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玉林市兴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资源ID:96346422
资源大小:74.04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广西玉林市兴业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2023年春季期期末七年级适应性训练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一、积累(21分)崇高的中华文化,传承着悠久的历史,伟大的祖先留下的是孝、仁、义、诚、礼。孝顺父母,感恩师长,仁爱世人,慈悲为怀,义字当头,诚信为本,信守诺言。五千年文明传承不断,美德精髓传遍四方,历经沧桑的中华民族,始终坚持美德的传承。我们要珍惜这份传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只有用心实践,我们才能传承这份中华美德。(一)望过去在时代的洪流中,出现了无数的“大英雄”。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比如两弹元勋邓稼先、民主战士闻一多等;而在文学的舞台上,同样也因为“小人物”而五彩斑斓,比如曾用一本山海经去温暖了“迅哥儿”的粗鄙( )的长妈妈,还有身处困境却依然心怀善意的老王。无论是“大英雄”还是“小人物”,他们都在历史的洪流中,用自己的方式去演绎生命的真dì( )。1. 阅读以上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1)粗鄙( ) (2)真dì( )(二)学精神中华民族是个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民族孕育伟大的英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没有他们坚持不懈的抗争,就不会有民族的解放;没有他们鞠躬尽瘁的奉献,就不会有国家的富饶。他们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进!2. 以上两段文字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3. 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1)孕育:(2)坚持不懈:(三)看今朝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赞叹:从白衣天使到人民子弟兵,从科研人员到社区工作者,从志愿者到工程建设者,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4. 根据对联的特点,结合文段内容,从以下句子中选出赞美今朝“凡人英雄”的对联,按上下联顺序填写在横线上。舍己为人,大爱无疆甘奉献 和谐雨润,九州遍种自由花替国立言,笔底奔走真善美 倾心尽力,平凡小事寓崇高上联:_ 下联:_5. 下面从以上几个文段中选出来的句子,属于病句的一项是( )A. 他们在自己的领域里坚持不懈,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大英雄”。B. 没有他们坚持不懈的抗争,就不会有民族的解放;没有他们鞠躬尽瘁的奉献,就不会有国家的富饶。C. 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将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D. 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生动展示了伟大抗疫。【参考答案】1. b 谛2. 家喻户晓、五彩斑斓、坚持不懈、鞠躬尽瘁(任选三个)3. (1)比喻新事物在既存事物中酝酿形成。(2)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4. 上联:舍己为人,大爱无疆甘奉献 下联:倾心尽力,平凡小事寓崇高5. D【1题点津】本题考查字形、字音。粗鄙(c b):粗鲁;俗气。真谛(zhn dì):真实的意义或正确的道理。【2题点津】本题考查成语积累。这两段文字中的成语有“坚持不懈、家喻户晓、五彩斑斓、鞠躬尽瘁”等,写出任意三个即可。坚持不懈:意思是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家喻户晓: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五彩斑斓:意思是指多种颜色错杂而繁多耀眼。鞠躬尽瘁: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3题点津】本题考查词义。孕育:怀胎生育。比喻在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坚持不懈:坚持到底,一点不松懈。形容做事持之以恒,比喻有恒心,有毅力。【4题点津】本题考查对联。根据“凡人英雄”的主题,可知“和谐雨润,九州遍种自由花”、“替国立言,笔底奔走真善美”与此无关。对联上联末字为仄音,即三、四声;下联为平声字,即一、二声。“舍己为人,大爱无疆甘奉献”末字为仄音,是上联;“倾心尽力,平凡小事寓崇高”末字是平声,为下联。【5题点津】本题考查病句辨析。D.成分残缺,可在句末加“精神”;故选D。6. 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现代中国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请根据下表提供的信息,整理诗文,按要求填写与相关的内容。题目作者批注诗文木兰诗乐府民歌木兰出征前的准备工作,用了四个重复的句式,形成了互文。突出战事急迫,时间紧张,渲染出一种紧罗密布的气氛。东市买骏马,_,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爱莲说_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相对比,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现在人们常用来比喻某些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而又洁身自好句子。