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王集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docx
-
资源ID:96359919
资源大小:127.88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王集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化学试题.docx
2021-2022学年度期中模拟试题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ww#*w.zzst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1. 变化无处不在。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A.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B.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C.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D.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答案】C【解析】【详解】A.柏油路面曝晒变软,是由于柏油受热熔化导致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水放冰箱结成冰块,只是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铜器锈蚀颜色变绿,是由于铜与空气中的水、氧气和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生成碱式碳酸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电流过大灯丝熔断,是由于电流产生热量,温度过高,达到灯丝的熔点,使灯丝熔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2. 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联合举办冬奥会,为办成绿色奥运会,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来源:*中教网#A.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B. 改进燃煤技术,减少SO2与粉尘排放增加C. 就餐时不用一次性筷子D.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答案】D【解析】【详解】A.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尾气排放,选项A不符合题意;B.改进燃煤技术,减少二氧化硫与粉尘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选项B不符合题意;C.就餐时不用一次性筷子,减少资源浪费,符合绿色的理念,选项C不符合题意;D.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到高空,依然会污染空气,不符合绿色的理念,选项D符合题意;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D。3.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倾倒液体B. 过滤C. 闻气体气味D. 量水的体积【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试管口,标签向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面上,该操作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B.过滤操作中向漏斗内倾倒液体时应用玻璃棒引流,该操作不正确;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招气入鼻”,该操作不正确;D.量筒读值时,视线应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该操作不正确。故选A。来源:zzstep*%.&com【点睛】4.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体积变大B. 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 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D. 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答案】A【解析】【分析】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来#*源:&中教网【详解】A.氢气球在高空膨胀是氢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体积不变,故A不正确;来源&:中教网*#B.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是品红分子在水中不停地运动,故B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水和过氧化氢性质不同说明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故C正确;来源:zzste%p.co&*mD.气体分子间隔大于液体,则水蒸发由液态变成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D正确。故选A。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点睛】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5. 如图是一些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和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B. 所表示的微粒符号为MgC. 和代表的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D. 硫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16,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来源:%#中&教*网【答案】B【解析】来源#:*zzstep&.com【详解】A.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同种元素的不同微粒,故选项A正确;B.是镁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微粒符号为Mg2+,故选项B不正确;C.是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氯、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故选项C正确;D.硫元素的原子质子数为16,核外有16个电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选项D正确。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及元素周期表所包含的信息。6.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C19H19N7O6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B. 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9:19:7:6C. 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D. 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答案】C【解析】【详解】A.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不是“g”,选项A错误;来%&源:中#教网B.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 (12×19):(1×19):(14×7):(16×6)=228:19:98:96 ,选项B错误;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 (12×19):(1×19):(14×7):(16×6)=228:19:98:96 ,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选项C正确;D.叶酸是由叶酸分子构成的,1个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选项D错误。故选:C。7. 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B. C. D. 来源:中&#教网%【答案】B【解析】【详解】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时读铁,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选B。8. 化学实验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如果违规操作,会导致实验失败甚至发生危险事故。下列对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先”与“后”关系描述正确的是A. 检查装置气密性,先把手掌紧贴容器外壁,再把导管伸入水中B. 加热时,先对着试管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C. 在装配仪器时,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D. 