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题卷(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
-
资源ID:96318831
资源大小:3.08MB
全文页数:5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押题卷(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解析版)-备战2023年中考语文临考题号押题(全国通用).docx
押题卷(十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79年级) 学段目标与内容的“阅读”部分提出了“阅读由多种材料组合、较为复杂的非连续性文本,能领会文本的意思,得出有意义的结论”。因此,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就成了近年来中考语文命题的热点题型,相对于由句子和段落构成的小说、散文等连续性文本,它通常会围绕一个主题把相关的文字材料、图片、表格等相关材料组合在一起,要求考生通过阅读分析、比较研究,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出来。非连续性文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的一种集综合性阅读、比较性阅读、研究性阅读于一体的大视野阅读形式。其考查的主要特点:考查形式灵活多样。具有较强的探究性。注重个性阅读体验。夺取中考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题高分的解题秘籍一、解读图表图表是形象化的语言,直观简明,信息量密集。能综合考查考生捕捉信息,分析解释信息,并作出评价等诸多能力。同学们首先要看清楚图表的标题、内容,了解清楚图表说明的内容和比较的角度,对图表的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然后通过准确获取图表中的文字提示及细节等方面情况,汲取有价值的信息,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发表个人观点或看法。图表题答题技巧主要有三:首先要读懂图表所表 述的内容,看出图表是对什么内容的表述。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抓住问题的关键来作答。看表对其内容进行概括或说明图表反映的问题时,既要横向比较也要纵向比较。二、材料探究解答时,如果几则材料共同讲述一个主题,那在探究材料之间的共性的同时,更应探究它们的个性;有些材料看似讲述不同的主题,其实只是形式不同而实质是相同的,对于这样的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性。通过同中求异,异中求同,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或变化规律,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对于解答材料的整合与探究这类题目一定要将几则材料内容都认真研读,找到几则材料关注的共性问题,加以整合,尝试着从中筛选、概括一条最主要的信息。三、点击网文当今社会互联网络发展迅猛,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大量以碎片状呈现,如何有效地整合并利用这些信息,无疑将成为网络时代学生的重要能力之一,这便是非连续性文本的重大价值所在。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让语文更多的融入到生活实践中来。更是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参与的精神,和手脑并用的语文实践。对于打通生活和教学的界限。四、应用类题根据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写标语,广告语等。此类试题常常给定一个主题,让大家根据这一主题拟写标语,或者相关的诗句或者名言。同学们答题时首先要了解标语(或口号)的特点,即简洁,有号召力。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只要符合活动主题即可。特点:抓住语境,把握内容,控制字数,句式整齐,修辞得体。广告具有独特性、形象性、创造性的特点。(2022·辽宁阜新·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2022年3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连续10年同大家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这既是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出一份力,也是要推动在全社会特别是在青少年心中播撒生态文明的种子,号召大家都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持之以恒,久久为功,让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改善生态环境的第一要务是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能够调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可以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一部分降水被林冠截留,直接蒸发到大气中,一部分顺着枝叶、树干流到林地,形成树干径流。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中国实施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计划,为世界作出了表率,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到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我国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个,约占陆域国土面积18%;去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提升到87.5%。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覆盖率变化(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材料三】北方三月,草木萌动,正是植树的季节。辽宁省教育厅日前印发辽宁省“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实施方案,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持续增加校园绿化面积,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并树立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理念,营造安全、健康、舒适、和谐的校园环境。为充分挖掘校园中可绿化资源,更好地实施“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辽宁鼓励各校以水而定、量水而行,统筹教学、生活、生态用水需求,合理配置绿化用水。鼓励采用乡土树种,大力推行“植树增荫”“种草增绿”“育花增美”“造景增辉”,创造出多层次、立体感、生态型的校园景观。同时各校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植树活动,形成“千”所学校共种“万”棵绿树的浓厚氛围。(选自中国教育报,有改动)1对以上三则材料内容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应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者、推动者。B2000年至2017年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约1/4来自中国。