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9073唐诗研究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
资源ID:96358075
资源大小:95.91KB
全文页数:3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4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自考09073唐诗研究密训高频考点重点汇总.docx
第一章 唐诗对时代的反映及其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知识点名称内容唐诗对时代反映的广度与深度1. 诗史研究上的唐宋诗之争,尽管意见歧出,但唐诗以情韵胜,宋诗以意理胜,却已大致得到公认 。 2. “李杜操持事略齐 ,三才万象共端倪 ”出自漫成五章。3. “终愧巢与由 ,未能易其节 ”出自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 “仰天大笑出门去 ,我辈岂是蓬蒿人 ”出自南陵别儿童入京。5. “朝扣富儿门 ,暮随肥马尘 ”,反映了旅食京华的辛酸。6. 元日仗的作者是张祜 。7. 时事 、政治 、边疆 、市井 、民间的欢乐与痛苦 、征夫思妇的哀怨与忧伤是唐诗最习见的题材。 8. 中国古典诗歌以抒情诗为主 。9. 唐代文人的思想观念的新特征:(1)在出处方面 ,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关怀现实 、参与政治的热情。(2)在获取功名的途径上 ,耻于因人成事, 以荫授官也不被人过分羡慕 ,而是普遍重视进士科 的拼搏 ,甚至乐于到边疆和战场上去寻求出路 。(3)在知和行的关系方面 ,唐人重视实际知识 ,重视经世致用。(4)在伦理观 、君臣观 、门第观 、尊卑观 、妇女观 、民族观 、宗教观等方面 ,都发生了重大变 化 ,或较其他时代开放 。10. 唐诗对时代反映的广度与深度的表现:(1)唐诗反映了唐人丰富的精神生活 ,唐代是一个健康的 、富有活力的时代 。 (2)唐诗反映了唐人重视事功 、富有理想 、胸怀开阔 、热情豪迈的总体风貌。 (3)唐诗具体地 、细致地反映了唐代各种类型人物精神生活的各个层面。(4)唐代文人处在时代文化背景下加上大部分来自庶族地主阶层 ,形成了一个与前代很不相同 的新型的知识分子群体 ,促进了观念变革 ,思想空前活跃。(5)唐代是一个开放的社会 ,唐人的言行较少伪饰和拘束 。(6)唐诗反映了唐代丰富的社会生活 。(7)唐诗反映时代生活之所以特别深广 ,与诗人们积极地干预当时社会生活有关 。 (8)唐诗反映社会生活面之广与反映时代主旋律是统一在一起的。唐诗所表现的生活美与精神美1. “一百四十年, 国容何赫然 ”出自李白古风五十九首。2. 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张若虚。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的作者是王勃 。4. 安定城楼的作者是李商隐 。5.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的作者是王翰 。6.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7. “暂出白门前 ,杨柳可藏乌 。欢作沉水香 ,侬作博山炉 ”出自杨叛儿。8. “野旷天清无战声, 四万义军同日死 ”出自杜甫悲陈陶。9. “刘郎已恨蓬山远 ,更隔蓬山一万重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的作者是李商隐 。 10. 集中表现道家思想意蕴的诗篇饮中八仙歌的作者是杜甫 。11. 乐府诗集的作者是宋人郭茂倩 。1 / 1512. 李商隐所作的行次西郊作一百韵是总结唐王朝治乱兴衰的又一篇“诗史 ”。第二章 地域 、民族和唐诗刚健的特质知识点名称内容地域1. 中唐之后 ,随着五 、七言古体 、近体诗高潮的过去 ,新的抒情诗体词兴起 。2. 只有当陈子昂高倡汉魏风骨 、推尊建安文学时 ,南北文风斗争在局面上才有了根本的改变。 3. “楚谣汉风 ,既非一骨 ”,“河外江南 ,颇为异法 ”出自江淹杂体诗序。