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docx
-
资源ID:96332408
资源大小:23.1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单元教案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docx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_叶片的结构_设计者_ 单位_ 授课年级_七年级_ 章节名称第三单元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叶片的结构学时1 课标要求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义务教科书2012年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实验内容。在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位于第四个一级主题“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中的第二个二级主题“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之中的内容。本章没有分节,章下有三个黑体字标题:“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植物的蒸腾作用”、“绿色植物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在2011版生物学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本节授课内容属于“植物的蒸腾作用”知识框架下的实验内容,实验要求指导学生制作叶的徒手切片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从而识别叶片的结构,领悟叶片与蒸腾作用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基于本章的落脚点是使学生认识绿色植物与水循环的关系,植物参与水循环的主要途径就是蒸腾作用,而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叶片上气孔进行的。因此,观察“叶片的结构”的实验就成了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与此同时本节涵盖了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如徒手切片、临时切片的制作、叶片下表皮临时装片的制作、显微镜的使用、生物绘图等基本的实验知识和技能。所以说本节的教学在整册书的实验教学中算是一个实验大综合,考察着学生对基本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能力达到的程度,故此本节实验显得格外重要, 本节的教学更具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观察叶片的结构并能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 学生能制作叶片徒手切片,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认识叶片各结构的细胞排列方式。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已经学习了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对植物的认识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通过“练习使用显微镜”、“制作并观察植物的临时装片”这些实验,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另外,七年级学生学习的热情很高,尤其是对实验充满了兴趣。但他们实验水平不高,在实验技能方面还比较欠缺,实验操作还不熟练,实验步骤不够规范,且有盲目性,不能进行目标指向性很强的思维,这都需要教师及时地引导以及不断地训练和强化。 教学目标 1.学生能描述植物的蒸腾作用。2.学生尝试制作叶片的徒手切片,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制作叶的表皮临时装片,并使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结构。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3.学生描述叶片的各部分结构与其功能,认同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提前完成学单中“课前观察”,预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制作临时玻片的方法。 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环节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落实目标课前复习出示与本节课实验有关的生物知识。回顾实验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知识铺垫。资料设疑激趣引课资料:一株玉米从出苗到结实的一生中,大约要消耗200 kg以上的水,大致情况如表所示。提出问题:植物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水呢?这些水对植物体本身和生物圈有什么意义呢?(引出章标题。)除了玉米组成成分和维持生理过程的用水以外,其余的大约99的水哪里去了?(引出子课题: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主要是通过哪个结构进行的呢?(引出叶片)学生带着好奇心,思考并回答问题。 展示资料,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产生疑问。设疑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好奇心。作业反馈导入新课新课学习课前观察:1.不同植物的叶片形状一样吗?2.大多数植物的叶片是什么颜色的?3.叶片上下表面的色泽一样吗?有什么差异?4.把新鲜的叶片放到热水杯中,你看到了什么现象?设疑,过渡:叶片上下表面色泽的差异可能与什么有关?为什么会有气泡冒出呢?水分是从叶的什么地方散失出去的呢?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叶片的结构。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了解叶片的结构。实验:观察叶片的结构:整体感知:叶片的结构示范动作:取一片新鲜菠菜叶叶片,将叶片向上面对折,轻轻从叶片的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能从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这两层覆盖在叶片的表面,是叶片的上下表皮。夹在两层之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表面有纵横交错的、粗细不等的脉络叫叶脉。以上我们所了解的叶片的知识能解决设疑的问题吗?我们还要进一步实验,从微观上认识叶片的结构。依据课前观察回答问题。明确学习目标。跟着老师的示范动作一起做,整体感知叶片的结构。思考作答。课前布置学生观察叶片的任务,目的是让学生对叶片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制作叶片的临时切片并观察实验引导:我们该选用什么仪器观察呢?复习显微镜的使用实验过程:1.显微镜的使用分为哪四步?2.对光时,应使用 物镜, 光圈。3.观察时,下降镜筒,眼睛要注视 ,以免 。 上升镜筒,眼睛要注视着 内,缓缓上升镜筒,直到看清 为止。追问:把整片叶子放在显微镜下行吗?复习玻片的过程制作:提问:制作的玻片必须怎样处理才利于光线的穿过?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过程可用哪七个字概括(3)把握这次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切薄)1.练习徒手切片:实验步骤分析:右手捏紧并排的两刀片。目的:减少两刀片之间的距离,在切割叶片是速度要快,一次切割,切出来的叶片才薄。注意安全使用刀片。2.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要用毛笔蘸最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让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临时切片,对照课本插图,认清叶片的结构。引导讨论:(1)你能在显微镜下看见了那些结构?叶片各结构的细胞有什么特点?想一想各结构有什么功能?(2)找到气孔,观察构成气孔的细胞形状。回顾显微镜的使用相关知识。学生回顾旧知,结合问题明确实验注意事项和实验步骤。结合书本的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在低倍显微镜下找出叶片的各结构。并对照书中插图分清叶片的各结构。对照观察情况,边观察边讨论,得出结论,完成讨论题。规范学生在实验中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认真观察,善于发现问题,和积极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析、归纳和总结。在观察活动中,学生的基本技能、实践能力和思维等方面应得到一定的发展。观察叶片的表皮临时装片画图4.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菠菜叶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2)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叶表皮上成对的半月形细胞,这就是保卫细胞。提出讨论题:保卫细胞与周围细胞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与一般表皮细胞的形态、结构和排列方式有什么不同?保卫细胞是怎样存在的?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叫什么?)(3)画出叶片下表皮上由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气孔及其相连的几个表皮细胞图。详画保卫细胞。总结实验过程中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清洗和整理实验用具,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制片观察。 如实画出所观察到的保卫细胞图,并围绕老师的提问展开讨论,并得出结论。整理实验器材。 尝试对实验现象分析总结得出结论。养成探究性主动学习,有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科学的实验习惯和良好的实验操作程序。小结总结并启发:在叶片的细胞中哪些是绿色的?原因是什么? (2)气孔分布在哪?构成气孔的细胞形状如何?(3)叶片的结构包括哪3部分,你所看到的这3个部分的细胞各有什么特点?推测各有何功能?积极作答,并在实验报告中形成实验反思。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板书设计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一、蒸腾作用: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以水蒸气状态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二、叶片的结构:表皮: 上下表皮保护组织 保卫细胞:气孔 叶肉: 叶绿体营养组织 叶脉: 输导组织 支持作用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