收集气体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答案】B【解析】【详解】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如倒过来先用手握住试管再把导管放入水中,有可能气体受热膨胀跑到空气中,水槽中不会出现气泡,故A错误;B.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以防试管炸裂,故B正确;C.制取气体时,都要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然后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故C错误;D.做该实验时如果先撤酒精灯,则会使导管内温度降低,压强变小而把水到吸入试管引起试管炸裂,故D错误。故选B。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发生改变来%#源:&中教网B. 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都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C.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所以单质都是有同种元素组成的D. 核内质子数相等的粒子属于同一种元素【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发生改变,物理性质可能会变,此选项表述不正确;B.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可能是同种原子或离子,故铁属于纯净物,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属于纯净物,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此选项表述不正确;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单质也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此选项表述正确;D.核内质子数相等粒子不一定属于同一种元素,如氟原子和氢氧根离子(OH-)两种微粒的核内质子数均为9,但两种微粒不属于同种元素。此选项表述不正确。故选C。来&源:*zzstep.c%om【点睛】10. 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ABCD实验装置实验目的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区分硬水和软水探究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探究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来源:zz*ste%#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石蜡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生成水,根据质量守恒元素种类不变,石蜡含有氢元素,A正确。B.取相同量两种水,硬水加肥皂水气泡少,浮渣多,软水加肥皂水,气泡多,浮渣少,但题干中两支试管中所取水样体积不同,不符合控制变量的原则,B错误。来源:中%教&*网C.氨气会发进入酚酞溶液中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酚酞溶液变红,溶液变红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正确。D.燃烧木条放入呼出气体中熄灭,放入空气中正常燃烧,说明呼出气体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不同,D正确。故选:B。来源*:%中教网&11. 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A. 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B. 2OH:“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C. :“+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D. NO2:“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答案】A【解析】【详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Na中的2表示钠原子的个数为2个,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A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B.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OH中的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故B 正确;C.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中的2表示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C正确;D.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故N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故D正确;故选A。12. 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 部分氧气溶于水B. 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C. 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 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答案】D【解析】【详解】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来#源:%中教网*故选D。中&国教育出版*#%网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13. 根据物质的类别分别填空(填序号)A.自来水B.氧气C.二氧化碳D.氯酸钾.E稀有气体F.高锰酸钾G.氩气H.人呼出的气体I.冰水混合物J.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其中,混合物_;纯净物_;单质_;化合物_;氧化物_。中国教*育出版&网#【答案】 . AEHJ . BCDFGI . BG . CDFI . CI【解析】【详解】A.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溶于水的物质,是混合物;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C.二氧化碳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氧化物;D.氯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E.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等物质,是混合物;F、高锰酸钾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G、氩气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中国教育出版*%#网H、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是混合物;来#源:%*中教网I、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是纯净物、化合物、氧化物;J、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中含有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是混合物。所以:混合物AEHJ;纯净物BCDFGI;单质BG;化合物CDFI;氧化物CI。14. 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仪器名称:a_;b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装置应选用_(填字母),该发生装置不足之处是_,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若用 E 装置收集,判断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_。氧气收集完毕后,测得其纯度明显偏低,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可多选);A高锰酸钾中混入了二氧化锰B收集前,集气瓶中未注满水C收集后,集气瓶中仍有少量水D加热前就将导管伸入集气瓶【答案】(1) . 酒精灯 . 集气瓶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2) . AC . 试管口未塞一团棉花 .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 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收集满了 . BD【解析】【小问1详解】a仪器是酒精灯,b仪器是集气瓶,故填:酒精灯;集气瓶。【小问2详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所以发生装置选A;要收集干燥的氧气,且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要采用向上收集法,收集装置选C;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注意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到导管中;反应物是高锰酸钾,反应条件是加热,反应产物是氧气,锰酸钾和二氧化锰,所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www.