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
2021届石家庄市新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单 选 题(本大题共1 4 小题,共 2 8.0 分)1 .乙醇(C 2 H s O H)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乙醇燃烧过程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有()A.单质 B.氧化物 C.盐 D.有机化合物2 .在托盘天平两端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再向两只烧杯中注入相同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然后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投入相同质量的锌粒和镁带,待反应停止后天平指针可能指向是()分度盘的左边分度盘的右边分度盘的中间A.仅 B.仅 C.D.3.如表给出了氯化钠和碳酸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根据此表推断合理的是()温度/1 02 0304 0溶解度/g氯化钠35.836.036.336.6碳酸钠1 2.22 1.839.74 9.6A.2 0 久时,将 1 0 0 g 水加入30 g 碳酸钠中,充分搅拌后得到不饱和溶液B.2(T C 时,将 1 0 0 g 水加入30 g 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2 0 久-30。(:之间应出现交点D.可以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二者的混合物中提纯氯化钠4.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说法正确的是()A.-r 2 xs该图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1 6 2 8 S该图属于阳离子,离子符号为s-2 z 1/.D.该图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2价5 .化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则元素化学性质一定相似B.1 0 g甲和1 5 g乙充分反应,生成物的总质量不一定为2 5 gC.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一定是二氧化碳6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的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氢气能支持燃烧B将铁丝和铁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C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二氧化碳显酸性D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黑色粉末变为红色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A.A B.B C.C D.D7 .下列课本中的实验均作了一定的改动,改动后仍然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磐号验证蜡烛燃烧有水生成有澄清石灰水焰焰少外内焰幺-幺一失Iip粗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证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8.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以下与水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人类不缺淡水C.生活中可以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D.水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9.人们通过摄取各种不同的食物以补充人体所缺乏但必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下列微量元素,对人体有害的是()A.铁 B.碘 C.硒 D.铅10.下列事实的结论或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与OFT结合生成了电0D.浓盐酸在空气中生成白雾-浓盐酸具有挥发性11.2020年11月1日,长沙市解放路一家KTV内,陈某在电梯中打算用打火机将系着氢气球的绳子烧断,点火后突然发生了爆炸,导致电梯内多人受伤。请用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判断,下列事故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家用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水灭火B.高层住房着火时,要乘坐电梯迅速撤离C.档案资料着火时,可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D.发现煤气世漏时,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1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B.金刚石、石墨、C 6 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D.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1 3.20 时,5 0 g水中溶解1 8g食盐达到饱和,则20冤时,N a C l的溶解度是()A.1 8 B.1 8g C.3 6 D.3 6 g1 4.下列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钛和氯酸钾的混合物充分加热反应等质量的金属镁、锌、铁分别放入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一定质量的氯化钢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X溶液,X可以是碳酸钠或氢氧化钠A.1 个 B.2 个 C.3 个 D.4二、推 断 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 4.0分)1 5.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在常温下A、B都是液体,C、D均为气体单质,C可供人和动物呼吸,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B,C,D o(2)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8.0分)16.2013年 4 月 2 0 日,我国四川雅安发生7.0级大地震,地震中许多水源被破坏,灾区人民日常临时性用水都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使用。(1)向水样中加入明矶,经搅拌、静置、(填操作名称)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2)利用 除去水中的异味,因为该物质具有 的结构;(3)加入次氯酸(HC1O)消毒得到生活用水,次氯酸中氯的化合价为 价;(4)净化后的水样可能是硬水,还可能有细菌,所以生活中可以采用 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同时杀菌。17.化 学与生活紧密相联。(1)如图生活用品是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而成的是(填序号)(2)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期,需要摄取较多的蛋白质。下 列 食 物 中 蛋 白 质 含 量 最 高 的 是 (填序号)。A.大 豆 B.西 红 柿 C.橙 子 D.玉米(3)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 作用。(5)人体缺少必需的微量元素会影响健康。贫血通常需要补充的元素是A.铁 B.锌 C.氟 D碘。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 12.0分)18.结合如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乒 乓 球 片 酬 片A B C(1)实验A 中探究燃烧的条件,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酒精灯要放到铜片的中间位置,将乒乓球片和 滤 纸 片 要 放 到 铜 片 的(选 填“对称”或“不对称”)位置,使二者受到的温度尽量相同。(2)对比观察实验B,一段时间后,试管_ _ _ _ _ 里的铁钉锈蚀。(3)实验C 的目的是。1 9.图 1是某兴趣小组在学习碱的性质时进行的探究活动,请要求回答问题.实物二振荡3个塑料瓶实蛉一观察固体表面露置5分 钟 刚 从 瓶 中 取一后的NaOH 出的NaOHNaOH溶液石灰水表 面 潮 湿 表 面 干 燥图2氢氧化钠含量多96%净重500gD图3(1)通过分析实验一可知,氢 氧 化 钠 会 吸 收 空 气 中 的.(2)实验二中观察到3 个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 B C,可证明CO?能与NaOH、Ca(OH)2反应,其中 C 瓶在实验中起 作用.(3)晓晓查阅资料了解到往Ba(OH)2溶液中滴加或通入下列图2 中物质会产生如下现象:A 中溶液显红色,B、C、D 中均产生白色沉淀.写 出 D 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_ _ _ _ _.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0 H-,所以,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上述关于B a(0 H)2性质的实验不能 体 现 碱 的 相 似 性 质 的 是(填 字 母 序 号)(4)冬冬发现工业上使用的氢氧化钠固体标签如图3 所示,于是对其所含杂质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提出猜想】猜想I:查阅资料可知,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 a C l.