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
资源ID:96360610
资源大小:1.68M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安徽省江淮十校2024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江淮十校江淮十校 2024 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语文试题2023.11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本试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一)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材料一:材料一:中国古代山水文学之发达,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文学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也非常之高。从宏观的角度看,山水文学之发达是多种因素配合作用的结果,而“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则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中国古代人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独特的认识。与西方人不同,中国人是以艺术化的态度对待自然,视人为自然的一部分,追求人与自然浑然合一的理想境界,因此“天人合一”成为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观念。与这种强调主体与客体融合为一的人生理想相适应,中国的美学中产生了“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正如“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观念一样,“情景交融”则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重要观念,它作为美学原则,直接地影响了山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西方艺术被认为是再现型的艺术,中国艺术被认为是表现型的艺术。山水文学是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文学艺术。从表面上看,模仿说支配下的再现型艺术似乎应当更适合表现自然景色之形貌,更适宜于山水文学的生长。而实际上,从一方面看,重视现实的人生感受,才更能领略、感受自然山水的美,进而将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表现出来。因而注重于对于自然的感受、体验,为在形象的艺术之中反映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把自然景物作为媒介,这样的表现型艺术才真正适合于山水文学的生长和发展。另一方面,西方亚里士多德的模仿说理论虽然在广泛的意义,上包括对整个宇宙人生的模仿,但它所强调的主要是对于人物性格、动作和事件情节的模仿,整个西方古典美学都较少注意对自然景物的表现。而中国人由于很能体验细腻的情感,能以在自然万象上发现潜伏的生命活力,其物感说中“物”的部分,虽然可以包括事件情节以及人事,但更主要、更经常地却是指自然的景物。总之,中国人一方面强调主观的感受,一方面强调客观的景物,追求着二者的融合。在这个基础上形成的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当然极利于山水文学的发展。巡视中国山水文学的画廊,或借山水抒发喜怒哀乐之情感,或因山水而领悟禅机,亦或假山水以讽刺时政,一幅幅生动的山水文学画面,千姿百态,无非困境抒发,情景合一。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一的艺术境界。重视景,即重视了作为客观基础的自然物象;重视情,即重视了作为主体意识的主观作用,对于自然的自觉审美正起于客观物象与主体情思的对应交感。艺术创作也正需要这主客双方的交互作用。对于山水艺术来说,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了景就有了艺术的客观基础,有了情就有了艺术的内在生命。所以情景交融的美学理论符合于审美和创作的内部规律,它也就能够促进山水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在情景交融的美学原则的指导下,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怀,文学中的山水成份不断增加,由只言片语的写景发展到独立的山水诗,以至产生了大篇幅的山水游记,山水文学的渭渭细流汇成了浩瀚的江海。(摘编自王可平“情景交融”与山水文学)材料二:材料二:山水诗在宋齐以后,与赠别、相思、旅游、田园等各种题材结合在一起,内容和艺术有了极大的发展,早期那种为体道而写的山水诗逐渐减少,但是在欣赏山水中使自己的心灵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基本旨趣,以及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一直延续到唐代。