C材料二图表显示: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覆盖率都比前一次稳步提高,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23.04%。D实施“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可以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幵树立绿色低碳生态文明理念。2材料二中画线句子采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学校要实施“千校万树”校园绿化工程,请你提出三条合理化廸议。【答案】1C 2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林冠层比作一把大伞,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林冠层的形状和林冠层可以起到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的作用,进而说明森林能够调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 3示例:(1)合理配置绿化用水。(2)可以种植乡土树种。(3)推行多样化的种植方式。(4)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各类主题植树活动。(如答出收集雨水浇树,移种山花入校园,爱护校园绿化成果等其他合理化建议亦可。)【解析】1考查辨析信息。C根据材料二中的统计图表可知,第一次调查的覆盖率是百分之十二点七,第二次调查的覆盖率是百分之十二,呈现下降趋势。本项“历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中森林覆盖率都比前一次稳步提高”有误,故选C。2考查说明方法。画线句中的“林冠层就像一把大伞”把林冠层比作一把大伞,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联系句中的“可以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可知,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林冠层的形状和林冠层可以起到对垂直降雨进行再分配的作用。联系前句“改善生态环境的第一要务是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森林能够调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可知,进而说明森林能够调蓄水源,改善生态环境。3考查提出建议。根据材料三中的“合理配置绿化用水。鼓励采用乡土树种”可提出建议:合理配置绿化用水,可以种植乡土树种。根据“大力推行植树增荫种草增绿育花增美造景增辉,创造出多层次、立体感、生态型的校园景观”可提出建议:推行多样化的种植方式。根据“同时各校可以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各类主题植树活动”可提出建议: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各类主题植树活动。(2022·四川资阳·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揭秘太空授课背后天地通信测控网邱晨辉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内容要从400公里外的近地轨道传回地球,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背后离不开一条高效、稳定的通信传输“天路”。要想完成这场天地通话,需要空间站、天链中继卫星和地面站的通信系统共同参与。为实现天地互联互通、即时通话,中国电科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具体来看,为了完成地面人员与航天员之间的语音、图像等信息传输任务,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天、国内外各测控站点布设了多型号统一测控系统、遥测系统,这些地面测控系统与中继卫星,共同织就了立体通信测控网。为实现高速率、大数据的传输,中国电科对卫星通信设备硬件及软件进行了升级改造,采用自主研制生产的大功率功放和高速调制解调器,大大提升了卫星通信传输能力,可满足载人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数据传输的要求。在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同时,保障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也是重中之重。为了给地面传输清晰的画面,中国电科研制了多种天地图像编解码终端,可适应载人空间站多舱、多场景天地图像传输要求,实现语音、视频图像的双向传递,让航天员和地面人员进行实时交互,为天地联通构建可视化平台。高速通信处理器是天地通信的“利器”之一,它在中国空间站与地球之间架起一座无形的“鹊桥”,使得中国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数据以及其他载荷用户数据,能实时、准确地在这个无形“桥梁”上通过,传送到地球。在“天宫课堂”的授课中,航天员老师们与地面的学生交流,离不开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电子所研制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该话音处理器能实现中国空间站舱内、舱间、天地、出舱,以及核心舱和神舟飞船之间的音频通话,天地间实时通话的时延在1秒以内。空间站话音处理器融合了低码速率和高保真两大音频通话核心需求。与9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在保证话音不失真的前提下,音频压缩程度提升了4倍,压缩方式扩展到5种,容量上实现了29路话音数据实时处理,既可以构建一对一的私聊环境,又能随心所欲地建立群聊。以往,由于技术所限,天地通信只有一条“羊肠小道”,而今,中国空间站和地面的通信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高速公路,图像、话音数据都是这条路上的车辆。(摘自中国青年报,有删减)文本二:“天宫课堂”为少年播散梦想种子张继“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正式开讲并直播,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也是中国航天员第三次进行太空授课。“天宫课堂”旨在传播科普知识,点燃梦想激情,激发爱国情怀。“天宫课堂”引领青少年进入科普殿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创新的动力。从“天宫课堂”第一课,到第二课,每一堂课的内容都是一种精心安排,都极具针对性和趣味性。注重通过场景展示与实验演示,让广大青少年观察到各种实验中神奇现象,了解实验背后的科学原理,开启他们心中那扇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从第一课的微重力环境下细胞学实验、液体表面张力等实验,到第二课的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等,通过演示与讲解,增强了广大青少年自身的科普知识,提升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浓厚兴趣。“天宫课堂”激励青少年追梦逐梦前行。浩瀚星空,广袤苍穹,自古以来寄托着人类的科学憧憬。从载人航天到奔月探火,从无人飞船到中国空间站,“神舟”“天和”“天问”“嫦娥”“夸父”,中国航天向前迈出的每一步,承载着中国人探索深空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中国人挑战未知的冒险精神,展示了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航天梦。