_,_。_李白这首诗中形容笛声悠扬、深远、飘忽不定情状的两句。_,_。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悲哀苦闷之情的诗句。念天地之悠悠,_。 己亥杂诗龚自珍表现老一辈革命家鞠躬尽瘁,甘愿牺牲自己,培植新生力量的崇高品质的句子。_,_。 【参考答案】 西市买鞍鞯 周敦颐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春夜洛城闻笛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独怆然而涕下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点津】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标题、作者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注意重点字词:鞍鞯、敦、颐、淤、濯、怆。二、阅读(39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要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发掘文化经典、历史遗存、文物古迹承载的丰厚道德资源,弘扬古圣先贤、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的嘉言懿行,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深入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理念,深入挖掘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成为全体人民精神生活、道德实践的鲜明标识。传统美德的传承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在个人层面,我们应该坚持传统的美德,学会热爱、分享、宽容、正直,这些美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坚定、勇敢和有爱心。在集体层面,社会的发展需要个人的集体行为,而传统美德可以促进这样的行为。通过集体行为,我们可以更有效地解决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实现社会公平、保护环境、推动经济发展和弘扬文化。因此,传统美德是我们共同遵循的道德指导,也是社会进步和人类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材料二】“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句诗里包含的故事体现了黄香“孝敬父母”的中华美德。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早故,黄香跟他的父亲相依为命。黄香对他的父亲非常孝顺,冬天的时候,黄香自己用体温帮父亲暖席子和枕头,让父亲舒适入睡。一个九岁的孩子就能有如此好的品德,我们与黄香是同龄人,黄香是我们的榜样,我们应该向黄香学习。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我们不用去帮父亲温被子,但是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家务,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减少家庭负担,让工作一天的父母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或休息。我们相信“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在我们的身上完美体现出来。“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孝悌之风,随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所谓国之本在家,对于一个家庭,“父母者,人之本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长辈是一个家庭的核心,而孝道就是贯穿每个家庭的纽带。郯子父母年老,患眼疾需要饮鹿乳疗治。他便批鹿皮进入深山,钻入鹿群,挤取鹿乳,供奉双亲。一次猎人以为他是麋鹿想要射杀,郯子急忙掀起鹿皮并告知原委,才免除了被误杀的危险。孝顺父母,不仅是从言语上孝敬,更是要把行动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古至今,孝道家风在泱泱数千年的华夏文明中处处可寻,是一个家族文化的缩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而作为青春逢盛世的我们,更应该身体力行来回报自己的父母,传美德家风。【材料三】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之一,它涵盖了诚实、真实、公正、坦诚等多种品德。一个正直的人,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在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能够事半功倍。历史上有许多崇尚正直的人,其中比较著名的例子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名人屈原。屈原是一个正直、有作为的政治家,他在负责治理国家的时候,尊重百姓,以百姓的利益为中心,因此赢得了人们的爱戴。然而,由于权力斗争和阴谋,屈原最终被诬陷,被迫流放。在流放期间,他写下了著名的离骚和天问等文集,表达了他对祖国、百姓的深深思念和向往。直至今日,屈原依然被人们视为一个忠于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正直人物,他的思想也得到了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弘扬。7.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传统美德不需要创新,不需要与新时代结合,只要人们在生活中传承就可以了。