特别是在孟浩然、王维、常建、柳宗元等诗人的作品中,影响最为明显。王维有些诗强调自己的心性之空与空寂之境的暗合。这种心性的空与静照忘求的境界是一致的,或者可以说,正是诗人面对深山景物的“静照”和“坐忘”,使他悟出了禅心的安定,以及与空潭的合而为一。所以,王维体悟的性空或心空,实际上还是在静照忘求的精神状态中体会到生命与大自然的融合。山水诗这种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在盛唐的山水诗里看得最清楚。盛唐山水诗向来被视为意境美的典范之作,就是因为其意境具有清朗空静的特色。空静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出意境富有象外之趣的基本特征。所以有不少学者从山水诗的时空意识来探讨意境的形成,也有不少人从禅的境界去探讨。现在我们知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从东晋时期形成的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要求诗人在观照万物时具有清明、虚静的内心境界,使空间万象在心灵的镜子中变为一片澄明清澈的世界。盛唐山水诗只是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来突出这种空静而已。人类的本性是亲近自然的,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传统,而在山水诗里得到了集中的反映。因此,了解中国山水诗静照忘求的审美方式,不但可以加深我们对山水诗中所含哲学意趣的理解,把握中国山水诗追求清朗空静的意境的原因,而且可以从这一个特殊角度了解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对我们今天提升人的文明素质,改变生存环境也很有意义。(摘编自葛晓音澄澈诗心中的大自然盛唐山水诗的审美追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促成了“情景交融”美学原则的产生,且直接影响了中国山水文学的发展。B.在表现自然景物方面,表现型艺术和再现型艺术的区别在于对外物是感知并表达出来,还是仅作样貌模仿。C.中国人重视心与物交互作用,既能从山水中悟得禅机,也能够借用山水表达现实感受。D.盛唐山水诗人以静照忘求的方式营造清朗空静的意境,创造了典范的意境美,彰显了中国人文精神的特质。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中国山水诗发展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虽然论述方式不同,但是核心观点一致。B.西方古典美学受到模仿说理论的影响,较少表现对自然景物的观照和体悟,缺乏对艺术内在生命的深度挖掘,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山水文学的长远发展。C.盛唐山水诗善于通过艺术的处理最大限度体现出清朗空净的意境之美,进而形成了澄怀观道.静照忘求的审美观照方式。D.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创作既是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又是对自然环境的超越,这一理念仍可为当代文学创作所借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一个完整统的艺术境界”这 一观点的一项是(3 分)A.“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陆机文赋B.“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谢榛四溟诗话C.“不能作景语,又何能作情语邪?”王夫之姜斋诗话D.“春秋代序,阴阳惨舒,物色之动,心亦摇焉。”刘勰文心雕龙物色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色。(4 分)5.中国古代山水文学在唐代发展纯熟,请结合材料谈谈唐代诗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成为名篇的原因。(6 分)题破山寺后禅院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二)现代文阅读 I(本题共 4 小题,1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文本一:文本一:长安的荔枝长安的荔枝马伯庸六月初一,贵妃诞辰当日,辰时。一骑朝着长安城东侧的春明门疾驰而去。马匹是从驿站刚刚轮换的健马,皮毛鲜亮,四蹄带劲,跑起来鬃毛和尾巴齐齐飘扬。可它背上的那位骑士却软软趴在鞍子上,脸颊干瘪枯槁,全身都被尘土所覆盖,活像个毫无生命的土俑。一条右腿从马蹬上垂下来,无力地来回啷当着。与其说这是活人,更像是捆在马革上的一具丧尸。在过去的七日中,李善德完全没有休息。他从骨头缝里榨出最后几丝精力,把从江陵到蓝田的水路驿站摸排了一遍。今日子时,他连续越过韩公驿、青泥驿、蓝田驿和灞桥驿,先后换了五匹马,最终抵达了长安城东。马匹快要接近春明门时,李善德勉强撑开糊满眼屎的双眼。短短数日,他的头发已然全白了,活像一捧散乱的颓雪,根根银丝映出来的,是远处一座前所未见的城门。只见城楼四角早早挂上了霓纱,寸寸挽着绢花,向八个方向连缀着层叠彩旗。城门正上方用细藤和编筐吊下诸品牡丹,兼以十种杂蕊,眼花缭乱,将城门装点得如仙窟一般。