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docx
-
资源ID:96332149
资源大小:48.86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docx
教师姓名单位名称填写时间学科生物年级/册七年级(上)教材版本人教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第二章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难点名称食物链的特征之一: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难点分析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过程和有毒物质在最高消费者体内积累的过程有点矛盾,怎样让学生很好的理解为什么有毒物质会在最后消费者体内积累下来不在传递流动,如果最后的消费者是人类自己呢?从而明确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生活中,学生对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并不陌生,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诸如此类的谚语也有所了解。学生通过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的学习,已经初步认识了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但是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生物富集”,解释生物富集现象,体验生物之间食物联系的复杂性和关联性,有点难度。在学习中,我利用书上资料分析,让学生知道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传递,进一步理解生物富集现象,认识到它的危害,从而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难点教学方法1. 通过动植物之间的食物联系、能正确书写食物链。2. 根据图文和食物链的书写明确食物链的原则。3. 利用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图文资料,解释有毒物质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导入播放影片:动物世界,情境导入,激发兴趣,视频中出现了哪些生物?各生物间有什么联系?知识讲解(难点突破)探究活动一:食物链1、根据影片中出现的动物和植物:草、斑马、猎豹、鱼、鲸等2、小游戏:请同学到讲台上,分别把上列五种生物的头饰带到各自的头上,各自找到自己的食物抓住他(她)的衣角,站成一排。认识各种生物存在的食物关系。五位同学到讲台上做游戏,分别扮演:草、斑马、猎豹、鱼、鲸等3、看图猜谜语写食物链:学生回答,然后写出食物链,学生到黑板上写,学生抢答4、典型分析,提问:同学们分组讨论写的食物链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问题出在哪里?要想正确的书写出一条食物链要注意哪些事项?明确食物链书写的原则。探究活动二:有毒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1、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书上23页的资料分析提问:(1)如果这些积累了有毒物质的鱼被你吃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你能举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2)为什么消费者级别越高,体内有毒物质浓度越大?2、观看“水俣病”视频:日本水俣湾事件通过水俣病谈自己的感想,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迪?课堂练习(难点巩固)1、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中几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如果该生态系统被污染,则体内有害物质最多的可能是()A螳螂B蝉C黄雀D植物2、铅是一种在生物体内难以分解和排出的物质。在一个受铅污染的生态系统中,发现甲、乙、丙、 丁四种生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关系,经检测它们体内残留的铅含量情况如下表。那么四种生物 之间最可能的食物链构成是() A乙丙丁甲 B丁乙丙甲 C甲丙乙丁 D甲乙丙丁(指名回答分析)小结本着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设计了两个小游戏,在游戏过程中,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从而深层次的理解所学知识,领悟生态系统中错综复杂的生物关系。培养学生保护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共处的情感。总之,一堂课需要深入的斟酌,在驾驭课堂方面,还需要能力上的提升,这就要求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地积累经验,保持良好的心态,能够随机应变,应付自如,使课堂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