B. 现在生活好了,我们不用去帮父亲温被子,也不用帮父母做家务,只要学习成绩好久可以了。C. 孝顺父母,不仅是从言语上,还可以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应该身体力行在生活去回报感恩自己的父母。D. 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之一,它涵盖了诚实、真实、公正、坦诚、奉献等多种品德。8. 以下对上述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传统美德的实践不仅可以激发人们的内在潜力,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人,而且还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B. 以礼敬自豪的态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文化基因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C. 一个正直的人,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在个人身心健康、个人名利、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能够事半功倍。D. 我们应该继承、发扬传统美德,学会热爱、分享、宽容、正直,这些美德可以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坚定、勇敢和有爱心。9. 今天我们依然要弘扬传统美德。结合材料,联系生活实际,请你谈谈如何弘扬传统美德?【参考答案】7. C8. C9. 弘扬传统美德,首先我们可以培养孝顺的习惯,通过跟父母和祖辈们日常交流,表达感激之情,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状况;其次,我们也可以通过尊敬等方式教育孩子懂得孝敬父母长辈。【7题点津】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概括和分析。A.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传统美德,并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继承创新,充分彰显其时代价值和永恒魅力,使之与现代文化、现实生活相融相通”可知本项说法错误;B.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虽然现在的生活好了,我们不用去帮父亲温被子,但是我们可以帮父母做些家务,尽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帮父母减少家庭负担,让工作一天的父母有多余的时间去学习或休息”可知本项说法错误;D.根据材料三第一段中“正直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之一,它涵盖了诚实、真实、公正、坦诚等多种品德”,可知本项中“奉献”是多余的;故选C。【8题点津】本题考查材料的理解和分析。C.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中“一个正直的人,不仅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而且在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等方面都能够事半功倍”,可知本项中“个人名利”多余;故选C。【9题点津】本题考查材料的运用。材料一是从总的方面来谈传统美德的,材料二谈的是孝敬父母,材料三谈的是崇尚正直。可以结合任一段材料来谈,言之有理即可。示例:结合材料三,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日常中要力求做到诚实、真实、公正、坦诚。可从古代正直的文化名人身上汲取力量,学习屈原、文天祥、岳飞等人不为外物所动,不屈不挠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而献出一切的精神。(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父亲的推子单国伟说父亲是一名理发师,一点儿也不为过。他从小出身于农民家庭,为了谋生,给人赶过大轱辘皮车,在水库大坝上拉过石头,在粮站上扛过两百斤重的麻袋,跟城里的施工队学会了泥瓦匠技术,还跟四川来的木工师傅学会了木匠活儿。至于他是跟谁学的理发手艺,一直是一个谜。小时候,家里的日子过得难。从我记事起,我们几个孩子的头发长了,都是父亲亲手帮我们打理的。那时候小,不懂什么发型不发型,也不管好看不好看,反正父亲一出手,回回都是清一色的小平头。每次理完发,父亲总会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啧啧称赞:“这娃头圆的!”“这娃精神得很呐!”记忆里,父亲手里有一把银色的呈倒V字形的手动推子,不大不小,握在父亲手里刚刚好。我很好奇,对这样一个奇形怪状的家伙,父亲是如何驯服它,使它在手里乖巧听话,创作出一个又一个人生“杰作”的?父亲让它往东,它绝不敢往西。 父亲让它勤快而麻利,它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偷奸耍滑。印象中,父亲特别珍爱那把银色的手推子。每次理发前,他总要做一番认真的准备工作。先拿起推子在阳光下看看它是否完好无损,再把推子放到耳边聆听它咬合时发出的声音是否清脆悦耳。接着,在推子的部件衔接处滴上几滴缝纫机油,待到悉心调试无误后,这才换上一件早已褪色的白色围裙,开始他的理发工作。每次理完发,他都要用刷子把推子上的头发渣认真清扫干净,还要仔细检查推子的各个部件是否牢固,性能是否良好。当发现推子有卡顿现象或斑驳的锈迹时,他会马上拆开推子的零部件,逐一检查、擦拭和上油,做好深度润滑和保养,待一切完好如初,才悉心擦拭干净,用毛巾认真包好,小心翼翼地放进壁橱顶层的拐角里。并一再叮嘱我们小孩子不要乱动,以免不小心摔坏。而一旦拿起推子,父亲便像一个卓越的指挥家,和推子浑然一体,密切配合。一会儿上下翻飞、精耕细作,犹如一位勇敢的攀登者。一会儿左右逢源、翩翩起舞,仿佛一只辛勤的蜜蜂,表现得无比忠实而欢快。