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
-
资源ID:96348950
资源大小:30.27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江西省抚州市八校中考三模语文试题(学生版).docx
2023 届九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说明:1.本卷共有四大题,24 小题,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本卷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2分,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绝不是不失深刻的道理。李时珍访百川,行千里,见药工、樵夫、渔夫等“每事问”, 27 年,这才有了巨著本草纲目;徐霞客 (bá)涉千山万水,足迹踏遍大半个中国,历时34年,才写出了徐霞客游记不下一番苦功夫、笨功夫,不把基础打牢、打扎实,就难以采撷到成功的果实;敢于自我加压,勤勤勉勉、脚踏实地,才是走向胜利的不二法门。1. 文中加点字“撷”读音正确的是( )A. jiéB. jíC. xuéD. xié2.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汉字,正确的是( )A. 跋B. 拔C. 拨D. 跛3. 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词语,恰当的是( )A处心积虑B. 挖空心思C. 苦思冥想D. 呕心沥血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既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B.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C.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是朴素而绝不深刻的道理。D.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难道这是朴素但绝不失深刻的道理?5. 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每到端午佳节,家家户户都要插艾草。_,_,_,_,但每到端午,它们便强强联手,为人们的健康与信仰保驾护航。民间认为,艾草有招福纳祥的美意,有驱毒辟邪的作用平日里,两者虽是各就各位,各司其职这是根深蒂固的优秀文化与民俗,是千百年的约定传承通常,艾草要与菖蒲配对,菖蒲亦有芳香与药用的功效A. B. C. D. 6. 你的父母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生活中的一切都应以个人喜好和舒适省力为出发点,像用水、用电、买衣服之类的根本也花不了几个钱,所以也没有必要节约。下列用于劝说的话语,最得体的是( )A. 爸妈,感谢你们为我创造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环境好我们的生活才能更美好。所以,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生活而一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吧!B.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即使是花自己家的钱,浪费也是让人鄙视的行为。所以,还是让我们一起践行低碳生活理念吧!C. 爸妈,你们太老土了吧!现在低碳生活才是最时尚的生活理念,你们那一套早过时了,出去这么说可是要让人笑话的。D. 爸妈,不选择低碳生活的方式就是在残害我们的地球,这样会导致各种动植物的灭亡,也会让我们人类难以在地球上生存下去,这简直就是在犯罪啊!二、古代诗文阅读(20 分)(一)(每小题 2 分,共 4 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清平乐李煜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注】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秋,李煜派弟弟李从善去宋朝进贡,被扣留在汴京。开宝七年(974),李煜请求宋太祖让从善回国,未获允许。李煜非常想念他,常常痛哭。砌:台阶。7. 下列对这首词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在恼人的春色中,触景生情,思念离家在外的亲人的情景。B.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借景抒情,委婉含蓄的道出郁抑于心的离愁别恨。C. “乱”字既指台阶下的落梅多且乱,也暗示了词人此时心乱如麻。D. “雁来”两句写词人盼信,并希望能在梦中见到亲人,但留给他的只有无尽的失望和思念。8. 本词最后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其妙处。(二)(10 分)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节选自项羽本纪)【注】舣:使船靠岸。籍:项羽的名。面之:转身面向项羽。吾为若德:我送你个人情。意为让你得到我的头,好去讨封赏。9.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王( ) (2)顾( ) (3)若( )10.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2)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11. 