4. “江汉英灵 ,燕赵奇俊 ,并该天网之中 ,俱为大国之宝 ”出自魏征隋书 ·文学传序。5. “汉魏西晋皆北方之诗 ,唐之盛时 ,称作家者大抵多秦晋之人也 ”出自李东阳麓堂诗话。民族1. 隋唐文化诞生之前 ,少数民族的活动, 曾给中国中古社会注入新的生命力。2. 魏晋以来 ,汉族地主中的门阀士族 ,具有高度寄生性和极端腐朽性 。3. 顺着文化融合的发展潮流看,从魏晋南北朝到隋唐 ,由于中原社会融入各种血缘和文化成分,经 历时日已久 ,人民已渐渐习惯 ,不再有以之为“夷狄 ”的意识了 。唐诗刚健的 特质1. 河岳英灵集的编者是殷播 。2. 李贺描写音乐的代表诗篇有李凭箜篌引。3. 唐诗刚健特质的表现:(1)唐诗气象非凡,具有壮阔的面貌。(2)唐诗具有强劲的骨力 。(3)唐 诗具有解放的气质。第三章 初唐诗坛的建设与期待知识点名称内容宫廷诗在初唐诗坛的地位1. 宋代起 ,开始给唐诗划分阶段 。影响最大的是把唐诗分为 :初 、盛 、中 、晚的四分法 。2. 杜甫在戏为六绝句中评初唐四杰,直称“王杨卢骆( 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当时体 ”, 足见其当时的影响 。3. 明确提出划分唐诗为初、盛 、中、晚四期,始于严羽的沧浪诗话,定型于高棅的唐诗品汇。4. 初唐宫廷诗所具有的诗歌演进性质 ,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表现了新的时代气息 。 5. 四分法形成 ,及其优劣:(1)建立过程:北宋杨时在论诗歌发展时指出:“诗自河梁之后,诗之变至唐而止 。元和 之诗极盛 。诗有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陋矣 。”南宋严羽提到诗体有唐初体 、盛唐体 、大历 体 、元和体 、晚唐体;实际上揭示了唐诗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不过提法上还不够明确 。元代 杨士弘的唐音,分唐诗为始音 、正音和遗响 。明代高棅编成唐诗品汇,将时代先后 、艺 术风格 、诗体三者结合加以排列 ,标志着四分法的正式形成。(2) 四分法的优点 :能揭示唐诗从端正方向到繁荣 、发展 、消歇的过程;能适当照顾到作 家群的自然出现和消失 ,反映唐诗各个发展风貌的不同;不嫌过简或过繁 。(3) 四分法不可绝对化。6. 上官仪的诗歌特点:(1)受南朝文化的熏陶和宫体诗的影响 ,形成了“文并绮艳 ”的风格。(2)擅五言 ,格律工整, 内容多为应制奉命之作 ,歌功颂德 ,粉饰太平 ,形式上追求程式化 。 (3)语言上 ,词藻华丽 ,绮错婉媚。7. 宫廷诗的发展阶段状况:2 / 15(1)第一阶段 :唐初时期的贞观诗坛, 围绕在李世民周围 ,如虞世南等 。特点 :多君臣唱和 、 应制奉答 、宴饮赋咏之作 ,内容多以歌功颂德 、写景 、咏物为主 。形式典雅绮丽 、雍容平和(或 雍容 、宏大 、整肃 )。(2)第二阶段:高宗朝前期以上官仪为代表的“龙朔变体 ”。特点:高宗朝前期以上官仪为代表 的“龙朔变体 ”。颂体式的铺排减弱了,体格不如贞观时宏整,质地纤弱,藻饰相对地更显突出, 风格“绮错婉媚 ”;讲究词藻能稍事融化 ,其诗增强了动词在句中的作用 ,喜用迭字 ,比贞观时 的宫廷诗显得流畅;在对仗和格律上的建设,是徐陵、庾信之后的一轮重要推进;上官仪诗还有 注意营造意境且语言省净的一种。(3)第三阶段:高宗后期和武后时,代表是“ 四友 ”“沈宋 ”等人 。成就:律体定型;把追求辞 藻之美 ,引向自然流丽的方向;在篇章结构上 ,由平板滞重稍趋灵动自如 。特点:语言格律 、布 局谋篇上 ,都有了可以写出高档次诗篇的准备。宫廷内外诗 歌在发展中 的互补1. 初唐宫廷以外诗人最有影响的是四杰和陈子昂。2. 四杰和陈子昂在诗史演进中对宫廷诗的补救 ,最重要的是他们所强调的风骨 。3. 四杰中的王勃 、杨炯一方面抨击龙朔变体 ,一方面又吸收了当时宫廷诗歌创作的某些成果 。风骨离不开性情初唐诗坛的期待1. 长安古意的作者是卢照邻 。2. 初唐时期正面提倡“兴寄 ”、“风骨 ”的诗人是陈子昂 。3. 初唐时开创以俗语俚词入诗风气的诗人是王梵志 。4. 沈宋:指的是沈佺期和宋之问。宋之问的思路比较缜密,风格比较清丽,尤其擅长五言律,其五 言排律曾被明胡应麟誉为初唐之冠 。