或者,他就是一个优秀的音乐家,时而节奏欢快、一路高歌,发出咯咯的欢笑。时而婉转悠扬、抑扬顿挫,发出嗒嗒的低鸣,宛若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伴随着我们度过无数难忘的少年时光。父亲除了给我们几个孩子理发,也经常给外公、舅爷和几个叔叔、舅舅理发,还给村里一些贫困家庭的老人和孩子们免费理发。只要他有时间,不管谁来上门找他理发,他都不会推辞。可父亲是个倔脾气,他往往根据来人的年龄和长相设计发型,他想怎样理就怎样理,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左邻右舍或村里的熟客们知道父亲的脾气,每次都乐意来找他聊天,顺便请他理个发,也不提任何要求,每每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在我脑海里,记得最清的就是父亲给外公理发的情景。外公脾气大、要求高、好面子,想啥时候理就啥时候理,想理啥样的发型就理啥样的发型,父亲从不敢有半点马虎。而且外公有特殊待遇,每次理发都要坐沙发、晒太阳、听秦腔,在阳光下享受剪发、剃须、洗头和听戏的一条龙服务。后来,外公去世后,父亲用收音机放上外公平时最爱听的秦腔选段三娘教子,亲自为他理发、剃须、修眉、洗头、洗脚,为他换上崭新的寿衣直到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幼年丧父,寄人篱下,幸有外公将他视为己出,并将年轻貌美的母亲嫁给他,使他终于有了一个自己的家。在他心里,他一直敬爱着外公,每次伺候外公理发,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亲一样啊!而他的理发手艺,是他在年轻时修水库大坝时,跟临时到大坝上来给工人理发的一位老师傅学的。那把银色的推子,则是当年来村里的一位朋友在临别时赠送给他的礼物。在水库劳动的两年时光里,他曾帮这位朋友完成了繁重的劳动任务,朋友则帮他学文识字,两人又一起学习理发技艺,从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友谊的见证,父亲将这把银色的推子视作宝贝一般,伴随他走完生命的最后时刻10. 文中父亲对待不同的服务对象,他的理发标准或者服务态度是不一样的,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面表格。父亲理发服务对象理发标准或服务态度我们几个孩子_村里的其他人_外公_11.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A. “父亲让它勤快而麻利,它绝不敢有一丝一毫的偷奸耍滑。”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推子工作勤快而麻利”,从侧面表现父亲高超的理发技艺。B. “时而婉转悠扬、抑扬顿挫,发出嗒嗒的低鸣,宛若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伴随着我们度过无数难忘的少年时光。”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父亲很享受为别人理发的快乐。C. 父亲心里一直敬爱着外公,每次伺候外公理发,就像孝敬自己的亲生父亲,这个细节表现了父亲的一丝不苟、善良淳朴、孝亲敬老。D. 文章最后一段交代了父亲推子和理发手艺的由来,塑造了父亲热爱学习、重视友谊的形象。12. 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中划线的句子。13. 作者所在的村子准备举办“最美手艺人”评选活动,你准备推荐父亲去参选,请你结合文章内容为“父亲”写一段推荐语。【参考答案】10. 回回都是清一色的小平头。 想怎样理就怎样理,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不敢有半点马虎,而且外公有特殊待遇。11. B12. 划线句子是对父亲的动作描写,通过描写父亲解决推子卡顿现象或斑驳的锈迹时的动作,表现了父亲对推子的珍爱和对理发工作的一丝不苟。13. 不管谁来上门找他理发,他都不会推辞,每每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他就是村里的理发师,他为贫困老人和孩子免费理发,他的善良与淳朴感动的每一位人,他就是名副其实的最美手艺人。【10题点津】本题考查内容的梳理和概括。结合第段中“那时候小,不懂什么发型不发型,也不管好看不好看,反正父亲一出手,回回都是清一色的小平头”可知,父亲对我们几个孩子的理发标准是:清一色小平头。结合第段“他往往根据来人的年龄和长相设计发型,他想怎样理就怎样理,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左邻右舍或村里的熟客们知道父亲的脾气,每次都乐意来找他聊天,顺便请他理个发,也不提任何要求,每每都是乘兴而来,满意而归”可知,父亲给村里人理发的标准是:想怎样理就怎样理,不喜欢被人指指点点、说三道四。结合第段“父亲从不敢有半点马虎。而且外公有特殊待遇,每次理发都要坐沙发、晒太阳、听秦腔,在阳光下享受剪发、剃须、洗头和听戏的一条龙服务”可知,父亲给外公理发的态度是:不敢有半点马虎,而且外公有特殊待遇。【11题点津】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B.“宛若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不是拟人;故选B。【12题点津】本题考查句子赏析。第段中画线句,写父亲对推子的爱护。句中“拆开”“检查、擦拭和上油,做好深度润滑和保养”“擦拭干净,用毛巾认真包好,小心翼翼地放进橱壁顶层的拐角里”词语是父亲的一系列的动作描写,写出了父亲解决推子卡顿现象或斑驳的锈迹时的认真细致;结合本段开头的“印象中,父亲特别珍爱那把银色的手推子。每次理完发,他都要用刷子把推子上的头发渣认真清扫干净,还要再次检查推子的各个部件是否牢固,性能是否良好。并一再叮嘱我们小孩子不要乱动,以免不小心摔坏”可知,表现了父亲对推子的珍爱和对理发工作的认真。【13题点津】本题考查语言运用。要求为文中的“父亲”写一段推荐语,可从赞美父亲对工作的认真态度、对家乡和亲邻的热爱等方面来写,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他是一个平凡的人。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他学会了理发手艺,免费为亲人和乡邻服务。