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好题精练-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docx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1.(2021怀化)我们在商场的货架上经常会看到标有“补钙”“补铁”等字样的食品和保健品。这里的“钙”“铁”指的是( C )A.原子B.物质C.元素D.分子2.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各组元素的元素符号中,由两个字母表示,且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是( A )A.金、铝B.钠、氩C.铜、碳D.硅、磷3.下列叙述不符合化学史实的是【解析】( C )A.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并编制了元素周期表B.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C.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在工业制烧碱的研究中取得了巨大成就D.道尔顿的原子论和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使化学成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4.(2021南阳模拟)南阳月季闻名全国。宋代杨万里诗作腊前月季中用“别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的诗句来描述月季花香。这体现了( B )A.分子间隔变大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很小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5.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之一,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C )A.过氧化氢B.二氧化锰C.液氧D.碳酸钠6.(2021濮阳模拟)下列各组物质,分别由分子、原子、离子依次构成的是( A )A.水、氦气、硫酸铜B.氖气、铁、氯化镁C.液氧、金刚石、铜D.汞、氯化钠、氢气7.(2021杭州)有一种人造氢原子(可表示为14H)的原子核中有3个中子,它可以结合成分子14H2。一个14H2分子中,下列微粒的个数不等于2的是【解析】( C )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8.(2021东营)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如图),根据这个实验获得的正确结论是【解析】( A )A.金原子核带正电荷B.金原子是实心球体,紧密排列C.金原子中有带负电荷的电子D.金原子核的质量与粒子质量相当9.(2021郑州模拟)下列相关说法用微粒的性质解释错误的是( D )A.石蕊粉末在水中扩散,溶液变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石油液化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之间有间隔C.氧气和液氧均能支持燃烧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烧开后,壶盖被掀起温度升高,水分子变大10.下列关于Fe、Fe2+、Fe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核电荷数相同B.相对原子质量相同C.属于同一种微粒D.属于同一种元素11.(2021临沂)下列有关分子、原子、离子、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解析】( C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中子数一定相等C.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D.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12.(2021洛阳模拟)如图为某元素的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该元素一定位于第二周期B.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mC.若m=8,x一定为6D.若该粒子为阴离子,则m-2<x一定成立13.(2021南阳模拟)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元素信息不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 A )A.碳元素的质子数是6B.X表示N2C.碳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2.01gD.质子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X>O14.(2021黄冈)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D )2HAl3+A.表示2个氢分子B.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C.表示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由可知铕的原子序数为631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解析】( A )A.甲装置中的现象为B烧杯中溶液变红B.乙装置中的现象为中心蘸有酚酞溶液的滤纸变红C.两个实验装置都可以证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将甲装置中的浓氨水换为浓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达到实验目的16.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物质的组成及构成关系如图1所示,图中表示的是原子,表示的是分子。(2)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填字母)。A.分子的种类B.元素的种类C.原子的种类(3)图2是氧、硫、氯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的数值是7。氧和硫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具有相似性的原因是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和氯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17.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原子序数为14的元素名称为硅,该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等质量的镁和铝两种金属,所含原子个数较多的是镁。18.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科学。(1)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2)如图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氧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填“得到”或“失去”)。(3)硒元素与氧、硫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原因是它们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19.(2021洛阳三模)如图所示,A、B试管中各有一团用无色酚酞溶液润湿过的棉花,先关闭止水夹,将少量浓氨水滴在A试管中的棉花上,然后再打开止水夹。(1)请叙述A、B两处的实验现象。A处棉花先由无色变为红色,B处棉花后由无色变为红色。(2)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B处颜色变化的原因。分子在不停地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