沈佺期则气势较为宏大,尤擅七言律 ,曾被胡应麟推为初唐 七律之冠 。5. 初唐四杰的历史贡献:(1)推进了五言律诗的成熟(2)创造了别具一格的“初唐体 ”(3) 以歌 行入骈赋,以骈赋入歌行,是“ 四杰 ”创作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实现诗体革新的一个重大贡献。大潮涌起伴随盛唐的各种社会条件对性情的催发1. 众多诗人的性情中,李白之意兴飘逸、合儒仙侠以为气;杜甫生活上之放旷不检与政治上忠君爱 国; 王维之禅心睿智 ,泉石膏肓;孟浩然之清雅风流 ,洁身自好;岑参之意气风发 、热情好奇 。2. 诗人身份地位的变化:(1)由诗人门第出身 、在朝在野等因素所标志的身份地位的变化。(2)从初唐到盛唐 ,对诗人性情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又一重要因素是思想解放进程 。 3. 王维与佛教的关系:(1)王维是唐代诗人中 ,受佛教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2)他生前被誉为“当代诗匠 ,又精禅理 ”,死后有“诗佛 ”称号 。(3)王维崇尚佛教 ,有家世渊源 ,对他影响最大的是道光禅师, 曾从其学佛十年 。(4)就王维诗歌与佛教关系而言,可以分为直接表现和间接表现佛理的诗。直接表现佛理的诗, 有描绘佛寺诗和称颂禅师诗 ,间接表现佛理的诗指佛理于山水风光之中的禅意诗 。第四章 盛唐气象知识点名称内容盛唐诗歌风1. “鸡鸣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出自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貌的主要特2. 殷璠曾以“风骨声律兼备 ”作为盛唐诗歌高度成熟的标志 。征3. 王昌龄所说的“诗有三境 ”,是指“物镜 ”、“情境 ”、和“意境 ”。4. 严羽“笔力雄壮 ,气象浑厚 ”与殷璠“风骨声律兼备 ”两种提法的差异:3 / 15(1)角度不同 :严羽是站在将盛唐诗歌与其他时代之诗进行比较的角度上 ,揭示其独特艺术风 貌;殷播是站在盛唐人的角度上,估价当代诗歌对前代文学遗产进行继承革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2)着眼点不同:严羽“雄壮浑厚 ”,着重揭示盛唐统一的艺术风貌;殷播的“风骨声律兼备 ”, 主要着眼于两种成分的融合。(3)“风骨声律兼备 ”可以用来衡量诗歌的艺术水平和层次 ,但不一定是指一个时代的特征 。(4)殷播还提出了“风骨 ”和“兴象 ”,“风骨 ”为情辞劲健,“兴象 ”为情与景毫不着意地相融且时带比兴意味 。兴象与风骨结合 ,给人的艺术感受与严羽所云的“雄壮浑厚 ”是比较一致的 。 5. 自开元至大历前 ,在诗史上成为盛唐 ,冠之以“盛唐 ”称谓的原因:(1)这里的“盛 ”主要是就诗歌创作而言 ,主要表现在诗歌的质量和诗歌的韵度风貌上。(2)盛唐诗以整体水平之高显示了它在诗史上的重要位置 。诗人有王之涣 、张旭 、王维 、孟浩 然等等 。(3)盛唐诗坛犹如春天的百花园 ,各类花卉 ,万紫千红 ,各有其美好的姿态与诱人的芬芳 。 从题材看 ,题材广泛 。除政治诗 、边塞诗 、山水诗外 ,其他如友情 、送别 、行旅 、宫(闺)怨 、 咏史 、咏物、登临、怀古、访隐等等,均有题咏 。就艺术看,著名诗人,各有自己的精到独诣 。6. 盛唐诗协调和谐的统一面貌的特征:(1)这可以说从盛唐诗评家殷播开始 ,历代都是人们感兴趣并加以探索的话题 。但从简括而又 能抓住唐诗的主要特征来看,似以严羽说的比较好 。严羽在答吴景仙书用“笔力雄壮,气象 浑厚 ”八个字能够概括盛唐诗歌风貌 ,若再求省括 ,还可以缩简为“雄壮浑厚 ”。(2)“笔力雄壮 ”:指不同于齐梁时期的萎靡 、纤弱 ,造语朴实而有力度 ,给人的外在印象多为 “雄词健笔 ”。更指那种“笼天地于形内 ,挫万物于笔端 ”的强大表现力 ,而与题材和体裁没有 必然联系 。(3)“气象浑厚 ”主要指向作品的内涵与精神面貌 。“气象 ”应是生命本源之气的一种显现, 因 而气象也就是诗歌内在生命力 、内在元气所呈现的感性风貌 。(4)简言之,“笔力雄壮 ”指语言强劲有力;“气象浑厚 ”指感情浓郁 、内容充实 。(5)总之,“笔力雄壮 ,气象浑厚 ”,是指盛唐诗歌 ,给人以充实饱满 、旺盛有力之感 。 7. 