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语文试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 (学生版).pdf
-
资源ID:96314474
资源大小:577.2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语文试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 (学生版).pdf
2021年全国甲卷高考真题语文试题变式练习之古代诗歌阅读原题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支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释】南丰先生:即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口侧径:狭窄的路,篮舁:竹轿。口骨毛清:谓超凡脱俗,具有神仙之姿。【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小题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变式题1基础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次韵夏日陈师道江上双峰一草堂,门闲心静自清凉。诗书发冢功名簿,麋鹿同群岁月长。句里江山随指顾,舌端幽渺致张皇。莫欺九尺须眉白,解醉佳人锦瑟旁。【注】本诗是诗人因党祸罢职,闲居徐州时所作。口诗书发冢: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发 冢,意为据墓。这句的意思是,儒生为了博得功名,不惜掘墓取书,而功名终薄。出自韩愈 进学解“补苴罅漏,张皇幽渺”,意为弥补缺漏,阐发精微深奥的道理。口莫欺:莫负。【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白描的手法和数字“一”的运用写出了环境的幽静,次句也照应标题“夏日”。B.颔联在描写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同时,呈现了诗人的心理,这种心理与其人生经历有很大联系。C.颈联对仗工整,含意丰富,上句呼应上文“功名薄”,写诗人在诗句之内可随意指点瞻顾。D.本诗前两联写景,后两联抒情,整首诗情景交融,结构清晰,意蕴丰富。【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变式题2基础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后湖晚坐陈师道水净偏明眼,城荒可当山。青林无限意,白鸟有余闲。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间。目随归雁尽,坐待暮鸦还。【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紧承诗题,写晚坐后湖所见所感,将自得自适之情寄寓景语之中。B.明写青林“无限意”,暗写诗人在后湖边上坐观时间之长,兴致之高。C.明写“白鸟有余闲”,暗写自己“有余闲”,含蓄表现其遁世的逍遥。D.颈联是对诗人自得之情的深化,表现其内心宁静,自信能以诗文立名。【小题2】清人纪的评该诗说:“颓然自放,傲然自负,觉眼前无可语者,惟看雁去鸦还耳。”结合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变式题3巩固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别黄徐州陈师道姓名曾落荐书中,刻画无盐自不工。一日虚声满天下,十年从事得途穷。白头未觉功名晚,青眼常蒙今昔同。衰疾又为今日别,数行老泪洒西风。【注】口 本诗写于诗人四十三岁,前一年他在颍州州学因党事牵连而被罢职之后,家居徐州,后为生活所迫,寄食曹州知州郭概处。诗人离徐州时,写了此诗向朋友黄徐州告别。刻画无盐:晋书周觊传中“庾亮谓觊曰:诸人咸以君方 乐 广 觊 曰:何乃刻画无盐,唐突西施。“,口青眼:正视则见青处,斜视则见白处。晋阮籍不拘礼教,能为青自眼。见凡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嵇康携酒挟琴来访,籍大悦,乃对以青眼。(世说新语)【小 题I】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在首句说自己的姓名曾落在当时名流的荐书之中:三、四句,回忆自己自得来名声发迹以来,一晃过了十年,而现在却落得个因党事牵连被罢职的下场、令人感慨。B.“白头未觉功名晚”一句实写自己此时虽生白发,年过不惑,但还是不觉得自己获得功名有什么晚来之感。C.尾联收结到话别,直抒胸臆。诗人感叹时光不肯饶人,自己年衰多病,又逢多悲的秋天,所以临行告别,面对秋风,老泪难禁,凄然泪下。D.全诗写诗人进退之间,难以由人,受到政治上的牵连被罢职,生活在贫穷中,不由得悲叹,做到了情感真挚,尽情倾吐。【小题2】本诗运用“刻画无盐”“青眼”两个典故旨在表达什么?请简要分析。变式题4 巩固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舟中二首(其一)陈师道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注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诗人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舟行之险。江上恶风卷浪,黄流湍急,风势壮猛,浪涛骇人,处于如此之境,诗人感到惊心动魄。B.颔联虚实结合,“万骑千里”是实写,写眼前所见;“气压三江五湖”是虚写,写心灵激荡而生的内心感慨。C.颈联写诗人在舟中凝神远瞩,江岸上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送来点点的光亮,只好坐起,静待更残。D.陈师道的这首诗从写江上风涛入手,前四句重点在于绘景,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情在境中,深沉悲壮。【小题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复杂的情感?请简要分析。变式题5提升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南丰先生 挽词二首其一陈师道早弃人间事,直从地下游。丘原无起日,江汉有东流。身世从违里,功言取次 休。不应须礼乐,始作后程仇。注 南丰先生:曾巩,江西南丰人,学者称南丰先生。作者在十六岁那年曾受知于曾巩。口江汉:借用王安石赠曾巩诗“曾子文章世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之意。取次:轻易之意。程仇:隋代文中子王通的学生程元和仇璋,王通说他们有制礼作乐的才能。【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前一句写南丰先生与世长辞令人悲痛;后一句表达作者沉痛的悼念之情。B.颔联感叹南丰先生已经归葬丘原,人生虽然无常,但文章和美名却可永垂不朽。C.“身世从违里”对曾巩一生遭际高度概括,回顾其一生坎坷,让自己更加伤感。D.“功言取次休”说明曾巩辞世,立功立言等也将至此而止,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小题2】本诗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