猜想U:工业用氢氧化钠可能含有N a 2c。3,原 因 是(用 简 洁 的 文 字 表 述).【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取适量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水溶解固体全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滴加过量的_ _ _ _ _ _一开始无明显变化,一会儿后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样品中含有N a 2c。3向所得溶液中滴加几滴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样品中还含有N a C 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 _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2 0,向6 0 g N a 2c。3 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C a C k 溶液。发生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 a 2c O 3 +C a C l2=C a C O3 I+2N a C L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加入C a C k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_ _ _ _ _g o(2)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的N a C l 质量为多少克?加入氯化钙溶液质量g(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是多少克?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N a C l 易溶于水,生成的N a C l完全溶解;结果保留到0.1%。)【答案与解析】1.答案:C解析:解:A、反应物氧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生成物二氧化碳和水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均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乙醵燃烧过程中不存在盐这类物质,故选项正确。D、乙醇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C乙醇燃烧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据此结合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在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是氧化物;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钱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类别的判断,掌握常见的氧化物、单质、化合物、有机物等的特征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答案:C解析: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天平平衡上的计算问题,解题关键是天平两边增加或减少的质量是否相等,如不相等,则那边重,指针偏向于那侧;我们知道锌粒和镁带都跟稀硫酸反应,当稀硫酸有剩余时,当锌粒和镁带质量相同时,镁带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比锌粒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氢气,所以左侧剩余物质质量重,指针偏向左;但是当稀硫酸不足时,两侧产生的氢气一样多,所以烧杯中剩余的质量也相等,这时指针不偏转答案:C3.答案:C解析:解:A、2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1.8g,将 100g水加入30g碳酸钠中将会有部分碳酸钠不能溶解,得到的是饱和溶液,故错误;B、20汽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将 100g水加入30g氯化钠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30g/(100g+30g)x 100%=23.1%,故错误;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20久-30K之间两曲线应出现交点,故正确;D、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所以碳酸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而氯化钠溶液中混有少量的碳酸钠,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故错误;故选C.A、20n t,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 1.8 g,进行分析解答;B、根据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溶液质量进行分析;C、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进行分析;D、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进行解答.此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溶解度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4.答案:D解析:解:A、质子数=1 7,核外电子数=1 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 7,为氯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质子数=1 6,核外电子数=1 8,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符号为S2-,故选项说法错误。D、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 个电子而形成带2 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A、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B、根据该粒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 7,为氯元素,进行分析判断.C、质子数=1 6,核外电子数=1 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带2 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进行分析判断。D、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本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难度不大。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但元素的化学性质不一定相似,如氢原子和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但氮属于稀有气体原子,性质稳定,镁易失去最外层的2 个电子,故二者化学性质完全不同,故 A 错误;B.由质量守恒定律的可知,只有10g甲和15g乙均全部恰好反应,则生成物的总质量才为2 5 g,否则一定小于2 5 g,故 B 正确;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而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组成的物质含有一种元素,但不是单质,是混合物,故 C 错误;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可能是二氧化碳,也可能是氮气,故 D 错误。故选B。6.答案:B解析:解:A、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燃烧,火焰为淡蓝色,说明了氢气能燃烧,故 A 错误;B、由将铁丝和铜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铜丝表面无变化于,说明了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 B 正确;C、将二氧化碳通人紫色石蕊溶液中,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是哦郁郁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深沉了碳酸,不是显酸性,故 C 错误;D、高温下,将一氧化碳通过氧化铁粉末,红色粉末变为黑色,可以得出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故 D错误。故 选:BA、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将酸中的氢置换出来进行分析;C、根据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进行分析;D、根据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7.