张九龄在唐诗发展中的地位:(1)张九龄是盛唐前期重要诗人 ,尤其是他的五言古诗 ,在唐诗发展中有很高的地位和巨大的 影响 。(2)最早从太平盛世的光圈走出来并最早表现诗歌正视现实的诗风趋势的主要诗人是张九龄 。 (3)张九龄是贤相, 同时也是文坛大家 ,具有很高的声誉 。(4)张九龄的组诗感遇诗 ,既表明了诗人清高超脱的政治态度 ,也体现了诗风转变的最初 趋势 。对后来的王维、孟浩然等山水田园诗人形成的面向山林田园、清高冲淡诗风具有一定的开 创贡献。8. 盛唐诗在呈现丰富多彩面貌的同时又表现为和谐统一的原因:(1)在开 、天时期教育兴盛 、文化建设热情空前高涨的情况下 ,大批人才从各州郡 、从庶族阶 层中涌现出来 。他们摆脱了对宫廷的依附 ,依靠自己的才学 ,寻求政治出路。(2)人才辈出 ,犹如春来万物齐发 ,虽然群芳多姿多彩 ,但鲜活新艳却是共同的季节特征。(3)盛唐这个时代本身又比较健康和谐, 因此 ,诗人处在相同的时代气候条件下 ,也同时具有4 / 15那种和谐一致的一面。(4)庶族出身的诗人为了适应社会 、寻找出路 ,需要广交朋友 ,寻觅知音 。诗人之间相互交流频繁 ,通过交游酬唱, 自然增进了创作上的沟通交融 ,使盛唐的合唱 ,更加协调和谐 。雄壮浑厚与 感激怨怼1. 具有“盛唐气象 ”的诗可以分为感激与怨怼两类 。2. “前有沈宋 ,后有钱郎 ”的“ 郎 ”指郎士元 。3. 盛唐气象 :指的是诗歌风貌 ,具体即指诗歌“笔力雄壮 ,气象浑厚 ”,与内容上是否直接歌颂国 家之盛,歌颂文治武功 ,乃至粉饰太平,本不是一回事 。它分为两类:一是感动激发,希望趁时 而起,建功立业;二是理想与现实矛盾,针对自身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和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发 出的怨怼之词 。4. 盛唐时期怨怼诗词的风貌特征:(1)怨怼情绪产生的社会基础 阔达的社会。(2)诗人的自我形象强有力的意气 。(3)冲突的内容诗人与时代社会之间高层次的冲突 。 5. 李白怨怼诗中盛唐时代的精神面貌表现在:(1)李白的怨怼 ,不是哀怨 ,不是低沉软弱 ,而是带有巨大的气势和力量 ,不是和空虚无聊结 合在一起,而是和有才得不到发挥密切相关 。李白的将进酒等诗篇,那种雷霆般的愤怒情绪, 它的产生首先要有一个宏大的社会培养起人的信心和理想。(2)盛唐诗人的怨怼之作 ,诗人的自我形象或诗中的人物形象 ,往往突出表现了一种强有力的 意气 。将进酒中诗人的情感像“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样奔腾激荡 。(3)盛唐诗人的怨怼 ,包含着对诗人与时代社会的冲突 。但李白要求的不是简单地仕途出身, 不是薄禄微官问题 ,是“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是要做姜尚 、管仲一类人物 ,要 成就“济苍生 ,安黎元 ”的大事业 ,只是这种宏愿在玄宗后期落空 。第五章 中唐韩白诗风的差异与进士集团的思想分野知识点名称内容中唐诗歌之 变1. 浣花集是韦庄的作品 。诗式的作者是唐代诗僧皎然 。2. 元和元年六月,韩愈南贬还京,与孟郊 、张籍 、张彻等在长安聚会,佳篇迭出,此时韩孟诗派已 经进入它的兴盛期了。3. 韩 、白都是努力独树一帜,从盛唐的圈子走出去 ,因其所长各自发展,这是中唐大变盛唐的总趋 势和基本线索 。4. 贞元十二年至十六年 ,韩愈 、孟郊 、张籍 、李翱先后在汴州和徐州会合 ,韩孟集团已初步形成 。5. 叶燮不仅认为中唐诗苑群才竞出,极为昌盛,而且认为中唐是五、七言诗歌发展史上最关键性的 转折时期 。6. 韩愈诗奇险, 白居易诗平易 ,在诗歌创作上是两个极端 。7. 韩愈是在沉溺既久之后 ,起而以使用大力气的奇险之作拯溺救衰的。8. 就诗人间的交游聚会 ,逐渐形成诗派的过程看 ,韩 、孟结交始于贞元七年赴京应进士试时。9. 由于白居易诗歌创作有叙事诗、讽谕诗 、自我抒情诗等多种类型,其中抒情诗数量最多,与诗人 内在情感关系最为密切 ,最能代表白诗的特点。10. 韩派起于贞元中期 ,盛于贞元末至元和初; 白派起于贞元末期 ,盛于元和中期至长庆年间 。11. 韩愈和李商隐分别为中晚唐文学巨子。韩愈擅古文而李商隐擅骈文,韩诗的成就主要在古体,李 诗的成就主要在近体 。5 / 1512. 