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
资源ID:96311568
资源大小:276.28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 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docx
方与圆:失意人生的多样选择赤壁赋、登泰山记联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熟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了解两篇文章的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赤壁赋。2、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写法特点。3、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探究苏轼和姚鼐面对人生失意的不同态度,探究文人寄情山水的哲学思想及文化源头。4、了解赤壁、泰山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和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从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看,高一学生已经有了一定量的文言知识积累,能借助课后注释读懂文本;学过一些经典的写景抒情散文,会赏析自然景物的特点,能把握文字表面传达出的感情。从两篇课文的学习目标看,学生还需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品味语言,感受文辞之美,体会情与景的关系,深度学习,透过景物和意境,深入体会两位作家不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追求,这些对学生来说还有难度,需循序渐进地引导完成。【教学重点】1、熟读赤壁赋和登泰山记,了解两篇文章的作者,掌握“赋”的文体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背诵赤壁赋。2、反复吟咏,运用联想、想象体会两篇文章不同的景物特点、语言风格和写法特点。【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不同情感,探究苏轼和姚鼐面对人生失意的不同态度,探究文人寄情山水的哲学思想及文化源头。【学法设计】自主先学、品读、合作探究【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一)预习案设计(教师版)一、自主先学、积累下列知识:1、知背景。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被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因被诬作诗“谤讪朝廷”,苏轼因写下湖州谢上表,遭御史弹劾并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史称“乌台诗案”。“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元丰五年,苏轼于七月十六和十月十五两次泛游赤壁,写下了两篇以赤壁为题的赋,后人因称第一篇为赤壁赋,第二篇为后赤壁赋。登泰山记作于乾隆三十九年辞官之后,此时姚鼐刚刚辞去了四库全书纂修官的职务,“自泰安返京携眷出都时作”。据惜抱轩诗集训纂卷三记载:“乾隆三十九年,先生乞病解官,及冬十二月,遂往山东为泰山之游。”姚鼐于十二月出京赴泰安,与朱孝纯二十八日登泰山,二十九日(是年除夕)观日出,作登泰山记等诗文,次年正月返京,随即与四库馆中同僚道别南归。2、明文体:赋,本意谓诵说,或谓铺陈描写的特点和方法,到战国时期形成为一种文体。最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人荀况所作的礼赋、知赋等五篇。班固两都赋序:“赋者,古诗之流也。”可见赋体是由诗演变而来的。两汉时期赋形成为一种特定的体制,并成为两汉文学的大宗。赋在形式上讲究文采,注重声韵,兼具诗的韵律、节奏和散文的章法、句式。规模宏大,以铺叙为主的称为“大赋”;篇幅较短,者重抒情的称“小赋”。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和文赋这样几个主要阶段。文赋,赋体之一。赋体的发展,从汉赋至律赋,是由散体逐步走向骈偶化和格律化的过程。在唐宋古文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赋又呈现出由骈俪返向散体的倾向,无论是在对偶、声律、用典方面,都显得比较自由。它大量吸收了散文的写作经验,章法灵活多变,句式参差错落,同时又保留了小赋的某些特点,骈散结合,在总体上兼具散文和赋体的格局。人们把这类新赋称为文赋。杜牧阿房宫赋、欧阳修秋声赋、苏轼的赤壁赋等,都是其代表作。3、理基础:学生分类整理两篇文章中的文言基础知识。二、反复诵读,标出两篇文章中写景的段落,每篇各选择一处写景的句子作旁批(从用词、句式、修辞等角度品味)。三、我的困惑:(字词句、不懂的问题)说明:以上为教师版预习案,学生版只提供提纲,具体内容由学生自主学习后填充。【设计意图】:1、语言的建构积累是语文素养的根基,也是高考“四层”考查内容中最基础的要求。2、教师不提供背景等资料,旨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同时让学生在自己搜集整理资料的过程中训练学生运用和整合学习资源的能力。