%zzstep*.com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冒出时,说明氧气收集满了;收集到的氧气纯度较低,说明混入了空气,可能是收集前集气瓶没装满水,未将空气排净,或者加热前就将导管伸入集气瓶内,导致加热后装置内空气进入到了集气瓶。故选BD。来%源:中教网#*15. 2021年9月17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面,圆满完成任务。氧气和水是保障航天员生命的重要物质。下图为核心舱环控生保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分析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蒸发水汽”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_。(2)“蒸馏”是利用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将物质分离,“沸点”属于物质的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取少量该饮用水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_。适量的银离子可对饮用水起到杀菌作用,银离子的符号是_。(4)“氧再生组件”的主要反应为电解水,其化学方程式为_,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_。(5)“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在于_。【答案】(1)分子间隔不同 (2)物理 (3) . 泡沫多,浮渣少 . Ag+ (4) . . 分解反应 来源:z#zstep&.com%(5)实现资源循环利用www.zzs*tep&.com【解析】【小问1详解】蒸发水汽时,从微观角度分析,液态水与气态水的区别是分子间隔不同,液态水的间隔小于气态水;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小问2详解】“沸点”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小问3详解】通过环控生保系统得到的饮用水为软水。取少量该饮用水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肥皂水,搅拌,观察到的现象是泡沫多,浮渣少。适量的银离子可对饮用水起到杀菌作用,银离子的符号是Ag+;【小问4详解】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反应,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属于分解反应;【小问5详解】“二氧化碳去除系统”将电解水产生的氢气与人呼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反应生成水和一种燃料,该技术的优点在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16. 为了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以过氧化氢分解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三个小组均采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实验室可供选择的试剂有:2.5%、5%、10%三种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红砖粉末。【装置分析】通过测定进入量筒中水的体积,从而确定集气瓶中收集到的氧气的体积,该测定中,集气瓶内原有空气对测定结果_(填“有”或“无”)影响。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A组:探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粉末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1。取10mL2.5%的过氧化氢溶液,加入0.5g二氧化锰粉末为催化剂,进行实验,记录时间t2。【实验数据】t1_t2.(填“”、“=”、“”)【实验结论】当催化剂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B组:探究_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1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和0.5g氧化铜粉末为催化剂进行实验,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和50热水中,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分别为t4.t5,且t4t5。【实验结论】当反应物浓度和催化剂相同时,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来*源:%中教网C组:探究催化剂种类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取三支试管,分别加入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红砖粉末各0.5g,再分别加入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数据如下:固体粉末二氧化锰粉末0.5g氧化铜粉末0.5g红砖粉末0.5g10%的过氧化氢溶液5mL5mL5mL时间/s10s20s60s【实验结论】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红砖粉末均可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三者中_的催化效率最高。【实验反思】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由以上数据并不能得出红砖粉末有无催化作用,应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操作为_,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实验结果: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小于10mL)氧气,小组验证结论: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红砖粉末_(选填“有”、“无”)催化作用。最后,老师了解到以上各组的实验设计后,建议同学们深入思考:仅探究能否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仍然不能确定其是否为催化剂,还应探究_在化学反应的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答案】 . 无 . . 温度 . 二氧化锰(MnO2或二氧化锰粉末) . 取一支试管,直接加入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 . 有 . 质量和化学性质【解析】【详解】装置分析排出水的体积为收集氧气的体积,集气瓶内原有空气对收集氧气没有影响,故填:无。实验数据来源:中&#教*网实验结论是过氧化氢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速度越快收集氧气所用时间越短。故t1t2,故填:。B组;两次实验分别将试管置于冰水中和50热水中,以温度为变量,故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填:温度。实验结论二氧化锰粉末、氧化铜粉末、红砖粉末均可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三者中二氧化锰收集10mL氧气时间最短,催化效率最高,故填:二氧化锰。实验反思验证红砖粉末有无催化作用,应该补充一个对比实验,操作为取一支试管,直接加入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记录收集10mL氧气的时间。无红砖粉末时,长时间(大于100s),收集到很少量(小于10mL)氧气,对比可知在过氧化氢分解过程中红砖粉末有催化作用。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变,仅探究能否改变化学反应的速率仍然不能确定其是否为催化剂,还应探究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17. 亚麻油酸也叫亚油酸,是一种存在于多种食用油中的营养物质,它是脂肪酸的一种,而且是人体正常代谢时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化学式C18H32O2)对软化血管有一定的效用,在人和动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长期食用亚油酸含量较高的食用油有益健康。请计算:(1)一个亚油酸分子含有_个原子。(2)亚油酸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填最简整数比)。中国#教*%育出版网(3)14g亚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多少?【答案】(1)52 (2)9:1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3)14g亚油酸中氢元素的质量为:。【解析】【分析】【小问1详解】每个亚油酸分子是由18个碳原子、32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每个亚油酸分子中的原子个数是:18+32+2=52,故填:52;小问2详解】亚油酸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8:2=9:1,故填:9:1;【小问3详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