中唐时期的诗派:(1)大历十才子 :卢纶 、吉中孚 、韩棚 、钱起 、司空曙 、苗发 、崔峒 、耿津 、夏侯审 、李端 。 (2)韩孟诗派 :韩愈 、孟郊 、卢仝 、贾岛 、李贺 、马异 、刘叉 、李翱 。它以韩愈为领袖 ,包括 孟郊等人 。他们主张“不平则鸣 ”,苦吟以抒愤,并互相切磋酬唱他们具有变态的审美趣味 ,“以 丑为美 ”,以震荡光怪为美 ,以瘁索枯槁为美 ,以五彩斑斓为美 。表现出重主观心理 、尚奇险怪 异的创作倾向 。诗歌形成一种奇崛硬险的风格。他们在艺术上力求避熟就生,标新立异 。这种诗 歌的新的追求与新的变化 ,积极推动了盛唐以后诗歌艺术境界的开拓 。(3)元白诗派:指的是韩孟诗派同时稍后中唐以元稹 、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流派,他们重写实, 尚通俗 。他们发起新乐府运动,强调诗歌的惩恶扬善,补察时政的功能,语言方面则力求通俗易 解 。代表诗人还有张籍 、王建等。13. 中唐诗坛突出地呈现了多元化的倾向的原因:(1)这是安史之乱后 ,集中统一受到破坏 ,社会趋向纷纭复杂 、思想文化更加五花八门在诗歌 创作中的反映 ,即诗论家所谓“盛世尚同 ,而衰世尚异 ”的现象。(2) 同时也是诗人们在盛唐高峰之后, 自觉地从多方面寻找出路 ,追求创新的结果 。 14. 中唐诗歌中, 比较共同性的风貌特征:(1)相对盛唐而言 ,诗歌往往以意取胜 ,而元气不及盛唐自然充沛。(2)除韦应物等少数作家 ,其他一些诗人之作 ,一般都比较直致发露 。(3)贴近日常生活 ,贴近世俗 。科举 、文学 、政治的三位一体1. 唐代从国子监到州学 、县学 ,主要教学内容是儒家经典 。2. 进士科与所谓“浮薄放荡 ”有一定的联系 。3. 进士科甚至经常被称为文学科 。4. 韩愈一派有通之于儒学政教的雄桀瑰伟 。5. 唐代进士考试一般需要经过三场 :杂文 、经义 、策目 。韩诗通之于儒学政教的雄桀瑰伟1. 韩愈荐士诗云:“国朝文章盛 ,子昂始高蹈 ”。2. 韩愈作为进士阶层中儒学政教型的代表人物,亲身卷进了当时激烈而复杂的政治和思想文化斗争 之中 ,而一系列矛盾斗争 ,又在心底激起种种撞击 ,彼此互不相让 ,冲突不已 。3. 矛盾冲突 ,躁郁斗进 ,精神总是处在履险犯难之中 ,是韩诗在意象 、结构 、语言 、声韵等方面, 与传统诗美显出区别的根本原因 。4. 韩愈的诗歌特点:(1)“不平则鸣 ”是韩愈关于作家生平遭际与创作关系的一个著名命题。(2)是“利欲斗进 勃然不释 ”,充满着亢进奋发 、躁郁不平的情绪。(3) 中国诗歌传统崇尚宁静淡泊和温柔敦厚 ,韩愈把强烈的躁动情绪公然带进诗歌之中 ,是一 种变奏。5. 韩愈诗风的产生原因:(1)社会生活基础: 为国家效力 ,有很强的历史使命感。(2)诗人自身气质和心理 :韩愈出生于儒学官僚家庭 ,家道中落 ,幼年失怙 。力学而仕 ,振兴 家道和振兴朝廷的愿望,交融在一起,急功近利 。这种自身气质导致的人生命运,最终必然促使 内心的不平衡 ,而这种不平衡的内心 ,发而为诗文 ,就是不平之气 、奇崛之风。6 / 156. 韩诗的美学特征:(1)韩诗的深层特征:韩诗异于传统之处,首先是呈现出矛盾冲突之美 。是“利欲斗进 勃然不释 ”,充满着亢进奋发 、躁郁不平的情绪 。具有一种踊跃躁动之美 。(2)韩诗的深层特征对韩诗在意象 、结构 、语言 、声韵等方面的影响 。意象特点:峥嵘奇特、 壮伟瑰怪,意象之间往往突起突结、撑柱突兀 。结构特点:韩愈要表达身心承受各种矛盾冲突 的错综复杂感受 ,而本人又恰好是散文大师,“言之长短 ,气之高下 ”皆能得心应手 ,遂促成诗 歌结构语言方面的散文化 。语言特点:“情激则调变 ”,韩诗在语言上常有不能吐为舒缓泰贴 、 珠圆玉润的情况 。声韵特点:“工于用韵 ”。(韩诗与传统诗美显出区别的根本原因)白诗俊才达士的通脱自在1. 白诗在精神上 ,委顺任化 ,接近世俗 。2. 司空图称元白为“都市豪估 ”虽意在贬抑 ,但元白确实是中唐都市社会中如鱼得水式的人物 。 3. 以韩白为坐标看中唐诗坛的分野 ,大体上可以分为两派 :韩之奇险 、白之平易 。4. 白居易等世俗才子型进士,其立身行事、思想作风,与韩愈等儒学政教型颇多不同,主要表现在: (1)不为儒教所囿, 习儒而兼奉佛道。(2) 自我意识增强 ,传统的朝士对君主的依附性下降。(3)开放浪漫 ,思想作风接近世俗潮流。5. 白居易的诗歌分类:(1)讽喻诗注意反映政治社会问题, 向帝王和当权大臣进行讽谏。