3、学生提出学习的困惑,有助于把握学情,针对学生问题设计教学问题,突出生本理念。(二)课堂教学环节1、情境导入:“他从监狱里走来,他带着一个极小的官职,实际上以一个流放罪犯的身份走来,他带着官场和文坛泼给他的浑身脏水走来,他满心侥幸又满心绝望地走来。他被人押着,远离自己的家眷,没有资格选择黄州之外的任何一个地方,朝着这个当时还很荒凉的小镇走来他不知道,此时此刻,他完成了一次永载史册的文化突围。黄州,注定要与这位伤痕累累的突围者进行一场继往开来的壮丽对话。” 这是余秋雨的苏东坡突围中的经典片段,让我们走近赤壁,看一看是怎样的风景让苏轼完成了精神的突围,听一听九死一生的苏轼与黄州的壮丽对话;重回泰山,品一品辞官后的姚鼐与泰山之巅的日出夕照的独特会晤。【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交代两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任务驱动任务一:诵读,走近文本。学习活动一:诵读,感受语言美。活动方案:分组分段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通文意;选择自己喜欢的文段,其他组学生读过的不再朗读。活动过程:各组选派一名代表朗诵一段文字,其他组学生互评,老师点评。学习活动二:再读,疏通文意。活动方案:展示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成果,扫除字词障碍,理解重点句子。活动过程: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文言基础知识积累成果,其他组学生互评补充,教师点评,强调重要知识。预设:重点句: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设计意图】:通过诵读,引导学生理解文意、培养语感;梳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为鉴赏语言、理解感情等打好基础。任务二:旁批,置身文境,感受不同的文辞之美。 学习活动一: 展示旁批,体会语言之妙活动方案:教师在各组推荐的旁批中选择优秀旁批在全班展示,与其他学生分享。、旁批预设示例:赤壁赋:写景语句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旁批用词:“徐”字写出了清风给人的闲适、柔和之感;“不兴”,突出江面明澈平静。句式:对偶句和散句交错使用,错落有致,整齐中显自由灵活。修辞:“徘徊”一词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月亮缓缓升起、摇曳生姿之态,似乎对游人极为依恋,赋予月人的情感。登泰山记写景语句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旁批用词:着一“负”字,言青山背负着白雪,赋予苍山以蓬勃的生命,新颖传神;“烛”字描绘出苍山上的雪反射的光照亮了天南之景,极言夕阳壮丽;“居”字从整体角度显示了雾气相对停滞的静态画面。句式:整散结合,错落有致,整齐中显自由灵活。修辞:“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连用两个比喻,生动巧妙,写夕阳映衬下徂徕群山柔美雅致,山腰云雾环绕的绝妙之景。 学习活动二:入境比较,体会意境之美。活动方案: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完成以下表格,每组确定一个学生负责记录,推荐一个代表展示交流。预设:篇目主要景物景物特点意境特点赤壁赋江、水、月空灵清幽、深远登泰山记雪、日、峰壮阔瑰丽、雄浑 习活动三:深入体会,比较两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活动提示:后世评价赤壁赋“画意、诗情、哲理”融于一体,认为桐城派追求“雅洁”,反对“芜杂”,请联系两篇文章中的相关语段分析体会。学生分组讨论后展示交流:赤壁赋:浓墨繁笔,用词新颖华丽,句式偶散结合,景物声色俱佳,如行云流水,充满诗情画意。登泰山记:淡墨简笔,用词细腻准确,简洁明快,景物清新淡雅。3、总结提升:山水无言,但山水有情,在赤壁的山光水月中,苏轼获得了艺术的滋养和人生的慰藉,完成了精神的突围,描绘出了行云流水般的诗情画意;姚鼐于冬日登上泰山极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巍峨高俊的泰山,绚丽壮美的日出景象,令人叹为观止,心境为之开阔。相同的是他们都在自然中找到了慰藉,找到了自己,不同的是他们笔下流出的是“这一篇”,我们读出的是“这一人”。4、布置作业:积累重点字词,整理文言基础知识。查找苏东坡的人生经历和写作背景,制作ppt在全班分享。 第二课时一、预习案设计根据自己查找的资料,梳理出苏轼生平大事记,用思维导图绘制出苏轼仕途变化情况。二、课堂教学环节1、导入:苏轼自题金山画像云:“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以自嘲的口吻写出了自己四处漂泊、接连遭贬的人生经历,他的诗文所表达的情感与这些经历密切相关,我们一起探究。2、任务一:梳理文脉,探究苏轼情感变化的深层原因。活动一:展示学习成果(选择优秀预习单展示交流,纠正预习中存在的问题)。预设:苏轼的生平及经历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嘉佑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佑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佑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活动二:探寻赤壁赋中苏轼情感变化的轨迹和原因。