编制力求条理清楚、论据充分、重点突出、内容全面、客观地反 映实际情况,评价结论科学准确,环保对策实用可行、可操作性强,从而使本次评价 真正起到为项目审批、环境管理、工程建设服务的作用。1.3 评价时段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煤炭采选工程 (HJ619-2011) 规定,本环评主要 开展建设期和营运期的评价,且以营运期为主。- 10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1.4 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矿井设计一期工程 (变更) 、后期全井田开采共用一期工程 (变更) 工业场地, 后期开采增加二、五采区风井场地,矿井除一期及后期工程开采范围发生变化外,工 业场地及排污口不变,评价按此工程建设确定评价工作等级。1.4.1 生态环境1) 评价等级本项目为矿山开采建设项目, 占地面积约 0.21km2 ,新增占地 0.03km2 , 占地面积 2km2 ,矿区及场地占地评价区域涉及玉舍国家级森林公园,矿井开采影响区域生态 敏感性为重要生态敏感区,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 (HJ 19 -2011) 评价等级判定依据,评价等级确定为三级,由于井下开采引发的地表沉陷可能导致矿 区土地利用类型明显改变,评价工作等级应上调一级,确定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2) 评价范围一期工程 (变更) 评价范围按开采范围 1.76km2 及工业场地、临时排矸场占地向 外扩展 1000m 考虑,评价范围为 19. 10km2 ;全井田开采按井田范围 16.2039km2 及工 业场地、临时排矸场占地向外扩展 1000m 考虑,评价范围为 52.01km2。3) 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耕地、植被、土壤侵蚀、土地利用现状。影响预测因子:地表变形 (下沉值、水平移动值、倾斜值、水平变形值及曲率值)1.4.2 地下水环境1) 评价等级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 (HJ610-2016) ,本项目属于煤炭开 采项目,主要污染源为工业场地、矸石周转场,工业场地项目类别为类,矸石周转 场项目类别为类,工业场地、矸石周转场所在区域不涉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准保护 区及径流补给区、分散式饮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资源地 (矿泉水、温泉) 等敏感 区或较敏感因素,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为不敏感,确定工业场地、矸石周转场评价工 作等级为三级。矿井井下排水集中至工业场地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期二、五采区风井场地无地 下水环境污染源,故可不作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2) 评价范围- 11 -贵州格目底矿业有限公司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三合一”环境影响报告书根据玉舍煤矿东井 (兼并重组、一期工程变更) 区域及矿区水文地质图 (图 5.2- 1、 图 5.2-2) ,工业场地评价范围确定为工业场地东面、北面、西面以分水岭为界,南面 以巴朗河为界所形成的地质单元,面积为 4.25km2 ,矸石周转场评价范围确定为矸石 周转场东面、南面、西面以分水岭为界,北面以巴朗河为界所形成的地质单元,面积 为 1. 15km2 ,重点评价工业场地、矸石周转场可能对地下水环境造成的影响。根据本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价应对矿井地下开采对地下水位的影响进行评价,一 期工程煤层持续开采后,含水层地下水疏干影响范围为采空区外延2.20km ;全井田煤 层持续开采后,含水层地下水疏干影响范围为采空区外延3.81km。3) 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耗氧量、氨氮、氟化物、 硫化物、氯化物、氰化物、挥发酚、亚硝酸盐、硝酸盐、铁、锰、汞、砷、镉、六价 铬、铅、总大肠菌群。影响预测因子:地下水位;污染影响因子铁、锰、氨氮、铅。1.4.3 地表水环境1) 评价等级(1) 废水排放量矿井污废水主要为矿井水、生活污水,矿井水、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部分复用, 部分排放,矿井污废水排放量为 5300. 16m3/d。工业场地初期雨水引入矿井水处理站处 理后排放,工业场地初期雨水排放量按 690m3/d 计,矸石周转场矸石淋溶水经收集、 沉淀处理后 回用于矸石周转场 防尘洒水 , 不外排 , 本项 目污废水排放 总量为 5990. 16m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