李清照曾在夏日绝句中称赞项羽“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你是否认同李清照的看法?请结合选文内容谈谈。(三)默写。(6 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望着夕阳余晖晕染下,呈现着浓浓秋意的山林,你不禁想到了王绩野望中的:“_,_。”(2)2月6日,土耳其南部发生7.7级强震。危难面前,土耳其人民和各国救援队同舟共济,携手赈灾。灾区人民在绝望中重见希望之光,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_,_”。(3)中考在即,为勉励自己不畏困难,勇攀学习高峰,你满怀壮志雄心,将杜甫望岳中的“_,_”作为座右铭,贴在课桌上。三、现代文阅读(30分)(一)(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自谋出路的树麦伽我家后院,有一棵蓝花楹树。而且,这棵树还总是歪着脖子。也不只是歪着脖子。刚从泥地里钻出来,它就往邪路上长。说得不好听点,它真是从脚后跟开始,就已经铁下心走上旁门左道。它那歪脖子越过篱笆墙探入邻居家的躯干,被时不时来鸡窝里偷食的袋貂当作栈道,轻易就从邻居家的后花园暗度陈仓,翻入我家后花园。继而登堂入鸡舍,不掏分文,大吃大喝。该树实在可恨。它若年幼,我会在其主干下撑根粗壮柱子,逼着它往栋梁之才的方向健康成长。但是,这棵蓝花楹树是前屋主栽种的,壮实得让我无可奈何。甚至,我猜想着,在前屋主建房子之前,它大概就在此落地生根了吧?它那身材,比我的腰还粗壮。显然,已经与它短兵相接过的春雨秋风,少则它也见识过二十余载了。因为歪,横看竖看都不顺眼。我又没胆偷偷将它一锯了之私自砍伐树木,哪怕是种在自家院子里,那也是违法的。说起来,我也挺佩服这棵树那么歪,比45度还歪,竟能做到不摔倒在地。对于树来说,身子是歪的,根是正的,就足以稳如泰山。就算根不正甚至东倒西歪,那也不怕,只需根扎的足够深,也就够了。我家这棵蓝花楹树,之所以歪着身子长,会不会是一种无奈之下,自行琢磨出来的绝地生存之道呢?因为,那棵蓝花楹树的正上方,是两棵高大强壮、枝繁叶茂、对它来说简直是遮天蔽日的柏树。这两棵柏树,都至少有15米的身高,光是每年落在我家车库顶上的枯枝败叶,用一辆五十铃车的拖斗也装载不完。假如人群中的小弟,能有个大哥罩着,日子自然会轻易许多。但,若是一棵树头顶上有个实力强大的老大哥罩着,日子就太难过了。要阳光没阳光,要雨露没雨露,简直比没爹没妈的孤儿还惨。如果能到我家后花园来看一眼,你就会发现,那两棵参天的大柏树下,连杂草都没兴趣长出来。而那两棵参天大柏树,是后邻家的。可蓝花楹树不是杂草,它既有骨气又有智慧。我猜,它被前房主栽下后,抬头一瞧,发现形势不对,看不到阳光雨露,也无法仰望星空,就赶紧另谋出路了。一棵树,能有啥出路呢?总不是深更半夜,偷偷从土里爬出来,单腿跳着去找个新家吧?如果不愿一死 了之,它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使出最大力气,歪着身子,瞅准空子,往斜刺里突围哪里有无遮无拦的天空,它就往哪里伸展枝叶。就这么长啊长,最后长到谁也奈何不了它的粗壮,谁也不得不仰视它的高大时,也算是扬眉吐气了。我家这棵歪着身子、挣扎着成长的蓝花楹树,春天一到,花开满树,足以把我们家后院,以及后邻家的院子,都明亮得如同塞满整个蓝紫色海洋。(选自文摘报,有改动)13. 通读全文,按照文章思路,给下列选项排序。A.两棵参天大柏树下的蓝花楹树只能另谋出路B.春天一到,花开满树C.蓝花楹树越过篱笆墙探入邻居家D.我猜想,这棵蓝花楹在此扎根二十余载了14. 本文语言既生动活泼,又亲切自然,请结合下面句子谈谈你的感受。一棵树,能有啥出路呢?总不是深更半夜,偷偷从土里爬出来,单腿跳着去找个新家吧?如果不愿一死了之,它唯一的办法,也只能是使出最大力气,歪着身子,瞅准空子,往斜刺里突围哪里有无遮无拦的天空,它就往哪里伸展枝叶。15. 下列对文章第段“有骨气又有智慧”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蓝花楹树在缺少阳光、雨露,连杂草都没兴趣长的环境下依然顽强生长,所以作者认为它是“有骨气”的。B. 这棵蓝花楹树长到谁也奈何不了它的粗壮,谁也不得不仰视它的高大,从而扬眉吐气,也是“有骨气”的表现。C. “有智慧”是指这棵树被后院的柏树遮挡住,懂得报复,于是歪着身子长到后邻家的院子里。D. 采用拟人手法,赋予蓝花楹树以人特点,表达了作者对这棵树的赞美和敬佩之情。16. 文中这棵蓝花楹树有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从它身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二)(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积蓄向上的力量朋友毕业后入职一家国企,工作不到两年,却萌生了离职的想法。他告诉我,刚进公司时,自己也是想着能大展拳脚有所作为,但领导交给他的却都是一些小事,巨大的心理落差让他打起了退堂鼓。初入职场,不少年轻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象牙塔里,个个都意气风发。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却往往不得不接受现实:激烈的竞争挫了锐气、庸常的生活耗了朝气、角色转换的不适应磨平了心气。每一颗种子被播撒进土壤时,都带着开花的梦想,但在破土而出之前,它们要随时准备着承受烈日炙烤、寒潮侵袭,要面对无数的风雨。经不住考验者,永远埋在了土里,而那些奋力向下扎根、时刻汲取养分的种子,则终有一天会绚丽绽放。初入职场者,应当学着做一颗种子,沉下心、扎下根,积蓄能量、厚积薄发,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脱颖而出。接受自己的“平凡”。