一把普通的推子,他视若珍宝,用它给孩子们理出可爱的小平头,给乡亲们理出满意的各种发型,还让脾气大、要求高的岳父每次都心满意足。他的手艺也许不很完美,但他的服务让人人都兴尽而归,“最美手艺人”的称号当之无愧。(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5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面小题。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4. 下面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字贯穿全篇,诗人先远望,见泰山全貌。感其雄伟阔大,再近看,见其神奇秀丽、巍峨高大,又凝望,感受开阔视野。B. 颔联两句,写近望之势,虚实结合,上句实写泰山的神奇秀美,下句虚写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C. 颈联两句,是写细望。泰山上层云涌现,变化多端,空中归鸟回旋,飞入山林。诗人凝望之全神贯注、浮想联翩,衬托出泰山的雄伟壮丽极其令人震撼的力量。D. 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诗人仰望泰山的壮丽美景,不禁产生了攀登的渴望。15.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你认为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14. B15. 这两句诗朗朗上口,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鼓励了无数人在人生道路上不畏艰难,勇敢攀登,因此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14题点津】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B.“上句实写泰山的神奇秀美,下句虚写泰山巍峨高大的形象”理解错误。一个“钟”字把天地万物一下写活了,整个大自然如此有情致,把神奇和秀美都给了泰山,这是虚写。山前向日的一面为“阳”,山后背日的一面为“阴”,由于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晓被割于山的阴、阳面,所以说“割昏晓”,这是实写。所以上句虚写,下句实写;故选B。【15题点津】本题考查诗句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思是:有朝一日,我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而群山在我眼中是那么渺小。这两句诗表面意思是要攀登到泰山的顶端,内涵则是攀登到人生的顶峰,体现出作者拥有远大的抱负与目标,说明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的道理:只有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在这里写出了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因此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6分)活板沈括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治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链接资料: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昼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赂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肱篋。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沈括梵天寺木塔)注释钱氏:指五代吴越国(907978)的吴越王及其子孙。吴越国为钱镠所建。两浙:宋时路名,浙东、浙西的合称。钱帅:即钱俶(929988),钱镠的孙子。患:担忧,忧虑。喻皓:也作预皓,五代末、北宋初著名建筑工匠。赂:赠送财物。16. 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释本文与“链接资料”中的文言词语。方法词语示例加点词的意义字源法持就火炀之(1)_迁移法但逐层布板讫用讫再火令药镕(2)_查字法盖钉板上下弥束器物的盖子,遮蔽,遮盖。副词,大概。连词,连接上句或下一段,表示推论原因。(3)_17. 下面对本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精要的说明文,仅用三百余字就详细地介绍了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用语简洁、准确、平实。B. 第段交代活字印刷术的前身,“盛”“始”“皆”等修饰语准确说明了印刷术的发展、沿革,朗读时应重读。C. 文章结尾处交代了毕昇死后“活板”的下落,照应了“又为活板”一句,使得文章内容更明确,结构更完整。D. “雕版”解决了“活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雕版印刷的优势,凸显了“雕版”在印刷史上的重要意义。18. 把本文和“链接资料”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2)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19. 活字印刷术的“活”主要体现哪些方面?(写出四点)20. 结合本文及“链接资料”内容,分析两文的共同主题。【参考答案】16. 烘烤 完毕 连词,连接上句或下一段,表示推论原因。17. D18. (1)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分别)贮存这些活字。(意对即可)(2)于是在上面盖了瓦,但是木塔还是像当初一样晃动。(意对即可)19. 胶泥刻字,字印取用、数目灵活。铁范布字,排版灵活。统筹用板,印刷灵活。随时增补奇字,做法灵活。拆版灵活,重复使用。20. 