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化学复习方案专项07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试题.docx
专项(七)溶解度曲线的理解与应用类型一一条曲线1.2019·福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1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G7-1A.060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60 时的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有晶体析出C.20 时,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 KNO3D.60 时,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60%的KNO3溶液2.2018·雅安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G7-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2A.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均有可能析出晶体B.M点对应的ZnSO4溶液是不饱和溶液C.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D.40 时,ZnSO4的溶解度为41 g3.2019·济宁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并放出大量的热。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生石灰对溶解影响的判断(参照如图溶解度曲线),错误的是()图G7-3A.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B.反应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大C.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D.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4.2019·遵义某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4所示,M、N两点分别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两种溶液,当条件改变时,溶液的状态在图中对应的点的位置可能随之变化,回答下列问题。图G7-4(1)M点表示该物质在t2 时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 ,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 (3)t2 时,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70 g,其中含溶质g。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保留至0.1%)。 (4)当恒温蒸发溶剂时,M、N两点的位置变化正确的是(填字母)。 A.M、N点均不动B.M、N点均垂直上移C.M点沿曲线下移,N点垂直上移D.M点不动,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不再变动类型二两条曲线5.2017·徐州根据如图G7-5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5A.将乙的饱和溶液过滤,能得到不饱和溶液B.t1 时,甲溶液、乙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C.t2 185 g甲溶液降温至t1 时,能析出49 g晶体D.将26%的甲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6.2017·扬州 (双选)物质甲与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6所示。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图G7-6A.常温下,乙易溶于水B.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乙的大C.从t2 降至t1 ,甲溶液中有晶体析出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程度比乙的大7.2019·徐州甲、乙两种均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设它们从溶液中析出时也都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7A.t1 时,将甲、乙各17 g分别加入到50 g水中,所得两溶液的质量相等B.将甲、乙两种溶液由t3 降温至t2 ,所得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先配制较高温度下甲的饱和溶液,再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将t3 时甲的饱和溶液100 g降温至t1 ,析出甲的质量是59.4 g8.2018·淮安 如图G7-8是甲、乙两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G7-8A.t1 时,向50 g水中加入10 g甲,所得溶液可以达到饱和状态B.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乙的不饱和溶液C.甲中混有少量乙,可以采用冷却热的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D.t2 时,将甲、乙两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的晶体质量一定相等类型三三条曲线9.2018·连云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9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G7-9A.t2 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 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 ,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 时,甲、乙各30 g分别加入100 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10.2018·南通KNO3、NaNO3、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10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10A.20 时,KNO3的溶解度最大B.0 时,100 g NaNO3饱和溶液中含73 g NaNO3C.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晶体时,必须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D.分别将20 的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80 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11.2018·常州如图G7-11是3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G7-11 A.0 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B.40 时,饱和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C.将饱和Na2CO3溶液由80 冷却至40 时,有固体析出D.80 时,分别将等质量的NH4Cl和NaCl固体溶于适量的水,恰好均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12.2019·兰州卤水的主要成分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G7-12所示。图G7-12(1)t1时,MgSO4的溶解度(填“>”“<”或“=”)KCl的溶解度。 (2)将t1时,MgCl2、KCl和MgSO4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t2时,有晶体析出的是。 (3)t2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MgCl2的质量为g。 (4)欲使MgCl2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任填一种)。类型四多条曲线13.2019·呼和浩特如图G7-13是四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G7-13A.20 时,分别配制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B.40 时,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析出硫酸钾晶体C.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D.用30 g硫酸钾固体最多可配制150 g 80 的硫酸钾饱和溶液14.2019·淮安如图G7-14是几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G7-14(1)80 时,KCl、NH4Cl与NaNO3的溶解度由大到小依次为。 (2)20 时,50 g水中加入20 g NaCl,充分搅拌后,形成(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60 时,分别将相同质量的NaCl、NH4Cl与KNO3饱和溶液降温至20 ,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 (4)60 时,配制KNO3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最高不会超过(精确到0.1%)。 类型五曲线结合实物图15.2019·青岛t1 时,将 a、b 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各25 g,分别加入盛有100 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G7-15甲所示。升温到t2 时,忽略水分蒸发,现象如图乙所示。图丙是a、b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G7-15A.图甲中两烧杯内 a、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B.图乙中烧杯内b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C.图丙中曲线M表示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D.