答案:C解析:解:A、过程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说明反应生成水,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B、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水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氧气体积,能够测定氧气含量,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D、过程中无明显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o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加热时,铁无明显变化;C、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D、微观粒子是不断运动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8.答案:A解析:解:A、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故A说法正确;B、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供人们可利用的淡水是有限的,故B说法不正确;C、生活中可以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不能用食盐水,故C说法不正确;D、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AoA、根据电解水的现象和结论分析;B、根据淡水的量分析;C、根据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分析;D、根据水的构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基础知识,难度不大,加强有关水的知识的归纳和学习有利于解答本题。9.答案:D解析:解:A、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缺铁性贫血,对人体无害。B、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对人体无害。C、硒元素有防癌、抗癌作用,对人体无害。D、铅元素有毒,是一种具有神经毒性的重金属元素,对人体有害。故选:D。根据常见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答案:A解析:解:A、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而不是分子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B、公园的桂花开放时满园飘香,是因为桂花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桂花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酸碱中和反应都能生成水,实质是H+和0H-结合生成了比0,故选项解释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在空气中会形成白雾,故选项解释正确.故 选:A.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答案:C解析:解:A、家用电器着火时,为了防止触电,要立即关闭电源,而不能用水灭火,故 A 错误。B、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以防断电后被困电梯内,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命,故 B 错误。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适宜扑灭图书、档案等的火灾,故C 正确;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故 D 错误。故选:CoA、根据灭火的原理判断.B、根据火灾时不能乘坐电梯逃生进行解答.C、根据液态二氧化碳的使用范围判断.D、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能发生爆炸判断。燃烧和灭火对人的生产、生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理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及防护措施,对我们利用燃烧,防止火灾带来的灾难有指导性意义。12.答案:B解析:解:A、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以原子不是最小的粒子,故 A 错;B、金刚石、石墨、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造成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 B 正确;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例如钠离子与就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 C 错;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B.A、根据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考虑;B、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考虑;C、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所以不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还可以再分,知道单质的定义,熟悉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粒子可能是原子、离子,知道碳单质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不同.13.答案:D解析: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固体的溶解度由四个要点:一定温度、100g溶剂、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的溶质的质量;20汽时,50g水中溶 解18g食盐达到饱和,那 么100g水溶解的溶质是3 6 g,则20n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本考点考查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的概念有四个要点:指明温度;100克溶剂;达到饱和状态;质量即单位是克。本考点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一定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固体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质量;20。(:时,50g水中溶解18g食盐达到饱和,那 么100g水溶解的溶质是36g,则20汽时,NaCl的溶解度是36g;故选D。14.答案:A解析:解:由质量守恒定律,一定质量的碳和氧化铜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气体,则固体的总质量逐渐减少,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图象错误。二氧化锌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能发生;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剩余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二氧化镭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图象正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铁,金属的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反应时间短;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由多到少的顺序是镁、铁、锌,故图象错误。一定质量的氯化钢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碳酸钠先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的酸性减弱,pH升高,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显中性;继续加入碳酸钠时,碳酸钠又和氯化钢反应碳酸钢沉淀和显中性的氯化钠,在碳酸钠和氯化钢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不变,当氯化领完全反应后,再加入碳酸钠时,溶液的pH又升高;若X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至完全反应,p H =7,但不可能有一段p H 不变且等于7:X可以是碳酸钠,不可能是氢氧化钠,故说法错误。故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个数是1 个。故选:A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二氧化镒作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根据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镁、锌、铁,结合等质量的三种金属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进行分析解答。根据图象是p H 先变大,后 p H 等于7,最终p H 大于7,进行分析判断。本题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Mn02通电15.答案:H2O2 H20 02 H2 2 H 2。2=一 2 小0 +。2 T 2 H 2。