中国的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通过持续开展的“天宫课堂”,就是要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空间科学知识,激发他们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天宫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空间站里,开启面向广大青少年的“天宫课堂”,由我们自己的航天员进行丰富多彩的实验课,并开展天地通话,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从这个角度而言,“天宫课堂”本身就极具激励性和自豪感。对于广大青少年而言,这是一种庆幸和幸福,这是一种骄傲和自豪。有幸聆听一堂堂“天宫课堂”,亲自体验和交流各种实验,这是一堂爱国主义公开课。爱国种子悄然播散心间,家国情怀油然而生。广大青少年要珍惜美好时光,把握时代机遇,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无论是在探索太空的梦想中,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去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去写就自己的辉煌人生。(摘自四川在线·天府评论,有删减)4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天宫课堂”第二课的开讲,来揭开太空授课背后天地通信测控网的秘密。B中国电科研发的立体通信测控网,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实现天地间互联互通。C与9年前的太空授课相比,“天宫课堂”第二课使用的空间站话音处理器优势明显。D文章先介绍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搭建,再围绕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展开说明。5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篇文章开篇均写“天宫课堂”开讲,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出文章观点。B高速通信处理器能使空间站上的图像、话音等数据,实时准确传输到地球。C文本二第段例举中国首次太空授课,反响巨大,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观点。D无论文本一还是文本二,读者都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6文本二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的?7“天宫课堂”第二课为什么能够成功开讲?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简要概括。【答案】4B 5A 6核心观点是:“天宫课堂”旨在传播科普知识,点燃梦想激情,激发爱国情怀。(或“天宫课堂”为少年播散梦想种子。)从三个方面论证:引领青少年进入科普殿堂;激励青少年追梦逐梦前行;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7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我国航天科研人员为攻克技术难关而不懈努力和太空教师为激发青少年兴趣而精心授课。【解析】4本题考查信息筛选辨析。B.有误,“中国电科研发的立体通信测控网,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实现天地间互联互通”偷换概念,根据文本一第段“中国电科专门研制了天地卫星通信系统,保证天地通信畅通无阻”、第段“中国电科在陆海空天、国内外各测控站点布设了多型号统一测控系统、遥测系统,这些地面测控系统与中继卫星,共同织就了立体通信测控网”可知,“立体通信测控网”并不是中国电科研发的;故选B 。5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分析。A.有误,文本一开篇写“天宫课堂”开讲,是为了引出后面“天地通信测控网”的内容;而文本二的内容就是围绕“天宫课堂”来展开讨论的,所以并不是为了引出后面的观点。 故选A 。6本题考查中心论点及论证思路。论点是作者观点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一个简明的表肯定或否定意思的判断句。有的题目直接揭示论点;有的开篇点题,引出中心论点;还可以看结尾,有的文章篇末揭示中心;有时,还要注意文中直接表述句,体现作者主要观点的正面表述句也可能是文章中心论点。根据标题“天宫课堂为少年播散梦想种子”及文本二第段“天宫课堂旨在传播科普知识,点燃梦想激情,激发爱国情怀”即可提炼中心论点:“天宫课堂”旨在传播科普知识,点燃梦想激情,激发爱国情怀。(或“天宫课堂”为少年播散梦想种子。)作者首段提出核心观点,紧接着选文第段“天宫课堂引领青少年进入科普殿堂”、第段“天宫课堂激励青少年追梦逐梦前行”、第段“天宫课堂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三个方面对论点进行论证,最后号召广大青少年要珍惜美好时光,把握时代机遇,把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无论是在探索太空的梦想中,还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去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去写就自己的辉煌人生。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概括。根据文本一第段“在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的同时,保障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也是重中之重”,体现了“天宫课堂”的成功开讲离不开搭建通信高速传输通道和保障天地话音图像高质量传输。根据文本二第段“中国的首次太空授课,全国6000余万中小学生观看授课直播,产生巨大社会反响,在一代人心中播下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通过持续开展的天宫课堂,就是要让更多青少年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空间科学知识,激发他们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体现了第一次太空授课的成功为此次“天宫课堂”的开讲做了铺垫,激发了广大青少年对航天梦的热情。材料文本二第段“如果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这是根本做不到的”,体现了“天宫课堂”的成功开讲离不开国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2022·贵州安顺·统考中考真题)网红应该有的样子【材料一】网红,是“网络红人”或“网络红物”的简称,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特点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物。提到“网红”,人们并不陌生。故宫博物院是“网红景点”,高品质文物展览、主题创意活动、特色文创设计,让年轻人爱上传统文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他开通新浪微博1个月,吸引300多万粉丝;某“网红博主”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动人,拥有700多万海外粉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人物和实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教师”的人,往往对拓展知识有浓厚的兴趣,以此敦促自己养成持续学习的习惯;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互联网技术日渐纯熟,流行风尚的更替速度加快,能够被千千万万人持久喜爱的网红殊为难得。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递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自人民日报<社会需要正能量“网红”>有删改)【材料二】“爷(婆),你们奏啥咧?