(2) 闲适诗表现暂离政务休闲在家时的悠闲恬适心情 。(3)感伤诗表现亲朋聚散 、丧亡等使人悲悼之事 。(4)杂律诗即是律诗 ,它重视声律 、讲究平仄 、声调比古体诗更和谐动听。(5)他自己最看重讽喻诗 、闲适诗 ,认为这两类诗分别表现了“兼济之志 ”和“独善之义 ”。 6. 白诗的特点:(1)基于世俗才子型进士的思想作风, 白居易抒情诗常常体现对身心内外矛盾的化解 ,有韩诗 所缺乏的舂容暇豫之态 。白居易的生平和思想,以四十四岁贬谪江州司马为界,可以分为前后 两期 。前期是:积极入世,以“兼济天下 ”为主导思想。后期:思想趋于消极,奉行“独善其身 ” 的处事原则 。白居易围绕一系列矛盾所写的大量诗歌,并不是情绪陷入郁结不能自拔,而是不 断地通过调节 ,将矛盾淡化或打开 ,让心灵得到宽解 。(2)在情感表现上的另一个特征 ,是通达识体 ,省分知足 。(3)精神上 ,委顿任化 ,接近世俗 ,在诗歌语言 、意象 、声韵 、结构等方面也就自然相应需要 一种由艰难高古向平易浅俗的化解 ,进而形成平易浅俗的诗风。(4) 白诗善于叙述, 曲尽情态 ,也由于他如常人之话家常 ,免掉了客套 ,而贴近于生活; 当其 话及身心内外矛盾时, 即以常人世俗的情理对待 ,客观通达 ,平静从容, 因而不烦躁 、不萎靡, 能井井有条 ,委婉详尽 ,以平易而最近乎人情的方式叙述出来。第六章 晚唐绮艳诗歌与穷士诗歌知识点名称内容晚唐诗歌之1. 晚唐诗人可以划分为绮艳诗歌和穷士诗歌两个大的群体 。变与诗人群2. 我们称温 、李 、杜牧等人创作之外的晚唐另一大类诗歌为穷士之诗 。体的划分3. “温李 ”指的是温庭筠和李商隐 。“小李杜 ”指的是李商隐和杜牧 。4. “郊寒岛瘦 ”指的是孟郊和贾岛 。7 / 155. 韩愈以南溪始泛等闲适之作为标志 ,诗风也逐渐由奇险稍趋坦易。6. 温庭筠 、李商隐的诗歌绮靡 ,而杜牧的诗歌则有拗峭的特征。7. “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 ”是王安石对张籍诗的评价 。8. 白居易于元和后期已基本上不再创作讽谕诗 ,而代之以闲适诗 。9. 最早在较大范围内给中晚唐诗人划分流派的 ,当推诗人主客图的作者张为 。 10. 韩愈到后期官高位重 ,早期那种烦躁的心境有所改变 ,作品中律体和应酬诗增加 。11. 贞元、元和前后,当全社会酝酿着政治革新之际,韩愈充满怨怼情绪的抒愤诗和白居易揭露社会 问题的讽谕诗, 曾引起广泛共鸣 。晚唐穷士诗 人的歌唱1. 瀛奎律髓的作者是方回 。2. 司空图在唐朝亡后绝食而死 ,是一位很有节操的人物 。3. 晚唐穷士诗人在作品风貌上给人的感觉:(1)收敛 :指诗人的视野缩小 ,诗歌的境界缩小 。晚唐时期的穷士诗歌在诸多方面都表现的收 敛的特点:首先,诗歌所表现的时空和情事都不能如盛唐之扩展,无论是境还是事,都更靠近诗 人周边,而缺乏阔大之句,高远之思 。其次 ,晚唐穷士角色诗歌的收敛,一般仅是将景物事件收 向身边 ,而不是收向内心 。真正收向内心 、表现心灵世界丰富复杂情感的是李商隐等人的诗歌 。 再次 ,晚唐诗歌的收敛,也反映在体制上,境界小 ,骨气弱,情感内容有限,难于适应篇幅较长 的五七言古体 。(2)淡冷 :指晚唐诗人的功业之心以及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都大大减弱了 ,多方面收敛 ,使他 们对人事表现出一种淡泊的态度 、冷清的心理,作品的风貌也相应显得淡泊 、清寂 、峭寒,乃至 幽冷 。(3)着意 :是指写诗用心思 、下工夫 。晚唐人把力量倾注在近体上 。近体可以让他们在推敲锤 炼 ,斟酌字句中见功夫 。对心灵世界 的开拓1.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是李商隐的无题。2. 中国古代抒情诗 ,从传统上看 ,它的形象构成不外情景两端。3. 无题四首其二中描写情思缠结时的内心独白的诗句是“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 写环境 ,似伴随着主人公一种有所期待的心象的诗句是“飒飒东南细雨来 ,芙蓉塘外有轻雷 ”; 作叙事看难以连属,作心象看,它暗示了主人公在孤寂之中,直欲化烟化雾以达精诚和时时被牵 引的情思的诗句是“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 ”。