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T 2080-20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96356865
资源大小:29.66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15∕T 2080-2021 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docx
ICS 65.060.01CCS B 9015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DB15/T 20802021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mechanical operation of farmers' professionalcooperatives2021-01-25 发布2021-02-25 实施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15/T 20802021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06)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包头市农业机械技术培训推广服务站、呼伦贝尔市农牧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鄂尔多斯市农牧业机械化推广站、兴安盟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赤峰市农牧业机械化研究推广服务中心、巴彦淖尔市农牧业机械技术推广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志强、孙歧、周璇、吴利华、班义成、张继安、李晓、王冬霞、赵双龙、赵晓华、何双柱、李延军、王剑钧、乌云塔娜、马旭明、刘艳梅、李铁民、郭晓晴、朝鲁、李艳、张文慧。本文件为首次制定。IDB15/T 20802021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作业技术规范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化作业的术语和定义、作业基本要求、作业技术规程、安全作业注意事项、保养与存放。本文件适用于从事玉米、马铃薯、小麦生产服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机械化生产作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0396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 总则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 503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NY/T 650喷雾机(器) 作业质量NY/T 739谷物播种机械作业质量NY/T 990马铃薯种植机械 作业质量NY/T 995谷物(小麦)联合收获机械 作业质量NY/T 1355玉米收获机 作业质量NY/T 1411小麦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NY/T 2462马铃薯机械化收获作业技术规范NY/T 2845深松机作业质量DB15/T 385行业用水定额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农民专业合作社specialized farmers cooperatives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基础上,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或者同类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提供者、利用者,自愿联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经济组织。4作业基本要求4.1作业机具4.1.1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作物和农艺要求选择作业机具,通过实行规模采购,必要时需通过招标方1DB15/T 20802021式统一采购机具,以降低生产成本。作业机具性能应满足作物机械化生产技术要求和安全标准。4.1.2建立机具档案,及时增录新购入机具信息,及时记录机具作业情况、维修信息、报废信息等。4.1.3保证作业机具技术状态良好,并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调整和保养。4.2作业人员4.2.1建立作业人员信息档案,有专人负责管理。4.2.2作业人员作业时应确保信息通畅,应听从统一指挥,服从统一调度,及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任务。4.2.3作业人员应经过专业技术培训,熟练掌握操作技术,严格按照农机具使用说明书和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4.2.4作业人员不应在酒后或身体疲劳状态下作业。4.3作业准备4.3.1机具调试完毕后,应进行试作业,试作业质量达到机具作业要求后,可开始正式作业。5作业技术规程5.1耕整地5.1.1耕翻作业不应出现墒沟,合墒要平整。5.1.2应根据作物种植模式、农艺要求、土壤条件和地表秸秆覆盖状况,选择机械耕整地作业方式或免耕作业方式。5.1.3深松作业宜在秋季进行,作业配套动力应合理,正式作业前应进行试运转和试作业。5.1.4深松深度应能打破当地板结层(犁底层),深松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2845 的规定。5.1.5平作整地要地平土碎、耕作层无土垡架空。5.1.6垄作起垄要垄形直,垄距、垄体一致。5.1.7底肥应进行深施,或采用先撒肥后耕翻或边耕翻边施肥的方式,肥料撒施应均匀,施肥量符合作物种植和当地农艺要求。5.2播种5.2.1根据农艺要求合理确定作物株、行距和播种量。5.2.2根据作物种植模式、农艺要求和当地气候条件确定播种时间。5.2.3选择具有精量播种功能的播种机或施肥播种机进行播种作业,按机具使用说明书中规定的配套动力选配拖拉机。5.2.4玉米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3 的规定。小麦机械化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739的规定。小麦免耕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1411 的规定。马铃薯机械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 T 990的规定。5.3田间管理5.3.1灌溉5.3.1.1应根据降水条件、土壤墒情和作物生长需水规律,宜选择高效节水技术进行适时灌溉。5.3.1.2灌溉定额按 DB15/T 385 规定执行。5.3.2中耕施肥2DB15/T 208020215.3.2.1根据土壤墒情、苗情确定中耕施肥次数。中耕机应具有良好的行间通过性能。5.3.2.2中耕作业一般配合追肥和除草同时进行,追肥和除草作业应无明显伤根。5.3.2.3中耕作业第一堑应与播种作业第一堑对准重合。5.3.2.4根据作物生长情况确定是否追肥,追肥时间及追肥量等要求应符合当地农艺要求。根据使用的肥料选择适宜的机具。5.3.3植保5.3.3.1根据作物发生病虫害情况选择适用的防治方式。5.3.3.2使用化学防治应符合 GB/T 8321 的规定。根据防治对象的种类和特点,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药液浓度,使用植保机械进行施用。5.3.3.3喷雾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650 的规定。5.3.3.4适宜植保无人机作业的地块及周边应无影响安全飞行的林木、高压线塔、电线、电杆等障碍物。雷雨天气不应作业。5.4收获5.4.1玉米收获的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1355 的规定。5.4.2小麦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995 的规定。5.4.3马铃薯收获作业前 7 d10 d 左右进行打秧。马铃薯收获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2462 的规定。6安全作业注意事项6.1作业人员在操作机具前应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中的安全要求操作。作业前,要求作业人员签订生产作业安全责任书。6.2作业前应确保机具的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安全可靠、无损坏;旋转部件转向与规定方向一致;过载保护装置安全有效。应注意按 GB 10396 规定设置的永久性安全标志的提示内容。6.3对可能影响作业的障碍物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6.4机具应配备防火器材。6.5机具在转移、低头转弯或田间专场时应将机具提升到非作业位置或空驶状态,并避开行人和障碍物。6.6作业中清除机具的堵塞杂物时,应停机并切断动力、电源。检查和调整机具时应停机熄火,并应停放在平地上进行。7保养与存放7.1机具作业结束后,做好机械构件的清理,避免泥土、杂物进入设备内部侵蚀零件。7.2机具工作时间达到保养要求时必须按照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保养,保养结束后,必须经专人验收后方可继续作业。7.3机具闲置时宜放置在干燥处,并用支架支撑,对于较长、较重的机具应水平放置。7.4专用机库应放置灭火器材。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