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辽宁省第十二中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试题化学.docx
-
资源ID:96353717
资源大小:882.8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0年辽宁省第十二中学校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试题化学.docx
2020年于洪区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2020.5(试卷满分:65分 考试时间:6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I4 O16 Cu6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5分) (本题包括l3小题。 111小题,每题1分;12,13小题,每题2分。每小题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1下列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S02 BC02 C02 DN2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蜡烛燃烧 B铁锅生锈 C高粱酿酒 D冰雪融化3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活性炭除去房间中的异味 B液氮用于手术刀降温C液氧用于火箭的助燃剂 D石墨用作电极5新建的楼盘一般采用钢与钢钢筋混凝土混合框架,其中钢筋混凝土属于A复合材料 B合成材料 C无机材料 D金属材料6关于燃烧认识错误的是A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C燃料燃烧时一定放出热量D可燃性固体粉末与空气接触遇火可能爆炸7下列物质能用作复合肥的是AK2SO4 BCa(H2PO4)2 CNH4HCO3 DNH4H2PO48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碳酸钠 B硝酸铵 C氧化钙 D氯化钠9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 A用甲醛浸泡海鲜 B霉变大米经煮熟后食用 C食品中缺乏维生素不利于健康 D煤炉上放一壶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10下列现象能用微粒观点正确解释的是 A岩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分子很小 B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D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不断运动11工业上生产尿素CO(NH2)2的微观模拟示意圈如下所示,根据图示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7:44 B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氧化物 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反应中共有五种元素参与12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原子 B单质中只有一种元素;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C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均一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D碱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碱133.2g某有机物B在氧气完全燃烧,生成4.4g 二氧化碳和3.6g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BB中只含有碳、氢元素,没有氧元素 CB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 DB中含有的碳元素的质量是1.4g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小题,50分)14.(5分)如下图所示,图1是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2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溴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 (2)A元素和B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 (3)A、B、C、D四种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_(填序号,下同),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 (4)从A、B、C、D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写出能燃烧的气体的化学式_。15(5分)CO2是一种常见的氧化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l是装有液态二氧化碳的灭火器,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是_。 (2)如图2,乙、丙、丁分别是二氧化碳、氯化铁、氢氧化钙中的一种,甲俗称烧碱,用“”表示物质间相互反应。写出丙的一种用途是_;图例中,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写一个即可)。 (3)Na2C03俗称纯碱,是一种白色粉末,可以跟CO2和H2O反应生成NaH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已知在常温下Na2CO3的溶解度比NaHCO3大,那么向常温下饱和的Na2CO3溶液中连续通入CO2,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16(8分)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的装置。请接要求填空: (1)C装置中除导管外另两种仪器的名称是_和_。 (2)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向长颈漏斗中添加的液体药品是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 (4)通常情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以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装置的字母代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17(10分)溶液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醇是一种有机物,俗称酒精,化学式为C2H6O,请回答下列问题: 乙醇分子由_种原子构成,相对分子质量为_。 乙醇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疫情期间75的酒精广泛用于公共场所消毒,实验室欲用溶质质量分数95的酒精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酒糟,需要95的酒精的质量为_g(精确到1)。 (2)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4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g。 30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甲_乙(“>”“<”或“=”)。 将40时l35g甲的饱和溶液降温到30,理论上析出晶体(不含结晶水)的质量是 _g。 (3)向少量蒸馏水中加入几滴食用油,播匀后静置片剡,观察到的象为_,向该试管中滴加少量洗洁精,重新摇匀后静置,形成_(选填“悬浊液”“乳浊液”或“溶液”)。 18(8分)为探究碱的性质,进行如下实验。 (1)盐酸溶液显酸性,是因为在其溶液中含有大量的_(填微粒符号), 如上图(甲)所示,烧杯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如上图(乙和丙)所示,同时将两支充满二氧化碳的相同试管分别倒扣在等体积的水和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丙中液面高于乙,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本实验中乙的作用是_。 (3)实验结束后,进行废液处理。将乙、丙所得溶液全部倒入一大烧杯中,再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全都加入后测得溶液pH为3,调节pH接近7,达到排放标准。 用pH试纸测混合液的酸碱度,其操作方法是:取pH试纸放置在玻璃片上,_,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溶液的pH。 将甲所得溶液缓慢加入大烧杯的过程中,大烧杯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红后变无色,_。 原废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填化学式,指示剂除外)。19(14分)金属材料对人类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合金具有许多特殊的性能,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的金属的硬度_。 (2)如图所示的实验,取一块废旧的铁丝网剪成几小片,用稀盐酸除去铁锈后的银白色的铁丝,放入锥形瓶中。向锥形瓶中加入34mL浓食盐水,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 导管的另一端伸入滴有红墨水的水中。 加入浓食盐水的作用是_; 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是a银白色的铁丝生锈变黄色,b_;产生b现象的原因是_。 写出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_。 (3)铜制品在空气中会发生锈蚀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2(OH)2C03。某化学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探究“铜生锈是否需要空气中的水?”如图所示实验中(试管内的“ ”均为铜片),只需完成实验_即可达到探究目的。(填序号)。(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并对生成的红色固体成分进行探究。 木炭与氧化铜发生置换反应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木炭呈块状,实验时要先将木炭研细,再与CuO粉末混合均匀后使用。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 酒精灯火焰处加有铁丝网罩,其作用是_。 用上图所示装置完成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试管冷却后,观察到黑色固体全部变为红色,对生成的红色固体进行探究。【查阅资料】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氧化亚铜是红色固体,能与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取1.8g红色固体于试管中,滴加足量_,充分反应。固体部分溶解;_所得固体是铜和氧化亚铜的混合物b将反应后的物质过滤;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_(5)由于试管中有空气,实验时应注意a混合物需进行预热,除了使试管受热均匀外,目的是_。b系不能把石灰水浑浊作为木炭跟CuO反应的充分证据。因为试管中还可能发生反应:_。 (写化学方程式)2020年九年级二模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005第一部分 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l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ADBCAADBCDCBC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14(5分)(1)79.90 (2)质子数(核电荷数) (3)BD;BC (4)H215(5分)(1)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大于空气 (2)改良酸性土壤(制取农药波尔多液或用于建筑材料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NaOH+FeCl3=Fe(OH)3+3NaCl 或【3Ca(OH)2+2FeCl3=3CaCl2+2Fe(OH)3 (3)Na2CO3+CO2+H2O=2NaHCO3;溶液变浑浊或有晶体析出16(8分)(1)集气瓶;水槽 (2)过氧化氢溶液 2H2O2 MnO2 2H2O+O2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集满 (4)2NH4Cl+Ca(OH)2 2NH3+2H2O+CaCl2;A;D 17(10分)(1)3;46(2分); C2H6O+3O2 点燃 CO2+3H2O 79 (2)35 = 5 (3)有明显分层现象(蒸馏水在下层,食用油在上层);乳浊液 18(8分)(1)H+;NaOH+HCI=NaCI+H2O;升高 (2)进行对照实验, (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 (3)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pH试纸上 有气泡产生 NaCl和HCl-2分 (答对一个得1分,错误答案不得分)19(14分)(1)大 (2)加速铁的锈蚀 b部分红墨水进入锥形瓶中; 铁丝生锈消耗了锥形瓶内氧气,使瓶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 刷漆(电镀、涂油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3)AB (4)(2CuO+C塑2Cu+CO2(教材上没有出现的化学方程式只要化学式和计量数正确就得分)增大木炭与氧化铜的接触面积,使反应充分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a稀硫酸;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b0.8a减少试管内剩余空气的量,降低氧气对实验的影响(或排除试管中的空气;赶跑夹杂在反应物中的水分,防止水汽凝结倒流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bC+O2高温(点燃)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