4. 李商隐在表现心灵世界方面突出的贡献是以心象融铸物象 。5. 唐代诗人 ,李白多直接抒情 ,而以客观事物作陪衬 ,主体处于支配地位或凌驾客体之上。6. 晚唐时期 ,由于社会的沉闷压抑,士人们向外部世界的进取受到限制,于是情感内转,把关注点 转向自己内心世界 。主要诗人中以李商隐的经历最为曲折。对绮艳题材 的开拓1.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出自杜牧的泊秦淮。2. 传统的看法 ,认为正宗的艳体是晚唐艳体 。3. 罗隐赠妓云英:“钟陵醉别十馀春 ,重睹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 4. 中国五 、七言诗歌发展过程中 ,有两个时期绮艳题材成为热门 :一是南朝后期 ,一是晚唐 。5. 晚唐许多咏史诗 ,通过宫廷艳事 ,结合写重大历史事件 ,总结教训 ,针砭现实。 6. 晚唐诗坛绮艳诗歌的代表人物有李商隐 、温庭筠 、杜牧 。8 / 157. 人生感慨之作 ,从表达的思想内容看 ,可以分为世情感慨和命运感慨两种 。8. 以李商隐 、温庭筠 、杜牧等人为代表的晚唐绮艳诗的诗歌风貌特点悲怆 、绮丽 、委婉 。 9. 晚唐绮艳诗和齐梁宫体诗的区别/以李商隐为代表的晚唐绮艳诗在诗史上的贡献:(1)题材上 ,齐梁绮艳诗题材狭窄;晚唐绮艳诗则扩展到爱情 、宫怨 、闺怨,带有爱情的写景、 咏物以及美人香草式的托寓 。(2)思想感情上 ,齐梁绮艳诗多数格调偏低 ,缺乏真挚情感; 晚唐绮艳诗写得纯净 、真挚 、优 美 ,格调高 。(3)总之 ,绮艳诗在齐梁和晚唐的两次回旋 ,是螺旋式上升 ,而不是重复的。 10. 晚唐绮艳诗兴盛有其历史必然:(1)社会时代使然 :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晚唐时代统治阶级普遍奢靡 ,城市成为游乐之所 ,社 会上淫风昌炽 ,是艳诗产生的生活基础 。(2)诗歌自身运动规律的作用 :唐诗主情 ,以主情为特质的唐诗 ,不可避免要出现一次 ,以表 现男女情爱为中心的高潮 。它在表现盛唐人的人生意气和功业理想、中唐人的躁动不安和对社会 改革的一番渴望后,把正经严肃的内容加以收敛,转向以温、李绮艳诗风为主流,乃是势之必然 。悲怆1. 唐王朝的衰败,给晚唐诗坛笼罩了浓重的悲剧色彩与忧伤气氛。李商隐等人理想的破灭、政治的 失意 、生活道路的坎坷 、爱情的不幸,更铸就了一种衰世的感伤心理。如李商隐的“平居忽忽不 乐 ”、温庭筠的“愁甚似春眠 ”、杜牧的“泪下神苍茫 ”等。绮丽1. 悲剧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反过来诗歌中的丽对于悲哀和不幸似乎又是一种补偿。 2. 李商隐的丽 ,不仅见于语词之美 ,而且整个诗境停匀得体 ,犹如琼楼玉宇 、时花美人 。委婉1. 盛唐的诗美是晚唐人缺少盛唐人那种阔大的胸襟气魄 ,也缺少盛唐那种雄健的笔力。2. 委婉:末世阳刚之气不足,诗人转为内向,深入内心世界自我品味, 自怨自艾 、自恋自怜 、缠绵 宕往,企图自我解脱而又解脱不开,诗歌风格自然倾向于委婉。一方面是为了诗人表达情感的需 求 ,另一方面 ,与诗歌艺术自身发展也有密切关系 。3. 晚唐诗歌的价值:(1)肯定的一面 ,时代变迁促使晚唐诗歌有其独具特色的 、不可替代的美 ,首先我们应当肯定 了它的价值与地位 。(2)不足的一面, 晚唐诗人的阵容分布 ,对于社会生活的覆盖 ,显然不像盛中唐那样全面 ,那 种直面社会政治生活而又具有深厚艺术力量的诗篇,在晚唐毕竟相对地显得缺少。这种情况的出 现 ,是时代社会政治气候所造成的文学上的生态失衡现象 。第七章 政治对李杜诗歌创作的正面推动作用知识点名称内容唐前期的政1. 李杜二人 ,以李白的理想带有更多的传奇色彩与自由倾向。治与李杜的2. 唐代皇族推崇老子为始祖 ,道教在唐代政治色彩极浓。理想3. 李白 、杜甫是盛唐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两人的创作历程与唐代(特别是玄 、肃 、代三朝)政治密切相关。进入朝廷1. 中国诗歌的传统是“言志 ”。大诗人的2. 夔州诗是杜甫创作的第二个高潮。高层政治体3. 李白晚期的诗作 ,伴随政治上的较多卷入 ,创作上再次获得丰收 。如早发白帝城。