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54_T 064-2019 无公害农产品 芥菜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
资源ID:96357020
资源大小:70.56K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DB54_T 064-2019 无公害农产品 芥菜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 65.020.20B33DB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0642019代替 DB54/T 00642012无公害农产品 芥菜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2019 04 04 发布2019 - 05 - 03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 布DB54/T 0064-2019目次前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 13.1 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13.2 扎扭. 13.3 标准亩. 14 产地环境条件.24.1 产地环境条件.24.2 土壤条件.24.3 水质条件.25 栽培管理. 25.1 生产区域.25.2 前茬. 25.3 播种前准备.25.4 播种. 35.5 田间管理.46 病虫害防治. 46.1 防治原则.46.2 主要病虫害.46.3 农业防治.56.4 生物防治.56.5 物理防治.56.6 化学防治.57 收获. 57.1 收获时期.57.2 收获方式.57.3 清洁田园.57.4 脱粒包装.58 运输和贮藏. 68.1 运输. 68.2 贮藏. 68.3 产品质量.69 生产档案. 6I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附录 A(资料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芥菜型油菜品种. 7附录 B(规范性附录) 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 11附录 C(规范性附录) 禁止使用的农药.12附录 D(资料性附录) 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 13附录 E(资料性附录) 推荐使用的农药.15II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前言本标准按照GB/T 1.1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54/T 00642012无公害食品 芥菜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与DB54/T 00642012无公害农产品 芥菜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见2);删除了“GB 5332 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见2);增加了“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见2);增加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见2);修改了“是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且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见3.1);修改了“西藏农村习惯亩面积大于标准亩,本规程统一使用标准亩即667为一个标准亩”(见3.4);修改了“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见4.1);修改了“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推荐使用的芥菜型油菜品种参见附录A”(见5.3.1);修改了“每亩用3%地虫杀星(辛硫磷)颗粒剂2.53.5,掺拌细砂土20.030.0,兑水2.04.0,均匀混合后,撒在地表后耕翻;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掺拌细砂土10.0,均匀撒在地表后耕翻;或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80.0g100.0g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0100.0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中的规定”(见5.3.3.3.1);修改了“播前土壤耕翻、整地后,每亩用40%野麦畏0.250.3,兑水2.54.0,拌细砂土20.0,均匀撒于地表;或采用喷雾器喷撒后,用耙子耙2次3次,深度3.05.0,使野麦畏与土壤混匀后,再进行播种”(见5.3.3.3.2);调整了“施肥量”“整地”顺序(见2012年版5.3.4,5.3.5);修改了“按照NY/T 496的规定,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参见附录B。