还认得额么?”相信经常刷短视频的人,对这个声音并不陌生。某90后短视频创作者,开车到农村等偏远地区,“搭讪”老年人。他用这种拉家常的方式,跟老年人拉近距离,聊聊天,然后给老人们拍张照片,冲洗出来,放在定制的相框里,郑重地送给他们。看着满山遍地的红枣卖不出去,也开直播给农户们助力;看到江西老万夫妇爱心厨房的故事,便在陕西肿瘤医院旁边也创办了一家爱心厨房。在短视频平台,类似这样的博主还有很多。对于此类题材的走红,网友们给出了自己的看法。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所表达的陪伴主题,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乡愁。从老人布满皱纹的面颊上,我们读懂的是岁月的流逝,看到的是平凡生活中的不易与坚守。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热衷于炫富、靠着浮夸演技、以猎奇低俗博人眼球的视频创作者,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流量,但很快又在大浪淘沙中被遗忘。而那些能够给作品注入温度,能够给用户带来知识增量、情感增量、价值增量的,更能以过硬口碑获得持续关注。在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 B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持续打动人心?如何将流量变成温暖人心的正能量?不论是给农村老年人拍照片,还是通过镜头弘扬传统文化,抑或是通过直播带货为贫困山区的农产品找出路,事实证明,流量不应该是利益的代名词,而应该是正能量的扩音器。当然,回到现实生活,从这些视频中不难看出,生活并非都是风花雪月、诗和远方,一些现实话题也需要更多人予以关注,比如农村留守老人。某种意义上,农村留守老人是时代高速列车“落下”的群体,他们步履蹒跚,无法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视频中的老人,大多数独居或者夫妇二人相伴,来自陌生人的善意能够让他们倍感温暖,从他们的脸上,能够看到留守老人对于陪伴、亲情的渴望。现在脱贫攻坚战已经打赢了,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了,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何尝不是全社会的目标?“网红们”的尝试或许是重要一步,也启示我们:关爱老人,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进来。8下列选项是对“网红”下的定义,请选出最准确的一项 ( )A网红是“网络红人”或“网络红物”的简称。B网红是在现实或网络生活中,因某个事件或某个特点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物。C网红是通过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的人。D网红是借助大众传媒力量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视频创作而“走红网络”的博主。9材料一中的第段有什么作用? 10请根据原文内容,梳理材料二第段的行文思路,填写下表。 11请你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什么样的网红才能赢得社会的认可。 【答案】8B 9内容上,解释“网红”这一概念;结构上,与题目“网红应该有的样子”相照应,引出话题;表达效果上,列举网红景点等例子,引发读者阅读兴趣。 10【参考示例】A.正反举例,对比分析 B.什么样的流量才是值得追求的 C.总结概括,得出结论 11个人素养: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价值观:有端正的价值观,以多种方式传递正能量,丰富时代文化生活;情感:有真情实感,能温暖人心;责任感: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关注现实问题,给人启发和思考。【解析】8考查给某个概念下定义。根据材料一首段中的“网红,是网络红人或网络红物的简称,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特点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物”可知,网红是在现实或网络生活中,因某个事件或某个特点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物。故选B。9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作用。材料一中“网红,是网络红人或网络红物的简称,是指在现实或者网络生活中,因为某个事件或者某个特点而被网民关注从而走红的人或物”是对“网红”这一概念的具体定义,解释了这一网络热词;“故宫博物院是网红景点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成为网红医生某网红博主拍摄乡村风景、传统美食的短视频唯美动人,拥有700多万海外粉丝,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之美”这些句子通过列举“网红景点”“网红医生”“网红博主”等事例,让读者进一步了解“网红”的概念并产生阅读兴趣;“人物和实物借助大众传媒力量走红网络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引出本文的论题。10考查分析论证思路。A.本段中的“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热衷于炫富、靠着浮夸演技、以猎奇低俗博人眼球的视频创作者,虽然获得了一时的流量,但很快又在大浪淘沙中被遗忘”是一个反面的例子。“而那些能够给作品注入温度,能够给用户带来知识增量、情感增量、价值增量的,更能以过硬口碑获得持续关注”是一个正面的例子。所以可填:正反举例,对比分析。B.联系前句“在一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可填写为:什么样的流量才是值得追求的?C.“事实证明,流量不应该是利益的代名词,而应该是正能量的扩音器”是经过对比分析后得出的结论,故可填:总结概括,得出结论。1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与概括能力。根据材料一段“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可知受社会认可的“网红”要能够影响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丰富文化生活;根据材料一段“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可知网红要具备个人魅力: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等;根据材料二段“视频中所呈现出的生活状态、所流露出的真实情感、所表达的陪伴主题,勾连起每个人内心深处的乡愁”可知网红作品要能呈现出生活原态、流露出真实情感;根据材料二段“当然,回到现实生活,从这些视频中不难看出,生活并非都是风花雪月、诗和远方,一些现实话题也需要更多人予以关注,比如农村留守老人”可知网红作品要能够关注现实问题,带给人启发和思考,传达温暖人心的正能量。