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没有经年累月的作战经验,士兵绝不可能当上将军,充其量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同样,初入职场者犹如一张白纸,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不可能立即得心应手、驾轻就熟,必然要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够胜任。要放低自己的期望值,从最基础的工作内容学起,向身边每一个比自己工作经验丰富的人虚心求教,才能逐渐进入状态,在不断磨炼中成就“不平凡”。坚信干小事蕴含的价值。刚参加工作时,年轻人往往会被安排做一些非常基础的工作,看似鸡毛蒜皮、枯燥乏味、没有成就感,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后,你就会渐渐发现,只要全身心投入坚持去做好每一次工作,也一样可以积累经验、增长本领、丰富阅历。初入职场者千万不要眼高手低,要沉下心来、从小事干起,练好基本功,才能等到“铁杵磨成针”的一天。不断积蓄向上的力量。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比的不仅是速度,还有耐力。当你越过起跑线,发现前方已身影重重时,不要灰心丧气,长路漫漫,还有足够的时间供你调整状态。要相信,初入职场的失意、迷茫,只是暂时的。只要放平心态,从工作中汲取经验教训,等你度过这段平台期,就会发现一切便豁然开朗,当初遇到的挫折和失败也可以成为人生的宝贵财富。在最美好的年纪,初入职场的你可能并没有感受到诗和远方,反而在各种压力下心绪波动,但请不要让一时的情绪模糊了奋斗的底色,不要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要坚信,只要把根基扎牢、坚持顽强生长,你积蓄的能量有一天一定会喷薄而出、令人刮目相看。(人民日报(2021年02月07日05版))17.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段的加点词不能去掉,因为去掉后语气过于绝对,加点词使论证语言更严谨、准确。B. 接受自己的“平凡”,就要放弃曾经的理想,意识到自己缺乏经验,对自己承担的工作不可能立即得心应手、驾轻就熟。C. 第段以“被播撒进土壤的种子”来类比说理,生动形象的论述了初入职场者要沉下心、扎下根,积蓄能量、厚积薄发,才能在机会来临时脱颖而出的道理。D. 本文采用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写作,层次清晰,论述严密。18. 下列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段观点的一项是( )A. 屠呦呦先后调查了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选择了其中640种可能治疗疟疾的药方,最后从200种草药中,得到300种提取物,进行小白鼠抗疟实验。经历 190 次失败,终于在 191 次实验中获得了青蒿提取物。B. 有人对一只小闹钟说:“你一年要重复不停地嘀嗒三千多万次,你能忍受这种枯燥乏味的生活吗?”小闹钟听后十分沮丧。一只老怀表对小闹钟说:“不要只想着一年怎么嘀嗒三千多万次,只要坚持每秒嘀嗒一次就行了。”于是,小闹钟按照老怀表说的去做。一年过去了,小闹钟顺利完成了“嘀嗒”三千多万次的任务。C. 毛竹在它生命的前5年,每年生长不过三四厘米,但在第六年春雨过后,它以每天30厘米的惊人速度疯狂生长,短短六周就可高达15米。之所以五年后它能暴风成长,是因为前 5 年它默默将根深深扎于地下,不断汲取养分,绵延至数百米。D. 诗人鲁藜的泥土中有一句“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三)(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又称自动体外电击器、自动电击器、自动除颤器、心脏除颤器及傻瓜电击器等,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它能够监测心率,并通过快速放电,有效帮助患者终止室颤,恢复正常心跳。据中山大学医管处介绍,在心跳骤停的抢救“黄金4分钟”内,利用AED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是最有效制止猝死的办法。根据2020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健康和疾病报告2019,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SCD)病例约为54.4万例。其中,87%发生在医院以外,而针对心跳骤停患者最有效的急救方法就是电击除颤和徒手心肺复苏。在我国心脏骤停抢救成功率不高的严峻形势下,“救命神器”AED的普及并不高。据国泰君安研报指出,中国AED配置率仅为0.2台/10万人,远低于日本的555台/10万人、美国的317台/10万人等国际水平。在人口密集公共场所安装AED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保证,也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选自2021年10月12日人民日报第十四版)材料二:AED 之所以被称为“神器”,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显著提高生存率。如果在心脏骤停的 1 分钟内使用 AED 对患者电击除颤,救活概率为 90%。有国外的研究报告显示,在院外心脏性猝死的病人中,只使用心肺复苏急救的生存率为 14%,同时使用心肺复苏和 AED 除颤的生存率能够上升到 23.4%。AED 的简单易用也是其迅速普及的原因。