二-2 出 T+0 2 T 2 H 2 +逑02 2 H2O解析:解:(1)A、B、C、D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D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人和动物呼吸需要氧气,所以C为氧气;A、B 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在常温下A、B 都是液体,A 能分解生成B 和氧气,所以A 为过氧化氢溶液,B 为水,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为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 是H202,B 是也0,C是。2,D是出;MnO?(2)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H 2。2 42 H 2 0 +02 T;通电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 小 0 二2 H 2 T+O 2 T;占燃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 H 2 +。2-2 H 2。故答案为:(1)H2O2,H2O,02,H2;MnOz(2)2 H 2()2 2 H 2 O +02 T;通电 2 H 2。二2 H 2 I +02 T:点燃 2 H 2 +。2 3 2 H 2。根据A、B、C、D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C、D 均为气体单质,人和动物吸入C 后,体内的营养物质会发生缓慢氧化,人和动物呼吸需要氧气,所以C 为氧气;A、B 都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在常温下A、B 都是液体,A 能分解生成B 和氧气,所以A 为过氧化氢溶液,B 为水,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D 为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6.答案:过 滤 活 性 炭 疏 松 多 孔+1 煮沸解析:解:(1)向水样中加入明矶,经搅拌、静置、过滤可除去水中的难溶性杂质;故填:过滤;(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所以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填:活性炭;疏松多孔;(3)在次氯酸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由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l)+x +(2)=0,x=+l;故填:+1;(4)以生活中可以采用煮沸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同时杀菌;故填:煮沸。(1)根据水中难溶性杂质的除去方法来分析;(2)根据活性炭的结构与性质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来分析;(4)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水的净化方法、原理和相关操作等。然后结合实验情景和问题情景,细致地分析题意和实验信息,并根据所学的相关知识,选择好净化的方法,进行净化实验操作,或者是通过细心地思考、探究,来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等。17.答案:C A 压 强 温 度 乳 化 A解析:解:(1)A、陶瓷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A 不符合题意;B、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 B 不符合题意;C、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 C 符合题意;D、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 D 不符合题意。故填:B;(2)在大豆、西红柿、橙子、玉米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的是大豆;故填:A;(3)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瓶内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比外界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故填:压强,温度;(4)用洗涤剂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5)缺铁易引起贫血,故填:A o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根据食物中所含有的营养素进行分析解答;气体的溶解度与温度和压强有关,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缺铁易引起贫血,据此解答。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8.答案:对称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和氢氧化钠反应解析:解:(1)实验A中探究燃烧的条件,为了保证实验的公平性,酒精灯要放到铜片的中间位置,将乒乓球片和滤纸片要放到铜片的对称位置,使二者受到的温度尽量相同。故填:对称。(2)对比观察实验B,一段时间后,试管里的铁钉与水和氧气充分接触,容易锈蚀。故填:。(3)过程中右边试管中进入的液体比左边试管中多,说明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实验C的目的是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和氢氧化钠反应。故填:探究二氧化碳是否能和氢氧化钠反应。可燃物燃烧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铁和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9.答案:水蒸气 对 比 B a(O H)2+S O2=B a S O3 X+H2O C氢氧化钠含有什么杂质 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 硝酸 N a C l +A g N O3=A g C l I+N a N O3解析:解:(1)由上图实验一可知,氢氧化钠会吸收空气的电 0,因此要密封保存.(2)实验三中可观察到三个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大小为A BC,对比A瓶、B瓶与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 O?能与N a O H、C a(O H)2 发生反应.(3)D 试管中的反应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钢反应,化学方程式:B a(O H)2 +S 02=B a S O3 1 +H20;根据碱的通性,碱可以和指示剂反应,可以和酸反应,可以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不能体现碱的相似性质的是C,故选C;(4)【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含有什么杂质?【提出猜想】因为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可能含有碳酸钠;【进行实验】根据能和碳酸钠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加入的是酸,但又要排除后面银离子的干扰,所以只能滴加硝酸;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化学方程式:NaCl+AgNO3=AgCl 1+NaNO3;故答案为:水;(2)对比;(3)Ba(0H)2 +S02=BaSO3 I+H20;C;(4)【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含有什么杂质?【提出猜想】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进行实验】硝酸;NaCI+AgNO3=AgCl I+NaNO3.(1)考虑氢氧化钠的性质进行回答;(2)考虑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水的反应;(3)根据碱的通性考虑;(4)【提出问题】根据氢氧化钠含有什么杂质进行分析;【提出猜想】根据氢氧化钠的变质分析;【进行实验】根据碳酸根离子验证考虑;考虑氯离子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熟练掌握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能够根据物质的性质设计实验对物质进行鉴别,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自己设计实验的能力.20.答案:10解析:解:(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2)设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x,Na2CO3+CaCl2=CaCO3 1+2NaCl100 11710gx100 _ 11710g 一 xx=11.7g(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质量是60g+67g 10g=117g,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霁|X 100%=10.0%。故答案为:(l)10g;(2)11.7g;(3)117g,10.0%(1)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知道,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为10g进行分析;(2)(3)根据(1)的分析可以知道两种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为氯化钠溶液,可以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来完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