不只是春明门,全城所有的城门、城内所有的坊市都这般装点。为了庆祝贵妃诞辰,整个长安城变成了一片花卉的海洋。要的正是一个万花攒集、千蕊齐放、香馥冲霄、芳华永继,极绚烂之能事。城门尚是如此,可以想象此时那栋花萼相辉楼该是何等雍容华丽。以往贵妃诞辰,都是在骊山宫中,唯有这一次是在城中。现在这场盛宴,只差最后一样东西,即可完美无瑕。在距离春明门还有一里出头的距离,李善德的身子突然晃了晃。他的力量已涓埃不剩,毫无挣扎地从马背上跌落下去,重重摔在一块露出泥土的青岩旁边。李善德迷茫地看向身下,发现那不是一块青岩,而是一块劣质石碑。碑上满是青苔和裂缝,字迹漫滤不清。他再向四周看去,发现自己置身于一片矮丘的边缘。坡面野草萋萋,灰褐色的砂土与青石块各半。矮丘之间有很多深浅不一的小坑,境中不是薄棺便是碎碑,偶尔还可以看到白森森的骨头。几条野狗蹲在不远处的丘顶,墨绿色的双眼朝这里望来。李善德认出来了,这是上好坊,长安附近的乱葬岗。这里和不远处的春明门相比,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简直就是无间地狱与极乐净土的区别。李善德没有急切地逃离这里。他有一种强烈的感觉,也许这里才是自己最终的归宿。他想站起来,那条右腿却一点也不争气。它在奔波中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基本上算是废了。他索性瘫坐在石碑旁,让身躯紧紧依靠着碑面。上好坊的地势很高,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春明门与长安大道尽收眼底。理论上,现在荔枝转运应该快要冲过灞桥驿了吧?在那里,几十名最老练的骑手和最精锐的马匹已做好了准备,他们一接到荔枝,便会放足狂奔,沿着笔直的大道跑上二十五里,直入春明门,送入邻近的兴庆宫去。当然这只是计算的结果。究竟现在荔枝是什么状况,能不能及时送到,李善德也不知道。能做的,他都已经做完了。接下来的,只剩下等待。他吃力地从怀中拿出一轴泛黄的文卷,就这么靠着石碑,入神地看起来,如老僧入定,如翁仲石像。大约在午正时分,耳膜忽然鼓动起来,有隆隆的马蹄声由远及近。李善德缓缓放下纸卷,转动脖颈,浑浊的瞳孔中映出了东方大道尽头的一个小黑点。那个小黑点跑得实在太快,无论是马蹄掀起的烟尘、天顶抛洒下的阳光,还是李善德的视线,都无法追上它的速度。转瞬之间,黑点已冲到了春明门前。一骑,只有一骑。骑手正弓着脊背,全力奔驰。马背上用细藤筐装着两口鼓瓮,瓮的外侧沾着星星点点的污渍,与马身上的明亮辔头形成鲜明对比。(21)李善德数得没错,只有一骑,两坛。(22)后面的大道空荡荡的,再没有其他骑手跟上来。(23)从岭南到长安之间漫长驿路中,九成九的荔枝因为各种原因中途损毁了。从化出发的浩浩荡荡的队伍,最终抵达长安,只有区区一骑、两坛。坛内应该摆放着各种竹节,节内塞满了荔枝。(24)至于荔枝到底是什么状态,就只能听天由命了。(25)春明门的守军早已做好了准备,二十面开城鼓同时擂响,平时绝不同时开启的两扇城门,罕有地一起向两侧让开。(26)在盛大的鼓声中,飞骑毫不减速地一头扎进域门洞子。与此同时,城内更远处也传来鼓声。一阵比一阵更远,一浪比一浪更高,似乎兴庆宫前的城门、宫门、殿门正在次第展开,迎接贵客的到来。(27)没过多久,一阵悠扬的钟声也加入这场合奏,那是招福寺的大钟,这种事他们可是从不落人后的。随后钟鼓齐鸣,交相嗡鸣,所有的庙宇、道观,所有的坊市都加入庆祝行列,整个城市陷入喜庆的狂欢。(28)李善德低下头,依靠着上好坊的残碑,继续专心读着眼前的纸卷。他的魂魄已在漫长的跋涉中磨蚀一空,失去了对城墙内侧那个绮丽世界的全部想象。文本二:文本二:新唐书杨贵妃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骑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文本三:文本三:杜牧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注李善德:作者虚构的小说人物。在贵妃诞辰前,他接到从岭南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的任务。荔枝“一日色变,两日香变,三日味变”,而岭南距长安五千余里,山水迢迢,这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为了家人,李善德决心放手一搏:“就算失败,我也想知道,自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己倒在距离终点多远的地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本一开篇描写李善德骑马奔向长安的情景,极具镜头感,先远景展现一骑疾驰的动态画面,再聚焦特写,突显骑士的疲惫。B.文本一中装扮华丽的春明门与残败荒凉的上好坊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社会繁华之下,底层百姓生活艰辛画面,讽刺意味浓厚。C.文本一以小见大,通过刻画一个与“荔枝”发生关联的小人物的所见所闻所思来展开故事,深刻书写了历史深处小人物的命运与悲欢。D.与文本一相比,文本二中新唐书杨贵妃传叙事整体上更细腻生动,一个“必”表现出杨贵妃恃宠而骄的蛮横。7.对文本一的标题与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标题通过长安城和荔枝两个意象的组合,点明本文线索,让读者联想到杜牧的诗过华清宫,产生对杨贵妃嗜食荔枝以及千里运送荔枝等历史故事的遐想。B.第段画线句对城门的描写,展现了贵妃寿辰庆祝活动的盛大隆重,表现皇帝对此的重视,旨在引发读者对大唐帝国繁华与风流的向往。C.