(2022·贵州遵义·统考中考真题)文化遗产材料一:为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国务院决定自2006年起,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2016年将其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2022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印发了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 全面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统筹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保护与利用、传统与创新、资源与环境的关系,切实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材料二:材料三: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象级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以全新视角走进故宫,通过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工作,带领人们了解故宫博物馆里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纪录片了不起的匠人把镜头对准匠人们的手艺生活,用贴近年轻人的创新表达,展现精妙技艺背后的情怀与故事、审美与文化;记录电影天工苏作从众多苏州传统工艺门类中,选取蚕桑丝织、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等非遗项目,展示古老技艺的工艺之美、匠心之巧通过纪录片的艺术性再现,我们在一招一式、一榫一卯、一针一线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也让“择一事,终一生”的工匠精神深深触动了无数人的内心。材料四: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尽管如此,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譬如,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保护的方式缺乏创新,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还应采取其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摘编自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互联网)12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要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传统与创新等关系。B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影视记录的创作为非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C我们能够在非遗纪录片中了解古老技艺的前世今生,领略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D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中还存在非遗保护的环境不够优越、氛围不够浓厚等问题。13分析材料二,写出三条有意义的结论。1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怎样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落到实处。【答案】12B 13图一:超过一半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或: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最感兴趣)少部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相传形式感兴趣(或: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相传形式最不感兴趣)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大大超过其他形式;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超过陈列展览和口头相传群众占比之和;图二:“18岁以下”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大;“50岁以上”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小;“18岁以下”和“30-50岁”年龄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都超过一半。 14提供政策支撑,加大统筹规划力度;保护“非遗”的核心在于传承,既要保留和发扬传统的表现形式,又要创新表现形式;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学校要积极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相关的课程;广大青少年要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非遗文化。【解析】12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B.“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影视记录的创作为非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表述错误。从材料三“影像记录是保护非遗的重要手段,非遗为影视记录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可知,提供丰富素材的是“非遗”。故选B。13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转换能力。需要分析概括提炼。图一:从图一统计图可知,群众对舞台表演有57%感兴趣,于是可提炼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最感兴趣,超过一半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从统计图可知,群众对口头相传的非遗文化只有9%感兴趣,于是可提炼出: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相传形式最不感兴趣,只有少部分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口头相传形式感兴趣;另外,对三种形式的统计中,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为57%,而其他两种“口头相传”与“陈列展览”相加才41%,于是可提炼出: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大大超过其他形式。或,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群众占比超过陈列展览和口头相传群众占比之和。图二:图二是喜爱舞台表演的群众各年龄段占比统计图。从统计图可知,18岁以下的对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人,占比为60%。故可得:“18岁以下”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大,为60%;从统计图可知,1830岁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为49%,3050岁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为54%,50岁的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为42%,故可得:“50岁以上”年龄段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最小;或是“18岁以下”和“30-50岁”年龄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舞台表演形式感兴趣的占比,分别是60%和54%,都超过一半。