选用质量合格的肥料,增施有机肥,禁止施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及未经腐熟和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增施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见5.3.4.1);修改了“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统一采用机耕,及时深翻,此后再到翌年春播之前,深浅结合,先深后浅,多次耕翻及时耙耱,打碎土块,使土地平整,上虚下实。保证播种时土壤含水量15.5%18.5%”(见5.3.5);增加了“播种深度以2.03.0为宜”(见5.4.3);修改了“机播播种量0.5/亩;撒播播种量1.0/亩”(见5.4.4);增加了“用麦类播种机播种时,下种孔隔一堵一,行距调为30.0。正式播种前进行田间播量校正。单行下种量每米60粒65粒”(见5.4.5);修改了“单播油菜田野燕麦叶片长到2叶3叶时,用“高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0ml0.0ml兑水15.020.0;或爱秀80ml兑水15.020.0喷雾灭除”(见5.5.5.2)III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修改了“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中的规定。禁止在生产中使用国家禁止在油料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禁用农药种类见附录C”(见6.1);修改了“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利用0.38苦参碱乳油300倍液500倍液防治蚜虫以及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与利用食蚜蝇和肉食性瓢虫防治蚜虫”(见6.4);修改了“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D,推荐使用的农药见附录E”(见6.6);修改了“脱粒后及时晾晒、扬净,当籽粒含水量下降至9时,进行精选、包装。包装应符合GB/T 17109的规定”(见7.4.3);增加了“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见7.4.4);增加了“山油3号”等品种特征特性(见附录A);修改了“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见附录C);修改了“D.2油菜常见虫害及防治措施”中“防治措施”的有关内容(见附录D);修改了“推荐使用的农药”(见附录E);修改了标准中其他有关内容表述。本标准由西藏自治区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标准起草单位: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本标准起草人:尼玛扎西 徐平 禹代林 德青卓嘎 同坚 降志兵 桑布 边巴 韩阳 扎西次仁 田朋佳本标准于2012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IV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无公害农产品 芥菜型油菜生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芥菜型油菜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和生产档案记录的技术措施。本标准适用于西藏无公害农产品 芥菜型油菜的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4407经济作物种子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11762油菜籽GB/T 17109粮食销售包装NY/T 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T 5010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是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安全标准和栽培技术生产的无污染、安全、优质农产品,且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重金属、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其它对人体有毒、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法定允许限量之内,要符合有关标准规定。3.2扎扭又称京玛蘖,即在早春,农田解冻时浇水,采用浅耕细耙措施,为土壤中的野燕麦等杂草种子提前萌发创造有利条件,诱发野燕麦等杂草种子大量出苗,待长出2片3片叶子时深耕,迫使出苗的杂草翻入土中闷死后播种的一种耕作措施,扎纽时间15d25d。3.31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标准亩西藏农村习惯亩面积大于标准亩,本规程统一使用标准亩即667为一个标准亩。4 产地环境条件4.1 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4.2 土壤条件选择耕作层深厚、土壤疏松、光照条件好、排灌方便、中等或中等以上肥力的地块。4.3 水质条件水源应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要求,农田灌溉水应符合GB 5084中的规定。5 栽培管理5.1 生产区域一般在海拔4100m以下区域。5.2 前茬前茬以青稞、小麦等作物为宜,不宜与十字花科作物连作。