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1篇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
资源ID:96348490
资源大小:122.49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分层精练-文言文阅读第21篇邹忌讽齐王纳谏.docx
第21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统编教材九下第21课)一、精练课下注释1讽:讽谏,用含蓄的话委婉地规劝2谏:规劝国君、尊长等改正错误3修:长,这里指身高4昳丽:光艳美丽5朝服衣冠服:穿戴译句:早晨穿戴好衣帽。6窥镜:照镜子7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孰与:与相比怎么样,表示比较译句:我与城北徐公相比,哪一个美?8私:偏爱9皆以美于徐公译句:都认为(我)比徐公美。10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11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12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13面刺:当面指责14谤讥于市朝市朝:指集市、市场等公共场合译句: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15闻:这里是“使听到”的意思16间进间:间或、偶然译句:偶然进谏。17期年:满一年18朝于齐:到齐国来朝见19战胜于朝廷译句:在朝廷上取得胜利。意思是内政修明,不需用兵就能战胜敌国。二、课后积累拓展(统编教材九下P128)解释下列各组加点的词的含义。1吾与徐公孰美孰:哪一个孰视之 孰:仔细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美:认为美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美:美丽3于是入朝见威王 朝:朝廷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朝:朝见三、一词多义1修2私3及4求四、重点句子翻译1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答案】再照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远远不如。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答案】命令刚下达,群臣都来进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答案】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1邹忌是针对什么问题劝谏的?采用了怎样的劝谏方式?【答案】王之蔽甚矣;以自己切身经历设喻和类比的方法,从生活小事推及治国大事,进行委婉规劝。2(2007·河南)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善”?【答案】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使用排比的方式,增强语势,有力阐明了自己的观点;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3概括齐国成为强国的原因有哪些?【答案】有邹忌这样善于思考、敢于进谏、忠君爱国的大臣;有齐威王这样善于纳谏的贤明君主。4用自己的话从国内外两个方面概括齐威王纳谏后所取得的巨大成效。【答案】国内:从“三赏”的法令颁布后一年的时间内进谏的人数由“门庭若市”到“无可进者”的变化可看出;国外:从燕、赵、韩、魏等国都来朝见齐国这个举动可看出。一、(2012·河南)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曰:“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注:阿:古地名。辟:开垦。鄄(juàn):古地名。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饰诈:掩饰、欺诈。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1)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土地方圆(2)王之蔽甚矣 蔽: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每小题1分,共2分)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答案】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意思对即可。2分)3邹忌是怎样讽谏齐威王的?(2分)【答案】从生活小事推至治国大事。(意思对即可。2分)4根据语段(一)(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齐国能够“战胜于朝廷”“强于天下”的原因。(4分)【答案】有善于进谏的谋臣。齐威王虚心纳谏。齐威王不偏听,重实情。齐威王对“饰诈”者惩治有力。(意思对即可。每点1分,共4分)二、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2分)(一)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二)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王乃止。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节选自韩非子·喻老)注:睫:眼睫毛。庄蹻:楚国的大盗,实为人民起义领袖,与楚王不同时,系寓言假托,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明:眼睛明亮,引申为明智。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2分)A吾妻之美我者美:认为美。B欲有求于我也 求:希求。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左右:君主左右的近侍之臣。