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14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一“通知要求全面加强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统筹好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正确处理历史与当代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可提炼出:要提供政策支撑,加大统筹规划力度;从材料一“在发展中保护,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好提炼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新时代焕发新生、绽放光彩”可提炼出:保护“非遗”的核心在于传承,既要保留和发扬传统的表现形式,又要创新表现形式;从材料四“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非遗文化真正活起来”可知,要创新学习与实践模式、广泛搭建宣传平台,让传统手艺与民众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从材料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在于传承,而想要让更多的人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就要从青少年抓起,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课程”可提炼出:学校要积极让非遗进校园、进教材,开设相关的课程;从材料四“还应采取其他切实可行的措施,以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可提炼出:广大青少年要参与相关课程的学习,了解非遗文化。据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15(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一:(数据来源: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图表来源:人民日报)材料二:太空出舱!北京时间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183天!从2021年10月16日飞向太空,到2022年4月16日凯旋,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三人组圆满完成长达半年之久的“太空出差”任务,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为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打下坚实基础。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着未知。目睹这宇宙美景的背后,是航天员们每一次为梦想而飞的振翅练习。(节选自人民日报 余建斌勇做新时代奋斗者攀登者)材料三:一次次飞天逐梦,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中国航天驶入空间应用发展的快车道,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全面服务国计民生。航天应用展现新成就,航天技术创造美好新生活。中国航天勇攀高峰,为服务国家发展和增进人类福祉作出巨大贡献。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路永不停歇。奋力迈向新目标,中国航天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必将实现更加恢弘壮丽的航天梦。(节选自人民日报冯华航天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1)请你阅读材料一,概括主要信息。(2)根据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中国航天梦的认识。【答案】(1)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提高,载人飞行时长不断刷新纪录。(2)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中国航天梦是一代代航天人团结协作,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中国航天梦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中国航天梦的实现,需要航天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人的航天梦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中国人的航天梦服务国家发展和民生;中国人的航天梦体现着文化自信和科技信心;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意思对即可)【详解】(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根据材料一图中的2003年“神舟五号”飞行时长只有21小时,到2021年“神舟十三号”达到183天,可概括为:随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航天科技水平实现跨越式提高,载人飞行时长不断刷新纪录。(2)本题考查认识。根据根据材料一图中的2003年“神舟五号”飞行时长只有21小时到2021年“神舟十三号”达到183天,可知,中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根据材料二“经过约6.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首次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可知,中国航天梦是一代代航天人团结协作,不断实践,不断努力奋斗的过程;根据材料二“神舟十三号感觉良好三人组圆满完成长达半年之久的太空出差任务,刷新了一个又一个中国航天纪录,为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打下坚实基础”可知,中国航天梦体现了中国人对宇宙、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根据材料二“从中国空间站的舷窗望向外面,蔚蓝的地球生机勃勃,周围是深邃的宇宙,充满着未知。目睹这宇宙美景的背后,是航天员们每一次为梦想而飞的振翅练习”可知,中国航天梦的实现,需要航天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根据材料三“一次次飞天逐梦,一次次将梦想变为现实”可知,中国人的航天梦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果;根据材料三“国航天驶入空间应用发展的快车道,推动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和卫星遥感全面服务国计民生”可知,中国人的航天梦服务国家发展和民生;根据材料三“太空中的中国速度、中国奇迹让人印象深刻。太空探索永无止境,逐梦之路永不停歇”可知,中国人的航天梦体现着文化自信和科技信心;根据材料三“奋力迈向新目标,中国航天开启全面建设航天强国新征程,必将实现更加恢弘壮丽的航天梦”可知,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广西桂林·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C919大飞机是我国按照世界先进标准完全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为什么取名C919?它的全称是“COMAC919”(飞机主制造商中国同飞公司的英文名称简写)。“C”是“COMAC”的第一个字母,也是中国的英文名称“CHINA”的首字母;第一个“9”,寓意经久不衰,持久耐用;“19”则代表最大载客量为190座,合起来就代表着中国一款持久耐用的190座民用客机。从1970年我国自主研制的“运十”飞机立项,到2017年C919首飞成功,历经47个春秋,中国人的“大飞机梦”终于成真。飞机设计有多难?研制飞机,就犹如谱写一首自己的歌。C919并非循着前人的曲子填词,而是重新根据需求创作新曲。2008年中国商飞公司成立后,从初步设计到详细设计再到机体制造,C919走过了7个年头。2000多份机翼图纸,机头、机身、机翼、翼吊发动机等一体化设计,近2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