若 a中混有少量b,可将其溶液蒸发结晶、趁热过滤以提纯 a16.2019·江西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G7-16一所示:图G7-16(1)t1 时,溶解度大小关系为:甲(填“>”“<”或“=”)乙。 (2)t2 时,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g。 (3)由图二推测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物质。 (4)图二“某一步操作”前后的溶液状态变化过程可以在图一中表示为(填序号)。 A.b点a点B.c点a点C.b点c点D.c点d点【参考答案】1.D解析观察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60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会析出晶体;20 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因此,该温度下100 g水中最多能溶解31.6 g硝酸钾;6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10 g100 g+110 g×100%52.4%,因此不能配制成60 时60%的硝酸钾溶液。2.A解析N点对应的ZnSO4溶液,升温或降温溶解度均变小,都可能析出晶体;M点在曲线上,对应的ZnSO4溶液是饱和溶液;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7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70 之后,随温度升高而减小;40 时,ZnSO4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41%,对应的溶解度是69.5 g。3.B解析室温时,将生石灰加入饱和石灰水中,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热量,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逐渐减小,反应中,石灰水始终是饱和溶液;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氢氧化钙析出,所以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减小; 反应后,恢复至室温时,溶解度不变,溶质和溶剂始终是成比例的,所以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4.(1)饱和(2)t3(3)2016.7%(4)D解析(1)M点在溶解度曲线上,表示该物质在t3 时的饱和溶液。(2)将M点所示的溶液变到N点所示的溶液,可以将M点的溶液降温至t1 ,过滤除去析出的晶体后,再将溶液升温至t3 。(3)t2 时,物质的溶解度是40 g,所以若M点所示溶液的质量为70 g,其中含溶质20 g,再将该溶液降温到t1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10 g60 g×100%16.7%。(4)M对应的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N对应的是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所以当恒温蒸发溶剂时,M点不动,N点垂直上移至曲线,不再变动。5.D解析过滤只能除去不溶性杂质,不能将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t1 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是甲溶液、乙溶液的质量、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质质量不一定相等;t2 时,185 g甲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降温至t1 时,不一定能析出49 g晶体;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6 g,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6 g136 g×100%26.5%,所以将26%的甲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6.AD解析在20 时,溶解度大于10 g的物质即为易溶物质,由图可知,0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10 g,且随着温度升高,乙的溶解度增大,可推知,20 时乙的溶解度一定大于10 g,即乙一定易溶于水;未指明温度且未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无法比较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未说明甲溶液是否饱和,故降温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由图可知,甲的溶解度曲线更陡,说明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更大。7.C解析根据t1时,甲、乙溶解度可知,17 g乙能完全溶解在50 g水中,而50 g水只能溶解15.8 g甲,A错误;在t2时,只有甲和乙都是饱和溶液,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才一定相等,B错误;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应采用降温结晶法提纯甲,C正确;在t3,100 g水溶解91 g甲形成191 g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才会析出91 g-31.6 g=59.4 g晶体,D错误。8.D9.A10.D11.D解析0 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40 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9 g,饱和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9 g100 g+49 g×100%32.9%<49%;将饱和Na2CO3溶液由80 冷却至40 时,溶解度增大,不会有固体析出;8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分别将等质量的NH4Cl和NaCl固体恰好均配成饱和溶液时,NH4Cl所需水少,所得溶液的质量前者小于后者。12.(1)>(2)MgSO4(3)50(4)升高温度(或加水)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MgSO4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钾。(2)氯化镁、氯化钾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硫酸镁的溶解度从t1开始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氯化镁和氯化钾溶液都变为不饱和溶液,硫酸镁溶液中有晶体析出。(3)t2时,氯化镁的溶解度是100 g,则t2时,5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镁50 g。(4)将氯化镁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方法有升温、加水等。13.B解析20 时,硫酸铵的溶解度最大,硫酸钾的溶解度最小,故20 时,配制等质量四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硫酸铵需要水的质量最少,所配饱和溶液无质量限制时,无法比较;40 时,硫酸钾的溶解度最小,向硫酸铵饱和溶液中加入适量氯化钾固体会发生复分解反应析出硫酸钾晶体;同一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因此,相同温度下,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小于氯化铵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两种物质饱和溶液质量分数的大小;80 时,硫酸钾的溶解度为20 g,设80 时30 g硫酸钾固体溶解达饱和时需水的质量为x,则30 gx=20 g100 g,x=150 g,所得饱和溶液质量为150 g+30 g=180 g。14.(1)NaNO3>NH4Cl>KCl(2)饱和(3)KNO3(4)52.4%解析(1)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80 时,KCl、NH4Cl与NaNO3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aNO3>NH4Cl>KCl。(2)20 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40 g,因此50 g水中加入20 g NaCl,充分搅拌后,不能全部溶解,故形成氯化钠的饱和溶液。(3)60 时,分别将相同质量的NaCl、NH4Cl与KNO3饱和溶液降温到20 时,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最大,因此析出晶体质量最大的是硝酸钾。(4)60 时,KNO3的溶解度为110 g,故KNO3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高为110 g100 g+110 g×100%52.4%。15.C解析图甲中两烧杯内溶解的a、b两种物质的质量未知,不能判断a、b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图乙中烧杯内b物质没有完全溶解,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25%;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图丙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若 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以提纯a。16.(1)>(2)80(3)甲(4)B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1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2)t2 时,甲的溶解度为80 g,即在该温度下,100 g水中溶解80 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所以配制180 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需称量甲的质量为80 g。(3)根据图二中信息可知,在t2 时,100 g水中能完全溶解60 g硝酸钾,结合溶解度曲线,该温度下甲的溶解度为80 g,乙的溶解度小于60 g,所以硝酸钾是图一中的甲物质。(4)根据图二信息可知,在t2 时,100 g水中能完全溶解60 g硝酸钾,对应图一中c点状态,经过“某一步操作”后才恰好达到饱和状态,根据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要使100 g水中溶解60 g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可从c点状态降低温度至a点状态。