第段画线句短句单独成段,词语重复,强调李善德看到结果时的怅然失落,“只有”二字也体现出运输荔枝的过程之艰难与代价之大。D.第(23)段画线句,引发读者想象荔枝成功运达长安过程前,经历的各种艰难险阻,以及李善德等人付出的不懈努力。8.文本一中第至段写出李善德的多重心理感受,请结合文本梳理概括。(4 分)9.同一历史事件,文本一与文本三都通过塑造人物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主旨,就此方面,结合文本分析两文的不同。(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游虞山记游虞山记清沈槐潜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来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距剑门二十里。”仍来及登。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展,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履,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蹬道,遂陟椒极。有土坯磈礧,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而南,益露奇境。侧足延,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困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有剥减)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 分)僧指 A 南 B 为 C 太公 D 石 E 室 F 南 G 而 H 西 I 为 J 招真宫 K 为 L 读书台 M 西 N 北 O 为 P 拂水岩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复如江阴”中的“如”指到达,与鸿门宴中的“沛公起如厕”的“如”含义不同。B.“余已治筇屐”中的“屐”是一种方便登山的带齿的木头鞋,山水诗人谢灵运也曾经穿过。C.碑碣,碑刻的统称,长方形刻石叫碑,圆首形的或形在方圆之间的上小下大的刻石叫碣。D.“涉而即得”中的“得”意为领会到,与兰亭集序中的“暂得于己”的“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沈德潜曾经前后两次乘船赴江阴,在中途路过虞山时都很想登山游览,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船夫的欺骗,最终没能成行。B.同行的友人因天要下雨不想登山,而沈德潜却因为对游览虞山渴望已久,且装备已置办齐全,于是不顾天气,坚持游山。C.在游山途中,沈德潜曾向山僧打听山上的名胜并想游尽它,但是由于连续二十多天都是阴雨连绵,最终只得遗憾地离去。D.沈德潜游览虞山,貌似得偿所愿,但是也只是稍微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未能全面地深入探访那些幽深之处,因此心有不快。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说近荒感,然有迹象,似可信。(4 分)(2)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4 分)14.作者游历虞山,获得了哪些感悟?你又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发呢?请简要概括。(3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15-16 题。夏日李公见访夏日李公见访杜甫远林暑气薄,公子过我游。贫居类村坞,僻近城南楼。旁含颇淳朴,所须亦易求。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墙头过浊醪,展席俯长流。清凤左右至,客意已惊秋。巢多众鸟斗,叶密鸣蝉稠。苦遭此物聒,孰谓吾庐幽?水花晚色静,庶足充淹留。预恐樽中尽,更起为君谋。注:这首诗是天宝末年杜甫在长安时所作。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起句以暑气稀薄点出气候特征,后面又以清风意象,再次指出秋季的凉爽,前后形成照应。B.向邻人借酒这一细节,与客至中的唤邻翁共饮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能看出诗人的邻里关系。C.树叶繁茂,蝉声聒噪,诗人于此处写蝉声的用意,与“蝉噪林逾静”的以声衬静并不相同。D.标题为“夏日李公见访”,却没有重点写李公,而是侧重写环境,诗歌结构布局巧妙曲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折。16.杜甫曾经困居长安十年,后人多据此诗来考证杜甫在长安城南的居住环境,请结合全诗内容分析其居住环境。(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五代史伶官传序引用尚书中的“满招损,谦得益”,结合庄宗得天下、失天下的史实,得出“,”的结论。(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中的“,”两句用白描手法静态描写了房屋周围树木茂盛的景象。