9 / 15验第八章 唐代山水田园诗知识点名称内容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1. 唐代山水田园诗创作的社会生活基础是隐逸和漫游 。2. 唐代山水田园诗的创作和边塞诗一样 ,在盛唐时到达高峰。3. 从文学史上看,边塞诗主要出现在唐代,而它真正能在当代诗坛上占有突出地位的时期,则只有 盛唐 。4. 孟浩然笔下的襄阳山水与吴越山水,王维笔下的辋川山水,柳宗元笔下的永州山水,李白笔下的 蜀道山水 ,杜甫笔下的秦州与夔州山水 ,都呈现了地域的特有风貌 。王孟韦柳山 水田园诗的 一般情况1.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出自柳宗元的江雪。2. “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出自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3. 山水田园诗 :有较强的山水田园意识 ,即“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意溢于海 ”;山水田园诗中 诗人与景物之间构成三种主客体关系 ,即侧重写客体、侧重主体 、主客体难分轻重;唐代山水田 园诗的代表诗人有孟浩然 、王维 、韦应物 、柳宗元等。4. 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分类 :一个是以终南山汉江临泛为代表 ,诗笔雄壮有力 、境界开阔宏 远; 另一个是以辋川集皇甫岳云溪杂题五首 为代表 ,篇幅短小 ,文字精炼 ,虽然格局不 大 ,但每篇都有一个天地 ,这类诗作最多 ,影响最大。5. 孟浩然的诗歌分类:一类是写故乡襄阳的自然风光,这类诗歌平静悠远 、隐逸味浓; 内容上多写 对襄阳留下印迹的先贤的追慕,更觉古澹 。另一类是以漫游吴越时的山水风光为主;在漫游中写 作 ,动态感强 ,并带有孤寂的客愁。王孟山水田园诗的风貌特征1.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 ”指的是王维 。2. 王、孟山水田园诗在风貌上呈现的特征:(1)盛唐的时代色彩;(2)诗中有画;(3)韵味与禅意。3. 孟浩然过故人庄的艺术风格:此诗冲淡又往往表现为朴素自然,脱口而出,寄情在有意无意 间,有如话家常 。冲淡之极,质朴之至,但冲而不稀,淡而不薄 。艺术上具有纯朴的特点,语言 上具有清晰口语化的风格。第九章 唐代边塞诗知识点名称内容唐代边塞诗 的一般情况1.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 ”是杨炯的作品。2. 盛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是岑参 、高适等。3.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4. 初唐诗坛受齐梁浮艳诗风影响比较深 ,但边塞诗较多地继承了北朝民歌 ,乃至建安诗歌的作风, 往往显得健拔雄浑 。5. “秦时明月汉时关 ”的修辞手法及其特点:互文的修辞手法;以“秦 ”、“汉 ”互文见义,统领“ 明 月 ”和“关 ”。6. 边塞意识:是指作者(或抒情主人公)置身边塞所获得的体验与认识,或虽非置身边塞,但具有 与边塞军民及其生活息息相通的情思与感受 。7. 岑参西部边塞诗的特色和成就:10 / 15(1)岑参的诗一改传统表现方法 ,很少虚拟地理概念 ,很少使典用事 ,直接表现耳闻目见的西 部地域景物 、生活 ,表达真切的内心感受。(2)在艺术手法上 ,风格雄奇瑰丽 ,增强了边塞诗的真实性 、抒情性 、自然美和阳刚之气 。 (3)在内容上 ,拓展了边塞诗的表现领域 ,再现了西部边塞的人文生活和景物风光 。8. 边塞诗的范围:(1)时代范围 :把边塞诗作为一个时代文学的重要内容加以深入研究 ,一般只有对唐代文学才 采取这种做法 。(2)地域范围 :边塞诗反映的是地域范围应该限于边疆 。边塞诗反映的范围 ,从地域上看主要 是从东北至西部边疆 。(3)生活内容范围 :从内容上看 ,边塞诗是以边塞风光和军民生活为题材的诗歌 。分而论之 , 可以包括 :反映边塞风光的诗;反映边塞地区民族战争的诗 、反映边塞军民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