通过介绍古人的活字印刷技艺和造塔技艺,反映了北宋时期先进的科学成就,赞美了古人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16题点津】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为: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炀,烘烤、烤;(2)句意为:“用讫再火令药镕”,意思是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讫:完毕。结合迁移法可知,“但逐层布板讫”中“讫”,意思是完毕;(3)句意为: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盖:连词,连接上句或下一段,表示推论原因。【17题点津】考查内容理解辨析。D.有误,应为:“活版”解决了“雕板”效率低,不易修改的难题,体现了活版印刷的优势,凸显了“活版”在印刷史上的重要意义;故选D。【18题点津】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1)句重点词语:每,每一个;韵,指韵部;帖,标签;贮,贮存。(2)句重点词语:乃,于是;布,铺设;而,连词,表转折,但是;动,晃动;如初,和当初一样。【19题点津】考查信息筛选和提炼。结合“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可知,“每字为一印”即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由此可见字是可以活动的,从而体现活板“活”的特征;结合“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可知,要印刷时,只要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就可以了,由“密布字印”可见排版是灵活的,从而体现活板“活”的特征;结合“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可知,印刷是活的,从而体现活板“活”的特征;结合“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可知,“每一字皆有数印”,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可见字印数目是灵活的,从而体现活板“活”的特征;结合“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用讫再火令药镕”可知,可随时增补奇字,拆板是活的,从而体现活板“活”的特征。【20题点津】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主旨把握。活板是北宋官员、科学家沈括创作的一篇散文。全文着重说明活板的制作,印刷整个过程,包括最后拆板的过程,一整套工艺,全无修饰性词语,用词准确,通俗易懂。整篇文章只用三百多字,便将印刷书籍的历史,活字版的创造、发明、用法、功效以及胶泥活字的优点解释得清楚明白,突出活版印刷术的方法和优越性;链接资料记叙了北宋著名建筑家喻皓用“布板”“实钉”来加强了结构整体性,以解决木塔不稳定的问题,说明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在建筑理论和技术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通过叙述了梵天寺木塔由“动”到“定”的过程,揭示了木塔“定”的缘由,即“六幕相持,自不能动”。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巧妙的建设建筑结构与超高的工艺水平;由此可知,两文通过介绍古人的活字印刷技艺和造塔技艺,反映了北宋时期先进的科学成就,赞美了古代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创造精神。【点睛】参考译文:用雕板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从五代冯道开始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就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宋朝庆历年间,有个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是: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先设置一块铁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类东西覆盖好。想要印刷,就把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面,然后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了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烘烤;待铁板上的混合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块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那样平。如果只印两三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通常是做两块铁板,这一块在印刷,那一块已另外在排字了,这块印刷才完,第二块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时间就能完成。每一个字都有好几个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有二十多个印模,用来准备同一版内有重复的字。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功。不用木料刻字的原因,是木纹有疏有密,沾水后就高低不平,并且和混合物粘在一起,不容易取出来。不像火烧过的胶泥字,印完后再用火烤使混合物熔化,拿手一抹,这些字模就会自己落下来,绝不会被弄脏。毕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辈取得,到今天还珍藏着。