5.3 播种前准备5.3.1 品种选择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高产、抗病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推荐使用的芥菜型油菜品种参见附录A。5.3.2 种子处理播前晒种后,进行种子精选,种子质量应符合GB 4407的规定。5.3.3 土壤处理5.3.3.1 冬前深耕细耙种植地块要在冬前进行深耕细耙,精细晒垡,使土壤疏松,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5.3.3.2 扎扭在播前进行扎扭诱发灭草。5.3.3.3 土壤药剂处理5.3.3.3.1 地下害虫药剂防治2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每亩用3%地虫杀星(辛硫磷)颗粒剂2.53.5,掺拌细砂土20.030.0,兑水2.04.0,均匀混合后,撒在地表后耕翻;或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1.0,掺拌细砂土10.0,均匀撒在地表后耕翻;或80的敌百虫可湿性粉剂,用80.0g100.0g水溶化后和菜籽饼70.0100.0拌匀,于傍晚撒在幼苗根的附近地面上诱杀,防治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土壤环境应符合GB 15618中的规定。5.3.3.3.2 燕麦草药剂防治播前土壤耕翻、整地后,每亩用40%野麦畏0.250.3,兑水2.54.0,拌细砂土20.0,均匀撒于地表;或采用喷雾器喷撒后,用耙子耙2次3次,深度3.05.0,使野麦畏与土壤混匀后,再进行播种。5.3.4 施基肥5.3.4.1 施肥原则按照NY/T 496的规定,油菜有机肥卫生标准参见附录B。选用质量合格的肥料,增施有机肥,禁止施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及未经腐熟和重金属超标的有机肥。根据土壤肥力,确定相应施肥量和施肥方法,有机肥和化肥混合施用,增施农家肥,合理施用化肥,提倡测土配方施肥。5.3.4.2 施肥量根据芥菜型油菜品种对氮、磷、钾等元素的需求比例和测土结果进行配方施肥。施肥量应根据品种、土壤肥力和产量指标而定。一般亩施底肥有机肥1000.01500.0,磷酸二铵10.0,尿素5.0,氯化钾2.03.0。5.3.5 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统一采用机耕,及时深翻,此后再到翌年春播之前,深浅结合,先深后浅,多次耕翻及时耙耱,打碎土块,使土地平整,上虚下实。保证播种时土壤含水量15.5%18.5%。5.4 播种5.4.1 播种时间拉萨、山南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1日4月20日,林芝、昌都地区适宜播期为3月15日4月5日,日喀则地区适宜播期为4月20日5月5日。5.4.2 播种方式机械播种,用马拉播种机播种;撒播,每亩用细砂土5.07.5与种子混匀后进行撒播,撒籽均匀,然后耙平。5.4.3 播种深度播种深度以2.03.0为宜。5.4.4 播种量机播播种量0.5/亩;撒播播种量1.0/亩。5.4.5 播量调试3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用麦类播种机播种时,下种孔隔一堵一,行距调为30.0。正式播种前进行田间播量校正。单行下种量每米60粒65粒。5.5 田间管理5.5.1 查苗补种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如有缺苗断垄及时补苗。5.5.2 间苗、定苗三叶期,间除密苗、弱苗,留壮苗;四叶期至五叶期定苗。每亩留苗1.5万株2.5万株。5.5.3 灌水油菜生长期间应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三叶期至四叶期要小水漫灌,整个生育期一般控制为前期少,中期多,后期适当。现蕾至开花阶段,适当增加灌水次数。5.5.4 追肥随灌水早施苗肥。三叶期至四叶期每亩追施尿素2.5,对底肥充足,比较肥沃的田块,苗期少追肥或不追肥;蕾苔期每亩随灌水追施尿素5.0。初花期每亩喷施硼砂50100g。5.5.5 除草西藏农田主要杂草以白茅、冰草、野燕麦草、野油菜和灰灰菜为主,前期采用中耕除草,中期采取人工拔除,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化学除草。5.5.5.1 中耕除草中耕深度把握先浅,后深再浅的原则。三叶期至四叶期通常只锄一寸左右的表土,灭除田间杂草;在油菜抽薹期对野燕麦草、野油菜和阔叶类等杂草及时拔除,生长期间严格控制野燕麦草等杂草的生长。5.5.5.2 化学除草单播油菜田野燕麦叶片长到2叶3叶时,用“高盖”10.8%高效氟吡甲禾灵乳油20.0ml40.0ml兑水15.020.0;或爱秀80ml兑水15.020.0喷雾灭除。6 病虫害防治6.1 防治原则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绿色植保原则,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的方法。在化学防治上,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残效期短的农药;严格控制农药的用量,并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中的规定。禁止在生产中使用国家禁止在油料作物上使用的农药品种,禁用农药品种见附录C。6.2 主要病虫害6.2.1 主要病害菌核病、白锈病、霜霉病。4库七七w.kw.com提供下载DB54/T 0064-20196.2.2 主要虫害蚜虫、地老虎、蛴螬、小菜蛾、菜粉蝶。6.3 农业防治选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合理品种布局,科学施肥,合理密植,清洁田园等,降低病虫基数。