专家称,“体外除颤仪”虽然听上去很专业,但用起来却很“傻瓜”,只要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操作。AED 能够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并判断是否需要电击除颤,操作者只需根据语音提示,按压按钮就可进行电击。如果心电图检测结果认为不需除颤,即使按下按钮也不会放电。因此,即便是非医疗人员也可以迅速掌握使用方法。(选自2019年04月16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第九版)材料三:AED 是一种能够自动识别异常心律并给予电击除颤的急救设备,抢救心跳骤停患者的成功率远高于徒手心肺复苏。因其操作简单且内置语音提示,便于非专业人员使用,AED也被誉为“救命神器”。去年7月印发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 年)明确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网上搜索“AED”,有成功施救的案例,有通俗易懂的视频教程,还有能显示附近 AED 位置的小程序。这些,体现出公众急救意识的增强、急救体系的完善,映照着全社会对生命安全的高度关注。推广AED确有现实必要性。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估计我国每年发生心脏性猝死 54.4万例。目前,我国 AED 的普及率还很低。媒体调查发现,公众对 AED 的认知水平不高,不会使用、不敢使用的情况普遍存在。设备配置不足、急救知识普及度不高、施救者心存顾虑等因素,都是推广 AED 所面临的障碍。(选自2020年02月05日人民日报五版)【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会议于2021年9月27日至28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擘(bò)画:筹划;安排。19.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AED 之所以被称为“神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它使用起来非常简单,即便是非医疗人员也可以迅速掌握使用方法B. 公共场所配备 AED,网上成功施救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视频教程,显示附近 AED 位置的小程序,体现出公众急救意识的增强、急救体系的完善。C. 使用 AED 时,如果心电图检测结果认为不需除颤,即使按下按钮也不会放电。D. 在心跳骤停的抢救黄金时间,利用 AED 对患者进行除颤和心肺复苏,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存率。20. 从材料看,我国 AED 的推广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你有何解决的建议呢? 四、名著阅读(10 分)21. 下列对相关名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昆虫记中的切叶蜂有一项令人惊叹的本领,它能够不凭借任何工具,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B. 以绰号作为揭示人物特征,刻画人物个性,丰满人物形象的工具是水浒传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小说中每个英雄好汉都有独特的绰号。C. 儒林外史中并没有贯穿全书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由众多故事连缀而成,表现了封建官吏日常生活中的生存状态与精神世界,寄托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 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描述了众多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的言谈举止,追溯他们的家庭环境和青少年时代,试图从其出生和成长经历中找寻他们成为共产党人的原因。22. 身处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似乎与经典作品产生了隔膜,你身边的很多同学没有耐心,甚至觉得没有必要读经典。请你以傅雷家书为例劝说他们。23. 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练人格的最高学校。”请从下面名著中,任选一部,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简·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游记五、写作(50 分)24.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我爱读书,书有沁人心脾的墨香,书有启迪人生的智慧。我用心咀嚼每一个有形的文字,让感动流过每一条血脉,在心中久久珍藏。我爱读书,老师是一本书,他让我温暖;生活是一本书,它让我成长;自然是一本书,它让我我用情品读每一页无形的纸张,他们滋养着我的灵魂。请从你阅读过的有形的书或无形的书中选择一部作为对象,写一篇文章。或介绍它的动人之处,或讲述你与它的故事,或写它对你成长的影响要求:(1)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2)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3)字数不少于 600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