链接资料:钱氏王朝统治浙东、浙西时候,在杭州梵天寺建造一座木塔,才建了两三层,钱俶登上木塔,忧虑它会晃动。工匠师傅说:“木塔上没有铺瓦片,上面轻,所以才会晃动。”于是就叫人把瓦片铺排在塔上,但是木塔还像当初一样晃动,没有办法时,匠师就秘密地派他的妻子去见喻皓的妻子,拿金钗送给她,要她向喻皓打听木塔晃动的原因。喻皓笑着说:“这很容易,只要逐层铺好木板,用钉子钉牢,就不动了。”工匠师傅遵照他的话(去办),塔身就稳定了。因为钉牢了木板,上下更加紧密相束,上、下、左、右、前、后六面互相连接,就像只箱子。人踩在那楼板上,上下及四周板壁互相支撑,当然不会晃动。人们都佩服喻皓的高明。三、综合(10分)21.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能让学生对父母、长辈心怀感恩之心,班级策划、组织了“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活动宣传】为营造氛围,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活动主题语除外)(2)【心声交流】你在宣传“孝亲敬老”的活动时,听到小骆同学说:“我只是个十三四岁的中学生,尽孝离我还很远。等将来父母老了,身体不好了,我再去尽孝心也不迟。”试就这种观点谈谈你的看法。【参考答案】(1)示例:敬老从心开始、助老从我做起。(2)示例:我不赞成这种观点。行孝要趁早,从现在做起,而不是等待将来。虽然我们年龄不大,但也可以抽出闲暇时间常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父母虽然现在身体健康,但每天辛苦工作,还要照顾我们,我们应该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给他们一点关心,而不是等待。【小问1点津】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语言简洁、具有宣传性。句式简短、字数较少、表达准确。宣传标语要围绕主题“孝亲敬老”设计,可体现活动的内容或意义,可采用对偶句的形式拟写标语。如:弘扬中华孝道,培育文明新风。【小问2点津】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明确观点: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尽孝需及时,不要等到“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时,再去后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虽然目前我们的学业繁忙,但是闲暇时间就可以尽孝心,如帮父母捶捶肩,做做家务等;虽然父母健康,但是繁重的工作也会使他们劳累,我们的“尽孝”则是他们的解压剂。尽孝需及时,尽孝正当时!22.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很快,我便明白了他的恐惧。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顶。那是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眼睛放着光,张开大嘴,正斜向采珠人冲来!我吓得目瞪口呆,甚至一动都不能动。这个贪婪的猛善,用力摇了摇尾巴,然后径直向印度人扑去。采珠人向旁边一躲,避开了鲨鱼的大口,但是却没有躲过鲨鱼的尾巴,因为鱼尾正好打在他的胸部,将他翻倒在海底。这可怕的一切不过是瞬间发生的事情。鲨鱼转身返回,翻转脊背,准备一口将印度人咬成两段。正在这时,我察觉到蹲伏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身来,然后手持短刀,奋力向那头怪物冲去,准备迎面与它决战。正在鲨鱼要将这个不幸的采珠人咬为两段的关键时刻,它发现了新的敌人,因此立刻翻转身体,猛地冲向尼摩船长。我至今仍能看到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蹲伏在那里,带着令人钦佩的冷静等待着那头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冲向他的时候,他异常矫捷地跳到一旁,躲过了鲨鱼的冲击,同时将短刀深深地刺入了鲨鱼的肋部。不过,一切并没有结束。一场可怕的战斗在继续进行。(1)文段选自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_(作品),尼摩船长建造的鹦鹉螺号潜艇是用_作为动力源的。(2)选文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作简单分析。【参考答案】(1) 海底两万里 电(2)勇敢:在印度人遇到危险时,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同鲨鱼搏斗。有牺牲精神:愿意用自己生命去换取印度人的生命。沉着:在与鲨鱼的搏斗中,毫不慌乱,而是冷静地选择进攻的时机。富有爱心:“尼摩船长首先关心的事是要救活这个不幸的采珠人”,有感恩之心:回到小艇上,尼摩船长的第一句话是对加拿大人尼德·兰表示感谢。【小问1点津】考查名著常识。结合选文第段“很快,我便明白了他的恐惧。一个巨大的黑影出现在这不幸的采珠人头顶。那是一条巨大的鲨鱼,它的眼睛放着光,张开大嘴,正斜向采珠人冲来!我吓得目瞪口呆,甚至一动都不能动”可知,选段出自海底两万里第七章“可怜的采珠人”,讲述尼摩船长拯救被鲨鱼攻击的采珠人这一情节。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凡尔纳三部曲”(另两部为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神秘岛)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博物学家阿龙纳斯、其仆人康塞尔和鱼叉手尼德·兰一起随鹦鹉螺号潜艇船长尼摩周游海底的故事。尼摩船长建造的鹦鹉螺号潜艇是用电作为动力源。产生电离的原料来源于大海,通过提炼大海里的钠,制成钠电池,供给使用。可据此作答。【小问2点津】考查人物形象分析。结合选文第段“正在这时,我察觉到蹲伏在我身旁的尼摩船长突然站起身来,然后手持短刀,奋力向那头怪物冲去,准备迎面与它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