活动方案:学生分组讨论,联系苏轼的人生经历,找出文中体现感情变化的句子品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变化原因,交流展示。预设:乐美景(澄澈空灵)、乐事(泛舟秋江、出尘绝俗);悲歌声(政治失意、怀才不遇),箫声(箫声幽怨、无辜遭贬),历史人物(人生无常、功业未就),个人境遇(生命短暂、个人渺小)。喜理趣(物我无尽、清风明月、与子共适)。3、任务二:感悟“水、月”之辩中蕴含的人生哲理,体会“情、景、理”完美结合的特点。活动一:精读课文,探究文章是如何将情、景、理融合的?讨论后交流。预设:第一段写景,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美景引起苏子的感情,因景生情,情景交融。第三段“客”的议论,以“托遗响于悲风”紧扣风,将作者虚无消极的人生观借助于具体的自然物象表达了出来,感情由乐至悲。第四段苏子反驳,以水月作比,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事物具有变与不变、取与不取两重性的道理,旷达之情油然而生,感情又又悲而至喜。情由景而生,理由景而发,情又因理而变,情景理完美融合。4、拓展学习:学生阅读后赤壁赋,从景物、情感等方面比较两篇文章的异同;5、总结、布置作业:面对人生的失意和困顿,苏轼在黄州的山水风月中找到了慰藉,认识到了人的渺小和自然的伟大,也走出了渺小的自我,实现了精神的超脱和心灵的自由。背诵全文,搜集苏轼有关赤壁的诗词,比较赏读。第三课时一、预习案设计:梳理出姚鼐登泰山的路线,根据文章内容撰写解说词。二、课堂教学环节任务一:探寻姚鼐的情感和意趣活动一:展示学习成果(每组选一名学生代表,展示自己梳理的登泰山路线和撰写的泰山解说词)1、学生展示2、选出两幅最美的画面,为画面取名字,自主完成后交流展示:苍山负雪图、泰山日出图。活动二:自主探究:用两三个词概括出画面特点,并体会作者的感情。预设:雄美壮阔、磅礴绚丽,壮美的景色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喜悦。任务二:探究苏轼和姚鼐面对人生失意的不同选择和思想渊源。活动一:合作探究:赤壁赋和登泰山记均写于作者失意之时,面对不公的命运,苏轼的姚鼐是怎样选择的?请细读文本,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深入探究。预设:1、苏轼的选择:展示苏轼人生轨迹图小结:纵观苏轼的一生,始终在贬官与复官之间徘徊,其思想也始终在得意与失意之间转换。但从文章来看,苏轼从水与月变与不变的现象得到启示,超脱除了自我的渺小,暂时得到了心灵的慰藉。2、姚鼐的选择:再现写作背景:登泰山记作于乾隆三十九年辞官之后,此时姚鼐刚刚辞去了四库全书纂修官的职务,“自泰安返京携眷出都时作”。据惜抱轩诗集训纂卷三记载:“乾隆三十九年,先生乞病解官,及冬十二月,遂往山东为泰山之游。”姚鼐于十二月出京赴泰安,与朱孝纯二十八日登泰山,二十九日(是年除夕)观日出,作登泰山记等诗文,次年正月返京,随即与四库馆中同僚道别南归,从此辞官著学,不再受制于人。小结:南归后的姚鼐于江苏、安徽一带教学著书,桃李满天下。活动二:探究二人不同人生选择的思想渊源。合作探究:面对逆境,苏姚二人为何会做出不同的选择?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预设:1、苏轼:山水哲思的文化源头是道家。道家认为,自然山水乃人性本真所在,要物我两忘,获得灵魂的自由和生命的永恒,而苏轼在“取”与“不取”之间获得一种得失的平衡,不在患得患失中纠缠,就是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主客问答”是苏轼内心两个自我的辩论,也是儒道思想的对话。“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表现的是忠君之殷切,渴望建功立业,成就人生,这时儒家济世的共同追求;但面对无法实现济世之志的现实,无法排遣内心的痛苦,他又希望能在山水哲思中得到救赎,这是道家游世之心在他身上的体现。儒道思想在他身上互相依存又互为补充,所以他会用自己的左手去温暖右手,能达观地看待人生,真正做到了“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2、姚鼐:作为桐城派的大家,姚鼐追求文章的“雅洁”,也追求思想的“雅正”,即追求厚重高洁的人生高度。当他登上岱顶,欣赏日出之际,胸中一片清澄明澈,离群出世之想油然而生:“男儿自负乔岳身,胸有大海光明暾。即今同立岱宗顶,岂复犹如世上人。”因此,在姚鼐笔下,雪中泰山竟然如此纯净而清朗,如此淡定而从容,如此圆融而充盈,这是何等澄明的人生境界!在泰安盘桓数日,与朱孝纯等友人倾心交谈,畅游泰山及周边景点,于是逐渐坚定了归隐江湖的志向。3、对我们的启示:学生各抒己见,能自圆其说即可。三、总结:(一)认知:文言文的学习文言、文章、文化三个层面,我们按照这个顺序对两篇文章进行了探究。(二)阅读与研讨:赏析写景抒情的散文,要抓住情景交融处、文辞精美处,透过语言文字体悟思想感情。(三)审美鉴赏:分析和把握文章观察景物的角度和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景物的独特之美,体会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特点,进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悟作者独特的文化心理,这是我们应该到达的高度。(四)拓展:1、推荐学生阅读刘磊的中国古代文人的赤壁情结、袁爱国的中国名人的泰山情结。2、搜集写泰山或赤壁的诗文,探讨文人寄托在不同地方的不同情思,探究其背后蕴含的文化心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