6.4 生物防治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选择对天敌杀伤力低的农药。利用0.38苦参碱乳油300倍液500倍液防治蚜虫以及地老虎、蛴螬等地下害虫与利用食蚜蝇和肉食性瓢虫防治蚜虫。6.5 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成虫。6.6 化学防治油菜常见病虫害及防治措施见附录D,推荐使用的农药见附录E。7 收获7.1 收获时期当油菜田间70%以上的角果变黄时收获。宜在早晚有露水时收获。收获后堆放7天15天,单收、单打,自然晾干脱粒,晒干扬净。7.2 收获方式人工或机械收获。7.3 清洁田园收获结束后,及时清除田间残枝病叶、杂草、集中深埋,作无害化处理。7.4 脱粒包装7.4.1 人工脱粒油菜收获后经后熟、晒干,进行脱粒。7.4.2 机械脱粒采用机械脱粒。禁止在公路等地方脱粒、晾晒。7.4.3 包装脱粒后及时晾晒、扬净,当籽粒含水量下降至9时,进行精选、包装。包装应符合GB/T 17109的规定。7.4.4 包装材料5DB54/T 0064-2019包装材料应清洁、卫生、干燥、无异味,符合食品卫生安全的要求。8 运输和贮藏8.1 运输运输工具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8.2 贮藏分类、分级存放在清洁、避光、干燥、通风、无污染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防虫、防霉烂、防鼠。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进行仓库消毒、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食品卫生安全的有关规定。8.3 产品质量生产的油菜籽质量应符合GB/T 11762的要求。9 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对生产技术、病虫草害防治和收获各环节所采取的主要措施进行详细记录。6DB54/T 0064-2019AA附 录 A(资料性附录)推荐使用的芥菜型油菜品种A.1 推荐使用的芥菜型油菜品种藏油10号,藏油4号,藏油1号,藏油6号,山油3号,年河1号,年河15号,年河16号,年河17号。A.2 推荐使用芥菜型油菜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A.2.1 藏油10号A.2.1.1 品种特征特性藏油10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1981年用“藏油1号”作母本、“无芥酸”作父本杂交,1987年育成的芥菜型晚熟油菜品种,1992年通过自治区新品种审定。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194cm,单株平均有效角果数269个,平均每荚粒数14粒,平均千粒重6.4g,区试平均亩产130.0200.0,比对照年河1号增产13.4%,含油量45%,芥酸含量36.9%,硫代葡萄糖甙含量0.8%。该品种幼苗抗寒、抗旱、抗倒。A.2.1.2 宜推广地区适宜在西藏海拔3500m4100m区域种植。A.2.1.3 栽培技术要点在河谷农区适宜播期为3月中旬至4月初,高寒地区4月中旬为宜,可适时晚播。一般每亩播量撒播1,机播0.5,播种深度3cm左右。单播每亩株数2.2万株2.5万株,行距23cm,株距13,混播每亩株数1万株左右。三至四叶期间苗,五至六叶期定苗和补苗,定苗期及时灌水。基肥以尿素为佳,追肥以要苗生长定量,蕾苔期追尿素5.010.0为宜。混播时应与生育期长短类似的作物一起种植,适时收获以防爆角落粒。A.2.2 藏油4号A.2.2.1 品种特征特性藏油4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1981年用“7203”做母本、(曲水大粒×永嘎)做父本杂交,1987年育成的芥菜型品种,1996年通过审定。生育期136天左右,株高172.7,单株平均有效角果数304个,平均每荚粒数15.7粒,平均千粒重5.3g,区试平均亩产179.6,比对照年河1号增产16.3%,该品种中感霜霉病,轻感白锈病,抗寒、抗倒。适宜在3500m4100m河谷农区中等肥水条件下种植。A.2.2.2 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4100m以下区域种植。A.2.2.3 栽培技术要点7DB54/T 0064-2019该品种适应于“一江两河”主要农区种植,播期为3月15日至4月5日;播种密度为每亩2.5万株;亩施复合肥15.020.0做底肥;按时间苗和定苗,定苗不能迟于现蕾期,第一次灌小水,第二次灌水量加大,要及时防治病虫害。A.2.3 藏油1号A.2.3.1 品种特征特性藏油1号是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于1975年用“川农长角”做母本、“曲水大粒”做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85年西藏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定通过,命名为藏油1号。生育期140天左右,株高180.0,单株平均有效角果数450个,平均每荚粒数18粒,平均千粒重6.7g。生长势强,整齐一致,适宜性广,丰产性好,耐寒,耐旱,秆硬抗倒,抗霜冻,不抗白锈病。脂肪含量48.55%0.12%;组蛋白质含量17.51%20.85%;硫代葡萄糖甙含量0.37%0.52%;芥酸含量33.05%36.48%;油酸含量13.96%17.16%;亚油酸含量16.06%17.29%;赖氨酸含量2.08g/100g2.20g/100g;谷氨酸含量7.95g/100g9.27g/100g;蛋氨酸0.62g/100g0.67g/100g。A.2.3.2 适宜推广地区适宜在海拔4000m以下中下等田块种植。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