D时时而间进 间进:偶然进谏。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答案】由此看来,大王您受蒙蔽很深啦!(意思对即可。2分)3从邹忌“讽”到齐威王“纳”,请分析除高超的语言艺术外,邹忌成功劝谏的原因还有哪些?(4分)【答案】邹忌善于思考反思,具有责任意识。他反思“比美”的事件,由个人生活小事推及治国大事,以自己的情况类比齐威王身处的环境,得出齐威王可能受到蒙蔽这一结论,于是勇敢劝谏。 齐王广开言路的胸襟和果断行事的理政智慧。齐王不但采纳了邹忌的劝谏,而且立刻施行,分层赏赐,最终取得显著成效。(每点2分,共4分)4语段(二)中庄子也善于劝谏,请结合语段的内容分析庄子劝谏的妙处。(4分)【答案】设喻说理,用眼睛不能看见眼睫毛来比喻人不能看清自己,使楚庄王看清了楚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的状况,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深入浅出地阐明人很难看清自己的道理,不但说服力强,而且使人易于接受。(每点2分,共4分)三、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1分)(一)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战国策)(二)外黄不下,数日,已降,项王怒,悉令男子年十五已上诣城东,欲阬之。外黄令舍人儿年十三,往说项王曰:“彭越强劫外黄,外黄恐,故且降,待大王。大王至,又皆阬之,百姓岂有归心?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项王然其言,乃赦外黄当阬者。东至睢阳,闻之皆争下项王。(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下:归顺,归附。已:同“以”。阬(kng):同“坑”,活埋。舍人:门客。强劫:凭强力威胁。 然其言:以其言为然,认为他的话对。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与现代汉语常用义相同的一项是【D】(2分)A臣之妻私臣B今齐地方千里C面刺寡人之过 D莫肯下矣2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答案】在公共场所批评议论我的过失,传到我耳朵里的,可得下等奖赏。(意思对即可。2分)3语段(一)采用“三叠”式结构,别致精美。请举一例简要分析这种写法的好处。(3分)【答案】示例一:文章一开始写邹忌和徐公“比美”,通过邹忌向妻、妾、客的“三问”,和他们的“三答”展现了“比美”的过程,叙述简洁,结构上整齐、对称。示例二:邹忌对妻、妾、客的回答进行了“三思”,知道他们分别“私我”“畏我”“欲有求于我”,从而揭示了邹忌在“比美”中遭受蒙蔽的原因,叙事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示例三:邹忌向齐威王进谏,将“三思”的结果告诉齐威王,通过妻、妾、客的“私我”“畏我”“有求于我”这三种情况来类比齐威王身处的环境“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进谏委婉含蓄,结构上有对称美,并有递进作用。示例四:齐威王接纳进谏,设定了“三赏”(上赏、中赏、下赏)、“三变”(“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演绎了齐威王从善如流的魄力,从时间的延续变化中显示了齐国最终“战胜于朝廷”的辉煌成果,叙事简洁,结构对称,脉络清晰。(任意答出一方面即可。3 分)4劝谏是门艺术,形式多样。请结合上面两个语段,分析邹忌和外黄令舍人的儿子在劝谏时采用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答案】邹忌:委婉劝谏,以小见大,通过家事国事类比说理,使齐威王接受“王之蔽甚矣”这一结果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2分)外黄令舍人的儿子:直言进谏,陈述利害。通过分析项王坑杀外黄所有十五岁以上男子会使百姓没有归附之心,造成“从此以东,梁地十余城皆恐,莫肯下矣”的严重后果,成功说服了项王。(2分)(共4分)参考答案一、【语段(二)参考译文】齐威王召见阿城的大夫,对他说:“自从你镇守阿(城),称赞你的好话每天都有传来。我派人察看阿(城),只见田地没有开垦,百姓贫困饥饿。以前赵国攻打鄄地,你不去救援;卫国夺取薛陵,你不知道。这是你用重金来买通我左右的近臣来替你说好话啊!”当天,齐威王下令把阿城大夫及曾经替他说好话的左右近臣烹死了。因此,齐国上下官员都受到震动,恐惧不已,谁都不敢再像阿城的大夫那样买通齐威王的亲信搞欺上瞒下,掩饰过失的事情,人人都尽其所能地为国家做事。齐国得到很好的治理,在当时成了天下最强的国家。二、1.B(B.求:请求)【语段(二)参考译文】楚庄王想攻打越国,庄子劝谏道:“大王为什么要攻打越国呢?”楚庄王说:“因为越国政事混乱,军队软弱。”庄子说:“我担忧智力和见识就像眼睛一样,能看到百步之外却看不到自己的睫毛。大王的军队被秦、晋打败后,丧失数百里土地,这说明楚国军队软弱;楚国的大盗在境内偷盗,官吏无能为力,这说明楚国政事混乱。可见楚国在兵弱政乱方面并不比越国差,您却要攻打越国,这样的智慧如同眼睛看不见眼睫毛一样。”楚庄王便打消了攻打越国的念头。因此要想认识事物的困难,不在于能否看清别人,而在于能否看清自己。所以说:“自己认识到自己才叫明智。”三、1.D(A.古义:偏爱;今义:自私/暗地里、私下/秘密而不合法的。B.古义:土地方圆;今义:中央下属的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军队方面指军队以外的部门、团体等/本地、当地。C.古义:指责;今义:尖的东西进入或穿过物体/刺激/暗杀/侦探、打听/讽刺等。D.没有)【语段(二)参考译文】外黄起先不归顺,过了几天终于投降了,项王很生气,命令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到城东去,要把他们活埋了。外黄县令门客的儿子十三岁,前去劝说项王说:“彭越凭强力威胁外黄,外黄人害怕,所以才姑且投降,为的是等待大王。如今大王来了,又要全部活埋他们,百姓哪儿还会有归附之心呢?从这往东,梁地十几个城邑的百姓都会很害怕,就没有人肯归附您了。”项王认为他的话对,就赦免了准备活埋的那些人。项王东进睢阳县,睢阳人听到这情况都争着归附项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