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2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训练-第一部分专题一第13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docx
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八年级下册第13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一、(2021·广安改编)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4题。(共10分)(一)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二)古之学者为己,以补不足也;今之学者为人,但能说之也。古之学者为人,行道以利世也;今之学者为己,修身以求进也。夫学者犹种树也,春玩其华,秋登其实;讲论文章,春华也,修身利行,秋实也。(节选自颜氏家训)【注释】华(hu):花。登:进用,这里指摘取。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C)(2分)A.弗食千里而食也丰衣足食B.故曰:教学相长也故虽有名马故步自封C.弗学,不知其善也王曰:“善”多多益善D.学然后知不足然天下之事不以为然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方能反省自我;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自我勉励。3.语段(一)以“嘉肴”“弗食”开篇,有什么作用?(2分)以“嘉肴”喻“至道”,以“嘉肴”“弗食”来类比学习的重要性,引出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作比,生动形象地引出论述的问题,进而论证论点,使文章通俗易懂,容易被人接受。4.请结合语段(二)用自己的话谈谈求学的真正意义。(4分)充实自己,弥补自身不足;推行主张,造福社会;涵养德行,以利于事。二、(2021·南阳一模改编)阅读虽有嘉肴,完成14题。(共10分)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C)(2分)A.然后能自反也其反激之力义无反顾B.教然后知困困于心内外交困C.然后能自强也太守自谓也自圆其说D.其此之谓乎太守自谓也何谓神速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其此之谓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3.请从句式的角度,试举两例分析选文作者是如何增强文章气势的。(2分)示例:选文多运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以“虽有,弗,不知”的句式类比论证,导出议题;用两个“然后知”的句式,说明“学”与“教”的两种困境;用两个“知然后能”的句式,进一步论述“学”与“教”的情境。4.阅读下面链接材料,说说选文和链接材料论述的观点有什么不同。(4分)【链接材料】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矣。”(选自论语·八佾)【注释】子夏:孔子的学生卜商,字子夏。倩:笑得好看。兮: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素以为绚:素粉来打扮。绘事后素: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后:后起,在仁德之后产生。起:发,启发。诗:指诗经。选文论述了教学相长的观点;链接材料论述了仁先礼后的观点。部分参考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13篇礼记一则(虽有嘉肴)一、1.C【解析】A项,吃/喂养/食物。B项,因此/因此/原来的。C项,好。D项,这样/然而/对的。故选C。【参考译文】(二)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充实自己,以弥补自身的不足;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取悦他人,向他人炫耀。古代求学的人是为了他人,推行自己的主张以造福社会;现在求学的人是为了自身需要,涵养德性以求做官。学习就像种果树一样,春天可以赏玩它的花朵,秋天可以摘取它的果实。讲论文章,就好比赏玩春花;修身利行,这就好比摘取秋果。二、1.C【解析】A项,反省/反方向/向后。B项,困惑/困惑/困难。C项,自己。D项,是/命名/说。故选C。【参考译文】【链接材料】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