(3)小刚最近发表了一篇题为漫话成语,巧学文言的学术论文,文中提到了我国的成语有很多都来自古诗文,比如“善始善终”就源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里的“,”这句。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 题。今天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胜利 70 周年的日子。1953 年 7 月 27 日,朝鲜停战协定签署,A 。这“胜利”二字重逾千钧,两年零 9 个月的殊死较量,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打出了中国人民的精气神。对手说,是“谜一样的东方精神”打败了他们。今晚,就让我们一起回顾这段历史、重温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长津湖、上甘岭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地名,早已成为 B 。这是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是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是一切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的革命忠诚精神,是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些精神,体现在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 30 多万名英雄功臣身上,体现在 197653 名志愿军烈士身上,体现在全体志愿军官兵身上。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4 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 分)(二)语言文字运用 II(本题共 3 小题,1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2 题。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文化体系中有两大类作品很典型,一类是文人的诗词歌赋,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另一类则是农谚,可以说是极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的民间文学。每个节令的农谚都很多,信手拈来,不胜枚举,“”“人勤地不懒,秋后粮仓满”“小满前后,安瓜点豆”从这些农谚中,我们看到了什么?看到了“天地人”中的那个“人”,那个勤劳的中国人,他看着天时,守护着田地,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一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在从春到冬每个日子的辛勤劳作中,他给了生活以浓浓烟火气的诗意。在所有的农谚中,王蒙以为这两句最有代表性:“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读书不离案头,种田不离田头。”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这就是天地之间矗立的那个中国人,耕读传家、勤俭持家。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文化里最优秀的人生观、价值观之一。20.将下列谚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A.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B.长虫过道,大雨要到C.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D.豆子一条根,只要犁得深21.标点非小事,对于追求精细化表达的文学作品来说,更是如此。文段中划线处作者为什么没有写成“盘算着每一季、每一月、每天甚至每一时的耕种。”请说说你的理解。(3分)22.选段以口语为主,夹杂了“绚丽多彩”“美不胜收”“丰富多彩”“活色生香”“信手拈来”“不胜枚举”等四字成语,请分析这样写的效果。(4 分)四、写作(60 分)四、写作(60 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青春期认识自我是很微妙的。或许汉字“我”的构成能给我们一些启示,汉字“我”似由两个“戈”组成,两个戈背对背,相击相连。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请结合自身的学习与生活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QQABLYSQogAAQAAAAQgCEwHACAKQkAACCKoGRBAMMAIBQRNABAA=#QQABLYSQogAAQAAAAQgCEwHACAKQkAACCKoGRBAMMAIBQRNABAA=#QQABLYSQogAAQAAAAQgCEwHACAKQkAACCKoGRBAMMAIBQRNABAA=#QQABLYSQogAAQAAAAQgCEwHACAKQkAACCKoGRBAMMAIBQRN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